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核桃病害及防治》PPT课件.ppt

    • 资源ID:71787634       资源大小:14.34MB        全文页数:8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1.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核桃病害及防治》PPT课件.ppt

    核桃病害概述核桃病害概述 核桃病害约核桃病害约3030种,其中主要有种,其中主要有核桃根腐病、核桃腐烂病、核桃枝核桃根腐病、核桃腐烂病、核桃枝枯病、核桃干腐病、核桃白粉病、枯病、核桃干腐病、核桃白粉病、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褐斑病、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核桃褐斑病、核桃灰斑病、核桃粉霉病、核桃炭核桃灰斑病、核桃粉霉病、核桃炭疽病、核桃膏药病、核桃溃疡病、疽病、核桃膏药病、核桃溃疡病、核桃缺素症、核桃霜点病、核桃枯核桃缺素症、核桃霜点病、核桃枯梢病、核桃根癌病、核桃根朽病、梢病、核桃根癌病、核桃根朽病、核桃根结线虫病、核桃仁霉烂病、核桃根结线虫病、核桃仁霉烂病、核桃桑寄生、核桃日灼病、核桃腐核桃桑寄生、核桃日灼病、核桃腐朽病等。朽病等。一、核桃根腐病一、核桃根腐病1分布分布 核桃根腐病在陕西偶有发生,在湖南、江西、核桃根腐病在陕西偶有发生,在湖南、江西、安徽等省普遍发生,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大安徽等省普遍发生,轻则影响生长,重则大量死亡,是育苗的一大障碍。量死亡,是育苗的一大障碍。2 2症状症状 核桃苗感病后,根部变黑腐烂。地上部叶片核桃苗感病后,根部变黑腐烂。地上部叶片发黄,叶缘变黑,严重时苗木枯死。发黄,叶缘变黑,严重时苗木枯死。3 3病原病原 据初步研究,该病是有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据初步研究,该病是有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孢目、瘤座孢科、镰刀孢属瘤座孢目、瘤座孢科、镰刀孢属(Fusarium Fusarium sp.)sp.)的一未知种引起。的一未知种引起。4发生规律发生规律病原菌为土壤习居菌,当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菌为土壤习居菌,当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菌不利于核桃苗生长时,有利于病害病原菌不利于核桃苗生长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在初夏多雨,土壤潮湿板结,苗的发生。在初夏多雨,土壤潮湿板结,苗圃地排水不良,或在地下水位过高,苗圃圃地排水不良,或在地下水位过高,苗圃地积水,以及土壤偏酸,通气不良,苗木地积水,以及土壤偏酸,通气不良,苗木根部窒息的情况下,病菌便乘机而入,根根部窒息的情况下,病菌便乘机而入,根部变黑腐烂,如遇高温,病株即枯萎死亡。部变黑腐烂,如遇高温,病株即枯萎死亡。此外,在核桃播种后,果壳不易开裂,子此外,在核桃播种后,果壳不易开裂,子叶难出土,以及管理不善,幼苗生长衰弱,叶难出土,以及管理不善,幼苗生长衰弱,也易受病原菌的侵染,引起根腐病。也易受病原菌的侵染,引起根腐病。5 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1 1)精选圃地:以中性偏碱的土壤作为)精选圃地:以中性偏碱的土壤作为苗圃地为宜,并注意排水,及时中耕,防苗圃地为宜,并注意排水,及时中耕,防止土壤板结,对酸性土壤应施入适量的石止土壤板结,对酸性土壤应施入适量的石灰,再作苗圃地。灰,再作苗圃地。(2 2)精选良种:选用健康无病的核桃作)精选良种:选用健康无病的核桃作种子,并进行湿砂贮藏和播种前用温水浸种子,并进行湿砂贮藏和播种前用温水浸种催芽,每次换温水种催芽,每次换温水1 1次,当核果的棱线次,当核果的棱线开裂时再播种。开裂时再播种。(3 3)合理施肥与灌溉:增施腐熟的有)合理施肥与灌溉:增施腐熟的有机肥料和草木灰,实行合理灌溉,促机肥料和草木灰,实行合理灌溉,促使苗木健壮生长,防止根腐发生。使苗木健壮生长,防止根腐发生。(4 4)清除侵染源和发病中心:发现病)清除侵染源和发病中心:发现病株,及时挖除,集中烧毁,防止病害株,及时挖除,集中烧毁,防止病害蔓延。对无病苗木可撒草木灰、石灰蔓延。对无病苗木可撒草木灰、石灰或适量硫酸亚铁于根际土壤,以抑制或适量硫酸亚铁于根际土壤,以抑制病害发生。病害发生。二、核桃烂皮病二、核桃烂皮病1 1分布分布 核桃烂皮病又称腐烂病、黑水病,在核桃核桃烂皮病又称腐烂病、黑水病,在核桃产区是一种重要的病害,在我国新疆、甘产区是一种重要的病害,在我国新疆、甘肃、陕西、河南、山东、四川、安徽等核肃、陕西、河南、山东、四川、安徽等核桃产区普遍发生。主要危害核桃枝干的树桃产区普遍发生。主要危害核桃枝干的树皮,严重时,造成枝枯、或整株死亡影响皮,严重时,造成枝枯、或整株死亡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果树的生长发育。2 2症状症状 主要为害枝、干树皮。为害枝条时会表现主要为害枝、干树皮。