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测量的设计与实施学习教案.pptx

    • 资源ID:71935552       资源大小:1.59MB        全文页数:53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测量的设计与实施学习教案.pptx

    会计学1测量的设计测量的设计(shj)与实施与实施第一页,共53页。8.1 GPS测量的技术测量的技术(jsh)设计设计网技术网技术(jsh)设计的依据设计的依据1、GPS测量规范(规程)测量规范(规程)(1)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测量规范 (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 (3)各行业部门的其他各行业部门的其他GPS测量规程或细则测量规程或细则2、测量任务书、测量任务书 测量任务书或合同是测量施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测量任务书或合同是测量施工单位上级主管部门或合同甲方下达的技术要求文件合同甲方下达的技术要求文件(wnjin)。它规定了测量。它规定了测量任务的范围、目的、精度和密度要求,提交成果资料的任务的范围、目的、精度和密度要求,提交成果资料的项目和时间,完成任务的经济指标等。项目和时间,完成任务的经济指标等。第1页/共52页第二页,共53页。网的精度网的精度网的精度网的精度,密度密度密度密度(md)(md)(md)(md)设计设计设计设计1 1、GPS GPS测量测量(cling)(cling)精度标准及分类精度标准及分类(1 1)GPSGPS测量测量(cling)(cling)精度分类精度分类对于各类对于各类GPSGPS网的精度设计主要取决于网的用途。用于地壳形变及国家基网的精度设计主要取决于网的用途。用于地壳形变及国家基本大地测量本大地测量(cling)(cling)的的GPSGPS控制网可按表控制网可按表8-18-1分级。分级。表表8-1 GPS8-1 GPS测量测量(cling)(cling)精度分级(一)精度分级(一)级别主要用途固定误差a(mm)比例误差b(mm)A地壳形变测量或国家高精度GPS网建立50.1B国家基本控制测 量81第2页/共52页第三页,共53页。用于城市或工程(gngchng)的GPS控制网可按表8-2分级表8-2 GPS测量精度分级(二)等级平均距离(km)a(mm)b(mm)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二91021/12万三51051/8万四210101/4.5万一级110101/2万二级115201/1万第3页/共52页第四页,共53页。(2)GPS测量的精度(jn d)标准GPS测量的精度(jn d)标准通常用网中相邻点之间的距离中误差表示,其形式为:式中:-距离中误差(wch)(毫米);固定误差(wch)(mm);b比例误差(wch)系数(ppm);d相邻点之间的距离(km)。实际生产中,应根据测区大小、GPS网的用途,来设计网的等级和精度标准。(8-1)网的精度网的精度,密度密度(md)设计设计第4页/共52页第五页,共53页。2 2、GPSGPS点的密度点的密度点的密度点的密度(md)(md)标准标准标准标准制定GPS网的密度标准,主要(zhyo)考虑任务要求和服务对象。密度可参照表8-3的规定执行。表8-3 GPS网中相邻点间距离 单位:km 级别项目AB CDE相邻点最小距10015521相邻点最大距2000250401510相邻点平均距30070151010552第5页/共52页第六页,共53页。网的基准网的基准(jzhn)(jzhn)设计设计基准设计的定义:在基准设计的定义:在GPS网的技术设计中,必须明确网的技术设计中,必须明确GPS网的成果网的成果(chnggu)所采用的坐标系统和起算数据的工作,称为所采用的坐标系统和起算数据的工作,称为GPS网的基准设网的基准设计。计。GPS网的基准包括位置基准、方位基准和尺度基准。网的基准包括位置基准、方位基准和尺度基准。GPS网的基准的确定:网的基准的确定:方位基准:由给定起算方位角确定。方位基准:由给定起算方位角确定。尺度基准:由地面尺度基准:由地面(dmin)的电磁波测距确定。的电磁波测距确定。位置基准:由给定的起算点坐标确定。位置基准:由给定的起算点坐标确定。基准设计应考虑的几个问题基准设计应考虑的几个问题:(1)应在地面坐标系中选定起算数据和联测原有地方控制点若干个,用以转换坐标。(2)对GPS网内重合的高等级国家点或原城市等级控制点,除未知点连结图形观测外,对它们也要适当地构成长边图形。(3)联测的高程点需均匀分布于网中,对丘陵或山区联测高程点应按高程拟合曲面的要求进行布设。(4)新建GPS网的坐标应尽可能与测区过去采用的坐标一致。