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一体格检查-一般检查.ppt
第一页,共一百零九页。体体 格格 检检 查查一般一般(ybn)检查检查第二页,共一百零九页。血压血压()检查方法()检查方法)测量前嘱受检者安静休息15min。测量时取坐位或仰卧位。)受检者手臂(一般以右上肢为准一般以右上肢为准)裸露伸直并外展45,掌心向上,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坐位平第四肋软骨,仰卧肘部置于心脏同一水平(坐位平第四肋软骨,仰卧位与腋中线同一水平)位与腋中线同一水平)。)血压计,驱尽袖带内的气体,将气袖中部将气袖中部(zhn b)对着肱对着肱动脉,缚于上臂,气袖下缘距肘窝线动脉,缚于上臂,气袖下缘距肘窝线23cm,不可过紧,不可过紧或过松,以恰能放进一手指为宜。或过松,以恰能放进一手指为宜。开启水银槽开关。第三页,共一百零九页。)检查者左手指于肘窝上肱二头肌腱内侧触及肱动脉搏动后,将听诊器体件置于搏动处(不要接触气袖,更不能塞在气袖下将听诊器体件置于搏动处(不要接触气袖,更不能塞在气袖下),),准备听诊,右手握气球关闭气阀以适当速度向气袖内打气(打气前,要明确压力计读数为0,即气袖内空气全部排出),边打气边听诊,待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后,缓慢放气,使汞柱徐徐下降(以每秒2mm为宜)。)注意音响的变化及注视汞柱上的刻度,从无声至听到第一声响,此时汞柱所指刻度为收缩压读数,继续放气,汞柱降至声音消失时所示压力值为舒张压。)测量后,排尽袖带内余气,关闭气门,整理袖带,放回盒内。将血压计向水银槽倾斜45同时(tngsh)关闭水银槽开关。第四页,共一百零九页。)记录血压结果。()考试质量要求()考试质量要求)受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受检者手臂放置位置正确。)气袖缚于受检者上臂部位(bwi)正确。松紧适度)听诊器体件放置部位正确。)测量过程流畅。()简答题()简答题)何谓高血压何谓高血压?答:采用标准测量方法,至少3次非同日血压值达到或超过140/90mmHg,或仅舒张压达到标准,即可认为高血压,如果仅收缩压达到标准则称为收缩期高血压。第五页,共一百零九页。)何谓低血压?何谓低血压?答:血压低于90/6050mmHg时称低血压。)根据1999年10月公布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新标准,简简述成人理想述成人理想(lxing)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的标准血压、正常血压、正常高值的标准。答:理想血压理想血压: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 80mmHg。正正常血压常血压:收缩压 130mmHg,舒张压 85mmHg。(或收缩压低于140mmHg,舒张压低于90mmHg)正常高值正常高值:收缩压130139mmHg,舒张压8589mmHg。)向袖带充气,水银柱升高到多少为正确?向袖带充气,水银柱升高到多少为正确?答:听到肱动脉搏动消失后再升高2030mmHg。第六页,共一百零九页。浅表淋巴结浅表淋巴结一般体格检查仅能检查身体各部表浅的淋巴结。()检查部位检查部位(bwi)及顺序及顺序耳前、耳后、乳突区、枕骨下区、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锁骨上窝、腋窝、滑车上、腹股沟、腘窝。()检查方法()检查方法测测血血压压第七页,共一百零九页。被检查部位的皮肤和肌肉尽量放松,检查者以示指和中指的指腹紧贴被检查部位进行滑动触诊,即轻轻加压,并作柔和、缓慢的滑动及旋转动作,滑动是指皮肤与其皮下结构之间滑动,而不是手指(shuzh)与皮肤之间滑动。)耳前淋巴结耳前淋巴结:双手分别置于两侧耳前区同时触诊。)耳后淋巴结耳后淋巴结:双手分别置于两侧耳后区同时触诊。)乳突区淋巴结乳突区淋巴结:双手分别置于两侧乳突区同时触诊。)枕后淋巴结枕后淋巴结:双手同时置于枕骨粗隆下区触诊。)颌下淋巴结颌下淋巴结:嘱受检者头稍低,检查者双手分别置于两侧下颌骨内侧,以屈曲的手指同时触诊两侧颌下淋巴结 6)颏下淋巴结颏下淋巴结:以右手屈曲的手指置于颏下中线处触诊 7)颈前、颈后淋巴结颈前、颈后淋巴结:嘱受检者头稍低或偏向检查侧,检查者双手同时或先以右手检查左侧,然后左手检查右侧,触诊两侧颈前淋巴结、颈后淋巴结。第八页,共一百零九页。8)锁骨上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嘱受检者头稍向前屈,稍耸肩,左手触病人右侧,右手触左侧,同时检查两侧锁骨上淋巴结(位于胸锁乳突肌与锁骨之间的交角(jio jio)处)9)腋窝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检查者以左手抬高受检者左上肢,右手置于其腋窝顶部,再将受检者手放下,触诊尖群。