为害枝条时会表现出两种症状,皮层失绿,与木质部之间有出两种症状,皮层失绿,与木质部之间有水泡,且分离,上生有分生孢子器呈现出水泡,且分离,上生有分生孢子器呈现出黑色小点状。还有一种是从剪锯口处向下黑色小点状。还有一种是从剪锯口处向下蔓延生有病斑,最后形成枯梢。幼树染病,蔓延生有病斑,最后形成枯梢。幼树染病,主干和侧枝上生有病斑,形状近梭形,暗主干和侧枝上生有病斑,形状近梭形,暗灰色水渍状稍肿起,用手按压流有泡沫状灰色水渍状稍肿起,用手按压流有泡沫状液体流出,皮层变褐且有酒糟味,病皮失液体流出,皮层变褐且有酒糟味,病皮失水下陷,病斑上也散生许多小黑点。水下陷,病斑上也散生许多小黑点。湿度大时从小黑点上涌出橘红色胶质物,湿度大时从小黑点上涌出橘红色胶质物,即病菌孢子角。病斑扩展致皮层纵裂流即病菌孢子角。病斑扩展致皮层纵裂流出黑水。大树主干初期症状隐蔽在韧皮出黑水。大树主干初期症状隐蔽在韧皮部,外表不易看出,当表现出症状时皮部,外表不易看出,当表现出症状时皮下病部扩展到下病部扩展到202030cm30cm以上,流有黏稠以上,流有黏稠状黑水,常糊在树干上。状黑水,常糊在树干上。核桃烂皮病症状和病原菌图核桃烂皮病症状和病原菌图核桃烂皮病症状核桃烂皮病症状 3 3病原病原 属于真菌性病害,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属于真菌性病害,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胡桃壳囊孢壳孢目胡桃壳囊孢Cytospora Cytospora jugladisjugladis(DC.)(DC.)SaccSacc。在表皮的子座中。在表皮的子座中生有黑褐色的分生孢子器,形状不规则,生有黑褐色的分生孢子器,形状不规则,多室,具长颈,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多室,具长颈,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大小大小1441443249632496108(m)108(m),颈长,颈长484854(m)54(m)。分生孢子直径。分生孢子直径1.91.92.90.42.90.40.6(m)0.6(m),单胞、无色,香,单胞、无色,香蕉状。蕉状。44发生规律发生规律 该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中越冬。翌春核该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中越冬。翌春核桃树液流动后,在适宜条件下产出分生孢桃树液流动后,在适宜条件下产出分生孢子,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从嫁接口、剪子,通过风雨和昆虫传播,从嫁接口、剪锯口或伤口等处侵入,孢子器成熟后涌出锯口或伤口等处侵入,孢子器成熟后涌出红色的分生孢子角,进行多次再侵染,发红色的分生孢子角,进行多次再侵染,发病盛期是在病盛期是在4 45 5月,越冬前为害将停止。月,越冬前为害将停止。潮湿的环境有利于该病的发生,管理粗放、潮湿的环境有利于该病的发生,管理粗放、树势较弱的果园发病较严重。树势较弱的果园发病较严重。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 (1 1)加强果园管理)加强果园管理 增施腐熟有机肥,合理增施腐熟有机肥,合理灌溉,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科学灌溉,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力,科学修剪剪除病残枝及茂密枝,调节通风透光修剪剪除病残枝及茂密枝,调节通风透光改良土壤,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合理修剪、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2 2)早春及生长期及时刮治病斑,刮后用)早春及生长期及时刮治病斑,刮后用50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50倍液或倍液或4545晶晶体石硫合剂或体石硫合剂或5-105-10度度BeBe石硫合剂消毒。石硫合剂消毒。(3 3)冬季进行树干涂白,在冬前先刮净病斑,)冬季进行树干涂白,在冬前先刮净病斑,然后用涂白涂剂防止树干受冻。常用药剂然后用涂白涂剂防止树干受冻。常用药剂甲基硫菌灵、甲基硫菌灵、BeBe石硫合剂。石硫合剂。三、核桃枝枯病三、核桃枝枯病1 1分布分布 核桃枝枯病在陕西、河南、山东、河北、核桃枝枯病在陕西、河南、山东、河北、山西、江苏、浙江、云南、黑龙江、吉林、山西、江苏、浙江、云南、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均有发生和危害,多发生在辽宁等省均有发生和危害,多发生在1-21-2年年生枝条上,严重地块病枝率可达生枝条上,严重地块病枝率可达20%-30%20%-30%,造成大量枝条枯死,影响树体发育和核桃造成大量枝条枯死,影响树体发育和核桃产量。产量。2 2症状:症状:该病危害核桃、野核桃、核桃楸和枫杨和枝该病危害核桃、野核桃、核桃楸和枫杨和枝条及干,尤其是条及干,尤其是1-21-2年生枝条,病菌先侵害年生枝条,病菌先侵害幼嫩的短枝,从顶端开始渐向下蔓延直至主幼嫩的短枝,从顶端开始渐向下蔓延直至主干。被害枝条皮层初呈暗灰褐色,后变为浅干。