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pptx
2.“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唐朝诗人孟浩然的这首诗体现的哲理是A.自然界是客观的B.人类社会是客观的C.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D.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第1页/共60页3.量变和质变的根本区别是A.事物的变化是前进还是后退B.事物的数量是增加还是减少C.事物的变化是大还是小D.事物的性质是否发生了根本变化第2页/共60页4.在各种比赛中,有人尽管具备争金夺银的能力,但在关键时刻,却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缺乏信心,结果痛失良机。这启示我们A.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B.要果断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C.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D.事物由量变到质变再到量变,不断往复,无限循环第3页/共60页5.5.“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聚沙成塔”与“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共同蕴涵的哲理是A抓住时机,促成质变B要重视量的积累C量变是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D要重视事物的质变第4页/共60页6.有人看到天祸、巨大灾难降临人类等书中预言,世纪末天上星体将排列为大十字,预示地球毁灭,世纪末日将来临,这种预言之所以错误,从哲学上分析是因为它()A.不符合因果联系的必然性B.不符合事物联系的多样性C.违背了事物联系的客观性D.违背了物质运动的规律性第5页/共60页Zx9-1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6页/共60页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联系运动变化发展发展构成引起推动对立 统一事物内部联系第7页/共60页?一根木棒在不折断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一根木棒在不折断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使它变短呢?它变短呢?用一根长的木棒和它相比较用一根长的木棒和它相比较第8页/共60页 “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高山和和平平原原,水分为,水分为淡水淡水和和咸水咸水气候气候分为分为冬冬和和夏夏、春春和和秋秋”赫拉克利特赫拉克利特第9页/共60页光光 的的 赞赞 歌歌 (节选)(节选)原著:艾原著:艾 青青 每个人的一生每个人的一生 不论不论聪明聪明还是还是愚蠢愚蠢 不论不论幸福幸福还是还是不幸不幸 只要他一离开母体只要他一离开母体 就睁着眼睛追求光明就睁着眼睛追求光明 我们从千万次的我们从千万次的蒙蔽蒙蔽中中觉醒觉醒 我们从千万种的愚弄中学得了聪明我们从千万种的愚弄中学得了聪明 统一中有矛盾、统一中有矛盾、前进前进中有中有逆转逆转 运动中有阻力、运动中有阻力、革命革命中有中有背叛背叛 甚至甚至光光中也有中也有暗暗甚至暗中也有光甚至暗中也有光不少丑恶与自私不少丑恶与自私隐藏在光的下面隐藏在光的下面第10页/共60页1 1、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一)、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第11页/共60页和平战争战争矛盾就是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统一.第12页/共60页贫贫穷穷富裕矛盾就是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统一.第13页/共60页悲伤悲伤欢乐欢乐矛盾就是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对立统一.第14页/共60页肥肥瘦瘦第15页/共60页如何理解如何理解“事物内部事物内部”?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父母父母子女子女学校教学学校教学教教学学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父母父母 子女子女学校教学学校教学教教学学教育体系教育体系注意点注意点2:矛盾存在于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存在于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但并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矛盾但并不是任何事物之间都有矛盾事物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矛盾)是有条件的第16页/共60页 磁铁是一个矛盾统一体。磁铁是一个矛盾统一体。这个统一体内,存在着这个统一体内,存在着NN、S S两极,两极,NN、S S两极互相排两极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在哲学上叫斥、互相斗争,在哲学上叫对立对立;NN、S S两极互相依存,双方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在两极互相依存,双方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在哲学上叫哲学上叫统一统一。人们根据需要把磁铁加工成各种形状,但始终是矛人们根据需要把磁铁加工成各种形状,但始终是矛盾的盾的对立统一对立统一体。体。注意点注意点1 1: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只统。只统一不对立或只对立不统一一不对立或只对立不统一,都不是矛盾关系。都不是矛盾关系。第17页/共60页6、下列体现了矛盾观点的有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失败是成功之母 塞翁失马 刻舟求剑 夜郎自大,目中无人 相反相成,相辅相成A B C D A第18页/共60页矛盾双方矛盾双方相互相互依赖,一方的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双方相互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一定条件下下可以可以相互相互转化转化。是矛盾双方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的属性和趋势两两方方面面含含义义1、矛盾的统一属性矛盾的统一属性同一性:同一性:第19页/共60页同一性:同一性:矛盾双方矛盾双方相互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中;“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你的丑陋衬托了我的美丽”正义与邪恶;英雄和奸角。