然后手指掌面转向腋前壁触诊前群。转向内侧,轻轻向下滑动触诊内侧群。再次将受检者上肢抬高,将手重新置于腋窝顶部,然后手指掌面转向后方触诊后群。转向肱骨,沿肱骨内侧面向下滑动触诊外侧群。以右手抬高受检者右上肢,左手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侧腋窝淋巴结10)滑车上淋巴结滑车上淋巴结:检查者左手扶托病人左前臂使肘关节屈曲,看清肱二、三头肌之间的肌沟,右手示指、中指和无名指从上臂后方伸至肌沟内自上而下触摸。同样以右手第九页,共一百零九页。扶托病人右前臂,左手以同样方法触摸右侧滑车上淋巴结(滑车上淋巴结位于(wiy)肱骨内上髁上23cm处)。11)腹股沟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检查者双手分别置于受检者两侧腹股沟区同时触诊。12)腘窝淋巴结腘窝淋巴结:嘱受检者双下肢屈曲,检查者双手分别置于受检者两侧腘窝处同时触诊。()检查内容检查内容注意各部位淋巴结大小、数目、硬度、压痛、活动度、粘连融合情况,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瘢痕及溃疡或瘘管等。()考试质量要求考试质量要求)检查方法正确、规范。)检查部位无遗漏。)熟悉检查内容。第十页,共一百零九页。()简答题)简答题)试述浅表淋巴结的正常(zhngchng)体征。答:正常各部位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20.5cm之间,质地柔软,表面光滑,与邻近组织无粘连,不易触及,亦无压痛。)局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有哪些?答:非特异性淋巴结炎、淋巴结结核、恶性肿瘤淋巴结转移。)全身性淋巴结肿大的原因有哪些?答:急、慢性淋巴结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淋巴瘤,各型急、慢性白血病等。)胃癌及肺癌转移时常出现何处淋巴结肿大?答:胃癌转移时常出现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肺癌转移时常出现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第十一页,共一百零九页。头颈部检查头颈部检查(jinch)第十二页,共一百零九页。眼眼()检查项目与方法()检查项目与方法)视力)视力用近视力表,在距离受检者眼睛33cm处,进行检测,先左后右分开检查(若无视力表,可用书刊等印刷材料让病人阅读以粗略估计其视力)。)眼眉)眼眉观察受检者眉毛有无过于稀疏或脱落。)眼睑)眼睑观察受检者眼睑有无下垂、水肿或闭合障碍(zhng i),有无包块,内外翻及倒睫等。第十三页,共一百零九页。)泪囊)泪囊嘱受检者向外上看,检查者用一手拇指轻压受检者眼内眦下方,即骨性眶缘下内侧,挤压泪囊,同时观察(gunch)有无分泌物或泪液自上、下泪点溢出。)结膜、巩膜)结膜、巩膜结膜分睑结膜、穹隆部与球结膜三部分。双手拇指分别置于双下睑中部,嘱病人向上看,同时向下翻开下睑边缘观察两侧下部球结膜、穹隆结膜、下睑结膜及巩膜。置双手拇指于双上睑中部,轻轻向上牵拉,嘱病人向下看,观察两侧上部球结膜及巩膜。第十四页,共一百零九页。用右手示指和拇指捏住左上眼睑中部的边缘,嘱病人向下看,此时轻轻向前下方牵拉,然后示指向下压迫睑板上缘,并与拇指配合将睑缘向上捻转,即可将眼睑翻开,观察左上睑结膜。以同样方法检查右眼。注意观察结膜有无充血、苍白、出血点、颗粒(kl)及滤泡等,观察巩膜有无黄染,两内眦部有无黄色斑块。)眼球)眼球检查外形与运动。观察受检者眼球外形,注意有无突出、下陷。眼球运动(六条眼外肌的运动功能)检查检查者和被者和被检检者者面面对对面相距面相距为为5060cm而坐而坐,检查检查者置右手示指于受者置右手示指于受检检者者眼前眼前3040cm处处,嘱受,嘱受检检者者头头部固定部固定,双眼注双眼注视视指尖指尖,第十五页,共一百零九页。随检查者手指方向作左左左上左上左下左下右右右上右上右下右下6个方向的运动。检查时,每个方向都要从中位出每个方向都要从中位出发发,即以两眼向前平视时的位置为中位。眼球震颤 嘱受检者眼球随检查者手指所示方向(水平和垂直)运动数次,观察是否出现震颤。)角膜)角膜观察受检者角膜的透明亮度(lingd),有无云翳、白斑、软化、溃疡及新生血管等。)虹膜)虹膜观察受检者虹膜有无纹理模糊或消失,颜色是否变淡,有无裂孔或形态异常等。)瞳孔)瞳孔观察受检者瞳孔大小,形状,双侧是否等圆、等大。第十六页,共一百零九页。对光反射:A直接对光反射:右手持手电筒,光光源源自自外外侧侧迅迅速速移移向向瞳瞳孔孔,同同时时观观察察同同侧侧瞳瞳孔孔有有无无立立即即缩缩小小,移开光源后瞳孔有无迅速复原。先检查左侧,然后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侧。