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技术》课件-第十一、十六章排泄、临终.pptx
-
资源ID:71809939
资源大小:1.27MB
全文页数:75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基础护理技术》课件-第十一、十六章排泄、临终.pptx
第十一章第十一章 排泄护理排泄护理n排泄是机体将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排出排泄是机体将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的生理过程,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体外的生理过程,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必要条件n人体人体排泄废物的途径有皮肤、呼吸道、消排泄废物的途径有皮肤、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道,其中消化道和泌尿道是主化道及泌尿道,其中消化道和泌尿道是主要的排泄途径,因此,排泄的主要活动方要的排泄途径,因此,排泄的主要活动方式是排尿和排便式是排尿和排便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掌握掌握n多尿、少尿、无尿、膀胱刺激征、尿潴多尿、少尿、无尿、膀胱刺激征、尿潴留、尿失禁、导尿术、便秘、粪便嵌塞留、尿失禁、导尿术、便秘、粪便嵌塞、肠胀气肠胀气及灌肠及灌肠法法等等的概念的概念n排尿、排便排尿、排便异常护理异常护理,男、女导尿术的,男、女导尿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步骤和注意事项,灌肠,灌肠法和注意事项法和注意事项熟悉熟悉n排尿、排便评估的排尿、排便评估的内容内容n与排尿、排便有关的解剖与生理与排尿、排便有关的解剖与生理第一节第一节 排尿护理排尿护理一、一、与与排尿有关的解剖及生理排尿有关的解剖及生理1.1.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泌尿系统的结构与功能n肾脏(肾脏(kidneykidney):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宫,呈蚕):是成对的实质性器宫,呈蚕豆状,位于第豆状,位于第1212胸椎和第胸椎和第3 3腰椎之间,脊柱两侧,腰椎之间,脊柱两侧,紧贴于腹后壁,左肾略高于右肾紧贴于腹后壁,左肾略高于右肾n输尿管(输尿管(ureterureter):为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细长):为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细长肌性管道,左、右各一肌性管道,左、右各一n膀胱(膀胱(bladderbladder):为储存尿液的有伸展性的囊状):为储存尿液的有伸展性的囊状肌性器官,位于小骨盆内、耻骨联合的后方肌性器官,位于小骨盆内、耻骨联合的后方n尿道(尿道(urethraurethra):是尿液排出体外的通道,始):是尿液排出体外的通道,始于膀胱的尿道内口,末端直接开口于体表即尿道于膀胱的尿道内口,末端直接开口于体表即尿道外口外口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解剖男性泌尿生殖系统解剖2.2.排尿的生理排尿的生理n肾脏生成尿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膀胱的肾脏生成尿液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而膀胱的排尿则是间歇进行的。只有当尿液在膀胱内储存排尿则是间歇进行的。只有当尿液在膀胱内储存并达到一定量时,才能引起反射性的排尿,使尿并达到一定量时,才能引起反射性的排尿,使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液经尿道排出体外n排尿活动是一种受大脑皮质控制的反射活动。当排尿活动是一种受大脑皮质控制的反射活动。当膀胱内尿量充盈达膀胱内尿量充盈达400500 mL400500 mL时,膀胱壁的牵张时,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压力的刺激而兴奋,冲动沿盆神经传入感受器受压力的刺激而兴奋,冲动沿盆神经传入脊髓的排尿反射初级中枢脊髓的排尿反射初级中枢(S(S2 2SS4 4);同时,冲动;同时,冲动也到达脑干和大脑皮质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产也到达脑干和大脑皮质的排尿反射高级中枢,产生尿意生尿意二、二、排尿的评估排尿的评估1.1.影响排尿因素的评估影响排尿因素的评估心理心理因素因素 个人习惯个人习惯 环境环境问题问题气候变化气候变化 液体液体和饮食的和饮食的摄入摄入 疾病疾病治疗及治疗及检查检查 其他其他因素因素2.2.排尿的评估排尿的评估内容内容排尿排尿次数次数 尿量尿量 尿尿液液的性状的性状气味气味 比重比重3.3.