被害枝条皮层初呈暗灰褐色,后变为浅红褐色或深灰色,大枝病部下陷,病死枝干红褐色或深灰色,大枝病部下陷,病死枝干的木栓层上散生很多黑色小粒点,直径,即的木栓层上散生很多黑色小粒点,直径,即病原的分生孢子盘。受害枝上叶片逐渐变黄病原的分生孢子盘。受害枝上叶片逐渐变黄脱落,枝皮失绿变成灰褐色,逐渐干燥开裂,脱落,枝皮失绿变成灰褐色,逐渐干燥开裂,病斑围绕枝条一周,枝干枯死,甚至全树死病斑围绕枝条一周,枝干枯死,甚至全树死亡。湿度大时,从分生孢子盘上涌出大量黑亡。湿度大时,从分生孢子盘上涌出大量黑色短柱状分生孢子,湿度再增高则形成长圆色短柱状分生孢子,湿度再增高则形成长圆形,直径约形,直径约1-3mm1-3mm的黑色孢子团块。的黑色孢子团块。核桃枝枯病症状和病原菌图一核桃枝枯病症状和病原菌图一核桃枝枯病症状一核桃枝枯病症状一核桃枝枯病症状二核桃枝枯病症状二3 3病原病原 Melanconium oblongumMelanconium oblongum 称矩圆黑盘孢,属半称矩圆黑盘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埋生在寄主表皮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盘埋生在寄主表皮下,后突破表皮露出;分生孢子梗密生在分下,后突破表皮露出;分生孢子梗密生在分生孢子盘上,不分枝,浅灰色或无色生孢子盘上,不分枝,浅灰色或无色503-4503-4微米;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顶端,卵微米;分生孢子着生在分生孢子梗顶端,卵圆形至椭圆形,多两端钝圆,有的一端略尖,圆形至椭圆形,多两端钝圆,有的一端略尖,暗褐色,单胞,大小暗褐色,单胞,大小16-278-1316-278-13微米。有性微米。有性阶段(阶段(Melanconis juglandisMelanconis juglandis )称胡桃黑盘)称胡桃黑盘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埋生在子座壳,属子囊菌亚门真菌。子囊壳埋生在子座里,子囊孢子双胞,隔膜在细胞中部,浅色里,子囊孢子双胞,隔膜在细胞中部,浅色或无色。有性阶段少见。或无色。有性阶段少见。4 4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盘或菌丝体在枝条、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盘或菌丝体在枝条、树干病部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的树干病部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蔓延,从伤口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蔓延,从伤口侵入。该菌属弱性生菌,生长衰弱的核桃侵入。该菌属弱性生菌,生长衰弱的核桃树或枝条易染病,春旱或遭冻害年份发病树或枝条易染病,春旱或遭冻害年份发病重。重。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 1)加强核桃园管理,及时剪除病枝,深)加强核桃园管理,及时剪除病枝,深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增施有机肥,增埋或烧毁,以减少菌源。增施有机肥,增强树势,提高抗病力。强树势,提高抗病力。(2 2)北方注意防寒,预防树体受冻。及时)北方注意防寒,预防树体受冻。及时防治核桃树害虫,避免造成虫伤或其他机防治核桃树害虫,避免造成虫伤或其他机械伤。械伤。(3 3)主干发病,应及时刮除病部,并用)主干发病,应及时刮除病部,并用1%1%硫酸铜或硫酸铜或40%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50倍液消毒倍液消毒再涂抹煤焦油保护。再涂抹煤焦油保护。四、核桃干腐病四、核桃干腐病1、分布分布 核桃干腐病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在北方核桃干腐病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在北方偶有发生。在湖南有的地方发病率达偶有发生。在湖南有的地方发病率达93.8%93.8%,因危害枝干,造成核桃整株死亡,故影,因危害枝干,造成核桃整株死亡,故影响核桃生产。响核桃生产。2 2症状症状 主要为害主干、侧枝。幼树主干或侧主要为害主干、侧枝。幼树主干或侧枝染病,最初产生褐色近圆形的溃疡枝染病,最初产生褐色近圆形的溃疡斑,随病斑的逐渐扩大,可数个联合斑,随病斑的逐渐扩大,可数个联合在一起成梭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发病在一起成梭形或不规则形病斑,发病严重的树干韧皮部半边死亡,最后在严重的树干韧皮部半边死亡,最后在病斑上产生粒状黑色小点。在枝梢上病斑上产生粒状黑色小点。在枝梢上扩展迅速,使整个枝梢很快变成黑褐扩展迅速,使整个枝梢很快变成黑褐色枯死。色枯死。核桃干腐病症状和病原菌图核桃干腐病症状和病原菌图3 3病原菌病原菌 该病由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该病由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圆孔壳科、囊孢壳属、核桃囊孢壳菌圆孔壳科、囊孢壳属、核桃囊孢壳菌(Physalospora juglandisPhysalospora juglandis)引起。