间接对光反射:右手持手电筒,左左手手隔隔开开两两眼眼,光光源源自自外外侧侧移移向向瞳瞳孔孔,同同时时观观察察对对侧侧瞳瞳孔孔有无立即缩小,移开光源瞳孔有无迅速复原。先检查左侧,然后以同样方法检查右侧。集合(jh)反射:嘱受检者注视1米米以以外外的的目目标标(通常是检查者以以右右手手示示指指竖竖立立,指尖向上与双眼同一高度),然后将目目标标逐逐渐渐移移近近眼眼球球(距距眼眼球球约约10cm处处),观察双侧眼球有无内聚,瞳孔有无缩小。(注意:如考调节反射检查,将示指迅速移近眼球,正常反应两侧瞳孔缩小。如考辐辏反射检查,将示指缓慢移近眼球,正常反应两侧眼球同时向内聚合)。第十七页,共一百零九页。()考试质量要求()考试质量要求)眼球运动检查:体位正确、被检者头部固定、目标物与被检查者距离正确、顺序正确)对光反射检查:直接:光源自外侧迅速移向瞳孔。间接:左手隔开两眼,光源自外侧移向瞳孔,同时观察对侧瞳孔。)集合反射检查方法正确、规范(gufn)。()简答题()简答题)简述瞳孔检查的正常体征。答:正常瞳孔为圆形,双侧等大、等圆,直径为25mm,对光反射存在,集合反射存在。)眼球运动障碍的临床意义有哪些?第十八页,共一百零九页。答:眼球运动受动眼、滑车、外展3对脑神经支配,这些神经麻痹时就会出现眼球运动障碍,并伴有复视。)病理情况下,瞳孔缩小常见于哪些病?答:瞳孔缩小见于虹膜炎症、中毒(有机磷类农药(nngyo)中毒)、药物反应(毛果芸香碱、吗啡、氯丙嗪)等。)集合反射消失常见哪些病?答:见于动眼神经功能损害、睫状肌和双眼内直肌麻痹。第十九页,共一百零九页。甲状腺甲状腺()检查方法()检查方法)视诊)视诊:观察受检查甲状腺的大小和对称性。嘱受检者做吞咽动作,可见甲状腺随吞咽动作向上移动,或请受检者两手置于枕后,头向后仰,再进行观察。正常人甲状腺外观不突出,女性在青春发育期可稍增大。)触诊)触诊:甲状腺峡部甲状腺峡部:甲状腺峡部位于环状软骨下方第2至第4气管环前面(qin mian)。检查者用拇指或位于受检者后面用示指从胸骨上切迹向上触摸,可感到气管前软组织,判断有无增厚,同时嘱受检者作吞咽动作,可感到此软组织在手指下随吞咽动作向上移动,判断有无肿大和肿块。甲甲状腺侧叶状腺侧叶:第二十页,共一百零九页。前面触诊法前面触诊法:检查者立检查者立(坐坐)于被检查者对面于被检查者对面。右手拇指施右手拇指施压于左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右侧,左手示指及中指在右侧压于左叶甲状软骨,将气管推向右侧,左手示指及中指在右侧胸锁乳突肌后缘推挤甲状腺右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胸锁乳突肌后缘推挤甲状腺右叶,拇指在胸锁乳突肌前缘触诊,配合吞咽动作配合吞咽动作,重复检查,可触及被推挤的甲状腺,注意其轮廓、大小及表面情况,有无压痛。同法检查左叶甲状腺。亦可单手触诊,检查者右手拇指放于环状软骨下气管右侧,将甲状腺推向左侧,配合吞咽动作,其余手指触诊甲状腺左叶的轮廓、大小及表面情况。换换左手以同左手以同样样(tngyng)方法触方法触诊诊甲状腺右叶甲状腺右叶。后面触后面触诊诊法法:检查检查者位于被者位于被检检者身后,者身后,检查检查者左手示指及者左手示指及中指施中指施压压于左叶甲状于左叶甲状软软骨,将气管推向骨,将气管推向对侧对侧,右手拇指在右,右手拇指在右侧侧胸胸锁锁乳突肌后乳突肌后缘缘向前推向前推挤挤甲状腺,示指及中指在其前甲状腺,示指及中指在其前缘缘触触诊诊甲状腺右叶,配合吞咽甲状腺右叶,配合吞咽动动作作,重复检查,注意其轮廓、大小及表面情况,有无压痛。同法检查左叶甲状腺同法检查左叶甲状腺。第二十一页,共一百零九页。3)听)听诊诊当触到甲状腺肿大时,用钟型听诊器直接放在肿大的甲状腺上,如听到低调连续性的静脉“嗡鸣”音,对诊断甲状腺功能(gngnng)亢进症很有帮助。()考()考试质试质量要求量要求)检查者站立位置正确(前面或后面触诊法)。)甲状腺前面触诊法(双手或单手)或后面触诊方法正确、规范。)甲状腺触诊时嘱受检者作吞咽动作。()()简简答答题题)甲状腺肿大如何分度?答:分为三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为度;第二十二页,共一百零九页。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为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为度。)肿大的甲状腺质地柔软,两侧对称,触有震颤,听到血管杂音,多考虑(kol)为何种疾病?答: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触诊的内容有哪些?答:甲状腺的大小、形状、质地,有无结节、压痛、震颤。)检查甲状腺时,请受检查者吞咽口水的目的是什么?答:鉴别甲状腺肿块与颈前其他肿块。)触诊时发现甲状腺肿大,应考虑哪些疾病?