异常排尿的异常排尿的评估评估尿量尿量异常异常 膀胱膀胱刺激征刺激征尿失禁尿失禁 尿潴留尿潴留三、三、排尿排尿异常患者的护理异常患者的护理1.1.尿潴留患者的护理尿潴留患者的护理n心理护理心理护理n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n调整体位和姿势调整体位和姿势n诱导排尿诱导排尿n热敷、按摩热敷、按摩n健康教育健康教育n导尿术导尿术n药物治疗药物治疗2.2.尿失禁患者的护理尿失禁患者的护理n心理护理心理护理n皮肤护理皮肤护理n外部引流外部引流n留置导尿留置导尿n持续进行膀胱的功能训练持续进行膀胱的功能训练n盆底部肌肉的锻炼盆底部肌肉的锻炼n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四、四、与与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排尿有关的护理技术1.1.导尿术导尿术目的目的操作前准备操作前准备操作操作步骤步骤注意事项注意事项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引流出尿液引流出尿液协助临床诊断协助临床诊断治疗膀胱和尿道疾病治疗膀胱和尿道疾病评估患者并评估患者并解释解释 患者准备患者准备 护士护士准备准备用物用物准备准备 环境环境准备准备核对和核对和解释解释 环境准备环境准备 准备准备 体位体位垫垫巾巾 消毒消毒 夹夹管、倒管、倒尿尿 取取标本标本操作后处理操作后处理严格执行查对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制度 无菌操作无菌操作技术技术原则原则 充分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体现人文关怀尿管应充分尿管应充分润滑润滑 对对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第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第一次放尿不得一次放尿不得超过超过1000ml 1000ml 护士护士必须掌握男性和女性尿道必须掌握男性和女性尿道的解剖特点的解剖特点向患者讲解导尿的目的和意义向患者讲解导尿的目的和意义介绍相关疾病的知识介绍相关疾病的知识教会患者如何配合操作教会患者如何配合操作2.2.留置导尿术留置导尿术1 1 目的目的n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时准确记录每小时的尿量、抢救危重、休克患者时准确记录每小时的尿量、测量尿比重,以密切现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测量尿比重,以密切现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n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引流和冲泌尿系统疾病手术后留置导尿管,便于引流和冲洗,并减轻手术后切口的张力,促进伤口的愈合洗,并减轻手术后切口的张力,促进伤口的愈合n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使膀胱持续保持空虚状态,为盆腔手术排空膀胱,使膀胱持续保持空虚状态,避免手术中避免手术中误伤误伤n为尿失禁患者行膀胱功能的训练为尿失禁患者行膀胱功能的训练n为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的患者引流尿液,保持为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的患者引流尿液,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干燥会阴部的清洁干燥2 2 操作操作前准备前准备n评估患者并解释评估患者并解释n患者患者准备准备n护士准备护士准备n用物准备用物准备n环境准备环境准备3 3 操作操作步骤步骤n核对、解释核对、解释n环境环境n导尿导尿n固定固定n连接集尿袋连接集尿袋n操作后处理操作后处理4 4 注意注意事项事项n同同导尿术导尿术n双腔气囊导尿管充气时要确定末双腔气囊导尿管充气时要确定末端在膀胱内,以免膨胀的气囊压端在膀胱内,以免膨胀的气囊压迫膀胱壁,造成黏膜的损伤迫膀胱壁,造成黏膜的损伤5 5 健康健康教育教育n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的目的和护理方法,并鼓励其主动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留置导尿的目的和护理方法,并鼓励其主动参与参与护理护理n说明说明摄取足够的水分和进行适当的活动,对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摄取足够的水分和进行适当的活动,对预防泌尿道感染的重要性,并鼓励患者多饮水,使每天尿量应维持在要性,并鼓励患者多饮水,使每天尿量应维持在2 000 mL2 000 mL以上,以上,以减少尿道感染的机会,同时也可以预防尿路结石的以减少尿道感染的机会,同时也可以预防尿路结石的形成形成n注意注意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因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等导致泌尿保持引流通畅,避免因导尿管受压、扭曲、堵塞等导致泌尿系统系统的感染的感染n在离床活动时,应用胶布将导尿管远端固定在大腿上,以防导尿在离床活动时,应用胶布将导尿管远端固定在大腿上,以防导尿管脱出。