第6页/共52页第七页,共53页。网构成的几个网构成的几个网构成的几个网构成的几个(j(j )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件件件件1、GPS网图形构成的几个基本概念网图形构成的几个基本概念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观测停止,连续工作的时间段,简称时观测时段:测站上开始接收卫星信号到观测停止,连续工作的时间段,简称时段。段。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同步观测: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机同时对同一组卫星进行的观测。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同步观测环:三台或三台以上接收机同步观测获得的基线向量所构成的闭合(b h)环,简称同步环。环,简称同步环。独立观测环:由独立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独立观测环:由独立观测所获得的基线向量构成的闭合(b h)环,简称独立环。环,简称独立环。异步观测环:在构成多边形环路的所有基线向量中,只要有非同步观测基线向异步观测环:在构成多边形环路的所有基线向量中,只要有非同步观测基线向量,则该多边形环路叫异步观测环,简称异步环。量,则该多边形环路叫异步观测环,简称异步环。独立基线:对于独立基线:对于N台台GPS接收机的同步观测环,有接收机的同步观测环,有J条同步观测基条同步观测基 线,其中独线,其中独立基线数为立基线数为N-1。非独立基线:除独立基线外的其它基线叫非独立基线,总基线数与独立基线之非独立基线:除独立基线外的其它基线叫非独立基线,总基线数与独立基线之差即为非独立基线数。差即为非独立基线数。第7页/共52页第八页,共53页。网构成的几个网构成的几个网构成的几个网构成的几个(j(j )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件件件件2 2、GPSGPS网特征条件的计算网特征条件的计算(j sun)(j sun)观测时段数观测时段数 :式中:n为网点(wn din)数,m为每点设站数,N为接收机数,总基线数:必要基线数:独立基线数:多余基线数:(8-6)(8-5)(8-4)(8-3)(8-2)第8页/共52页第九页,共53页。网构成的几个网构成的几个网构成的几个网构成的几个(j(j )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件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件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件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件3 3、GPSGPS网同步图形网同步图形(txng)(txng)构成及独立边的选择构成及独立边的选择根据(根据(8-38-3)式,)式,对于由对于由N N台台GPSGPS接收机构成的同步图形接收机构成的同步图形(txng)(txng)中一个时断包含的中一个时断包含的 GPSGPS基线数为:基线数为:(8-7)但其中仅有N-1条是独立的GPS边,其余为非独立边。当接收机数N=25时所构成的同步(tngb)图形见图8-1第9页/共52页第十页,共53页。网构成网构成网构成网构成(guchng)(guchng)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件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件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件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件对应于图8-1的独立GPS边可以(ky)有如图8-2所示的不同选择第10页/共52页第十一页,共53页。网构成网构成网构成网构成(guchng)(guchng)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件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件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件的几个基本概念及网特征条件当同步(tngb)观测的GPS接收机数N3时,同步(tngb)闭合环的最少数应为:N与J、T的关系(gun x)见下表:表8-4 N与J、T的关系(gun x)表N23456J1361015T013610(8-8)第11页/共52页第十二页,共53页。