无性世引起。无性世代为大茎点属(代为大茎点属(Macrophoma Macrophoma sp.)sp.)4 4 发生规律发生规律 核桃干腐病是一种弱寄生菌,经常生长在核桃干腐病是一种弱寄生菌,经常生长在死枝和弱枝上,当树木受到日灼和冻害后,死枝和弱枝上,当树木受到日灼和冻害后,便乘虚而入,因此常在树干的南面或西南便乘虚而入,因此常在树干的南面或西南面开始发病。在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面开始发病。在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树势衰弱的核桃林内,常常发病严重。树势衰弱的核桃林内,常常发病严重。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适地适树,营造核桃林。)适地适树,营造核桃林。(2)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木的抗)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树木的抗病力病力(3)树干涂白,防止日灼和冻害。涂白剂树干涂白,防止日灼和冻害。涂白剂的配法是:生石灰的配法是:生石灰5Kg5Kg,食盐,食盐2Kg2Kg,油,油0.1Kg,0.1Kg,豆面豆面 0.1Kg,0.1Kg,水水20Kg20Kg。(4 4)药剂防治。用小刀在病斑上纵横划线,)药剂防治。用小刀在病斑上纵横划线,再用再用50%50%可湿性甲基托布津粉剂可湿性甲基托布津粉剂500-800500-800倍倍液涂抹,效果好。液涂抹,效果好。五、核桃白粉病五、核桃白粉病1分布分布核桃白粉病在我国核桃产区普遍发生,引核桃白粉病在我国核桃产区普遍发生,引起早期落叶,削弱树势,影响产量。起早期落叶,削弱树势,影响产量。2症状症状受害叶片在叶背出现明显的块状白粉层,受害叶片在叶背出现明显的块状白粉层,即病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即分生孢子。即病菌的菌丝、分生孢子梗即分生孢子。秋后在白粉层上产生初为黄白色,后为黄秋后在白粉层上产生初为黄白色,后为黄褐色,最后变成黑褐色的小颗粒,即病原褐色,最后变成黑褐色的小颗粒,即病原菌的有性阶段闭囊壳。菌的有性阶段闭囊壳。3病原病原另一个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另一个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叉丝壳属的山田叉丝壳菌粉菌科、叉丝壳属的山田叉丝壳菌(Microsphaera yamadaiMicrosphaera yamadai)也常引起核桃白粉也常引起核桃白粉病。其白粉层分布于叶子的正反两面,但以病。其白粉层分布于叶子的正反两面,但以叶背较多。闭囊壳黑褐色,球形,直径叶背较多。闭囊壳黑褐色,球形,直径90-90-126m126m。附属丝叉状,。附属丝叉状,5-145-14个,分叉个,分叉2-42-4次。次。该病一个是由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该病一个是由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球针壳属、榛球针壳菌目、白粉菌科、球针壳属、榛球针壳菌(Phyllactina coryleaPhyllactina corylea)引起。病菌的分生)引起。病菌的分生孢子倒卵形,单生于分生孢子梗的顶端,大孢子倒卵形,单生于分生孢子梗的顶端,大小小5-128-15m5-128-15m。闭囊壳黑褐色,球形,直。闭囊壳黑褐色,球形,直径径140-270m140-270m。附属丝球针状。附属丝球针状5-185-18个。个。核桃白粉病症状和病原菌图核桃白粉病症状和病原菌图核桃白粉病症状核桃白粉病症状4发生规律发生规律病原菌以闭囊壳在落叶上越冬,次春放出子囊病原菌以闭囊壳在落叶上越冬,次春放出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浸染。在北方地区孢子,借气流传播,进行初浸染。在北方地区于于6 6、7 7月开始发病,以分生孢子进行多次浸染,月开始发病,以分生孢子进行多次浸染,于于8 8、9 9月间开始形成子囊壳,至月间开始形成子囊壳,至9 9、1010月间闭月间闭囊壳逐渐成熟,随病叶脱落,进入越冬阶段。囊壳逐渐成熟,随病叶脱落,进入越冬阶段。温暖而干燥的气候条件,常有利于该病害的发温暖而干燥的气候条件,常有利于该病害的发展。施氮肥过多,组织柔嫩,以及夏末秋初的展。施氮肥过多,组织柔嫩,以及夏末秋初的新鲜叶最易受害。苗木往往比大树严重。新鲜叶最易受害。苗木往往比大树严重。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 1)清除病落叶,以消灭越冬病原菌。)清除病落叶,以消灭越冬病原菌。(2 2)合理施肥,适量灌溉,防止苗木贪青)合理施肥,适量灌溉,防止苗木贪青徒长,减轻病害发生。徒长,减轻病害发生。(3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波美度石)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用波美度石硫合剂或硫合剂或50%50%甲基托布津甲基托布津10001000倍液,或倍液,或50%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600-800倍液进行防治。