第20页/共60页同一性:同一性:矛盾着的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第21页/共60页 塞翁失马塞翁失马 住在边塞的一个老头,是养马高手,和马住在边塞的一个老头,是养马高手,和马有深厚的感情。一天他养的有深厚的感情。一天他养的马丢了马丢了,别人来,别人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就不算是好事呢?几安慰他,他说:这怎么就不算是好事呢?几个月以后,这匹马果然个月以后,这匹马果然带了一匹好马回来带了一匹好马回来了。了。别人又来祝贺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不是别人又来祝贺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不是坏事呢?不久,他的儿子骑好马把坏事呢?不久,他的儿子骑好马把腿摔坏了腿摔坏了。别人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不是好别人来安慰他,他说:这怎么知道就不是好事呢?果然,不久发生了战争,他的儿子因事呢?果然,不久发生了战争,他的儿子因为腿坏不能上战场,一家人得以享受为腿坏不能上战场,一家人得以享受天伦之天伦之乐乐。第22页/共60页3.3.“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说明()A A、任何事物都有矛盾 B B、矛盾双方相互依存C C、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D D、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D第23页/共60页下列选项中,反映下列选项中,反映矛盾同一性矛盾同一性道理的俗语是(道理的俗语是()A.不见高山,不显平川B.积劳成疾C.量体裁衣D.因材施教孙子兵法孙子兵法“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一观点表明(。这一观点表明()A.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互为前提的B.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D.矛盾的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同一性第24页/共60页哲学所讲的哲学所讲的“斗争性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体的属性,体现对立双方现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的倾向和趋势 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就不成其为矛盾了就不成其为矛盾了(对立是绝对的对立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无条件的)2、矛盾的对立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斗争性:斗争性:注意:注意:政治上的敌我政治上的敌我“斗争斗争”包括包括一切差一切差异和对立异和对立仅仅是矛盾斗争性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的一种具体形式第25页/共60页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物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化作用贮存能量,异化作用释放能量,它们是两种相反的作用,是相互排斥的。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产阶级是统治者、剥削者,而无产阶级是被统治者、被剥削者,两者地位和利益是相互对立的。2、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第26页/共60页猫和老鼠是一对猫和老鼠是一对“老冤家老冤家”,它们能在竞,它们能在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是因为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争中共同生存下来,是因为在同对方的斗争中不断完善自己:老鼠会不断完善自己:老鼠会“装死装死”,猫会,猫会“假眠假眠”;老鼠昼伏夜出,猫的眼睛可以随光线的明;老鼠昼伏夜出,猫的眼睛可以随光线的明暗而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见东西;老暗而改变瞳孔的大小,夜间仍可看见东西;老鼠的听觉极为灵敏,稍有动静就藏得无影无踪,鼠的听觉极为灵敏,稍有动静就藏得无影无踪,猫则在脚下生成肉垫,走起路来无声无息。猫则在脚下生成肉垫,走起路来无声无息。问题探究:猫和老鼠是在怎样的竞争中共同生存下来的?“假如没有小偷,锁会达到今天这样完美吗?假如没有假钞,钞票会制造得这样精美吗?”马克思2、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第27页/共60页美国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美国一个自然保护区,原来有许多鹿群和狼鹿群和狼群群,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部打死了。鹿群,人们为了保护鹿群,把狼全部打死了。鹿群在尽享太平的十年里,由在尽享太平的十年里,由4000头猛增到头猛增到4.2万头。万头。但舒适的生活使他们的运动减少,体质下降,而但舒适的生活使他们的运动减少,体质下降,而后大量的死完,剩下不足后大量的死完,剩下不足4000头。最后人们只得头。最后人们只得请回请回“狼医生狼医生”,鹿群才又恢复了生机。,鹿群才又恢复了生机。2、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矛盾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第28页/共60页议一议:议一议:我们身边还存在着哪些对立斗争着的矛盾双方?足球比赛中的攻与守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自身存在的缺点与优点社会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福与祸、正风与歪风、自由和纪律、先进与落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暴力与和平自然界中的排斥与吸引、遗传与变异、阴电与阳电、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人的认识的正确与错误,肤浅与深入第29页/共60页史伯说: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孔子说: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不同的事物结合才能生成万物,否则就不能存在和发展。君子和谐相处却不盲目苟同;小人盲目苟同却不和谐相处。A.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3、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强调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相反相成的事物才能形成统一体。