8.1.5 GPS 8.1.5 GPS网的图形网的图形网的图形网的图形(txng)(txng)设计设计设计设计 1 1、GPSGPS网的图形设计网的图形设计(shj)(shj)定义定义 根据对所布设的根据对所布设的GPSGPS网的精度要求和其它方面的要网的精度要求和其它方面的要求,设计求,设计(shj)(shj)出独立的出独立的GPSGPS边构成的多边形网,称为边构成的多边形网,称为GPSGPS网的图形设计网的图形设计(shj)(shj)。2 2、GPSGPS网的图形布设方式网的图形布设方式 1 1)点连式)点连式 2 2)边连式)边连式 3 3)网连式)网连式 4 4)边点混合连接式)边点混合连接式 5 5)三角锁连接)三角锁连接 6 6)导线网形连接)导线网形连接 7 7)星形布设)星形布设第12页/共52页第十三页,共53页。8.1.5 GPS8.1.5 GPS网的图形网的图形网的图形网的图形(txng)(txng)设计设计设计设计1)点连式:同步图形之间由一条公共点连接。在观测作业时,相邻的同步图形间只通过一个公共点相连(xin lin)。这样,当有m台仪器共同作业时,每观测一个时段,就可以测得m-1个新点,当这些仪器观测观测s了个时段后,就可以测得 个点 特点特点点连式观测作业方式的优点是作业效率高,图形扩点连式观测作业方式的优点是作业效率高,图形扩展迅速;它的缺点是图形强度低,如果连接点展迅速;它的缺点是图形强度低,如果连接点发生问题,将影响发生问题,将影响(yngxing)到后面的同步图到后面的同步图形。形。第13页/共52页第十四页,共53页。8.1.5 GPS8.1.5 GPS网的图形网的图形网的图形网的图形(txng)(txng)设计设计设计设计(2)边连式:同步图形之间由一条公共基线连接。在观测作业时,相邻的同步图形间有一条边(即两个公共点)相连(xin lin)。这样,当有m台仪器 共同同作业时,每观测一个时段,就可以测得m-2个新点,当这些仪器观测观测了s个时段后,就可以测得 个点。特点(tdin):边连式观测作业方式具有较好的图形强度和较高的作业效率。第14页/共52页第十五页,共53页。网的图形网的图形(txng)设计设计(3)网连式:在作业时,相邻的同步图形间有3个(含3个)以上的公共点相连。这样,当有m台仪器(yq)共同作业时,每观测一个时段,就可以测得 个新点,当这些仪器(yq)观测了s个时段后,就可以测得 个点。特点:采用网连式观测作业方式所测设的GPS网具有(jyu)很强的图形强度,但网连式观测作业方式的作业效率很低 第15页/共52页第十六页,共53页。8.1.5 GPS网的图形网的图形(txng)设计设计(4)边点混合连接式:把点连式与边连式有机地结合起来(q li),组成GPS网的方式。(5)三角锁连接:用点连式或边连式组成连续(linx)发展的三角锁同步图形。第16页/共52页第十七页,共53页。8.1.5 GPS网的图形网的图形(txng)设计设计(6)导线(doxin)网形连接 (7)星形布设(b sh)第17页/共52页第十八页,共53页。8.2 GPS测量的外业准备及技术设测量的外业准备及技术设计计(shj)书编写书编写82.1 测区踏勘测区踏勘 测区踏勘主要了解下列情况:测区踏勘主要了解下列情况:1、交通情况;、交通情况;2、水系分布情况;、水系分布情况;3、植被情况;、植被情况;4、控制点分布情况;、控制点分布情况;5、居民点分布情况;、居民点分布情况;6、当地风俗民情。、当地风俗民情。822 资料收集资料收集 1、各类图件;、各类图件;2、各类控制点成果;、各类控制点成果;3、测区有关的地质、测区有关的地质(dzh)、气象、交通、通讯等方面的资料;、气象、交通、通讯等方面的资料;4、城市及乡、村行政区划表。、城市及乡、村行政区划表。第18页/共52页第十九页,共53页。设备、器材筹备及人员设备、器材筹备及人员设备、器材筹备及人员设备、器材筹备及人员(rnyun)(rnyun)组织组织组织组织 设备、器材筹备及人员组织包括以下内容:1、筹备仪器、计算机及配套设备;2、筹备机动设备及通讯设备;3、筹备施工(sh gng)器材,计划油料,材料的消耗;4、组建施工(sh gng)队伍,拟定施工(sh gng)人员名单及岗位;5、进行详细的投资预算。8.2 GPS测量的外业准备及技术(jsh)设计书编写第19页/共52页第二十页,共53页。拟定外业观测拟定外业观测拟定外业观测拟定外业观测(gunc)(gunc)计计计计划划划划1、拟定观测计划的主要依据:、拟定观测计划的主要依据:(1)GPS网的规模大小;网的规模大小;(2)点位精度要求)点位精度要求(yoqi);(3)GPS卫星星座几何图形强度;卫星星座几何图形强度;(4)参加作业的接收机数量;)参加作业的接收机数量;(5)交通、通讯及后勤保障。)交通、通讯及后勤保障。