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细胞核和染色体.pptx
着丝粒在染色体上的位置:中着丝粒染色体(Metacentric chromosome)近中着丝粒染色体(Submetacentric chromosome)近端着丝粒染色体(Arocentric chromosome)端着丝粒染色体(Telocentric chromosome)染色体的各部分名称染色体(Chromosome)姊妹染色单体(Sister chromatid)第1页/共44页根据着丝粒位置进行的染色体分类图示第2页/共44页1 1、着丝粒与动粒(也称着丝点,kenetoche,kenetoche)着丝粒和动粒(着丝点)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中期染色单体相互联系在一起的特殊部位;后者指主缢痕处两个染色单体外侧表层部位的特殊结构,它与仿锤丝微管相接触。着丝粒含3个结构域,即:动粒结构域(kinetochore domain)、中央结构域(central domain)和配对结构域(paring domain)。第3页/共44页 动粒结构域位于着丝粒的表面,由外板(outer plate)、内板(inner plate)、中间区(interzone)和围绕外层的纤维冠(fibrous corona)。内外板的电子密度高,中间区电子密度低。内板与中央结构域的着丝粒异染色质结合,外板与微管纤维结合,纤维冠上结合有马达蛋白。第4页/共44页 中央结构域位于着丝粒结构域的下方,是着丝粒区的主体,由高度串联重复的卫星DNA构成,重复单位171bp,重复2000-3000次,表现为异染色质特性。第5页/共44页 配对结构域位于着丝粒结构的内层,中期两条染色单体在此处相互连结,在此区域发现有两类蛋白,一类为内着丝粒蛋白INCENP(inner centromere protein),另一类为染色单体连接蛋白CLIP(chromatid linking protein).第6页/共44页 对着丝粒蛋白主要是使用ACA来研究的。ACA是从CREST 综合症病人血清中分离出来的抗着丝粒蛋白的抗体(anticentromere antibodies)。用ACAs发现鉴定出来的CENP主要有6种,即:CENP-A至F,它们都能与一个17bp的DNA模式特异结合,与细胞的分裂及调控密切相关,进化上非常保守。第7页/共44页第8页/共44页着丝粒结构区域组织第9页/共44页着丝粒的3个结构域第10页/共44页着丝点结构域第11页/共44页荧光原位杂交显示着丝粒卫星DNA第12页/共44页2、主缢痕(primary constriction)中期染色体上一个染色较浅而缢缩的部位,主缢痕处有着丝粒,亦称着丝粒区,由于这一区域染色线的螺旋化程序低,DNA含量少,所以染色很浅或不着色。一般动植物的染色体具有一个位置固定的着丝粒(localized contromere),有些生物整个染色体都具有着丝粒活性,称为全着丝粒(holocentromere)如:如蛔虫、线虫、蝶、蛾、蚜虫等。第13页/共44页3、次缢痕(secondary constriction)除主缢痕外,染色体上第二个呈浅缢缩的部分称次缢痕,次缢痕的位置相对稳定,数目、位置和大小是鉴定染色体个别性的一个显著特征。4、核仁组织区(nucleolar organizing regions,NORs)核糖体RNA基因(5SrRNA基因除外)所在的区域。核仁组织区位于染色体的次缢痕区,但并非所有的次缢痕都是NORs。第14页/共44页5、随体(satellite)指位于染色体末端的球形染色体节段,通过次缢痕区与染色体主体部分相连。位于染色体末端的随体称为端随体,位于两个次缢痕中间的称中间随体。第15页/共44页6、端粒(telomere)染色体端部的特化部分,作用是维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个体性(用X射线将染色体打断,不具端粒的染色体末端有粘性,会与其它片段相连或两端相连而成环状)。端粒由高度重复的短序列串联而成,在进化上高度保守,不同生物的端粒序列都很相似,哺乳类的序列为GGGTTA,500-3000次重复。第16页/共44页荧光原位杂交显示端粒和端粒序列第17页/共44页 二、染色体DNA的三种功能元件 为确保染色体的复制和稳定遗传,染色体具有3个基本元素,即:自主复制序列(autonomously replicating DNA sequence,ARS)、着丝粒序列(centromere DNA sequence,CEN)和端粒序列(telomere DNA sequence,TEL)。第18页/共44页染色体的三种基本序列第19页/共44页1、自主复制序列(ARS)是DNA复制的起点,酵母基因组含200-400个ARS,大多数具有一个11-14 bp,富含AT的共有序列(ARS consensus sequence,ACS)。含有这一序列的质粒能高效转化宿主细胞,并能在细胞中独立于宿主染色体存在。第20页/共44页2、着丝粒序列(CEN)不同来源的CEN的共同特点是具有两个彼此相邻的核心区,一个是80-90 bp的AT区,另一个是11 bp的保守区。CEN由大量串联的重复序列组成,如卫星DNA,其功能是参与形成着丝粒,使细胞分裂中染色体能够准确地分离。第21页/共44页3、端粒序列(TEL)不同生物的端粒序列都很相似,由长5-10 bp的重复单位串联而成,人的重复序列为GGGTTA。真核细胞染色体端粒的重复序列不是染色体DNA复制时连续合成的,而是由端粒酶(telomerase)合成后添加到染色体末端。