强调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区别联系上述名言包含什么哲学道理?上述名言包含什么哲学道理?第30页/共60页B、斗争性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共同存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中,两者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其利益要求是相互排斥的;而无产阶级与奴隶主阶级之间没有依存关系(即不存在同一性),因此也就谈不上他们之间的相互排斥与斗争。C、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自由与纪律,经济全球化,政治权力的运用)第31页/共60页比较:比较:“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王 籍籍“一鸟不鸣山更幽一鸟不鸣山更幽”王安石王安石这两句诗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这两句诗哪一句写得好?为什么?第32页/共60页 王安石王安石“点金成铁点金成铁”南北朝的诗人王籍在他的一首南北朝的诗人王籍在他的一首人若邪溪人若邪溪的五言的五言诗中,有诗中,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佳句。一时轰的佳句。一时轰动诗坛,传为绝唱。动诗坛,传为绝唱。到了宋朝,王安石也很喜欢这两句诗,只是觉得还到了宋朝,王安石也很喜欢这两句诗,只是觉得还不够味,于是在自己写的不够味,于是在自己写的钟山绝句钟山绝句中,袭用了下句,中,袭用了下句,并把它改成并把它改成“一鸟不鸣山更幽一鸟不鸣山更幽”。改完以后,自己觉得。改完以后,自己觉得挺得意,可是却被他的好朋友黄庭坚说成是挺得意,可是却被他的好朋友黄庭坚说成是“点金成铁点金成铁”了。了。王籍的诗句,好就好在,他深刻的揭示了山中王籍的诗句,好就好在,他深刻的揭示了山中噪与静、鸣与幽的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统一对立统一。惟其夏日蝉噪,方知。惟其夏日蝉噪,方知风声松涛具息,才显得山林更寂静;惟闻鸟语婉转,风声松涛具息,才显得山林更寂静;惟闻鸟语婉转,方知人迹不到,才显得山更幽深。以方知人迹不到,才显得山更幽深。以“蝉噪蝉噪”衬托衬托“林静林静”,用,用“鸟鸣鸟鸣”显现显现“山幽山幽”,动中写静,动中写静,充满生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充满生气,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安石的改动,所以弄巧成拙,点金成铁,就王安石的改动,所以弄巧成拙,点金成铁,就在于他在于他只看到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而不懂的二只看到噪与静、鸣与幽的对立,而不懂的二者的统一。者的统一。假若山中人欢马叫,鼓炮齐鸣,就不会假若山中人欢马叫,鼓炮齐鸣,就不会有蝉噪和鸟鸣了。有蝉噪和鸟鸣了。第33页/共60页“手就包含着矛盾,大拇指朝一手就包含着矛盾,大拇指朝一个方向,其余四个朝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其余四个朝一个方向,这样手才握得紧,才能劳动。样手才握得紧,才能劳动。”请大家亲自体验一下请大家亲自体验一下,并归纳出同一并归纳出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性和斗争性的联系。第34页/共60页单选题:单选题:2 2、关于矛盾、关于矛盾“对立对立”的理解,正确的是的理解,正确的是()A.A.矛盾双方的对立可以离开同一而存在矛盾双方的对立可以离开同一而存在B.B.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的互相排斥、互相斗争C.C.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相互的、有条件的矛盾双方的对立是相互的、有条件的D.D.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的尖锐对抗和激烈冲突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的尖锐对抗和激烈冲突3 3、下列关于矛盾双方、下列关于矛盾双方“转化转化”的理解,正确的是的理解,正确的是()A.A.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转化是现实的、有条件的 B.B.转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转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C.C.转化是具体的,任意的转化是具体的,任意的 D.D.转化即意味着事物向前发展转化即意味着事物向前发展BA第35页/共60页1 1、为什么、为什么“他们的理他们的理想只能是一种空想想只能是一种空想”?2 2、我们应如何对待现、我们应如何对待现实生活存在的矛盾?实生活存在的矛盾?从中国古代老子“小国寡民”的构想、陶渊明对“世外桃源”的向往,到英国莫尔的“乌托邦”,他们都在期望发现或建设一个没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然而这样的世界是根本不存在的,他们的理想也只能是一种空想。第36页/共60页(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1.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普遍性(1)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第37页/共60页 苏轼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第38页/共60页认识运动认识运动社会运动社会运动生命运动生命运动化学运动化学运动物理运动物理运动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结论结论矛盾举例矛盾举例各种运各种运动形式动形式运动领域运动领域自自 然然 界界社社 会会思思维维静止与运动静止与运动吸引与排斥、正电与负电等吸引与排斥、正电与负电等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等化合与分解、氧化与还原等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等同化与异化、遗传与变异等基本矛盾、阶级矛盾、文明与愚昧基本矛盾、阶级矛盾、文明与愚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正确与错误、知与不知正确与错误、知与不知事物的事物的运动形式运动形式都存在着都存在着矛盾;矛矛盾;矛盾存在于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一切事物之中;矛之中;矛盾无处不盾无处不在。在。第39页/共60页第40页/共60页(2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原理: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方法论: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 1 1、矛盾普遍性、矛盾普遍性第41页/共60页各有解释各有解释一学生提出:一学生提出:“打人与被打有何不同打人与被打有何不同”,请教老师。