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教学课件中国历史文选25 第二十五讲文献通考自序.pptx

    • 资源ID:71827187       资源大小:158.55K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教学课件中国历史文选25 第二十五讲文献通考自序.pptx

    PPT模板下载:/moban/行业PPT模板:/hangye/节日PPT模板:/jieri/PPT素材下载:/sucai/PPT背景图片:/beijing/PPT图表下载:/tubiao/优秀PPT下载:/xiazai/PPT教程:/powerpoint/Word教程:/word/Excel教程:/excel/资料下载:/ziliao/PPT课件下载:/kejian/范文下载:/fanwen/试卷下载:/shiti/教案下载:/jiaoan/字体下载:/ziti/中国历史文选25 第二十五讲 文献通考自序中國歷史文選中國歷史文選李曉菊主編第二十五讲文獻通考自序第二十五讲文獻通考自序(文獻通考文獻通考)(節選節選)一、導讀一、導讀(一)(一)(一)(一)文獻通考文獻通考文獻通考文獻通考簡介簡介簡介簡介文獻通考,共三百四十八卷,宋末元初馬端臨撰,記載上古到南宋寧宗朝的典章制度,後世將該書與杜佑的通典、鄭樵的通志合稱“三通”。馬端臨(12541323),字貴與,饒州樂平(今江西樂平)人,其事迹僅見於新元史元史類編等文獻,都比較簡略。他父親馬廷鸞曾供職館閣,官至右丞相兼樞密使,與權臣賈似道不和,辭位還鄉。馬端臨隨父歸隱,一直在父親指導下學習、整理歷史文獻。元世祖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馬廷鸞去世,馬端臨開始編撰文獻通考,全書約在元仁宗延祐五年(1318年)前後完成,不久由朝廷下令雕版印行。(二)(二)(二)(二)文獻通考文獻通考文獻通考文獻通考的內容與價值的內容與價值的內容與價值的內容與價值文獻通考共二十四門。其中田賦、錢幣、户口、職役、征榷、市糴、土貢、國用、選舉、學校、職官、郊社、宗廟、王禮、樂、兵、刑、輿地、四裔,共十九門,皆源自唐代杜佑通典的门目、篇名,但通典止於天寶年間,文獻通考於天寶以前之事基本删改通典原文,偶有補充,天寶以後至宋嘉定之末,則另行續寫。而經籍、帝系、封建、象緯、物異等五門,則是通典所無,馬端臨以個人之力搜集材料自創。在編纂體例上,馬端臨采取了謹慎、務實的態度,所有資料分爲“文”和“獻”兩類:“文”屬於經史和官私典籍對於史事之記載,可靠性較高;“獻”是士大夫對史事之議論,包括軼聞逸事等。在“文”“獻”之後還有“按”,即馬端臨自己的見解。這一形式使文獻通考在保存文獻上有獨到之處,尤其是唐天寶以後至宋嘉定之末的許多重要史料,都原原本本地保存下來。(三)選文出處(三)選文出處(三)選文出處(三)選文出處本篇選自文獻通考卷首。本篇内容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爲全書著述之宗旨,第二部分叙述“每門著述之成規,考訂之新意”,本文只選取了第一部分。馬端臨認爲,史學之精髓在於會通,這是司馬遷創立的優良傳統,自班固斷代爲史之後,會通的風氣中斷,只有資治通鑑和通典兩部史書還保持了通史的特點。他要“傚通典之成規,自天寶以前,則增益其事迹之所未備,離析其門類之所未詳;自天寶以後,至宋嘉定之末,則續而成之”,希望“有志於經邦稽古者或可考焉”。