倍液进行防治。六、核桃细菌黑斑病六、核桃细菌黑斑病1分布分布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在我国的西北、华北、西南和华东均有分在我国的西北、华北、西南和华东均有分布。该造成早期落叶、落果、桃核出仁率布。该造成早期落叶、落果、桃核出仁率降低,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据报降低,严重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据报道,道,19321932年在美国俄勒冈州因该病损失核年在美国俄勒冈州因该病损失核桃达桃达50-60%50-60%。2 2症状症状为害核桃叶片、新梢、果实及雄花和苗木。为害核桃叶片、新梢、果实及雄花和苗木。在嫩叶上病斑褐色,多角形,在较老叶片上在嫩叶上病斑褐色,多角形,在较老叶片上病斑呈圆形,中央灰褐色,边缘褐色,有时病斑呈圆形,中央灰褐色,边缘褐色,有时外围有黄色晕圈,中央灰褐色部分有时形成外围有黄色晕圈,中央灰褐色部分有时形成穿孔,严重时病斑互相连接。有时叶柄也可穿孔,严重时病斑互相连接。有时叶柄也可出现边缘褐色,中央灰色,外围有黄晕圈病出现边缘褐色,中央灰色,外围有黄晕圈病斑,枝梢上病斑长形,褐色,稍凹陷,严重斑,枝梢上病斑长形,褐色,稍凹陷,严重时病斑包围枝条使上部枯死。果实受害初期时病斑包围枝条使上部枯死。果实受害初期表面出现小而稍隆起的油浸状褐色软斑,后表面出现小而稍隆起的油浸状褐色软斑,后迅速扩大渐凹陷变黑,外围有水渍状晕纹,迅速扩大渐凹陷变黑,外围有水渍状晕纹,果实由外向内腐烂直核壳。如果果核尚未变果实由外向内腐烂直核壳。如果果核尚未变硬前,病菌向核内蔓延危害种仁,最后全果硬前,病菌向核内蔓延危害种仁,最后全果变黑而脱落。变黑而脱落。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症状和病原菌图核桃细菌性黑斑病症状和病原菌图3 3病原病原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由核桃黄极毛杆菌核桃细菌性黑斑病是由核桃黄极毛杆菌(Xanthomonas jugladisXanthomonas jugladis)引起。菌体短杆引起。菌体短杆状,大小状,大小1.3-30.3-0.5m1.3-30.3-0.5m,一端有鞭毛。,一端有鞭毛。菌落在菌落在PDAPDA培养基上呈桔黄色。菌落生长的培养基上呈桔黄色。菌落生长的最适温度为最适温度为28-3228-32,最低,最低5-7 5-7,致死温,致死温度为度为53-55 53-55。最适的。最适的pH6-8pH6-8,在范围内都,在范围内都能生长。能生长。4 4发生规律发生规律病原细菌在病枝的老溃疡斑中越冬,翌春借病原细菌在病枝的老溃疡斑中越冬,翌春借雨水、昆虫传播到叶上,由叶再传到果。由雨水、昆虫传播到叶上,由叶再传到果。由于浸染花粉,故花粉也是传播媒介之一。核于浸染花粉,故花粉也是传播媒介之一。核桃举枝蛾、蚜虫、蚂蚁、壁虱等昆虫能够携桃举枝蛾、蚜虫、蚂蚁、壁虱等昆虫能够携带细菌和染病的花粉到健康树上使之发病。带细菌和染病的花粉到健康树上使之发病。细菌有气孔、皮孔和伤口侵入。偶尔侵害维细菌有气孔、皮孔和伤口侵入。偶尔侵害维管束,通过酶的作用使细胞结构破坏,甚至管束,通过酶的作用使细胞结构破坏,甚至死亡。死亡。该病的发生与雨水的关系密切,雨后病害常该病的发生与雨水的关系密切,雨后病害常迅速蔓延。病菌侵染叶片的适温为迅速蔓延。病菌侵染叶片的适温为4-304-30,幼果幼果5-275-27。潜育期在叶片上为。潜育期在叶片上为8-188-18天,果天,果实上实上5-345-34天,在田间一般只需天,在田间一般只需1515天。天。该病能侵染黑核桃(该病能侵染黑核桃(Juglans nigraJuglans nigra L.)L.)等等多种核桃。据在陕西省洛南县调查,不同多种核桃。据在陕西省洛南县调查,不同品种、树龄、树势发病轻重也不相同。新品种、树龄、树势发病轻重也不相同。新疆核桃重于当地核桃,阴坡重于阳坡,弱疆核桃重于当地核桃,阴坡重于阳坡,弱树重于健壮树,苗木和老树重于中幼龄树。树重于健壮树,苗木和老树重于中幼龄树。核桃举枝蛾严重的植株或地区,病害也严核桃举枝蛾严重的植株或地区,病害也严重,一般在核桃展叶和开花期易感病,以重,一般在核桃展叶和开花期易感病,以后抗病力逐渐增强。后抗病力逐渐增强。5 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 1)选育和栽培抗病品种。)选育和栽培抗病品种。(2 2)加强土肥水管理,山区注意创树盘,蓄)加强土肥水管理,山区注意创树盘,蓄水保墒,保持树体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水保墒,保持树体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3 3)及时清除病叶、病果、病枝和核桃采收)及时清除病叶、病果、病枝和核桃采收后脱下的果皮,集中烧毁或深埋。后脱下的果皮,集中烧毁或深埋。(4 4)及时防治核桃举肢蛾等害虫,采果时避)及时防治核桃举肢蛾等害虫,采果时避免损伤枝条。免损伤枝条。(5 5)核桃发芽前喷洒)核桃发芽前喷洒1 1次波美次波美3 35 5度石硫合剂,度石硫合剂,展叶时喷洒展叶时喷洒1 10.50.5200200倍波尔多液,或用倍波尔多液,或用70%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00015001500倍液,或倍液,或70%70%多菌灵,多菌灵,70%70%消病灵性粉剂消病灵性粉剂10001000倍液,于雌倍液,于雌花开花前、开花后和幼果期各喷花开花前、开花后和幼果期各喷1 1次。