,请教老师。历史老师:打人是侵略者,被打是受害者。历史老师:打人是侵略者,被打是受害者。英语老师:打人是主动式,被打是被动式。英语老师:打人是主动式,被打是被动式。物理老师:打人是施力,被打是受力。物理老师:打人是施力,被打是受力。教导主任:各记大过一次。教导主任:各记大过一次。A A、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 上述事例告诉我们不同的学科研究的矛盾不同。上述事例告诉我们不同的学科研究的矛盾不同。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世界上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万别的内在原因。2 2、矛盾特殊性、矛盾特殊性第42页/共60页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低低高高 B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发芽幼苗发育开花结果死亡发芽幼苗发育开花结果死亡植物植物人类社会人类社会2 2、矛盾特殊性、矛盾特殊性第43页/共60页带领我们站起来带领我们富起来带领我们强起来 B 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 ;2 2、矛盾特殊性、矛盾特殊性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不同时代存在不同的矛盾。第44页/共60页 C、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也各有特殊性 第45页/共60页1.“1.“量体裁衣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对症下药”、“因因地制宜地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符合符合唯物辩证法的下述原理唯物辩证法的下述原理()()A A 矛盾普遍性原理矛盾普遍性原理B B 物质决定意识原理物质决定意识原理C C 矛盾特殊性原理矛盾特殊性原理D D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第46页/共60页个性个性共性共性特殊性与普遍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离不开特殊性。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也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第47页/共60页六国时,赵人公孙龙善辩。据说,他有一次骑马过关,关吏说:“马不准过。”公孙龙回答说:“我骑的是白马,白马非马”。说着就连马一起过去了。公孙龙的公孙龙的论断有无合理论断有无合理性?从哲学角性?从哲学角度看它错在什度看它错在什么地方么地方?想一想第48页/共60页思考:水果和苹果、梨、香蕉是什么关系?思考:水果和苹果、梨、香蕉是什么关系?第49页/共60页 一方面: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1 1、为什么抽象的水果是不存在的?、为什么抽象的水果是不存在的?2 2、“抽象的水果是不存在的抽象的水果是不存在的”说明什么哲学道理说明什么哲学道理?第50页/共60页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天地间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第51页/共60页苹果水蜜桃菠萝水果寓于寓于第52页/共60页共性:含果酸,糖类,多汁。个性离不开共性另一方另一方面,面,特特殊性也殊性也离不开离不开普遍性普遍性第53页/共60页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不同场合是可以变化的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不同场合是可以变化的中中国国人人黄黄种种人人人动动物物生生物物个性个性共性共性个性个性共性共性个性个性共性共性个性个性共性共性第54页/共60页7 7、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多数与少数的关系多数与少数的关系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一事物与他事物的一事物与他事物的关系关系 对立与统一的关系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一般与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个别的关系A A B B C C D D 第55页/共60页矛盾矛盾对立对立统一统一斗争性斗争性(相互排(相互排斥、对立)斥、对立)同一性同一性(相互依(相互依赖、转化)赖、转化)前前提提寓寓于于矛盾矛盾的普的普遍性遍性矛盾的矛盾的 特殊性特殊性承认、承认、分析揭分析揭露、解露、解决矛盾决矛盾具体问具体问题具体题具体分析分析寓寓于于离离不不开开第56页/共60页世界一切事物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方面。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统一属性是同一性,斗争性与同一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既相互依赖又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矛盾的普遍性指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中,特殊性又离不开普遍性第57页/共60页土地爷的哲学 古时候有一神话故事说,有一次土地爷外出,临行前嘱咐儿子们把祈祝祷者的话记下来。他走后,来了4 4个祈祷者;船夫祈祷赶快刮风,果农祈祷别刮风,农民祈祷赶紧下雨,行路人祈祷千万别下雨。这一下子可难住了土地爷的儿子们,他们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很快,土地爷回来了,看了儿子们的记录,便在上面批了4名话:刮风莫刮果树园,刮到河边好行船;白天天晴好走路,夜晚下雨润良田。如此一来,4个不同的祈祷者都如愿以偿、皆大欢喜。第58页/共60页三、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矛盾的特殊性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这是马克,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思主义重要原则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活的灵魂。1 1、含义对应原理:2 2 、为什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2 2)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第59页/共60页感谢您的观看!第60页/共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