答:甲状腺功能亢进、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腺瘤。第二十三页,共一百零九页。气管气管()()检查检查(jinch)方法方法)受受检检者者取取坐坐位位或或仰仰卧卧位位,注注意意使使颈颈部部处处于于自自然然正正中中位位置置,两两肩等高肩等高。)检查检查者右手示指与者右手示指与环环指分指分别别置于受置于受检检者两者两侧侧胸胸锁锁关关节节上上。甲状腺检查(jinch)第二十四页,共一百零九页。)以以右右手手中中指指触触摸摸气气管管,是否居中,观观察察中中指指是是否否在在示示指指与与环环指指中中间间;或以中指置于气管与两侧胸锁乳突肌之间的间隙,根据两侧间隙是否等宽来判断气管有无偏移。()考()考试质试质量要求量要求)受检者体位正确。)三手指检查气管方法及部位正确、规范。()()简简答答题题)试述气管位置检查的正常(zhngchng)体征。答:正常气管位于颈前正中部。中指与示指和环指间距离两侧相等,气管居中。)气管向健侧移位见于哪些疾病?答:大量胸腔积液、积气、纵隔肿瘤、单侧甲状腺肿大。第二十五页,共一百零九页。)气管向患侧移位(y wi)见于哪些疾病?答:肺不张、肺硬化、胸膜粘连。气气管管(qgun)检检查查第二十六页,共一百零九页。胸部胸部(xin b)检查检查第二十七页,共一百零九页。检查胸部时受检者可取坐位或仰卧位,充分暴露胸部,男性病人暴露应下至腰部,女性病人应在不必要暴露的时候遮盖乳房。胸部的体表标志胸部的体表标志()骨骼标志()骨骼标志)胸骨上切迹:位于胸骨柄的上方)胸骨柄:为胸骨上端略呈六角形的骨块。其上部两侧与左右锁骨(sug)的胸骨端相连接,下方则与胸骨体相连。)胸骨角:位于胸骨上切迹下约5cm,由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的突起构成。其两端分别与左右第2肋软骨连接,为计数肋骨及肋间的主要标志 第二十八页,共一百零九页。)腹上角:为左右肋弓(由两侧第710肋软骨相互连接而成)在胸骨下端会合处所构成的夹角,又称胸骨下角,正常约70110。)剑突:为胸骨体末端的突出部分,呈三角形,其底部与胸骨体相连。)肋骨:共12对。于背部与相应的胸椎相连,由后上方向前下方倾斜,其倾斜度上方略小,下方稍大。第17肋骨在前胸分别(fnbi)与各自的肋软骨连接,第810肋骨与3个联合一起的肋软骨相连后,再与胸骨相连,构成胸廓的骨性支架。第1112肋骨不与胸骨相连,其前端为游离缘,称为浮肋。第二十九页,共一百零九页。)肋间隙:为两个肋骨(lig)之间的空隙。)肩胛骨:位于后胸壁第28肋骨之间。肩胛骨的最下端为肩胛下角。此角为后胸部计数肋骨及肋间的标志,当受检者直立位两上肢自然下垂时,肩胛下角可作为第7或第8肋骨水平的标志,或相当于第8胸椎的水平。)脊柱棘突:是后正中线的标志。嘱受检者低头,在低头时,颈后最突出的棘突为第七颈椎棘突,上一个为第六颈椎棘突,下一个为第一胸椎棘突,常以此来计数胸椎。)肋脊角:为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第三十页,共一百零九页。()垂直()垂直线标线标志志1)前正中线:通过胸骨正中所作的垂直线。2)锁骨中线(左右):通过锁骨的肩峰端与胸骨端两者中点所作的垂直线。正常男子和儿童此线常通过乳头。3)胸骨线(左右):为沿胸骨边缘与前正中线平行(pngxng)的垂直线。4)胸骨旁线(左右):为通过胸骨线和锁骨中线中间的垂直线。5)腋前线(左右):通过腋窝前皱壁沿前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第三十一页,共一百零九页。6)腋后线(左右):通过腋窝后皱壁沿后侧胸壁向下的垂直线。7)腋中线(左右):为腋前线和腋后线等距离的平行线,即由腋窝顶部向下的垂直线。8)肩胛线(左、右):为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后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9)后正中线:为通过脊椎棘突所作的垂直线。()自然陷()自然陷窝窝和解剖区域和解剖区域1)腋窝(左右):上肢内面与胸壁相连的凹陷部。2)胸骨(xingg)上窝:为胸骨(xingg)柄上方的凹陷部。3)锁骨上窝(左右):为锁骨上方的凹陷部。4)锁骨下窝(左右):为锁骨下方的凹陷部。5)肩胛上区(左右):为肩胛冈以上的区域。第三十二页,共一百零九页。6)肩胛下区(左右(zuyu)):为两肩胛下角的连线与第12胸椎水平线之间的区域,后正中线将此区分为左右(zuyu)两部。7)肩胛间区(左右):为两肩胛骨内缘之间的区域,后正中线将此区分为左右两部。(4)考)考试质试质量要求量要求能准确、熟练指出主要骨骼标志,主要垂直线标志及主要自然陷窝。1)主要自然陷窝(腋窝,胸骨上窝,锁骨上窝,锁骨下窝)。2)主要骨骼标志(胸骨上切迹,胸骨柄,胸骨角,胁骨及肋间隙,剑突,肩胛骨,肋脊角)。3)主要垂直线(前正中线、锁骨中线、胸骨线、腋前线、腋中线、腋后线、肩胛线、后正中线)。