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杜甫诗三首》石壕吏课件2 新人教版精品ppt课件.ppt
-
资源ID:71836239
资源大小:13.47MB
全文页数:1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杜甫诗三首》石壕吏课件2 新人教版精品ppt课件.ppt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25杜甫诗三首石壕吏课件2 新人教版唐肃宗乾元元年(759)春天,郭子仪等九节度使六十万大军包围安庆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被史思明援军打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这时我国古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经过此处,就其所见所闻进行了高度的艺术概括,写成了著名的组诗三吏三别,石壕吏是三吏中佳作。文章开头四句是故事的发生,哪文章开头四句是故事的发生,哪一句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一句预示有一场灾难降临?有吏夜捉人在这里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在这里老翁、老妇分别有怎样的举动?举动?全篇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全篇围绕哪两个字展开的?老翁逾墙走 老妇出门看捉人赏析赏析1 1:本诗中不说征兵、点兵、招本诗中不说征兵、点兵、招兵,而说兵,而说“捉人捉人”已于如实描绘中已于如实描绘中寓揭露批判之意,再用一个寓揭露批判之意,再用一个“夜夜”字作字作“捉捉”的时间状语含义就更丰的时间状语含义就更丰富了。富了。老妇致词说了哪些家事?诗人是老妇致词说了哪些家事?诗人是怎样知道的?怎样知道的?一家三男被征二男新战死寡媳衣不遮体听妇前致词赏析:赏析:至此,诗也进入尾声。至此,诗也进入尾声。“夜深夜深语声绝,如闻泣幽咽。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一个一个“如如”字点明了这里所写的又是诗人的字点明了这里所写的又是诗人的错觉。而这错觉不正出自诗人那错觉。而这错觉不正出自诗人那忧国忧民忧国忧民之心吗?之心吗?根据你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根据你的理解,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本诗的主题?概括本诗的主题?本诗在艺术表现上,不仅运用了藏问本诗在艺术表现上,不仅运用了藏问于答的手法,而且文章精炼。陆时雍称赞于答的手法,而且文章精炼。陆时雍称赞这篇诗这篇诗“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其事何长!其言何简!”就是指这就是指这一点说的。仅用二十四句,就写出了典型一点说的。仅用二十四句,就写出了典型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惊人的广性很强的环境、人物和情节,在惊人的广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度与深度上反映了生活中的矛盾与冲突,从而体现了同情人民的思想倾向,这的确从而体现了同情人民的思想倾向,这的确是难能可贵的。是难能可贵的。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藏问于答、从在我国的古典诗歌中,藏问于答、从答见问的例子并不罕见。例如贾岛的寻答见问的例子并不罕见。例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在松树下,我询问童子,他说师傅采药去了。只知道他就在这个山里,然而山高云深,真不知道他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