集尿袋不得超过膀胱高度并避免挤压,防止尿液返流,管脱出。集尿袋不得超过膀胱高度并避免挤压,防止尿液返流,导致感染的发生导致感染的发生6 6 护理护理措施措施n防止防止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的措施泌尿系统逆行感染的措施 保持保持尿道口清洁:女性患者用消毒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尿道口清洁:女性患者用消毒棉球擦拭外阴及尿道口,男性患者用消毒酒精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性患者用消毒酒精棉球擦拭尿道口、龟头及包皮1212次次/d d 定时定时更换集尿袋:更换集尿袋:1 1次次/d/d,及时排空集尿袋,并记录,及时排空集尿袋,并记录尿量尿量 定期定期更换导尿管:导尿管的更换频率根据导尿管的材质决定,更换导尿管:导尿管的更换频率根据导尿管的材质决定,一般一般1414周更换一周更换一次次n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摄入水分在鼓励患者多饮水,每日摄入水分在2 000 mL2 000 mL以上(包括口服和以上(包括口服和静脉输液等)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静脉输液等)达到自然冲洗尿路的目的n离床活动离床活动时,应当注意集尿袋不得超过膀胱高度并避免挤压,时,应当注意集尿袋不得超过膀胱高度并避免挤压,防止尿液返流,导致感染的防止尿液返流,导致感染的发生发生n采用采用间歇性夹管方式,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夹闭导尿管,每间歇性夹管方式,训练膀胱反射功能,夹闭导尿管,每34 h34 h开放开放1 1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次,使膀胱定时充盈和排空,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恢复n注意注意倾听患者的主诉,并观察尿液情况,发现尿液混浊、沉淀、倾听患者的主诉,并观察尿液情况,发现尿液混浊、沉淀、有结晶时,应做膀胱冲洗,尿常规检查有结晶时,应做膀胱冲洗,尿常规检查1 1次次/周周3.3.膀胱冲洗膀胱冲洗1 1 目的目的n保持保持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尿液引流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尿液引流通通畅畅n清洁清洁膀胱,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膀胱,清除膀胱内的血凝块、黏液、细菌等异物,预防黏液、细菌等异物,预防感染感染n治疗治疗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某些膀胱疾病,如膀胱炎、膀胱肿瘤等胱肿瘤等2 2 操作操作前准备前准备n评估评估患者并解释患者并解释n患者准备患者准备n护士准备护士准备n用物准备用物准备n环境准备环境准备3 3 操作操作步骤步骤n核对、解释核对、解释n环境环境n导尿、固定导尿、固定n排空膀胱排空膀胱n准备冲洗膀胱准备冲洗膀胱n冲洗膀胱冲洗膀胱n冲洗后处理冲洗后处理4 4 注意注意事项事项n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n避免用力回抽导尿管造成黏膜的损伤,若引流的液体量避免用力回抽导尿管造成黏膜的损伤,若引流的液体量少于灌入的液体量,应考虑是否有血块或脓液阻塞,可少于灌入的液体量,应考虑是否有血块或脓液阻塞,可增加冲洗次数或更换导尿管增加冲洗次数或更换导尿管n冲洗时嘱患者深呼吸,尽量放松,以减少疼痛。若患者冲洗时嘱患者深呼吸,尽量放松,以减少疼痛。若患者出现腹痛、腹胀、膀胱剧烈收缩等情形,应暂停冲洗出现腹痛、腹胀、膀胱剧烈收缩等情形,应暂停冲洗n冲洗后如出血较多或血压下降,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冲洗后如出血较多或血压下降,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并注意准确记录冲洗液量及性状理,并注意准确记录冲洗液量及性状5 5 健康健康教育教育n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膀胱冲洗的目的和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膀胱冲洗的目的和护理方法,并鼓励其主动护理方法,并鼓励其主动配合配合n向患者说明摄取足够水分的重要性,每向患者说明摄取足够水分的重要性,每天饮水量应维持在天饮水量应维持在2 000 mL2 000 mL左右,以产左右,以产生足够的尿量冲洗尿路,达到预防感染生足够的尿量冲洗尿路,达到预防感染发生的目的发生的目的第二第二节节 排排便护理便护理一、一、与与排便有关的解剖及生理排便有关的解剖及生理1.1.