2、观测计划的主要内容:、观测计划的主要内容:(1)编制)编制GPS卫星的可见性预报图;卫星的可见性预报图;(2)选择卫星的几何图形强度;)选择卫星的几何图形强度;(3)选择最佳观测时断;)选择最佳观测时断;(4)观测区域的设计与划分;)观测区域的设计与划分;(5)编排作业调度表;作业调整度表见表)编排作业调度表;作业调整度表见表8-6(6)采用规定(gudng)格式GPS测量外业观测通知单(见表8-7)进行调度。第20页/共52页第二十一页,共53页。拟定外业观测拟定外业观测(gunc)计划计划表8-6 GPS作业(zuy)调度表时断编号观测时间测站号 测站号 测站号 测站号 测站号 测站号机号机号机号机号机号机号1234第21页/共52页第二十二页,共53页。拟定拟定(ndng)外业观测计划外业观测计划表8-7 GPS测量(cling)外业观测通知单 观测日期 年 月 日 组别:操作员:点位所在图幅:测站编号/名:观测时断:1:2:3:4:5:6:安排人:年 月 日第22页/共52页第二十三页,共53页。设计设计(shj)GPS网与地面网的联网与地面网的联测方案测方案 GPS网与地面(dmin)网的联测,可根据测区地形变化和地面(dmin)控制点的分布而定,一般在GPS网中至少要重合观测三个以上的地面(dmin)控制点作为约束点。第23页/共52页第二十四页,共53页。接收机选型及检验接收机选型及检验(jinyn)1、接收机的选用、接收机的选用(xunyng)接收机的选用接收机的选用(xunyng)可参考下表:可参考下表:等级项目二三四五六单频/双频单频或双频单频或双频单频或双频单频或双频单频或双频标称精度10mm+2ppmD10mm+3ppmD10mm+3ppmD10mm+3ppmD10mm3ppmD观测量载波相位载波相位载波相位载波相位载波相位同步观测接收机数22222第24页/共52页第二十五页,共53页。接收机选型及检验接收机选型及检验(jinyn)接收机全面检验的内容,包括一般性检视、通电检验和实测检验。(1)一般检验:主要检查接收机设备各部件及其附件是否齐全、完好,紧固部分是否松动与脱落,使用手册及资料是否齐全等。(2)通电检验:接收机通电后有关信号灯、按键、显示系统和仪表的工作情况,以及自测试系统的工作情况,当自测正常后,按操作步骤检验仪器(yq)的工作情况。(3)实测检验:测试检验是GPS接收机检验的主要内容。其检验方法有:用标准基线检验;已知坐标、边长检验;零基线检验;相位中心偏移量检验等。用零基线检验接收机内部噪声水平。基线测试方法如下:选择周围高度角10度以上无障碍物的地方安放天线,连接天线、功分器和接收机。连接电源,二台GPS接收机同步接收四颗以上卫星11.5h。交换功分器与接收机接口,再观察一个时段。用随机软件计算基线坐标增量和基线长度。基线误差应少于1mm。否则应送厂检修或降低级别使用。2、接收机的检验、接收机的检验(jinyn)第25页/共52页第二十六页,共53页。接收机选型及检验接收机选型及检验(jinyn)天线相位中心稳定性检验 该项检验可在标准基线、比较基线或GPS检测场上进行。检测时可以将GPS接收机带天线两两配对,置于基线的两端点。按上述方法在与该基线垂直的基线中(不具备此条件,可将一个接收机天线固定指北,其它接收机天线绕轴顺时针转动90,180,270)进行同样观察。观测结束,用随机软件解算各时段三维坐标。GPS接收机不同测程精度指标的测试。该项测试应在标准检定场进行。检定场应含有短边和中长边。基线精度应达到1*105。检验时天线应严格整平对中,对中误差小于1mm。天线指向正北,天线高量至1mm。测试结果与基线长度比较,应优于仪器标称精度。仪器的高度低温试验:对于有特殊要求时需对GPS接收机进行高、低温测试。对于双频GPS接收机应通过野外测试,检查在美国(mi u)执行SA技术时其定位精度。用于天线基座的光学对点器在作业中应经常检验,确保对中的准确性,其检校参照控制测量中光学对点器核校方法。第26页/共52页第二十七页,共53页。技术技术(jsh)设计书编写设计书编写资料收集全后,编写技术设计,主要编写内容如下:1、任务来源及工作量 包括GPS项目的来源、下达任务的项目、用途及意义;GPS测量点的数量(包括新定点数、约束点数、水准点数、检查点数);GPS点的精度指标及坐标、高程系统。2、测区概况 测区隶属的行政管辖;测区范围的地理坐标,控制面积;测区的交通状况和人文地理;测区的地形及气候状况;测区控制点的分布及对控制点分析、利用(lyng)和评价。第27页/共52页第二十八页,共53页。技术设计技术设计(shj)书编写书编写3、布网方案 GPS网点的图形及基本连接方法;GPS网结构特征的测算;点位布设图的绘制。4、选点与埋标 GPS点位的基本要求;点位标志的选用及埋设方法;点位的编号等。5、观测 对观测工作的基本要求;观测纲要的制定;对数据采集提出注意的问题6、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的基本方法及使用(shyng)的软件;起算点坐标的决定方法,闭合差检验及点位精度的评定指标。7、完成任务的措施 要求措施具体,方法可靠,能在实际工作中贯彻执行。