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精品文稿.ppt
危重病人的抢救配合第1页,本讲稿共40页一.基本生命支持n目标:向心脑及全身重要器官供氧n包括:A.开放气道n B.人工通气n C.人工循环第2页,本讲稿共40页 心脏呼吸骤停的临床表现n1.突然昏迷n2.瞳孔扩大(心跳停止后30-40秒)n3.大动脉搏动消失n4.心音消失、微弱或进行性心率下降(新生儿100次/分,婴儿80次/分,儿童30次/分)n5.严重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心跳停止后30-40秒)n6.心电图常见等电位线、心动过缓、电机械分离或室颤第3页,本讲稿共40页n注意:诊断中要严格做到四不要:n不要等待瞳孔扩大;n不要依赖心电图;n不要等待上级医师;n不要混淆心电活动和心泵活动。凡大动脉搏动或心音消失,意识丧失即可诊断。第4页,本讲稿共40页现场急救步骤:n判断是否心跳呼吸骤停n呼救n适当体位n判断呼吸n抢救前开始迅速判断有无意识、呼吸、脉搏(触摸脉搏时间为5-10秒),然后大声呼救的同时开始心肺复苏。第5页,本讲稿共40页开放气道n使患者仰卧于平地坚实处或身下垫硬板,常用仰头举颌法,外伤患者采用推颚抬颌法。第6页,本讲稿共40页人工通气n根据年龄给予12-30次/分的频率吹气,以胸廓抬动为准。n新生儿30-60次/分,n8岁 12次/分第7页,本讲稿共40页胸外按压,恢复循环(Circulation)n充分通气后除观察呼吸是否恢复外,还要确定脉搏是否存在。心跳停止者立即心脏胸外按压。第8页,本讲稿共40页胸外按压,恢复循环(Circulation)n单人抢救时按压吹气比例为新生儿3:1,8岁以下儿童 5:1,8岁以上 15:2,气管插管后为5:1;n按压部位与频率:胸骨下1/3处,按压深度为胸廓下陷1/31/2,频率新生儿120次/分,儿童至少100次/分。第9页,本讲稿共40页注意事项 n1.心肺复苏分秒必争。n2.首先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气道通畅后才能进行人工呼吸。n3.胸外按压部位要正确,用力适当,每次按压后要让胸骨复位。n4.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必须同时进行。n5.心肺复苏必须连续进行,每20个循环后(约1分钟),评估1次心跳和呼吸,直到心跳和呼吸恢复或医生宣告死亡。第10页,本讲稿共40页PICU内急救复苏方法 n1开放气道(A):n吸出鼻和口腔内分泌物和异物,去枕,抬高下颌,伸展颈部,保持气道通畅。第11页,本讲稿共40页人工呼吸(B)n用复苏器人工呼吸,经口气管插管通气(按气管插管治疗常规)n1.复苏器人工呼吸法n操作者一手节律性挤压(吸气)、放松(呼气)气囊,另一手固定口罩,使与患儿面部呈紧密状,并托举患儿下颌。第12页,本讲稿共40页人工呼吸(B)n2.插管后的人工控制呼吸有三种方法n(1)自制的气囊n(2)人工复苏器n(3)待心跳恢复后接呼吸机 第13页,本讲稿共40页建立人工循环(C)n实施方法:使患儿仰卧在木板床上,术者的肩、肘、腕关节需呈一条直线,并与患儿胸骨平面呈直角,利于上身的力量垂直按压胸骨。第14页,本讲稿共40页建立人工循环(C)n不同年龄小儿心脏按压法 年龄新生儿8岁以内8岁以上脉搏触诊肱动脉和股动脉颈动脉、股动脉颈动脉、股动脉按压部位乳头连线中点下一横指下缘处胸骨中下1/3交界处胸骨中下1/3交界处按压手法双指按压法双手环抱按压法单掌按压法双掌按压法第15页,本讲稿共40页建立人工循环(C)按压深度胸廓下陷1/31/2胸廓下陷1/31/2胸廓下陷1/31/2按压速度(次/分)120至少100100按压/通气比例3:15:115:2,气管插管后为5:1年龄新生儿8岁以内8岁以上第16页,本讲稿共40页n胸外按压有效的指征是可以扪到大动脉搏动(颈动脉、肱动脉、股动脉)。n基本生命支持有效的最佳依据是扩大的瞳孔缩小并恢复光反射,睫毛反射恢复,肌张力增强,不自主运动及自主呼吸均匀为脑细胞仍然存活的表现。第17页,本讲稿共40页二.进一步生命支持n药物治疗n除颤第18页,本讲稿共40页肾上腺素(1mg/支;1ml/支)n剂量:第1次肾上腺素0.01mg/kg iv或 0.1mg/kg气管内,第2次以后可加量至2倍以上,最大量0.1mg/kg。n用法:每3分钟重复1次,或持续静点20ug/kg/min第19页,本讲稿共40页5%NaHCO3n5ml/kgn用注射用水配成等渗液静推n应用2次肾上腺素无效或血气显示pH7.20时给予。