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设计》青银高速公路齐河至夏津段第五合同段.doc
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青银路五合同2004年下半年施工组织设计青银高速公路齐河至夏津段第五合同段2004年下半年施 工 组 织 设 计山东省路桥集团有限公司青银高速公路齐河至夏津段第五合同段项目部2004719 目 录编 制 依 据4第一章、工 程 概 况5(一)、工程概况5(二)施工组织机构9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10第一节 路基工程施工10(一)、路基填筑10(二)软土地基预压期和沉降观测15(三)台背回填施工(关键工序)16第二节 涵洞工程18第三节 马颊河特大桥施工19一、30m连续箱梁上行式移动支撑系统施工工艺19(二)、移动支撑系统的组装20(三)、移动支撑系统的施工原理及工艺流程21第二部分 满堂支架施工工艺33第四节 中桥、分离立交、小桥施工361 下部结构施工362 上部结构施工38第五节 路面工程施工42一、底基层施工43二、基层施工49三、粘层、封层的施工52四、沥青砼下面层施工52五、中上面层施工57六、土路肩及中央分隔带路缘石施工64第六节 防护排水工程661 混凝土拱形骨架护坡672 排水工程69第三章:各分项工程施工顺序72第四章、保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74(一)确保工程质量的措施74(二)确保工期的措施78第五章、冬季和雨季的施工安排80(一)冬季的施工安排80(二)雨季的施工安排80第六章、质量安全保证体系841、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842、质量保证体系842:安全保证措施:88第七章、环保措施和廉政措施90(一)、环境保护措施90(二)、生活区卫生设施92第八章 其他应说明的事项94(一)现场文明施工措施94(二)宣传工作95(三)消防治安措施95(四)劳务队伍的管理96附录:98 编 制 依 据(1) 山东省青银高速公路齐夏段第五合同段招标文件(2) 山东省青银高速公路齐夏段第五合同段合同协议书(3) 山东省青银高速公路齐夏段第五合同段补遗书(4) 山东省青银高速公路齐夏段第五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5) 青银高速公路齐夏段第五合同段总体施工组织设计(6)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7) 公路工程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053-94)(8) 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9) 公路工程金属试验规程(JTJ 055-83)(10) 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 056-84)(1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1-98)(12)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13)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 033-95)(1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15) 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2-96)(16)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JTJ 074-94)(17)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第一章、工 程 概 况(一)、工程概况青银路齐河至夏津段(鲁冀界)是国道主干线青岛至银川公路的一部分,位于山东省西北部,起自齐河县的晏城镇,与京福高速公路相交;止于鲁冀交界处夏津县渡口驿乡西的卫运河,与青银路河北段顺接,全长88.388公里。它的建设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完善国家干线公路网具有重大意义,为中国哦西部与东部沿海的联系,开辟了一条高速通道,为省际间、城市间提供了快速、安全、经济、舒适的交通条件。青银路齐河至夏津段也是山东省“五纵、四横、一环”公路网主框架之“一横”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鲁西与鲁中及东部沿海经济往来的重要通道。它的建设对于加快山东省路网结构的完善,推动鲁西经济的发展,强化“东西结合,加快发展”战略方针的进一步实施,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项目是第五合同段,起点位于高塘县黄圈村西南、马颊河东岸K55+800处,向西跨过马颊河、六五河、省道315,终点位于夏津县甜水庄北,桩号为K70+800,全合同段全长15公里。包含路基桥涵及防护排水、路面工程等工程。主要工程包括:路基填土188.8万m3、特大桥1座、中桥2座、小桥1座、分离立交4处、天桥1座、通道33道,路面工程15公里。 1、主要技术指标 本工程设计标准为汽超-20、挂-120,设计车速为120公里/小时,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为28米,主线结构物与路基同宽。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为1/300;其他为1/100。 2、工程地质地貌本工程地处华北平原至黄泛平原,其地形地貌受黄河冲刷、沉淀及迁徒泛滥直接作用形成。路线所经区域,地势平坦,海拔高度较低,起伏较小,局部为河谷(流)地貌。地形总趋势西南高,东北低。主要不良地基为盐渍土,路线所经地区的CBR值普遍较低,部分路段地下水位高。 3、工程地质和地震 齐河、禹城东、夏津东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基本地震烈度为度,对应桩号K0K14、K67终点;禹城西、高塘、夏津东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基本地震烈度为度,对应桩号K14K67。