第28页/共52页第二十九页,共53页。83 GPS测量测量(cling)的外业实施的外业实施831 选点选点选点工作应遵守以下原则选点工作应遵守以下原则(yunz):1)点位应设在易于安装接收设备。视)点位应设在易于安装接收设备。视野开阔的较高野开阔的较高 上。上。2)点位目标要显著,视场周围)点位目标要显著,视场周围15以上以上不应有障碍不应有障碍 物,以减少物,以减少GPS信号被遮挡或障碍信号被遮挡或障碍物吸收。物吸收。3)点位应远离在功率无线电发射源)点位应远离在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机、微(如电视机、微 波炉等)其距离不少于波炉等)其距离不少于200m;远离;远离高压输电线,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得少于其距离不得少于50m。以避免电磁场。以避免电磁场对对GPS信号的信号的 干扰。干扰。4)点位附近不应有在面积水域或不应)点位附近不应有在面积水域或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有强烈干扰卫 星信号接收的物体,以减弱多路径星信号接收的物体,以减弱多路径效应的影响。效应的影响。第29页/共52页第三十页,共53页。83 GPS测量测量(cling)的外业实施的外业实施831 选点选点 选点工作应遵守以下原则:选点工作应遵守以下原则:6)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地面基础稳定,易于点的保存。7)选点人员应按技术设计进行踏勘,在实地)选点人员应按技术设计进行踏勘,在实地(shd)按要求按要求 选定点位。选定点位。8)网形应有利于同步观测边、点联结。)网形应有利于同步观测边、点联结。9)当所选点位需要进行水准联测时,选点人)当所选点位需要进行水准联测时,选点人员应实员应实 地踏勘水准路线,提出有关建议。地踏勘水准路线,提出有关建议。10)当利用旧点时,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完好)当利用旧点时,应对旧点的稳定性、完好性,以性,以 及觇标是否安全可用作一检查,符合要求及觇标是否安全可用作一检查,符合要求方可利方可利 用。用。第30页/共52页第三十一页,共53页。标志标志(biozh)埋设埋设GPS网点一般应埋设具有中心标志的标石,以精确标志点位,点的标石和标志必须稳定、坚固以利长久保存和利用。在基岩露头地区,也可以直接在基岩上嵌入(qin r)金属标志。每个点标石埋设结束后,应按表8-9填写点之记并提交以下资料:1点之记 2GPS网的选取点网图;3土地(td)占用批准文件与测量标志委托保管书;4选点与埋石工作技术总结。第31页/共52页第三十二页,共53页。GPS点点点点(din din)之记表之记表点 名概略经度 本点交通情况(水路、陆路、铁路、公路及距本点最近的车站、码头的名称及距离)概略纬度地 类概略高程土 质水层深度冻结深度解冻深度所 在 地最近水源及里程最近住所及里程石子来源砂子来源与本点相连有关方向点 位 概 略 图本点()支线水准便于联测的水准路线及点号:联测方法选点 作业单位作业单位姓 名姓 名时 间 时 间备注第32页/共52页第三十三页,共53页。观测观测观测观测(gunc)(gunc)工作工作工作工作1.观测工作依据的主要技术指标2.表8-10 各级GPS测量(cling)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项目 等级方法二三四一级二级卫星高度角()相对 快速1515151515有效观测卫星数相对 快速445454545观测时段数相对22221重复设点数快速2222时段长度()相对快速906020451545154515数据采样间隔()相对 快速10-6010-6010-6010-6010、60PDOP相对 快速66888第33页/共52页第三十四页,共53页。观测观测(gunc)工作工作2、天线安置 (1)在正常点位,天线应架设在三脚架上,并安置在标志中心的上方直接对中,天线基座上的圆水准气泡必须整平。(2)在特殊点位,当天线需要安置在三角点觇标的观测台或回光台上时应先将觇顶拆除,防止对GPS信号的遮挡(zhdng)。(3)天线的定向标志应指向正北,并顾及当地磁偏角的影响,以减弱相位中心偏差的影响。天线定向误差依定位精度不同而异,一般不应超过35 (4)刮风天气安置天线时,应将天线进行三向固定,以防倒地碰坏。雷雨天气安置时,应该注意将其底盘接地,以防雷击天线。(5)架设天线不宜过低,一般应距地1m以上。天线架设好后,在圆盘天线间隔120的三个方向分别量取天线高,三次测量结果之差不应超过3mm,取其三次结果的平均值记入测量手薄中,天线高记录取值0.001m。(6)测量气象参数:在高精度GPS测量中,要求测定气象元素。每时段气象观测应不少于3次(时段开始、中间、结束。)