第三十三页,共一百零九页。胸壁、胸廓与乳房胸壁、胸廓与乳房()()检查检查方法方法(fngf)1)胸壁:观察胸壁有无静脉充盈或曲张。正常人胸壁无明显静脉可见,当上、下腔静脉血流受阻建立侧支循环时,胸壁静脉充盈或曲张。用手指轻压胸壁检查有无压痛、皮下气肿。若有皮下气肿,用手按压时,气体在皮下组织中移位,可形成捻发感或握雪感。胸部(xin b)的体表标志第三十四页,共一百零九页。正常人胸壁无皮下气肿及胸壁压痛。2)胸廓观察受检者胸廓有无异常,如桶桶状状胸胸(前前后后径径等等于于或或大大于于左左右右径径呈呈桶桶状状)、扁扁平平胸胸(前前后后径径不不到到左左右右径径的的一一半半)、佝佝偻偻病病胸胸、胸胸廓廓一一侧侧或或局局限限性性凹凹陷陷隆隆起起等等。正正常常胸胸廓廓外外形形两两侧侧大大致致对对称称,成成人人胸胸廓廓前前后后径径较较左左右右径径为为短短,两两者者的的比比例例约约为为1:1.5,小儿和老年人胸廓的前后径略小于左右径或几乎相等。3)乳房(rfng):视诊:观观察察乳乳房房两两侧侧是是否否对对称称,有无皮肤色泽异常和乳头内陷、肿起、溢液、水肿、瘘管、脱皮、裂纹及溃疡。触诊:检查者手指和手掌平置在乳房上,压力适当(一般要触及肋骨而不引起疼痛为宜),按一定顺序作滑动触诊。先由健侧乳房开始,后检查患侧。第三十五页,共一百零九页。手指掌面以圆周运动方式进行触摸,由外上象限开始,左侧按顺时针方向,右侧按逆时针方向触诊,直至4个象限检查完毕,最后触诊乳头(rtu)。用手指掌面触诊乳晕和乳头(rtu)。触诊乳房时应注意乳房质感、有无红肿、热痛和包块。乳头(rtu)有无硬结、弹性消失和分泌物。触及包块时应注意部位、外形、大小、数目、质地、活动度,有无压痛、边界是否清楚、与周围皮肤及组织粘连状况等。正常儿童及男子乳房一般不明显。妇女的乳房在青春期逐渐长大。青春女子乳房多呈半球形,固定于胸壁,而成年、老年妇女,乳房多下垂和呈袋状。正常乳房,有一种柔软或弹力感,内部常有颗粒或结节感(如妊娠时),无压痛。()考()考试质试质量要求量要求)会观察胸壁(皮肤颜色,有无出血点、黄疸、蜘蛛痣等。肋间隙是否饱满。胸壁有无静脉充盈或曲张)。第三十六页,共一百零九页。)会观察胸廓(回答正常与异常胸廓的标准)。)乳房触诊方法正确、规范。()()简简答答题题)简述产生皮下气肿的原因(yunyn)。答:胸部皮下气肿多由于肺、气管或胸膜受损后,气体自病变部位逸出,积存于皮下所致。亦偶见于局部产气杆菌感染而发生。)胸廓一侧膨隆多见于哪些疾病?答:大量胸腔积液、气胸、或一侧严重代偿性肺气肿。)为什么在乳房触诊时,常要仔细触诊腋窝、锁骨上窝及颈部淋巴结有无肿大或其他异常?答:因此处常为乳房炎症或恶性肿瘤扩展和转移的所在。第三十七页,共一百零九页。)试述桶状胸及扁平胸的临床意义。答:桶状胸见于严重肺气肿的患者,亦可发生于老年或矮胖体型(txng)者。扁平胸见于瘦长体型(txng)者,亦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等。)锁骨上窝相当于肺脏的什么位置?答:两肺肺尖的上部。)胸骨角两侧与第几肋软骨相连?答:第2肋。)说出2种异常胸廓形状。答:扁平胸、桶状胸。第三十八页,共一百零九页。肺和胸膜肺和胸膜()()检查检查方法方法视诊视诊)呼吸运)呼吸运动动观察受检者呼吸运动是否规则,两侧是否对称,有无增强、减弱或消失,呼吸运动的类型等。正常人呼吸运动均匀,两侧对称,深度适中,男性以腹式呼吸为主;女性以胸式呼吸为主。)呼吸)呼吸频频率率观察受检者胸壁和腹壁的起伏,一呼一吸算一次。计数呼吸30s,乘以2为呼吸频率。注意(zh y)频率、节律和深度。正常成人呼吸1620次/分。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称呼吸增快;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称为呼吸减慢。第三十九页,共一百零九页。)呼吸)呼吸节节律律观察受检者呼吸的节律是否均匀、整齐。正常成人呼吸节律均匀。触触诊诊)胸胸廓廓扩扩张张度度:前胸廓扩张度:检检查查者者双双手手分分别别置置于于受受检检者者胸胸廓廓下下面面的的前前侧侧部部,左左右右拇拇指指分分别别沿沿两两侧侧肋肋缘缘指指向向剑剑突突,拇拇指指尖尖在在前前正正中中线线两两侧侧对对称称(duchn)部部位位,两两手手掌掌和和伸伸展展的的手手指指置置于于前前侧侧胸胸壁壁。后胸廓扩张度:检查者双手平置于受检者背部,约于第10肋骨水平,拇指与中线平行,并将两侧皮肤向中线轻推。第四十页,共一百零九页。嘱受检者作深呼吸运动,观察比较两手的动度是否一致,深吸气时两拇指距中线向外移动的距离是否相等。)语语音音震震颤颤:检查者将两手掌或手掌尺侧轻轻放在受检者胸壁的对称部位(不需要用力太大)。嘱受检者用同样的强度重复发长音“一”。由上到下,按前胸、侧胸到后胸的顺序检查。每个部位注意(zh y)双手交叉一次,左右对比,注意语颤的强弱,分辨双侧语颤的异同,有无增强或减弱。正常语颤,男比女强,成人比儿童强。瘦者比胖者强;前胸上部比下部强,后胸下部比上部强,右胸上部比左胸上部稍强。