次。七、核桃褐斑病七、核桃褐斑病1 1分布分布核桃褐斑病遍及陕西、山东、河南等省,核桃褐斑病遍及陕西、山东、河南等省,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果实和嫩稍。叶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果实和嫩稍。叶片受害造成早期脱落甚至枯稍,果实被害片受害造成早期脱落甚至枯稍,果实被害变黑腐烂,影响树势,导致减产。变黑腐烂,影响树势,导致减产。2 2症状症状叶片感病后先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褐斑,叶片感病后先出现近圆形或不规则褐斑,直径直径0.3-0.7cm,0.3-0.7cm,中间灰色边缘暗黄绿色至中间灰色边缘暗黄绿色至紫褐色,病斑周缘与健部界限不清楚,病紫褐色,病斑周缘与健部界限不清楚,病斑上有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即病斑上有略呈同心轮纹排列的小黑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病斑增多后菌的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病斑增多后常连成片呈枯花斑,严重时全叶枯焦而早常连成片呈枯花斑,严重时全叶枯焦而早落。果实表面病斑较小而凹陷,连片后果落。果实表面病斑较小而凹陷,连片后果实变黑腐烂。嫩稍上病斑呈长椭圆形或不实变黑腐烂。嫩稍上病斑呈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稍凹陷,黑褐色,边缘褐色,中规则形,稍凹陷,黑褐色,边缘褐色,中间常有纵裂纹,后散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间常有纵裂纹,后散病斑上散生黑色小点。核桃褐斑病症状和病原菌图核桃褐斑病症状和病原菌图核桃褐斑病症状核桃褐斑病症状3 3病原病原该病由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黒盘孢目、该病由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黒盘孢目、盘二孢属、核桃盘二孢(盘二孢属、核桃盘二孢(Marssonina Marssonina juglangisjuglangis)引起。分生孢子盘直径引起。分生孢子盘直径106-106-213m213m;分生孢子梗无色、密集于盘内。;分生孢子梗无色、密集于盘内。大小为大小为8-121.2-1.8m8-121.2-1.8m;分生孢子镰刀;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双胞,上部细胞顶端有的弯成形、无色、双胞,上部细胞顶端有的弯成钩状,大小为钩状,大小为20.2-29.44.6-6.2m20.2-29.44.6-6.2m。4 4发生规律发生规律病菌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次年成为初次侵病菌在病残组织内越冬,次年成为初次侵染来源,借风、雨进行传播。在雨水多的染来源,借风、雨进行传播。在雨水多的年份往往发病严重,苗木和大树相比,苗年份往往发病严重,苗木和大树相比,苗木受害严重,有时可造成大量的枯梢。木受害严重,有时可造成大量的枯梢。5 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 1)清除病落叶和病果剪除病枝。)清除病落叶和病果剪除病枝。(2 2)开花前后和)开花前后和6 6月中旬各喷一次月中旬各喷一次1:2:2001:2:200倍波尔多液,或倍波尔多液,或50%50%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多菌灵或70%70%消菌灵可湿性粉剂消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000倍液,防治效果倍液,防治效果较好。较好。八、核桃灰斑病八、核桃灰斑病1 1分布分布核桃灰斑病分布于陕西、山东、四川、甘核桃灰斑病分布于陕西、山东、四川、甘肃等省。主要为害叶片。肃等省。主要为害叶片。2 2症状症状叶片上病斑圆形,直径叶片上病斑圆形,直径3-8mm3-8mm,暗褐色,干,暗褐色,干后灰白色,边缘黑褐色,上生黑色小点,后灰白色,边缘黑褐色,上生黑色小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核桃灰斑病的症状核桃灰斑病的症状3 3病原病原该病由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该病由半知菌亚门、腔孢纲、球壳孢目、叶点霉属(叶点霉属(Phyllosticta juglandisPhyllosticta juglandis)引起。引起。分生孢子器扁球形,褐色,直径分生孢子器扁球形,褐色,直径80-96m80-96m;分生孢子卵圆形或短圆柱形,无色,单;分生孢子卵圆形或短圆柱形,无色,单胞,有时含胞,有时含2 2个油球,大小为个油球,大小为5-72.5-5-72.5-3m3m。