气压读至0.1mbar,气温读至0.1C,对一般城市及工程测量只记录天气状况。(7)复查点名并记入测量手薄中,将天线电缆与仪器进行联接,经检查无误后,方能通电启动仪器。第34页/共52页第三十五页,共53页。观测观测(gunc)工作工作3、开机(ki j)观测 天线安置完成后,在离开天线适当位置的地面上安放GPS接收机,接通接收机与电源、天线、控制器的联接电缆,并经过预热和静置,即可启动接收机进行观测。在外业观测工作中,仪器操作人员应注意以下事项:(1)当确认外接电源电缆及天线等各项连接完全无误后,方可接通电源,启动接收机。(2)开机后接收机有关指示显示正常并通过自测后,方能输入有关测站和时段控制信息。(3)接收机在开始记录数据后,应注意查看(chkn)有关观测卫星数量、卫星号、相位测量残差、实时定位结果及其变化、存储介质记录等情况。(4)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允许进行以下操作:关闭又重新启动;进行自测试(发现故障除外);改变卫星高度角;改变天线位置;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按动关闭文件和删除文件等功能键。第35页/共52页第三十六页,共53页。观测观测(gunc)工作工作 (5)每一观测时段中,气象元素一般应在始、中、末各观测记录一次,当时段较长时可适当增加观测次数。(6)在观测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供电情况,除在出测前认真检查电池容量是否充足外,作业中观测人员不要远离接收机,听到仪器的低电报警要及时予以处理,否则可能会造成仪器内部(nib)数据的破坏或丢失。对观测时段较长的观测工作,建议尽量采用太阳能电池或汽车瓶进行供电。(7)仪器高一定要按规定始、末各测一次,并及时输入及记入测量手薄之中。(8)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中不要靠近接收机使用对讲机;雷雨季节架设天线要防止雷击,雷雨过境时应关机停测,并卸下天线。(9)观测站的全部预定作业项目,经检查均已按规定完成,且记录与资料完整无误后方可迁站。(10)观测过程中要随时查看仪器内存或硬盘容量,每日观测结束后,应及时将数据转存至计算机硬、软盘上,确保观测数据不丢失。第36页/共52页第三十七页,共53页。观测观测(gunc)工作工作4、观测记录 (1)观测记录 观测记录由GPS接收机自动进行,均记录在存储介质(如硬盘、硬卡或记忆卡等)上,其主要内容有:载波相位观测值及相应的观测历元;同一历元的测码伪距观测值;GPS卫星星历及卫星钟差参数;实时绝对定位结果;测站控制(kngzh)信息及接收机工作状态信息。(2)测量手薄 测量手薄是在接收机启动前及观测过程中,由观测者随时填写的。其记录格式在现行规范和规程中略有差别,视具体工作(gngzu)内容选择进行。为便于使用,这里列出规程中城市与工程GPS网观测记录格式(见表8-11)供参考。第37页/共52页第三十八页,共53页。观测观测(gunc)工作工作表8-11 GPS外业观测(gunc)手簿工程GPS外业观测(gunc)手簿观测者姓名 日期年月日测 站 名 天 气 状况 测站号时段号测站近似坐标:本测站为:新点经度 等大地点纬度 等水准点 高程(m)记录时间:北京时间UTC区时开录时间 结束时间接收机号 天 线 号天线高:(m)测后校核值12.3.平均值天线高量取方式略图测站略图及障碍物情况观测状况记录1、电池电压(块条)2、接收卫星信号3、信噪比(SNR)4、故障情况备注第38页/共52页第三十九页,共53页。8.4 GPS测量的作业测量的作业(zuy)模式模式1作业方式(fngsh)采用两台(或两台以上)接收设备,分别安置在一条或数条基线的两个端点,同步观测4颗以上卫星,每时段长45分钟至2个小时或更多。作业布置如图8-10所示。2精度 基线的相对定位精度可达5mm+1ppmD,D为基线长度(KM)。3适用范围 建立全球性或国家级大地控制网,建立地壳运动监测网、建立长距离检校基线、进行岛屿与大陆联测、钻井定位及精密工程控制网建立等。4注意事项 所有已观测基线应组成一系列封闭图形(如图8-10),以利于外业检核,提高成果可靠度。并且可以通过平差,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经典静态经典静态(jngti)定位模式定位模式第39页/共52页第四十页,共53页。8.4 GPS测量测量(cling)的作业模式的作业模式8 84 42 2 快速快速(kui s)(kui s)静静态定位态定位1作业方法 在测区中部选择一个基准(jzhn)站,并安置一台接收设备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另一台接收机依次到各点流动设站,每点观测数分钟。作业布置如图8-11所示。