左右两侧的对称部位,其语颤强度基本相同。第四十一页,共一百零九页。)胸膜摩擦感)胸膜摩擦感:双手掌平放于呼吸运双手掌平放于呼吸运动动幅度最大的胸部两幅度最大的胸部两侧侧腋下部腋下部。嘱受嘱受检检者作深呼吸者作深呼吸。正常人呼吸时无摩擦感。当胸膜有炎症时,两层胸膜表面变得粗糙,呼吸时可触及胸膜摩擦感(如皮革相互摩擦的感觉)。叩诊叩诊受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两臂下垂,呼吸均匀受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两臂下垂,呼吸均匀。1)叩诊方法)叩诊方法:间接叩诊法或直接叩诊法。2)叩诊顺序)叩诊顺序:先前胸,再侧胸,后背部,自上而下,从左到先前胸,再侧胸,后背部,自上而下,从左到右,从外向内,左右对比右,从外向内,左右对比。3)肺部两侧对比叩诊)肺部两侧对比叩诊:前胸叩诊:扳指平贴肋间隙,与肋骨平行。由锁骨上窝开始,自第1肋间隙向下逐个肋间进行(jnxng)叩诊,每一肋间由外向内,从左到右,同时左右对称部位对比。每侧每一肋间至少应叩诊3个部位。第四十二页,共一百零九页。侧侧胸胸叩叩诊诊:受检者双手上抬置于枕后。扳指平贴肋间隙,与肋骨平行,从腋窝开始自上而下沿每一肋间从外向内,从左到右按对称部位进行双侧的对比叩诊直至肋缘。每侧每一肋间至少应叩诊3个部位。后后胸胸叩叩诊诊:受检者取坐位,两手交叉抱肩或抱肘。叩肩胛间区时,扳指与脊柱平行;叩肩胛下区时,扳指与肋间隙平行。自肺尖开始叩得肺尖峡部宽度后,由上而下从外向内,从左向右进行两侧(lin c)对比叩诊,叩至肩胛下区时沿每个肋间从外向内,从左向右,从上到下,按对称部位进行双侧的对比叩诊,直至肺底范围被确定为止。每侧每一肋间隙至少应叩诊两个部位。第四十三页,共一百零九页。注意有无叩诊音的改变。正常胸部叩诊呈清音,音响的强弱和音调的高低与肺脏的含气量、胸壁厚薄及邻近器官的影响有关。一般生理变异为:前胸上部较下部稍叩浊;右肺上部较左肺上部前胸上部较下部稍叩浊;右肺上部较左肺上部相对叩浊相对叩浊;左侧第3、4肋间因靠近心脏,叩诊音较右侧相应部位为浊;背部肌肉较前胸厚,故叩诊音稍浊;右侧腋下部因受肝脏影响,叩诊音稍浊;左腋前线下方因有胃泡,叩诊可呈鼓音。4)肺上界)肺上界 肺上界即肺尖的上界。检查者位于受检者身后(shnhu),自斜方肌前缘中央部开始叩诊,此音为清音,逐渐叩向外侧,当由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肺上界的外侧终点。然后再由上述中央部叩向内侧,直至清音变为浊音时,即为肺上界的内侧终点。该清音带的宽度即为肺尖宽度,正常为46cm。5)肺下界)肺下界第四十四页,共一百零九页。一般沿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下角线由上而下进行叩诊,(前胸从第2或第3肋间,后胸从第8肋间开始)当叩诊音由清音变为浊音的部位,即为该垂直划线上的肺下界。右侧要求叩三条线,即锁骨中线,腋中线和肩胛下角线。左侧由于心浊音界,胃泡鼓音区,脾脏的影响,可只叩肩胛下角线。正常人两侧肺下界大致相同。平静呼吸时,于锁骨中线上第6肋间隙,于腋中线上第8肋间隙,于肩胛下角线上第10肋间隙。6)肺下界移动度)肺下界移动度肺下界移动度,只需叩肩胛下角线。先叩出平静呼吸状态时先叩出平静呼吸状态时的肩胛下角线肺下界的肩胛下角线肺下界。板指不移动位置,在原位翻转使手指腹侧向外,用笔在该处作一标记用笔在该处作一标记,嘱受检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嘱受检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片刻,迅速向下由清音区叩至浊音区,重新片刻,迅速向下由清音区叩至浊音区,重新(chngxn)叩出下降的叩出下降的肺下界,在此处作标记肺下界,在此处作标记。第四十五页,共一百零九页。再嘱受检者作深呼气后屏住呼吸片刻,重新由上向下叩出再嘱受检者作深呼气后屏住呼吸片刻,重新由上向下叩出已上升的肺下界,再作标记已上升的肺下界,再作标记。测量深吸气至深呼气两个标记之间的距离,即为肺下界移动(ydng)度。正常两侧肺下界上下移动(ydng)共约68cm(即两标记间的距离约为68cm)。肺部叩诊肺部叩诊(ku zhn)肺上下界及肺下界移动肺上下界及肺下界移动(ydng)度叩诊度叩诊第四十六页,共一百零九页。听诊听诊受检者取坐位或卧位。受检者取坐位或卧位。1)听诊方法)听诊方法:嘱受检者微张口,稍作深呼吸嘱受检者微张口,稍作深呼吸,注意每个部位听注意每个部位听诊诊12个呼吸周期个呼吸周期(zhuq)。2)听诊顺序)听诊顺序: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一般由肺尖开始,自上而下,从外向内,从左向右,由前胸到侧胸及背部由前胸到侧胸及背部。在每个肋间,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左右对称部位进行对比听诊对比听诊。