大肠的解剖大肠的解剖n盲肠盲肠n结肠结肠n直肠直肠n肛管肛管2.2.大肠的生理功能大肠的生理功能n吸收水分、电解质和维生素吸收水分、电解质和维生素n形成粪便并排出体外形成粪便并排出体外n利用肠内细菌制造维生素利用肠内细菌制造维生素3.3.大肠的运动大肠的运动n袋状往返运动袋状往返运动n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分节或多袋推进运动n蠕动蠕动n集团蠕动集团蠕动4.4.排便排便n将废物从大肠排出的过程称为排便。正常情况下,直肠内除排便前将废物从大肠排出的过程称为排便。正常情况下,直肠内除排便前和排便时通常无粪便。当肠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后,刺激直肠壁内和排便时通常无粪便。当肠蠕动将粪便推入直肠后,刺激直肠壁内的感受器,其兴奋冲动经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传至脊髓的初级排便中的感受器,其兴奋冲动经盆神经和腹下神经传至脊髓的初级排便中枢,同时上传到大脑皮质,引起便意和枢,同时上传到大脑皮质,引起便意和排便反射排便反射n排便活动受大脑皮质的控制,意识可以促进或抑制排便。个体可以排便活动受大脑皮质的控制,意识可以促进或抑制排便。个体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排便训练后,便可自主地控制排便。正常人的直肠通过一段时间的排便训练后,便可自主地控制排便。正常人的直肠对粪便的压力刺激有一定的阈值,达到此阈值时即可产生便意对粪便的压力刺激有一定的阈值,达到此阈值时即可产生便意二、二、排排便的评估便的评估1.1.排便的评估内容排便的评估内容排便次数排便次数排便量排便量粪便的性状粪便的性状内容物内容物气味气味排便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排便次数因人而异排便是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排便次数因人而异每日排便量与膳食的种类、数量、摄入的液体量、每日排便量与膳食的种类、数量、摄入的液体量、大便次数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大便次数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形状与软形状与软硬度硬度 颜色颜色:年龄年龄 食物食物或或药物药物 疾病疾病主要为食物残渣、脱落的大量肠上皮细胞、主要为食物残渣、脱落的大量肠上皮细胞、细菌以及机体代谢后的废物,如胆色素衍细菌以及机体代谢后的废物,如胆色素衍生物和钙、镁、汞等盐类生物和钙、镁、汞等盐类正常时粪便气味因膳食种类而异,气味正常时粪便气味因膳食种类而异,气味的强度由腐败菌的活动性及动物蛋白质的强度由腐败菌的活动性及动物蛋白质的量而定的量而定2.2.异常排异常排便的评估便的评估便秘便秘 症状和体征症状和体征腹泻腹泻排便失禁排便失禁 肠胀气肠胀气3.3.影响排便因素的评估影响排便因素的评估n生理生理因素因素l年龄l个人排泄习惯n饮食与饮食与活动活动l食物与液体摄入l活动n与疾病有关的与疾病有关的因素因素l疾病l药物l治疗和检查n心理心理因素因素n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三、三、排排便异常的护理便异常的护理便秘患者的护理便秘患者的护理粪便嵌塞患者的护理粪便嵌塞患者的护理腹泻患者的护理腹泻患者的护理排便失禁患者的护理排便失禁患者的护理肠胀气患者的护理肠胀气患者的护理四、四、与与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排便有关的护理技术灌肠法灌肠法口服高渗溶液清洁肠道口服高渗溶液清洁肠道简易通便法肛管排气法肛管排气法大量不保留灌肠大量不保留灌肠小量不保留灌肠法小量不保留灌肠法保留灌肠保留灌肠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临终临终护理护理n人从出生到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死亡是生命过程必人从出生到死亡是一个自然的过程,死亡是生命过程必须经历的,也是生命的最后须经历的,也是生命的最后阶段阶段n人类人类不仅需要优生、优育、优活,而且还需要优逝,所不仅需要优生、优育、优活,而且还需要优逝,所以这就需要医护等专业人员组成临终关怀团队,了解临以这就需要医护等专业人员组成临终关怀团队,了解临终患者心身反应,为当前医疗条件下尚无治愈希望的临终患者心身反应,为当前医疗条件下尚无治愈希望的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帮助其减轻痛苦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全面的舒缓疗护,帮助其减轻痛苦以提高生存以提高生存质量质量n使使临终患者缓解极端的病痛,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得临终患者缓解极端的病痛,维护临终患者的尊严,得以舒适安宁地度过人生最后以舒适安宁地度过人生最后旅程旅程n掌握死亡过程分期和标准,脑死亡的诊断标掌握死亡过程分期和标准,脑死亡的诊断标准,临终患者心理反应及准,临终患者心理反应及护理护理n熟悉临终关怀的概念和基本原则,临终患者熟悉临终关怀的概念和基本原则,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及护理,死亡后的家属的心理反应及护理,死亡后的护理护理n了解安乐死的相关内容,临终关怀的历史回了解安乐死的相关内容,临终关怀的历史回顾、理念和发展顾、理念和发展趋势趋势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 1.1.