從中我們可以看到,馬端臨撰作文獻通考,不衹是爲了保存、整理文獻,更重要的還在於經世致用。二、選文二、選文昔荀卿子曰:“欲觀聖王之迹,則於其粲然者矣,後王是也。”“君子審後王之道,而論於百王之前,若端拜而議。”然則考制度,審憲章,博聞而强識之,固通儒事也。詩、書、春秋之後,惟太史公號稱良史,作爲紀、傳、書、表,紀、傳以述理亂興衰,八書以述典章經制,後之執筆操簡牘者,卒不易其體。然自班孟堅而後,斷代爲史,無會通因仍之道,讀者病之。至司馬温公作通鑑,取千三百餘年之事迹,十七史之紀述,萃爲一書,然後學者開卷之餘,古今咸在。然公之書詳於理亂興衰而略於典章經制,非公之智有所不逮也,編簡浩如烟埃,著述自有體要,其勢不能以兩得也。竊嘗以爲理亂興衰,不相因者也,晉之得國異乎漢,隋之喪邦殊乎唐,代各有史,自足以該一代之始終,無以參稽互察爲也。竊嘗以爲理亂興衰,不相因者也,晉之得國異乎漢,隋之喪邦殊乎唐,代各有史,自足以該一代之始終,無以參稽互察爲也。典章經制,實相因者也,殷因夏,周因殷,繼周者之損益,百世可知,聖人蓋已預言之矣。爰自秦漢以至唐宋,禮樂兵刑之制,賦斂選舉之規,以至官名之更張,地理之沿革,雖其終不能以盡同,而其初亦不能以遽異。如漢之朝儀、官制,本秦規也;唐之府衛、租庸,本周制也。其變通張弛之故,非融會錯綜,原始要終而推尋之,固未易言也。其不相因者,猶有温公之成書,而其本相因者,顧無其書,獨非後學之所宜究心乎!唐杜岐公始作通典,肇自上古,以至唐之天寶,凡歷代因革之故,粲然可考。其後,宋白嘗續其書,至周顯德,近代魏了翁又作國朝通典。然宋之書成而傳習者少,魏嘗屬稿而未成書,今行於世者,獨杜公之書耳,天寶以後蓋闕焉。有如杜書綱領宏大,考訂該洽,固無以議爲也,然時有古今,述有詳略,則夫節目之間,未爲明備;而去取之際頗欠精審,不無遺憾焉。蓋古者因田制賦,賦乃米粟之屬,非可析之於田制之外也。古者任土作貢,貢乃包篚之屬,非可雜之於税法之中也。乃若叙選舉則秀、孝與銓選不分,叙典禮則經文與傳注相汩,叙兵則盡遺賦調之規而姑及成敗之迹,諸如此類,寧免小疵。至於天文、五行、藝文,歷代史各有志,而通典無述焉。馬、班二史各有諸侯王、列侯表,范曄東漢書以後無之,然歷代封建王侯未嘗廢也。王溥作唐及五代會要,首立帝系一門,以叙各帝歷年之久近,傳授之始末,次及后妃、皇子、公主之名氏封爵,後之編會要者倣之,而唐以前則無其書。凡是二者,蓋歷代之統紀,典章係焉,而杜書亦復不及,則亦未爲集著述之大成也。愚自蚤歲,蓋嘗有志於綴緝,顧百憂薰心,三餘少暇,吹竽已澀,汲綆不修,豈復敢以斯文自詭?昔夫子言夏、殷之禮而深慨“文獻之不足徵,釋之者曰:“文,典籍也。獻,賢者也。”生乎千百載之 後,而欲尚論千百載之前,非史傳之實録具存,何以稽考?儒先之緒言未遠,足資討論,雖聖人亦不能臆爲之説也。竊伏自念:業紹箕裘,家藏墳索,插架之收儲,趨庭之問答,其於文獻蓋庶幾焉。嘗恐一旦散軼失墜,無以屬來哲,是以忘其固陋,輒加考評,旁搜遠紹,門分彙别:曰田賦,曰錢幣,曰户口,曰職役,曰征榷,曰市糴,曰土貢,曰國用,曰選舉,曰學校,曰職官,曰郊社,曰宗廟,曰王禮,曰樂,曰兵,曰刑,曰輿地,曰四裔,俱傚通典之成規。自天寶以前,則增益其事迹之所未備,離析其門類之所未詳;自天寶以後,至宋嘉定之末,則續而成之。曰經籍,曰帝系,曰封建,曰象緯,曰物異,則通典元未有論述,而採摭諸書以成之者也。凡叙事,則本之經史,而參之以歷代會要,以及百家傳記之書,信而有證者從之,乖異傳疑者不録,所謂“文”也。