肺肺部部听听诊诊(tngzhn)第四十七页,共一百零九页。3)呼吸音)呼吸音:支气管呼吸音: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正常人在喉部、胸骨上窝窝和背部和背部第第6、7颈颈椎及第椎及第1、2胸椎附近可听到此种呼吸音胸椎附近可听到此种呼吸音。如在其他部位听到支气管呼吸音,则为异常。肺泡呼吸音:正常人除了支气管呼吸音及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分布部位外,其余肺部均为肺泡呼吸音。肺泡呼吸音增强、减弱或消失,呼气音延长,呼吸音增粗均为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此种呼吸音为支气管呼吸音与肺泡呼吸音的混合呼吸音。正常人在胸骨两正常人在胸骨两侧侧第第1、2肋肋间间隙,肩胛隙,肩胛(jinji)间间区第区第3、4胸椎水平以及肺尖前后部可听到胸椎水平以及肺尖前后部可听到此种呼吸音此种呼吸音。如在其他部位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则为异常。4)啰音)啰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可分为干啰音和湿啰音。正常人听不到啰音。第四十八页,共一百零九页。5)语语音共振音共振嘱受检者用一般的声音强度重复发“衣”长音,正常可听到柔和、模糊的声音。检查时要在两侧胸部对称部位比较听诊,如发现增强、减弱则为异常。6)胸膜摩擦音)胸膜摩擦音听诊胸膜摩擦音最通常的部位是腋中线胸部的下部,正常人无胸膜摩擦音。()考()考试质试质量要求量要求1)能答出并会观察视诊条目,如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节律。2)胸廓扩张度(前胸部)、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触诊方法(fngf)正确、规范。第四十九页,共一百零九页。3)直接叩诊手法正确。4)间接叩诊手法正确。左左手手(zushu)中中指指第第二二指指节节紧紧贴贴于于叩叩诊诊部部位位,其其他他手手指指稍稍微微抬抬起起,勿与体表接触。右右手手指指自自然然弯弯曲曲,以以中中指指指指端端叩叩击击左左手手中中指指第第二二指指骨骨的的前前端端,叩叩击击方方向向应应与与叩叩诊诊部部位位的的体体表表垂垂直直。叩诊时应以腕关节与掌指关节的活动为主,避免肘关节及肩关节参加运动。叩击动作要灵活、短促、富有弹性。叩叩击击后后右右手手中中指指应应立立即即抬抬起起。同同一一部部位位应应连连续续叩叩击击23次次,如未能获得明确印象,可再连续叩击23次。叩叩击击力力量量要要均均匀匀适适中中,使产生音响一致。叩击力量大小应视被检查部位情况而定,范围大、部位浅宜轻叩;部位深的病灶可重叩。5)肺部两侧对比叩诊方法、顺序正确规范。会叩肺下界及肺下界移动度。第五十页,共一百零九页。6)听诊方法、顺序(shnx)正确。7)能答出肺部听诊内容(呼吸音、啰音、胸膜摩擦音)。(3)简简答答题题1)肺气肿时胸廓及肺部检查,有可能出现哪些体征?答:桶状胸、呼吸动度两侧减弱、语颤两侧减弱、叩诊过清音、两肺呼吸音减弱、语音共振两侧减弱。2)一侧大量胸腔积液时,气管、胸廓及肺部检查,有可能出现哪些体征?答:气管移向健侧、胸廓患侧饱满、呼吸动度患侧减弱、语音震颤患侧减弱或消失、患侧叩诊实音、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语音共振患侧减弱。第五十一页,共一百零九页。3)一侧气胸时,气管、胸廓及肺部检查,有可能出现哪些体征?答:气管移向健侧、胸廓患侧饱满、呼吸动度患侧减弱或消失、患侧语音震颤减弱或消失、叩诊患侧呈鼓音、患侧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患侧语音共振减弱或消失。4)大叶性肺炎时,肺部检查,有可能出现哪些体征?答:患侧呼吸动度减弱、患侧语音震颤增强(zngqing)、患侧叩诊呈浊音、患侧可闻支气管呼吸音及湿啰音、患侧语音共振增强(zngqing)。5)正常人肺下界移动度为多少?答:68。6)在间接叩诊时,叩击后右手指为什么要立即抬起?答:不立即抬起,会影响叩诊音响的振幅和频率。第五十二页,共一百零九页。7)胸部哪些(nxi)部位的语颤较强?答:前胸上部,右上强于左上。8)说出胸部不同部位的叩诊音。答:肺部清音。肝、心脏相对浊音区浊音。9)干性啰音提示支气管存在哪些病变?答:支气管狭窄,支气管部分阻塞。10)正常情况下,胸部哪些部位可听到支气管肺泡呼吸音?答:正常人在胸骨两侧第1、2肋间隙,肩胛间区第3、4胸椎水平以及肺尖前后部可听到此种呼吸音。第五十三页,共一百零九页。4心心脏脏()()检查检查方法方法视诊视诊 受受检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胸前部全部裸露,在自然光者取坐位或仰卧位,胸前部全部裸露,在自然光线线下下进进行。