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古诗词诵读《蜀相》《书愤》比较赏析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 资源ID:71852459       资源大小:20.02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4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4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诗词诵读《蜀相》《书愤》比较赏析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蜀相书愤比较赏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运用 “知人论世”等方法探究诗歌的主旨,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并背诵这两首诗。2、通过蜀相书愤两首诗,感受爱国诗人忧国忧民、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并探讨离乱之世中国古代士子的人格精神。教学重点:运用“知人论世”等方法探究诗歌的主旨,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教学难点:运用“知人论世”等方法探究诗歌的主旨,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教学用具:常规用具、PPT。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拿到一首诗,您通常会关注哪些信息呢?今天我们就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赏析两首七律,杜甫的蜀相和陆游的书愤。二、因声求气,感受诗韵。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那么我们先从诵读入手,感受这两首诗的魅力。【PPT投影】朗读提要:1、节拍:X X一X X一X X一X  和 X X一X X一X一X X。2、每个节拍的后一个字遇平声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停顿。根据朗读提要,请同学们给蜀相书愤划分节拍,并再次放声朗读。 请学生示范朗读。学生、教师点评。(3)再次齐读两首诗。三、初读感知:概述诗歌大意。蜀相是一首怀古咏史诗。前四句记叙、写景蜀相祠堂的位置及周围的景色,后四句议论抒情,写诸葛亮的才能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史实,歌颂其丰功伟绩,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感慨。书愤是陆游众多爱国诗篇中的代表作。诗的开头两句回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形象。三、四两句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诗的五、六是写现在,由于投降派把持朝政,使诗人的豪情壮志付诸东流。只好徒自抒发蹉跎岁月,壮志未遂而鬓发先斑的感慨。最后两句诗人节诸葛亮自况,表明自己鞠躬尽瘁,至死不放弃恢复中原的志向。四、合作探究:比较赏析蜀相和书愤1、【PPT】: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这两首诗,找出两首诗的共同之处。相同点:(1)背景:书愤和蜀相都作于动乱年代。(2)都借用诸葛亮事迹表达情感 (3)都体现了深沉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2、【PPT】: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这两首诗,探究它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表现手法等方面的不同之处。【PPT】展示合作探究的要求一、立足于诗文,揣摩诗句,不做架空的分析。二、 运用“知人论世”的赏析方法,比较阅读。三、(1)学习小组任选一个角度合作探究;(2)小组长做好文书的记录工作;(3)选派一个代表发言,同组或其他组同学可做补充发言。(交流时间5-6分钟)“不同点”参考:1、歌咏诸葛亮功绩方面:A、蜀相着重诸葛亮的“功盖三分国”,“天下计”“老臣心”;天下计:诸葛亮精辟地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统一天下应走鼎足三分,联吴抗曹的道路,也称“隆中对策”两朝:蜀先主刘备和后主刘禅两代开济:帮助刘备开创基业辅佐刘禅匡济艰危老臣心:尽忠蜀国,不遗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先主病笃,谓亮曰:“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仰慕的情感,重音落在:三、天下、两、济B、“出师一表真名世 ”书愤着重诸葛亮在出师表中表现出的精神品格,“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所说的“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这正是陆游的毕生心愿; 诸葛亮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告诫,正是陆游认为南宋当权者应该吸取的。 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正是诗人以此自勉的精神。2、抒发个人感情方面:A、蜀相是杜甫晚年之作,表达对诸葛亮的追慕,抒发了对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的惋惜和自己不得重用、壮志未酬的痛苦。(结合具体的诗句阐析)追慕、敬仰之情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丞相:不称“蜀相”,亲切。