凡論事,則先取當時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諸儒之評論,以至名流之燕談、稗官之紀録,凡一話一言可以訂典故之得失,證史傳之是非者,則採而録之,所謂“獻”也。其載諸史傳之紀録而可疑,稽諸先儒之論辨而未當者,研精覃思,悠然有得,則竊著己意,附其後焉。命其書曰文獻通考,爲門二十有四,卷三百四十有八,而其每門著述之成規,考訂之新意,各以小序詳之。昔江淹有言:“修史之難,無出於志。”誠以志者,憲章之所繫,非老於典故者不能爲也。陳壽號善叙述,李延壽亦稱究悉舊事,然所著二史,俱有紀傳而獨不克作志,重其事也。况上下數千年,貫串二十五代,而欲以末學陋識,操觚竄定其間,雖復窮老盡氣,劌目鉥心,亦何所發明?聊輯見聞,以備遺忘耳!後之君子,儻能芟削繁蕪,增廣闕略,矜其仰屋之勤,而俾免於覆車之愧,庶有志於經邦稽古者或可考焉。三、參讀文選三、參讀文選官制官制官制官制(麈史麈史麈史麈史)1.導讀導讀麈史三卷,四庫全書總目卷一二子部雜家類四雜説之屬著録。麈史三卷,是北宋王得臣晚年所作的一部筆記。該書分類繫事,得二百八十四事,分爲四十四門,凡經史、文學、典章、制度、地理、民俗等都有涉及。該書記述注重嚴謹詳實,所謂“出夫實録”,“無溢美,無隱惡”(麈史自序),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其閒參稽經典,辨別異同,亦深資考證”。本篇選自麈史卷上。篇中對北宋官制,特別是神宗熙寧變法、元豐改制期間的官制情况做了細緻的描述,可與官方所修典制諸書互相補益。2.2.選文選文永裕建尚書省,自令、僕、左右丞洎六曹尚書、侍郎、郎官廳,於中壁皆置素屏,大書周官一篇。自官制以來,惟侍中、中書令、御史大夫、左右散騎常侍、宗正卿、少卿、殿中监、少監、丞,竝未嘗命。官制既行,省曹郎官與寺監長貳率互置,不必僃也。如一部中均命郎中貳員,外寺監均命貳少之類,始以寄禄之階高下序位,復有旨以先後至者爲次。祖宗以來,選人磨勘者,進士出身爲著作佐郎,餘人爲大理寺丞,謂之京官。若佐郎再遷祕書丞,寺丞再遷太子中舍,謂之升朝官,始奉朝請。既行官制,即無所謂京官者,惟自承務郎以上;然承務至宣德若任七寺監主簿、太學博士、兩赤丞之類,亦得奉朝請,蓋亦以職事官論也。舊尚書郎中皆重戴。官制之後,大夫皆不許重戴,如朝請郎以下雖通直、奉議之類,職事爲諸司郎中者竝重戴。熙寧間,既置檢正官,初以館閣及閲任望官者充之;未幾,又以初入仕者爲五房習學檢正官。今幕職官多因唐藩鎮辟置之名,所謂兩使職官者,節度、觀察使判官是也,然以選人充之;若簽判,則京朝以上,故簽書判官廳公事。又選人作縣曰某縣令,京官以上知某縣事,皆恐未正名者也。元豐董正官制,如武臣始議易將軍,校尉之號竟獨依舊,不復更。永裕董正官制,易其稱呼。元祐間議者謂無以甄别流品,遂詞人加“左”字,餘人加“右”字,有犯貪墨者去之。予始見法制,詞人犯則去“左”稱“右”,則餘人稱“右”者得無恥乎?是時知黄州,請有犯竝去之,不從。四、參考文獻四、參考文獻王瑞明.馬端臨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1.劉兆祐.文獻通考版本考.“國家圖書館”館刊,2005(2):155-170.

    注意事项

    本文(教学课件中国历史文选25 第二十五讲文献通考自序.pptx)为本站会员(春哥&#****71;)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