2精度 流动站相对于基准(jzhn)站的基线中误差为5mm1ppmD。3应用范围 控制网的建立及其加密、工程测量、地籍测量、大批相距百米左右的点位定位。4注意事项 在测量时段内应确保有5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jzhn)点相距应不超过20km;流动站上的接收机在转移时,不必保持对所测卫星连续跟踪,可关闭电源以降低能耗。5优缺点优点:作业速度快、精度高、能耗低;缺点:二台接收机工作时,构不成闭合图形(如图8-11),可靠性差 第40页/共52页第四十一页,共53页。8.4 GPS测量的作业测量的作业(zuy)模式模式8 84 43 3 准动态准动态(dngti)(dngti)定位定位 1作业方法 在测区选择一个基准点,安置接收机工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将另一台流动接收机先置于1号站(如图8-12)观测;在保持对所测卫星连续跟踪而不失锁的情况下,将流动接收机分别在2,3,4各点观测数秒钟。2精度 基线的中误差约为12cm 3应用范围 开阔(kiku)地区的加密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及碎部测量及线路测量等。4注意事项 应确保在观测时断上有5颗以上卫星可供观测;流动点与基准点距离不超过20 km;观测过程中流动接收机不能失锁,否则应在失锁的流动点上延长观测时间12min。第41页/共52页第四十二页,共53页。8.4 GPS测量的作业测量的作业(zuy)模式模式往返往返(wngfn)(wngfn)式重复设式重复设站站 1作业方法 建立一个基准点安置接收机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流动接收机依次到每点观测12min;1h后逆序返测各流动点12min。设站布置如图8-13所示。2精度 相对于基准点的基线中误差为5mm+1ppm.D。3应用范围 控制测量及控制网加密、取代导线测量及三角测量、工程(gngchng)测量机地籍测量。4注意事项 流动点与基准点距离不超过15 km;基准点上空开阔,能正常跟踪3颗及以上卫星。第42页/共52页第四十三页,共53页。8.4 GPS测量测量(cling)的作业模的作业模式式动态动态(dngti)(dngti)定定位位1作业方法 建立一个基准点安置接收机连续跟踪所有可见卫星;流动接收机先在出发点上静态观测数分钟;然后流动接收机从出发点开始连续运动;按指定的时间间隔自动运动载体的实时位置。作业布置如图8-14所示2精度(jn d)相对于基准点的瞬时点位精度(jn d)12cm。3应用范围 精密测定运动目标的轨迹、测定道路的中心线、剖面测量、航道测量等。4注意事项 需同步观测5颗卫星,其中至少4颗卫星要连续跟踪;流动点与基准点距离不超过20 km。第43页/共52页第四十四页,共53页。8.4 GPS测量的作业测量的作业(zuy)模式模式846 实时动态测量的作业模式与应用实时动态测量的作业模式与应用1、实时动态(、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定位技术 实时动态(实时动态(Real Time Kinematic-RTB)测量技术,是以)测量技术,是以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载波相位观测量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RTD GPS)测量技术,)测量技术,它是它是GPS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测量技术发展中的一个(y)新突破。新突破。2、实时动态测量的基本思想、实时动态测量的基本思想 实时动态测量的基本思想是:在基线上安置一台实时动态测量的基本思想是:在基线上安置一台GPS接接收机,对所有可见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测量,并将其观测数据,卫星进行连续地测量,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站上,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用户观测站。在用户站上,GPS接收机在接收接收机在接收GPS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卫星信号的同时,通过无线电接收设备,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地接收基准站传输的观测数据,然后根据相对定位的原理,实时地计算并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计算并显示用户站的三维坐标及其精度。