4 4发生规律发生规律病菌在病落叶上越冬,翌年春作为初次侵病菌在病落叶上越冬,翌年春作为初次侵染来源,借风、雨经进行传播,主要寄生染来源,借风、雨经进行传播,主要寄生在核桃叶片上,引起具明显边缘的叶斑,在核桃叶片上,引起具明显边缘的叶斑,但病斑不易扩大,发病严重时,每个叶片但病斑不易扩大,发病严重时,每个叶片上可产生许多病斑。在雨水多、湿度大的上可产生许多病斑。在雨水多、湿度大的情况下,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情况下,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发展。5 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 1)清除病叶,烧毁或深埋,以消灭越冬)清除病叶,烧毁或深埋,以消灭越冬病原。病原。(2 2)在生长期,可用)在生长期,可用1%1%波尔多液,或波尔多液,或65%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500倍液进行防治。倍液进行防治。九、核桃粉霉病1 1分布分布核桃粉霉病在陕西、甘肃、山东、云南、核桃粉霉病在陕西、甘肃、山东、云南、四川、河南等地均有发生,为害叶片,严四川、河南等地均有发生,为害叶片,严重时可使叶片焦枯。据记载,此菌在浙江、重时可使叶片焦枯。据记载,此菌在浙江、安徽、山东等省还为害枫杨,引起枫杨丛安徽、山东等省还为害枫杨,引起枫杨丛枝病,但在陕西尚未发现枫杨丛枝病,而枝病,但在陕西尚未发现枫杨丛枝病,而核桃粉霉病却相当普遍。核桃粉霉病却相当普遍。2 2症状症状在被害叶片的正面产生不规则形的黄色退在被害叶片的正面产生不规则形的黄色退绿斑,在其相对应的叶背面出现灰白色的绿斑,在其相对应的叶背面出现灰白色的粉状物,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更和分生孢粉状物,此为病菌的分生孢子更和分生孢子。子。3 3病原病原该病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微该病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微座孢属、核桃微座孢菌(座孢属、核桃微座孢菌(Microstroma Microstroma juglandisjuglandis)引起。分生孢子单胞,无色、引起。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长椭圆形。长椭圆形。核桃粉霉病症状和病原菌图核桃粉霉病症状和病原菌图4 4发生规律发生规律此病于此病于7 7月中旬左右开始发病,苗木和幼树月中旬左右开始发病,苗木和幼树感病重,大树感病轻或很少感病。不同品感病重,大树感病轻或很少感病。不同品种之间抗病差异性不显著。嫩叶易感病。种之间抗病差异性不显著。嫩叶易感病。5 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 1)清除病叶,消灭越冬病原。)清除病叶,消灭越冬病原。(2 2)药剂防治,可喷)药剂防治,可喷65%65%代森锰锌可湿性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粉剂400-500400-500倍液,效果好。倍液,效果好。十、核桃炭疽病1 1分布分布核桃炭疽病在陕西、河南、山东、河北、核桃炭疽病在陕西、河南、山东、河北、山西、四川、江苏、辽宁等地均有不同程山西、四川、江苏、辽宁等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在新疆核桃上危害较严重,主要度发生,在新疆核桃上危害较严重,主要危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果实受害后早危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果实受害后早期脱落或核桃仁不饱满,发病严重年份,期脱落或核桃仁不饱满,发病严重年份,导致丰产不丰收。导致丰产不丰收。2 2症状症状主要危害核桃、核桃楸的果实,亦危害叶、芽、主要危害核桃、核桃楸的果实,亦危害叶、芽、嫩枝,苗木及大树均可受害。果实受害后,病嫩枝,苗木及大树均可受害。果实受害后,病斑初为黑褐色,近圆形,后变黑色凹陷,由小斑初为黑褐色,近圆形,后变黑色凹陷,由小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于中央产生许逐渐扩大为近圆形或不规则形,于中央产生许多褐色至黑色小点,多呈同心轮纹状排列,为多褐色至黑色小点,多呈同心轮纹状排列,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涌出粉红色的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天气潮湿时涌出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团。发病条件适时直径分生孢子团。发病条件适时直径3mm3mm的小病斑的小病斑既可产生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随后变成粉既可产生分生孢子盘和分生孢子,随后变成粉红色的小突起,红色的小突起,1 1个病果上可达十九个病斑,个病果上可达十九个病斑,病斑扩大或片后,整个果实变暗褐色最后腐烂,病斑扩大或片后,整个果实变暗褐色最后腐烂,变黑、发臭,果仁干瘪。变黑、发臭,果仁干瘪。