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设置悬念的写作技巧与作文指导.docx
-
资源ID:71847601
资源大小:33.5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考语文作文专题复习:设置悬念的写作技巧与作文指导.docx
中考语文 作文专题复习 设置悬念的写作技巧与作文指导片段欣赏鞋一天,两天,一个月过去了。每当日落西山的时候,小鞋匠都忍不住要向路口张望,希望能从落日的余晖中看到那个高大的身影出现。但是,他没有看到。又是一个傍晚,一位瘦瘦的军人来到修鞋摊旁说:“一个多月前,是不是有位大个子军人来这儿修过一只皮鞋?”“啊对呀。”“要付你多少钱?”小鞋匠略一沉思,说:“修鞋费一块五,外加一个月的保管费五毛,你给两块钱得了。”军人把两元钱递给他,小鞋匠收好钱后,问:“怎么大个子没来?”“他上前线去了。”说完,军人转身要走。“哎,”小鞋匠提起那只鞋,赶忙喊道,“鞋子,鞋!”军人止住了脚步,用低沉的声音对小鞋匠说:“用不着了,他的双腿,已经在前线医院里他特意来信嘱咐我把钱送给你,谢谢你了!”说完,军人迈着大步走了。点评文中作者巧设了三个悬念:悬念一:小鞋匠在路口张望了一个多月,他在望谁?为什么要望?悬念二:小鞋匠苦苦等来的却是瘦瘦的军人,大个子军人为什么没来?悬念三:瘦瘦的军人为什么付钱后却不取鞋呢?这样悬念丛生,一波三折,真是吊足了读者的胃口。直到最后,作者通过瘦军人的话,让读者看到了一个悲壮、高尚的大个子军人的形象。当然,我们在习作中制造悬念要注意符合生活真实,要合情合理,不能脱离生活。否则,就可能弄巧成拙,有哗众取宠之感,产生相反的效果。技巧指导 记叙文的形式问题,从篇章到段落、从段落到句子、从句子到词语,主要包括以下集合概念:写作手法、人称、线索、表达方式、记叙方式、记叙顺序(写作顺序)、结构方式(结构形式、结构类型)、详写略写、描写角度、描写人物方法、呼应、过渡、修辞方法、句式、词语的感情色彩等。 而作为写作手法(或称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初中阶段要掌握18种:铺垫、设置悬念、对比、象征、抑扬法、渲染气氛、衬托(包括正衬和反衬)、动静结合(包括以动写静、以静写动)、点面结合、虚实结合、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借景抒情、借物喻人、借物咏怀、托物言志、以小见大、联想、想象。铺垫前面已经讲过,这一讲重点学习设置悬念。 一、什么是设置悬念 借助语言表达手段,让读者的头脑中产生问号,并积极思考这个问题。运用这种手段的目的,在于借助人的猎奇天性,吸引读者,激起读者阅读文章的兴趣,引发作者的思考。 二、设置悬念的几种常见方法 (一)直接提问法 就是在文中,直接提出一个大家不知道怎样回答的问题?常常出现在文章的标题或文章的开头,如“谁是最可爱的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秦始皇为什么杀了自己的母亲?”等等。 (二)矛盾对立法 将相反的词汇或语义对立统一在一个人或事物上,造成矛盾,让人在无法理解中思考、阅读,破解迷惑。例如:妈妈是柔弱的,妈妈又是刚强的;那声音听起来是近切的,又是茫远的;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死海不死。 (三)特例与寻常对照法 人或事物寻常是一种状态,在某个特定的时间点是另外一种状态,二者一先一后,并列书写,让读者在对比中,感觉到“这一刻”不同寻常,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到底发生了什么呢?带着猜测去阅读。 例如:爸爸妈妈上夜班,每天我放学回家,总是铁将军把门。然而今天放学后,我刚登上三楼,就发现我家的门大敞大开着.(平常“铁将军把门”,今天“大敞大开着”)。 又如:都德的最后一课中的一段 平常日子,学校开始上课的时候,总有一阵喧闹,就是在街上也能听到。