行。)心前区隆起与凹陷)心前区隆起与凹陷观察受检者心前区有无隆起与凹陷。正常人心前区与右侧相应部位基本对称。)心尖搏)心尖搏动动观察受检者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以呼吸末取切线方向观察为最好(zu ho)。正常心尖搏动位于左侧第五肋间隙锁骨中线内侧0.51.0cm处,强度适中,搏动范围直径为22.5cm。第五十四页,共一百零九页。)心前区异常搏)心前区异常搏动动观察受检者除心尖搏动外,心前区其他部位有无异常搏动。如胸骨左缘第34肋间搏动、剑突下搏动、心底部异常搏动。正常(zhngchng)人心前区除心尖搏动外,一般无其他搏动。触诊触诊)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用触诊进一步证实视诊所见。检查者先用右手全手掌开始,置检查者先用右手全手掌开始,置于心前区于心前区,然后逐渐缩小到用手掌尺侧或示指及中指触诊。)震颤)震颤检查者将全手掌或手掌尺侧置于受检者心前区不同部位进行检查者将全手掌或手掌尺侧置于受检者心前区不同部位进行触诊触诊。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2听诊区三尖瓣区第五十五页,共一百零九页。触及震颤应注意其部位及出现的时期(分收缩期、舒张期、连续性3种)。正常人心前区触不到震颤。3)心包摩擦感)心包摩擦感检查者将全全掌掌或或手手掌掌尺尺侧侧置置于于受受检检者者心心前前区区进行触诊(ch zhn)(一般在胸骨左胸骨左缘缘第第4肋肋间间易触及)。心心脏脏(xnzng)触触诊诊心心脏脏(xnzng)震震颤颤第五十六页,共一百零九页。叩诊叩诊检查心脏相对浊音界检查心脏相对浊音界。)受检者取坐位时,检查者对面而坐,左手叩诊板指与心缘受检者取坐位时,检查者对面而坐,左手叩诊板指与心缘平行平行(即与肋间垂直)。受检者取卧位时,检查者位于受检者受检者取卧位时,检查者位于受检者右侧右侧(yu c),左手叩诊板指与心缘垂直,左手叩诊板指与心缘垂直(即与肋间平行)。)叩诊时用力均匀。)先叩左界先叩左界。从心尖搏动最强点外23cm处开始(一般为左第5肋间锁骨中线外12cm)由外向内,叩至浊音时用笔作一标记,再叩上一肋间,直至第2肋间,均在清音变为均在清音变为浊音处作标记。浊音处作标记。第五十七页,共一百零九页。右界(cm)肋间 左界(cm)23 II 23 23 III 3545 34 IV 56 V 79注:左锁骨中线(zhngxin)距胸骨中线(zhngxin)为810cm正常成人(chng rn)心脏相对浊音界)后叩右界后叩右界。先叩出肝上界,然后于其上一肋间(通常(tngchng)为第4肋间)由外向内叩出浊音界,再依次上移,叩至第二肋间为止,分别作标记分别作标记。)用硬尺测量前正中线至各标记点的垂直距离。再测量左锁骨中线至前正中线的距离。第五十八页,共一百零九页。听诊听诊受检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必要(byo)时可变换体位以利听诊。1)心脏瓣膜听诊区)心脏瓣膜听诊区:二尖瓣区二尖瓣区: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位于心尖搏动最强点,又称心尖部。肺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位于胸骨左缘第位于胸骨左缘第2肋间肋间。主动脉主动脉瓣区瓣区:位于胸骨右缘第位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肋间。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位于胸位于胸骨左缘第骨左缘第3肋间肋间。三尖瓣区三尖瓣区:位于胸骨下端左缘位于胸骨下端左缘,即胸骨左即胸骨左缘第缘第4、5肋间肋间。2)听诊顺序)听诊顺序:从二尖瓣区开始从二尖瓣区开始肺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三尖瓣区三尖瓣区(或二尖瓣区或二尖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主动脉瓣第二听诊区肺动脉瓣区肺动脉瓣区三尖瓣区三尖瓣区)。各瓣膜听诊区约听15秒1分,先用膜型体件,再用钟型体件听诊。)听)听诊诊内容内容第五十九页,共一百零九页。心率心率:一般听数1分内心跳次数即可,但在心率较慢或节律不规整时,应听数23分内的心跳次数。正常成人心率为60100次/分。心律心律:正常人心律规整。但在健康儿童、青年中可有窦性心律不齐,表现为吸气时心率增快,呼气时心率减慢,一般无临床意义。听诊心律时注意有无早搏、房颤等。心音心音(xnyn):正常心音有4个,通常听到的是第1和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