死亡死亡的标准的标准1 1)国外国外的脑死亡标准的脑死亡标准n无感受性和反应性无感受性和反应性n无运动、无呼吸无运动、无呼吸n无反射无反射n脑电波平坦脑电波平坦2 2)国内国内的脑死亡标准(草案)的脑死亡标准(草案)n自主呼吸停止,需要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自主呼吸停止,需要不停地进行人工呼吸n不可逆性深昏迷不可逆性深昏迷n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包括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包括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吞咽反射等均消失射、吞咽反射等均消失n脑电图呈平直线脑电图呈平直线n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经过脑血管造影或经颅脑多普勒超声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经过脑血管造影或经颅脑多普勒超声诊断程脑死亡图形诊断程脑死亡图形n脑死亡的诊断必须持续脑死亡的诊断必须持续12 h12 h以上以上2.2.死亡死亡过程分期过程分期n濒死期濒死期n临床死亡期临床死亡期n生物学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尸冷尸冷尸斑尸斑尸斑尸斑尸体腐败尸体腐败第二第二节节 临终关怀临终关怀临终关怀临终关怀(hospice care)(hospice care)又称安宁照顾、终末又称安宁照顾、终末护理、善终服务等,指由社会各层次人员(医护理、善终服务等,指由社会各层次人员(医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组成的团生、护士、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组成的团队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生理、心理和社队向临终患者及其家属提供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一种全面的支持和照料会等方面的一种全面的支持和照料定义定义1 1 临终关怀临终关怀的发展的发展n古代的临终关怀,在西方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西欧的修道院和济贫古代的临终关怀,在西方可以追溯到中世纪西欧的修道院和济贫院院;在在中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祖国医学中的临终关怀思想中国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的祖国医学中的临终关怀思想n现代的临终关怀萌芽于现代的临终关怀萌芽于1717世纪,世纪,16001600年法国的教士文森特年法国的教士文森特保罗(保罗(Vincent Vincent de paulde paul)在巴黎成立了慈善修女会,开设院舍,照顾和操办贫病交加者的)在巴黎成立了慈善修女会,开设院舍,照顾和操办贫病交加者的临终事宜临终事宜n现代临终关怀创始于现代临终关怀创始于2020世纪世纪6060年代,创始人是德斯(年代,创始人是德斯(D.C.SaundersD.C.Saunders)。)。19671967年,桑德斯博士在美国创办年,桑德斯博士在美国创办“圣克里斯多福临终关怀院圣克里斯多福临终关怀院”,被誉为,被誉为“点燃了世界临终关怀运动的灯塔点燃了世界临终关怀运动的灯塔”n19881988年年7 7月,中国天津医学院(现天津医科大)在美籍华人黄天中博士的资月,中国天津医学院(现天津医科大)在美籍华人黄天中博士的资助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同年助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临终关怀研究中心,同年1010月上海诞生了中国第一月上海诞生了中国第一家临终关怀医院家临终关怀医院南汇护理院。南汇护理院。