第44页/共52页第四十五页,共53页。8.4 GPS测量测量(cling)的作业模式的作业模式2RTK作业模式与应用 根据用户的要求,目前实时动态测量采用的作业模式,主要有:(1)快速静态测量 这种方法可应用于城市、矿山等区域性的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和地籍测量等。该法定位精度可达12cm。(2)准动态测量 准动态实时测量模式,通常主要应用于地籍测量、碎部测量、路线测量和工程放样等。该法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3)动态测量 实时动态测量模式,主要应用于航空摄影测量和航空物探中采样点的实时定位,航空测量,道路中线测量,以及运动(yndng)目标的精度导航等。该法定位精度可达厘米级。第45页/共52页第四十六页,共53页。8.5 GPS向量(xingling)网的设计指标向量网的设计(shj)指标效率(xio l)指标可靠性指标精度指标第46页/共52页第四十七页,共53页。8.58.5布设布设GPSGPS基线基线(jxin)(jxin)向量网时的设计指标向量网时的设计指标(1)效率指标 效率指标e:理论最少观测期数与设计的观测期数的比值。其中:为理论最少观测期数;理论最少观测期数 R为平均重复设站次数(csh);m为接收机数;n为GPS网的点数;INT()为凑整函数,。为设计观测期数。效率指标来衡量某种网设计方案的效率,以及在采用某种布网方案作业时所需要的作业时间、消耗等。第47页/共52页第四十八页,共53页。(2)可靠性指标 GPS网的内可靠性:指所布设的GPS网发现粗差的能力,即可发现的最小粗差的大小(dxio)。GPS网的外可靠性:指GPS网抵御粗差的能力,即未剔除的粗差对GPS网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的大小(dxio)。整网的平均可靠性指标:在实际的GPS网的设计中采用一个计算较为简单的反映GPS网可靠性的数量指标,该指标就是整网的多余独立基线数与总的独立基线数的比值()。其中:为多余的独立基线数;,为必要的独立基线数,为总的独立基线数,为观测期数,为同步(tngb)观测接收机的台数。8.58.5布设布设GPSGPS基线基线(jxin)(jxin)向量网时的设计指标向量网时的设计指标第48页/共52页第四十九页,共53页。提高提高GPS网可靠性的方法网可靠性的方法1)增加观测期数(增加独立基线数)增加观测期数(增加独立基线数)在布设在布设GPS网时,适当增加观测期数(时网时,适当增加观测期数(时段数)对于提高段数)对于提高GPS网的可靠性非常网的可靠性非常有效。因为,随着观测期数的增加,有效。因为,随着观测期数的增加,所测得的独立基线数就会增加,而独所测得的独立基线数就会增加,而独立基线数的增加,对网的可靠性的提立基线数的增加,对网的可靠性的提高是非常有宜的。高是非常有宜的。2)保证一定的重复设站次数)保证一定的重复设站次数保证一定的重复设站次数,可确保保证一定的重复设站次数,可确保GPS网网的可靠性。一方面,通过在同一测站的可靠性。一方面,通过在同一测站上的多次观测,可有效地发现设站、上的多次观测,可有效地发现设站、对中、整平、量测天线高等人为错误;对中、整平、量测天线高等人为错误;另一方面,重复设站次数的增加,也另一方面,重复设站次数的增加,也意味着观测期数的增加。不过,需要意味着观测期数的增加。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当同一台接收机在同一测注意的是,当同一台接收机在同一测站上连续进行多个时段的观测时,各站上连续进行多个时段的观测时,各个时段间必须重新安置仪器,以更好个时段间必须重新安置仪器,以更好地消除各种人为操作误差和错误。地消除各种人为操作误差和错误。3)保证每个测站至少与三条以上的独立)保证每个测站至少与三条以上的独立基线相连,这样可以使得测站具有较基线相连,这样可以使得测站具有较高的可靠性。高的可靠性。在布设在布设GPS网时,各个点的可靠性与点位网时,各个点的可靠性与点位无直接关系,而与该点上所连接的基无直接关系,而与该点上所连接的基线数有关,点上所连接的基线数越多,线数有关,点上所连接的基线数越多,点的可靠性则越高。点的可靠性则越高。在布网时要使网中所有最小异步环的边数在布网时要使网中所有最小异步环的边数不大于不大于6条。条。4)在布设)在布设GPS网时,检查网时,检查(jinch)GPS观测值(基线向量)质量的最佳方法观测值(基线向量)质量的最佳方法是异步环闭合差,而随着组成异步环是异步环闭合差,而随着组成异步环的基线向量数的增加,其检验质量的的基线向量数的增加,其检验质量的能力将

    注意事项

    本文(测量的设计与实施学习教案.pptx)为本站会员(一***)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