沪科版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pdf
沪科版七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沪科版七年级(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七年级数学试卷是一份知识覆盖面广、基础性和创造性都强的试卷.它集检测反馈与训练提高于一体,对实践新课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一、基本情况(一)考生答卷基本情况本次考试,根据抽样卷统计,得分情况是:人平分59。8 分;及格率 54;优秀率 28;多数得分在 60 分75 分之间,各试题的得分情况如下表:(二)知识分布第二章有理数(14 分):其中填空题第 1、2、3 题,共4 分;选择题第 13、8 题,共 2 分;计算或化简第 17(1)、(2)题,共 8 分。第三章用字母表示数(19 分):其中填空题第 4、5、6 题,共 5 分;计算或化简:第 17(3)、(4)题,共 8 分;解答题:第 26 题,共 6分。第四章一元一次方程(19 分):选择题第1 题,共 2 分;简答题第19(1)、(2)题,第 24 题,共 17 分。第五章走进图形世界(14 分):选择题第 12 题,共 2 分;简答题第 21、25 题,共 12 分。第六章平面图形的认识(34 分):填空题第 7、8、9、10 题,共 6 分;选择题第 14、15、16 题,共 6 分;解答题第 20、22、23、27 题共 22 分。二、试卷特点1、公正性和导向性并举。试卷中第 17 题选自课本 71 页第 8 题(1)、(2),试卷中第 18 题选自课本 108 页第 6 题(5),试卷中第 20 题选自课本 199 页第 3 题,试卷中第 21 题选自课本 169 页“试一试”第 3 题改编;试卷中第 22 题选自课本 212 第 11 题改编。以上各题共占 37 分。这样考查,体现了考试的公正性和导向性。2、基础性与创新性兼顾.前面填空题和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双基”的掌握,难度不大,这体现了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解答题第17、18、19 小题,是计算,主要考查学生对运算的掌握,因为准确迅速的计算是数学学科的基石.解答题第 24、26 小题都是与现实生活有关的题目,这充分体现了“人人要学有用的数学,数学问题是源于现实生活的理念.填空题第 9 小题是用地理知识结合数学知识考查学生对数学理解的能力。这就体现了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使人有一种耳目一新之感。全套试卷易中有难,充分达到了通过考试来评价的目的.三、考生答题错误分析1、对基础知识(主要是计算)的运用不够熟练.2、学生审题不清导致出错。3、某些思考和推理过程,过程过于简单,书写不够严谨。4、对于知识的迁移不能正确把握,也就是不能正确使用所学的知识。四、考试后的一点思考 通过这次考试,重视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优良传统要发扬,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落实“双基和培养“三个能力”,使学生普遍具有较扎实的基本功.素质教育是重基础的教育,越是科技突飞猛进,越是要重视基础,基础中所体现的思想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从中学会的方法和思想使人的能力具有迁移性.人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离不开过硬的基础知识。在教学中应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同学都学到有价值的数学,每个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让学生“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