19931993年,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终关怀专业委员会委员会”成立,并于成立,并于19961996年正式创办年正式创办临终关怀杂志临终关怀杂志 2 2 临终关怀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及研究内容的基本原则及研究内容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临终关怀的基本原则n以舒缓疗护为主的原则以舒缓疗护为主的原则n全方位的照护原则全方位的照护原则n人道主义原则人道主义原则n适度治疗原则适度治疗原则临终关怀的研究内容临终关怀的研究内容n临终患者及家属的需求临终患者及家属的需求n临终患者的需求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临终患者的需求包括生理、心理及社会方面的需求会方面的需求n临终患者的全面照护临终患者的全面照护n临终患者家属的照护临终患者家属的照护 n死亡教育死亡教育n临终关怀的模临终关怀的模式式3 3 临终关怀临终关怀的理念和发展趋势的理念和发展趋势临终关怀的理念临终关怀的理念 n以照顾为中心的理念以照顾为中心的理念n提供全面、整体照护提供全面、整体照护n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维护人的尊严和权利n接纳死亡,加强死亡教育接纳死亡,加强死亡教育n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提高临终患者的生命质量临终护理的发展趋势临终护理的发展趋势n满足临终患者家属的要求满足临终患者家属的要求n开展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优逝开展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优逝教育教育n要要完善临终关怀服务体系完善临终关怀服务体系n发展发展专业化教育专业化教育n建设高素质的临终关怀服务团队建设高素质的临终关怀服务团队n争取社会及国家政策的支持争取社会及国家政策的支持第三节第三节 临终临终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患者及其家属的护理1.1.临终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及护理患者的生理变化及护理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临终患者的生理变化n肌肉张力丧失肌肉张力丧失n循环功能减退循环功能减退n胃肠道蠕动减弱胃肠道蠕动减弱n呼吸功能减退呼吸功能减退n感知觉改变感知觉改变n意识改变意识改变n疼痛疼痛n临近死亡的体征临近死亡的体征临终患者的生理护理临终患者的生理护理n改善呼吸功能改善呼吸功能n减轻疼痛减轻疼痛n促进患者舒适促进患者舒适n加强营养,增进食欲加强营养,增进食欲n减轻感知觉改变的影响减轻感知觉改变的影响n观察病情变化观察病情变化2 2.临终临终患者心理变化及心理护理患者心理变化及心理护理临终临终患者的心理变化患者的心理变化n否认期否认期n愤怒期愤怒期n协议期协议期n抑郁期抑郁期n接受期接受期临终临终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护理n否认期否认期n愤怒期愤怒期n协议期协议期n抑郁期抑郁期n接受期接受期3.3.临终临终患者家属的护理患者家属的护理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临终患者家属的心理反应n个人需要的推迟或放弃个人需要的推迟或放弃n家庭中角色与职务的调整与再适应家庭中角色与职务的调整与再适应n压力增加,社会交往减少压力增加,社会交往减少临终患者家属的护理临终患者家属的护理n满足患者家属照顾患者的需要满足患者家属照顾患者的需要n鼓励家属表达感情鼓励家属表达感情n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生活照顾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生活照顾n协助维持家庭的协助维持家庭的完整性完整性n满足患者家属本身生理、心理和社会方满足患者家属本身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面的需求4.4.死亡死亡后护理后护理尸体护理尸体护理n目的目的n操作前准备操作前准备n操作步骤操作步骤n注意事项注意事项n尸体护理的评价尸体护理的评价丧亲者的护理丧亲者的护理 丧亲者的心理反应丧亲者的心理反应n冲击与怀疑期冲击与怀疑期n逐渐承认期逐渐承认期n恢复常态期恢复常态期n克服失落感期克服失落感期n理想化期理想化期n恢复期恢复期影晌丧亲者心理反应的因素影晌丧亲者心理反应的因素n对死者的依赖程度及亲密度对死者的依赖程度及亲密度n患者病程的长短患者病程的长短n死者的年龄与家人的年龄死者的年龄与家人的年龄n家属的文化水平与性格家属的文化水平与性格n其他支持系统其他支持系统n失去亲人后的生活改变失去亲人后的生活改变丧亲者居丧期的护理丧亲者居丧期的护理n对丧亲者的访视对丧亲者的访视n协助培养新的兴趣,鼓励丧亲者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协助培养新的兴趣,鼓励丧亲者参加一些社会活动n协助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协助建立新的人际关系n协助解决实际困难协助解决实际困难n尽量满足丧亲者的需要尽量满足丧亲者的需要n心理疏导心理疏导n做好死者的尸体护理做好死者的尸体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