(朗读时应放缓些,“丞”字的发音可以稍稍拖长,这样读起来才会有亲切感。)寻:有目的的专程来访,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显访庙吊古心思的急切。柏森森:自为问答,记祠堂之所在、外景,渲染安谧、肃穆的气氛,同时衬托诸葛亮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崇敬之情。(如果学生不能直接解读到这一层,可以用下面的问题引导:若替换成“锦官城外木森森”在表达效果上有什么不同?) 惋惜之情、壮志未酬之感“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出师未捷身先死”:诸葛亮是一个功业未竟的失败的英雄,往往悲剧的英雄故事更能引起人们的叹惋之情。长使:这二字极大地扩充了感染的范围,不仅把普天之下的,而且把千百年后的所有有志未遂的英雄人物全都包括在内,使他们产生强烈的震动与共鸣,而不能不为之同声一哭。壮志未酬的痛苦:(知人论世,提醒学生关注作者生平以及诗作的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他是想做宰相的,本怀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让帝王成为像尧舜一样圣明的君主)的政治抱负,却始终没有机会。在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之后,他的政治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目睹国势艰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请缨无路,报国无门,因此诗人对开创基业、挽救时局的诸葛亮,无限仰慕,备加敬重。同时感慨万千,一代蜀相诸葛亮有丰功伟绩,却也出师未捷身先死;自己要“致君尧舜上”,可是安史之乱尚未平息,只好寓居成都,壮志难酬。但,即便如此,他却依然忧念国事,挂怀天下,所以他的内心是非常苦痛的。这苦痛是老杜心头永远的伤口。为此,我们可以说,“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句诗,寄托了自己“致君尧舜上”的理想难得实现的悲哀,是老杜借对诸葛亮的仰慕、叹惋之情,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和忧国忧民的心志。指导学生朗读这两句:语气:悲痛;重音:未、长、英雄、泪B、书愤中陆游则以诸葛亮自况,渴望北征复国,建立功业。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壮志,抒发了壮志未酬、功业未成的愤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除了这首诗,陆游还在不少诗中述及诸葛亮及其出师表,称颂诸葛亮的出师北伐。读“课后链接”或者【PPT】投影:出师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灯更细看,(病起书怀)出师一表千载无,远比管乐盖有余。(游诸葛武侯书台)凛然出师表,一字不可删。(秋感)陆游喜欢写诸葛亮的原因:南宋王朝一直在金人的侵略下苟延残喘,处于存亡危机之境。陆游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一生以抗金复国、建功立业为己任。而诸葛亮又为蜀汉丞相,“功盖三分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然最为陆游所钦慕,陆游也往往以诸葛亮自况,所以喜欢写吟咏诸葛亮的诗。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 3、在表现手法上A、蜀相借乐景抒哀情“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融情于景中,然后抒发感慨,全诗写祠堂与写人和谐结合,写景与抒情融合无间,凭吊古人与感慨自己浑然一体,内涵丰富,感情真挚,格调沉雄。举例赏析:“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译文:阶前的草一到春天便是一片绿色,年年如此,可它为谁而绿呢?隔着树叶,传来黄鹂动听的歌声,可有谁听呢?体会“自”“空”的表达效果:参考:“自”“空”,这两个字表达了自己对这些景物的特殊感受:春色固然美好,祠庙却如此寂寥冷清,只有诗人形单影只地来拜谒,难道武侯被人遗忘了吗?草色越青,鸟音越美,这种感受越强烈。五百年了,像诸葛亮那样的人再也没有出现过!大有英雄不再的伤感。融情于景,贴切自然。【PPT】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唐】李华春行即兴 B、书愤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用典、对比。先回忆自己过去,然后写自己现在,最后一诸葛亮自况,全诗着重写自己的“愤”,写得大气磅礴,笔力雄健。借古人自况,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这句在表现手法上叫用典明志。 四、拓展延伸教师解读:对两首诗的不同之处我们进行了深刻的解读,同时我们也发现,不管是杜甫壮志难酬的感慨,还是陆游沙场杀敌的豪迈,从他们俩身上,我们都读到了一种深沉的忧国忧民的情怀。古往今来,每当国家面临危亡时,爱国主题总会在诗坛上发放异彩,爱国诗人由此也彰显着他们高尚的品格。那么这种凝结在爱国诗人身上的品格的内核是什么?【PPT】: 探讨离乱之世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人格精神的内核。【PPT】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最后,让我们怀着对这些忧国忧民的诗人的敬仰来诵读这两首诗,最好能诵记于心。板书:蜀相  融情于景    追慕、敬仰 壮志难酬   社会责任感书愤 用典明志借武侯自况  建功立业   深沉的忧患意识 

    注意事项

    本文(古诗词诵读《蜀相》《书愤》比较赏析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为本站会员(九****飞)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