开课桌啦,关课桌啦,大家怕吵捂着耳朵大声背书啦还有老师拿着大铁戒尺在桌子上紧敲着,“静一点,静一点” 我本来打算趁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可是那一天,一切偏安安静静的,跟星期日的早晨一样。我从开着的窗子望进去,看见同学们都在自己的座位上了;韩麦尔先生呢,踱来踱去,胳膊底下挟着那怕人的铁戒尺。我只好推开门,当着大家的面走进静悄悄的教室。你们可以想像,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平常“总是一阵喧闹”,今天“安安静静”的)。 (四)倒叙法 记叙事件时,先将故事的结局,或者最精彩的部分及结局放到叙事的开始部分来写,然后再从故事的起因开始,交代事件的来龙去脉。这样开头,让读者直接面对故事的结局,搞不明白为什么会这样,于是带着问题边思考边读。例如:我和妈妈到车站接姥姥,姥姥一见到妈妈,放声大哭.(姥姥怎么哭了,到底发生了什么?) (五)反经验法 人活着,总会在内心深处积累各种经验,这些经验在我们头脑中根深蒂固。然而当我们读一些句子或段落时,获得的信息和我们的经验绝然不同,这时,我们就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会这样?例如一篇文章的题目是“1+1>2”,我们平常积累的信息是1+1=2,便会觉得非常奇怪,又如:装在套子里的人、下蛋公鸡、穿裙子的男人、六岁状元郎等等,都属于这一类。 (六)吊胃口法 文章一开头就出现了某个问题,需要解决,但作者一直不告诉读者答案,直到文章结尾,才都开包袱,让人明白真相。例如,很多悬疑剧、谍战剧、侦破小说等等。 (七)迷惑法 通常在文章的标题或开头,或运用修辞、或用典、或运用一种奇怪的语义组合,让读者不明白作者要表达什么,要写什么,让读者看着标题或开头,一头雾水,激发读者的猎奇心理。如一篇文章的标题是“太空清洁工”,谁能上太空去搞保洁工作?到太空里又去清洁什么?读完文章,才知道,作者是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方法,将一种能够清理太空垃圾的卫星比作太空清洁工。又如一篇文章的开头:素质教育就是教会学生砸缸。读完了才明白,这里的“砸缸”指典故“司马光砸缸”,教会学生砸缸,指培养学生应对问题的能力。 (八)插叙法 叙述一件事,事件叙述到中途,突然借助某个缘由,插入另一件事,让读者带着一个放不下的故事、一个不知道的下文和结局的故事,读另一个故事,读者的心中始终有一份沉沉的牵挂。 (九)抑扬法 先从贬低、否定的角度,去刻画一个人,然后笔锋倒转,逐步透过人物外在的丑陋,扬起人物唯美的精神世界,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逐步觉醒、发现。(抑扬法本身就是一种写作手法) 三、例文欣赏 镇定的女主人 一天,有一位太太请客。大家围着桌子坐着,一面吃喝,一面说笑。忽然女主人把保姆叫来,低声吩咐了几句话。保姆听了脸色煞白,急忙跑出去了。不一会儿,保姆端了一碗热牛奶,穿过客厅,放在阳台上。客人们都觉得很奇怪,女主人仍然有说有笑。又过了一会儿,保姆把阳台上的门紧紧关住,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女主人说:“好了,现在大家都安全了。”客人们迷惑不解,问女主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她说:“刚才我们桌子底下有一条眼镜蛇,不过,现在它已经被关在门外了。”客人们都吓了一跳。女主人说:“眼镜蛇来的时候,我不敢惊动它,也不敢告诉你们,只好假装没有事。后来,我让保姆把一碗牛奶放到阳台上。因为眼镜蛇最喜欢喝牛奶,它一闻到牛奶味,就会跟去。保姆看见眼镜蛇到阳台上喝牛奶,就马上把门关起来了。”一位客人说:“你怎么知道眼镜蛇就在桌子底下?”她说:“我能不知道吗?眼镜蛇就盘在我的脚上呀!”另一位客人问:“为什么你不喊我们帮忙呢?”她说:“我一喊,你们必定会慌乱起来。大家一动,眼镜蛇受了惊吓,只要咬一口,我的命就没了。”大家听了,都很佩服女主人的镇定。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