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具有逆转录酶的性质,以物种专一的内在RNA为模板,把合成DNA的添加到染色体的3端。第22页/共44页端粒序列和端粒酶第23页/共44页 端粒起到细胞分裂计时器的作用,端粒核苷酸复制和基因DNA不同,每复制一次减少50-100 bp,正常体细胞染色体缺乏端粒酶活性,故随细胞分裂而变短,细胞随之衰老。人的生殖细胞和部分干细胞染色体具有端粒酶活性,所以人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末端比体细胞染色体末端长几千个bpbp。肿瘤细胞和永生细胞系具有端粒酶的活性。第24页/共44页人工染色体:1983年,A.W.Murray等人首次成功构建了包括ARS、CEN、TEL和外源DNA,总长度为55kb的酵母人工染色体(yeast artificial chromosome,YAC)。YAC可用于转基因和构建基因文库,容纳插入片段的能力远高于质粒。第25页/共44页三、核型与染色体显带 对人类到底有多少条染色体这样的问题一直争论到1956年才得以确认,主要归功于50年代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低渗处理,压片技术以及秋水仙处理和细胞培养技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发展起来的各种染色体分带技术,使染色体的研究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为人类遗传病的鉴定,物种的亲缘关系与进化研究、遗传育种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第26页/共44页核型(karyotype)是细胞分裂中期染色体的表型,包括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等方面。如果将成对的染色体按形状、大小依顺序排列起来叫核型图(karyogram),而染色体组型(idiogram)通常指核型的模式图,代表一个物种染色体的模式特征。核型分析对于探讨人类遗传病的机制、物种亲缘关系与进化、远源杂种的鉴定等具有重要意义。第27页/共44页一种蝉的有丝分裂核型第28页/共44页染色体显带技术:是经物理、化学因素处理后,再用染料对染色体进行分化染色,使其呈现特定的深浅不同带纹(band)的方法,于19681968年由瑞典人CaspersonCasperson首先建立。显带技术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产生的染色带分布在整个染色体的长度上,如:G、Q和R带,另一类是局部性的显带,它只能使少数特定的区域显带,如C、Cd、T和N带。第29页/共44页Q带:喹丫因染色后,紫外照射下的明暗带(富含AT的明带,富含GC的暗带);G带:Giemsa染料染色后所呈现的染色体区带;R带:是中期染色体经碱性磷酸盐处理,丫啶橙或Giemsa染色后所呈现的带型,一般与G带正好相反;C带:显示着丝粒结构异染色质及其它染色体区段的异染色质。T带:是染色体端粒部位经丫啶橙染色后呈现的区带;N带:Ag-As染色,主要染核仁组织者区域的酸性蛋白。1975年建立了染色体高分辨显带技术。染色体微切割和分子克隆技术。第30页/共44页正常男人染色体显带核型第31页/共44页人类G带核型(显示染色体上富含AT的序列)第32页/共44页人类Q核型(Q带与G带相似)第33页/共44页人类带C核型(显示着丝粒异染色质)第34页/共44页人类染色体组型和带型第35页/共44页 四、巨大染色体1多线染色体(polytene chromosomepolytene chromosome)1881年意大利的Balbiani发现双翅目摇蚊幼虫的唾腺细胞的具有如下特点:体积巨大,染色体比其它体细胞染色体长100-200倍,体积大1000-2000倍。多线性,每条多线染色体由500-4000条解旋的染色体合并在一起形成。体细胞联会,同源染色体紧密配对,并合并成一个染色体。横带纹,染色后呈现出明暗相间的带纹。第36页/共44页膨突和环,在幼虫发育的某个阶段,多线染色体的某些带区疏松膨大,形成膨突(puff),或巴氏环(Balbiani ring)。用H3-TdR处理细胞,发现膨突被标记,说明膨突是基因活跃转录的形态学标志。多线染色体是由于核内有丝分裂的结果,即染色体多次复制而不分离的结果。第37页/共44页果蝇的多腺染色体第38页/共44页多线染色体带和胀泡形成示意图第39页/共44页2灯刷染色体(lamp-brush chromosomelamp-brush chromosome)18821882年FlemmingFlemming首次报道,这种染色体最早发现于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双线期。由于染色体主轴两侧有侧环,状如灯刷,故名灯刷染色体。由两条同源染色体组成,在交叉处结合,每条同源染色体含2条染色单体。轴上有一些染色粒,代表染色质紧密螺旋化的部位。同时两条染色单体向两边伸出许多侧环,一个平均大小的环约含100 bp DNA100 bp DNA,两栖类一套灯刷染色体大约有一万个侧环。第40页/共44页 灯刷染色体中大部分DNA以染色粒形式存在,没有转录活性。侧环是RNA活跃转录的区域,一个侧环是一个转录单位或几个转录单位的组合,侧环的粗细与转录状态有关。第41页/共44页灯刷染色体第42页/共44页灯刷染色体结构模型第43页/共44页感谢您的观看。第44页/共4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