叶片感病后发生黄色不规则病斑,在叶脉叶片感病后发生黄色不规则病斑,在叶脉两侧呈长条状枯斑,在叶缘发病呈约两侧呈长条状枯斑,在叶缘发病呈约1cm1cm宽宽的枯黄色病斑。严重时全叶变黄造成早期的枯黄色病斑。严重时全叶变黄造成早期落叶。苗木和嫩枝、芽感病后,常从顶端落叶。苗木和嫩枝、芽感病后,常从顶端向下枯萎,叶片焦枯脱落。向下枯萎,叶片焦枯脱落。核桃炭疽病症状和病原菌图核桃炭疽病症状和病原菌图核桃炭疽病症状一核桃炭疽病症状一核桃炭疽病症状二核桃炭疽病症状二核桃炭疽病症状三核桃炭疽病症状三核桃炭疽病症状四核桃炭疽病症状四3 3病原病原此病由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黒盘孢目、毛此病由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黒盘孢目、毛盘孢属、果生盘长孢菌(盘孢属、果生盘长孢菌(Colletotrichium Colletotrichium fructigenumfructigenum)引起。分生孢子盘着生于外引起。分生孢子盘着生于外果皮果皮2 2、3 3层细胞之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外层细胞之下,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盘圆形,直径露,分生孢子盘圆形,直径210-340m210-340m,分生孢子梗短,分生孢子串生,单胞,无分生孢子梗短,分生孢子串生,单胞,无色,长椭圆形,大小为色,长椭圆形,大小为14.9-19.83.3-14.9-19.83.3-6.6m6.6m。4 4发生规律发生规律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来病菌在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翌年初侵染来源。病菌借风、雨、昆虫进行传播,由伤源。病菌借风、雨、昆虫进行传播,由伤口和自然孔口侵入,潜育期口和自然孔口侵入,潜育期4-94-9天。天。发病的早晚、轻重与雨量有密切的关系。发病的早晚、轻重与雨量有密切的关系。在雨季早,雨水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在雨季早,雨水多的年份,发病早而重;反之,发病晚而轻。株距小,通风透光不反之,发病晚而轻。株距小,通风透光不良的核桃林,往往发病严重。在核桃林附良的核桃林,往往发病严重。在核桃林附近如有苹果园,则有利于病害的发生。近如有苹果园,则有利于病害的发生。不同类型的核桃感病性也不相同,一般当不同类型的核桃感病性也不相同,一般当地核桃较引进的新疆核桃表现抗病。地核桃较引进的新疆核桃表现抗病。5 5防治方法防治方法(1 1)清除菌源。及时从园中捡出落果病果,)清除菌源。及时从园中捡出落果病果,扫除病落叶,结合冬剪,剪除病枝,集中烧毁。扫除病落叶,结合冬剪,剪除病枝,集中烧毁。(2 2)加强栽培管理,进行合理修剪,保持核)加强栽培管理,进行合理修剪,保持核桃林的通风透光。核桃林最好远离苹果园。桃林的通风透光。核桃林最好远离苹果园。(3)(3)发芽前喷洒波美发芽前喷洒波美3-53-5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度石硫合剂,消灭越冬病菌。展叶期和病菌。展叶期和6-76-7月间各喷洒月间各喷洒1 1:0.50.5:200200倍倍波尔多液一次。波尔多液一次。(4(4)发病严重的核桃园,于)发病严重的核桃园,于5-65-6月发病期间,月发病期间,喷洒喷洒50%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1000-1500倍液倍液或或40%4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800倍液,并与倍液,并与1 12 2200200倍波尔多液交替使用。倍波尔多液交替使用。十一、核桃膏药病十一、核桃膏药病1 1分布分布核桃膏药病是我国核桃产区常见树干和枝核桃膏药病是我国核桃产区常见树干和枝条上的病害,轻者生长不良,重者植株死条上的病害,轻者生长不良,重者植株死亡,除为害核桃外,还能为害栎、桑、茶亡,除为害核桃外,还能为害栎、桑、茶树、女贞、梅花、杨树、山茱萸、油桐等树、女贞、梅花、杨树、山茱萸、油桐等多种木本植物。多种木本植物。2 2症状症状该病在核桃主干和枝条上产生一团该病在核桃主干和枝条上产生一团“膏药膏药”状的圆形或椭圆形子实体,菌丝体紫褐状的圆形或椭圆形子实体,菌丝体紫褐色,边缘白色,后变为鼠褐色,好似膏药色,边缘白色,后变为鼠褐色,好似膏药伏在树干上面,该伏在树干上面,该“膏药膏药”即病原菌的担即病原菌的担子果。子果。核桃膏药病症状核桃膏药病症状3 3病原病原该病原菌是担子菌亚门的茂物隔担子菌。该病原菌是担子菌亚门的茂物隔担子菌。担子果平伏革质,基层菌丝层较薄,其上担子果平伏革质,基层菌丝层较薄,其上由褐色菌丝组成直立的菌丝柱,柱子上部由褐色菌丝组成直立的菌丝柱,柱子上部与担子果的子实层相连。子实层中产生原与担子果的子实层相连。子实层中产生原担子,原担子球形或近球形,直径担子,原担子球形或近球形,直径8-10m.8-10m.原担子上再产生担子孢子,担子孢子大小原担子上再产生担子孢子,担子孢子大小25

    注意事项

    本文(《核桃病害及防治》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wuy****n9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