第20页,本讲稿共40页阿托品n指征:导致低血压和低灌注的心动过缓,预防和治疗气管插管时刺激迷走神经所致的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若持续性的心动过缓更有效的治疗是应用肾上腺素,因其有正性肌力和正性频率作用。阿托品在心跳停止和电机械分离时是否有效尚不清楚。n用法:0.02mg/kg,最小单次剂量0.1mg,最大单次剂量0.5mg,青少年为1.0mg。5分钟后可重复给予。最大总量儿童1mg,青少年2mg。可静脉、骨髓和气管内给药。第21页,本讲稿共40页葡萄糖n仅在低血糖时应用。n剂量:0.5-1g/kg,最大浓度25%第22页,本讲稿共40页钙剂n低钙、高钾(非洋地黄中毒时)、高镁血症时应用。n用法:10%葡萄糖酸钙1-2ml/kg,最大剂量2.0g/次。首次给钙速度不应超过100mg/分。第23页,本讲稿共40页利多卡因n儿科CPR时室颤多与代谢、酸碱和电解质紊乱有关,因此消除室颤的原因是治疗的关键。n指征:室颤以及在数次电除颤失败或电转复成功后预防室颤复发。n剂量:负荷量1mg/kg,之后立即给维持量20-50ug/kg/min。第24页,本讲稿共40页复苏时给药途径 na)建立静脉通路n如原已建立静脉通路,依次选择上腔静脉系统的中心静脉下腔静脉系统的中心静脉周围静脉.n如尚未建立静脉通路,首选气管内给药,同时行快速静脉穿刺,如穿刺3次失败,时间超过90秒,8岁以下患儿即行骨髓穿刺输液。第25页,本讲稿共40页复苏时给药途径nb)气管内给药n药物:肾上腺素,阿托品,利多卡因。n方法:可用吸痰管或鼻饲管插入气管插管内进行深部给药。肾上腺素按0.1m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5ml一次给入。第26页,本讲稿共40页复苏时给药途径nc)骨髓内输液n一般在12分钟内可建立通路。穿刺部位:胫骨粗隆下1cm。输入液体:同静脉输液。待循环功能好转,静脉通路建立时立即停止骨髓输液。第27页,本讲稿共40页心电监测(E)n监测心率、心律及心电波形,可疑心律失常时监测心电图,纠正心律紊乱。第28页,本讲稿共40页除颤(F)n1电极板选择:婴儿4.5cm,儿童8cmn2电极板位置:一个电极板放在胸骨右缘锁骨下(或第2肋间处),另一个电极板放在心尖部。n3除颤电能量选择:首次2J(瓦秒)/kg,无效时第2次以后4J/kg,仍无效(室颤或无脉搏的室速),可静脉内注入肾上腺素,利多卡因后再除颤。除颤5次以上考虑停止。第29页,本讲稿共40页三.延续生命支持n一般措施n特异性脑复苏第30页,本讲稿共40页监测n1每小时观察和记录神志和瞳孔的变化,每日1次Glasgow评分。n2持续心电图、血压、经皮氧饱和度、体温检测。n3血气、血电解质和血糖,至少每日1次。n4需呼吸和循环支持的病人按呼吸衰竭和感染性休克常规监测。第31页,本讲稿共40页治疗n1改善心功能和维持有效循环血量,控制心律失常。n首选肾上腺素0.052ug/kg/min,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酌情给予白蛋白,血浆、低分子右旋糖苷或贺斯。第32页,本讲稿共40页治疗n维持呼吸功能n应用机械通气,保持pH,PaO2,PaCO2在正常范围。n同时防治肺部感染。第33页,本讲稿共40页治疗n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第34页,本讲稿共40页脑复苏n 1维持内环境恒定n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维持正常血压和动脉氧合。第35页,本讲稿共40页脑复苏n2降颅压n1.脱水疗法:20%甘露醇0.25-0.5g/kg,q4-6h,iv.n2.激素:地塞米松0.3-0.5mg/kg/次,q12h,ivn3.过度通气:维持PaCO225-30mmHg,pH7.45-7.50,PaO2100mmHgn4.镇静止痉:抽搐时与安定0.5mg/kg,iv第36页,本讲稿共40页脑复苏n3改善脑细胞代谢n1.能量合剂n2.巴比妥类药物n鲁米那5mg/kg/d,q12h,po/iv。第37页,本讲稿共40页心肺复苏的组织工作n 通常有7-8人组成,分工如下:n1维持气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n2胸外心脏按压n3开放给药途径和给药n4准备器械和药物n5记录抢救过程n6负责组织指挥n7机动第38页,本讲稿共40页停止心肺复苏的指征n由主治医师以上做出决定n经30分钟心肺复苏抢救,心电图仍显示无心肌电活动,临床表现瞳孔固定、散大,无自主呼吸,可停止抢救。第39页,本讲稿共40页第40页,本讲稿共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