4、气象和水文 路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冷热干湿季节明显。春季干旱少雨多风沙,夏季炎热多雨时有涝,秋季有晚秋旱,冬季严寒干燥。在季节分布上,呈现夏冬长,春秋短的季节特征。年平均气温13.1,一月份平均气温-3.1,七月份平均气温27,年平均降水量600毫米左右。5:工期和目前完成工程量 截止到2004年6月30日,我部完成工程量如下:(1) :目前完成工作量自开工累计完成 8314 万元,占合同总量的 38.19 %。(2) 形象进度A、本合同填土共161.56万立方米,累计完成154万立方米;B、强夯 32355.75 / 15 平方米/段,累计完成 32355.75 / 15 平方米/段;3%石灰改善土累计完成72000立方, 5%石灰改善土累计完成30000立方,12%石灰改善土累计完成1000立方。C、渍土处理共 125625.8 平方米,累计完成 125625.8平方米;D、大桥为606.66/1米/座,开工1座, 特大桥桩基共 92 根,承台42个,墩柱(肋板)80个,盖梁8个,台帽4个,累计完成特大桥桩基 92 根,承台 42 个,墩柱(包括肋板) 80 个;盖梁完成6个,台帽完成2个。E、桥为114.88/2米/座,开工 2 座, 中桥桩基共52根,系梁8个,立柱52个,盖梁12个,台帽8个;累计完成中桥桩基 52 根,系梁4个,墩柱(包括肋板) 22个;F、通道(不包括箱形)为554/24米/座,开工 24 座, 通道桩基共412 根,承台96个,立柱120个,台身96个,盖梁42个,台帽96个;累计完成通道桩基 412 根,承台96 个,立柱110个,台身 95 个,盖梁个32,台帽75个;箱形通道为353.14/10米/座,开工 10 座, 本旬完成 1 座,累计完成 9 座;G、涵洞为445.53/16米/座(未加边沟涵),开工10 座,累计完成9座;H、桥69.44/1米/座,开工1座, 天桥桩基共 14根,承台5个,墩柱(肋板) 5个,累计完成天桥桩基 14根,承台 5 个,墩柱(包括肋板)5个;I、离立交为334.96/4米/座,开工4座, 分离立交桩基共158根,承台16个,系梁12个,立柱62个,台身16个,盖梁26个,台帽16个;累计完成分离立交桩基 158 根,承台16个,系梁6个,立柱41个,台身 7个,盖梁 0个,台帽 0个; J、本合同灌注桩共22783/728米/根(K70+355小桥16棵桩基取消) 累计完成22783/728米/根;其中: 直径1.0米累计完成 9652/420 米/根;直径1.2米累计完成 4380/126 米/根;直径1.3米累计完成 1266/42 米/根;直径1.5米累计完成 2641/64 米/根;直径1.8米累计完成 4844/76 米/根。K、累计完成实心板 520 片,10米空心板594片,13米空心板 138片;16米空心板 48片,20米5片。L 承台共159个,完成159个,占总量的100%;台身共118个,完成108个,占总量的91.53%;立柱共310根,完成249根,占总量的80.3%;台帽共126个,完成77个,占总量的61.11%;盖梁共88个,完成38个,占总量的43.18%。 本工程工期自2003年10月28日至2005年11月28日,合同工期25个月。(二)施工组织机构青银路五合同项目部项目经理:赵绪彪项目总工:杨继庚二分部:颜鲁博 朱国政 一分部:李胜刚 窦元新路面分部:王相涛 吴传记综合办公室:杨学超工程部:刘仰胜 张中莲试验室:孟广兴 冯加文质检部:许友刚 肖启涛财务部:谭明光:谭明光路基 :王培建 高波特大桥:姜广军、赵文清通道、分离立交涵洞:郭磊亮 王法军拌和站:刘新明路基防护工程:吕新建刘孝松分离立交、中桥:盛贵春预制场:刘性锋拌和站:刘振明机料部:陈占志宋征第二章: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本合同段剩余主要工程项目有:路基填筑、通道、桥梁工程(含特大桥、中小桥、分离立交、天桥)、路面工程、防护与排水工程、通信管线工程。其中路基填筑、台背回填、路面(底)基层与面层、桥梁桩基、预制板、现浇箱梁、桥面铺装、通信管线工程为重点(关键)工程;路基填筑为难点工程。本着连续、均衡、平行、快速的基本原则,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简述如下:第一节 路基工程施工全线路基采用整体式断面,全宽28米,双向4车道。本合同段内共有路基填方188.8万立方米,基本属于借方填筑,挖方6.8万立方米。设三个路基施工队,负责路基地表处理、路基开挖与填筑等工作。(一)、路基填筑1、路基填筑1.1 对填料取样试验,测定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上路床惨灰处理时,应采用路拌机进行施工.1.2 借土区的开挖在监理工程师及业主同意的情况下,按提供的取土场取土,如有变更取土位置,必须经过监理工程师、业主和设计单位同意后 另行确定取土场位置。1.3 路基取土按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取土,取土深度符合业主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1.4填方作业按路面平行线水平分层摊铺。填筑前选可行性地段做1000m2的压实试验段,现场技术员记录好填料的松铺厚度、含水量、压路机类型、最佳组织方式、碾压速度、碾压遍数和最终压实度,并依次控制填筑时的松铺厚度。试验结果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作为该种填料施工控制的依据。1.5监理工程师签认的压实层数不少于总填土高度除以规定的每层最大压实厚度所得层数。1.6 用全站仪放出路基中桩、边桩;用水准仪测出原地面标高。 1.7填方作业实行“划格上土,挂线施工,平地机整平”。即上土前,根据压实厚度和每车的运量确定单位车辆的卸土面积,用白灰线打出方格控制卸土范围;整平时,根据松铺厚度在路基边缘纵向钉桩挂线施工,钉桩采用长70 cm,断面5×5 cm的木桩,用红白漆每10 cm交错标注,沿路线每7m设一处,要求钉桩竖直,挂线平顺。1.8松铺厚度土方不宜超过30cm;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1.9填土路段分段作业时,两个相邻的交接处不在同一时间填筑的,先填段按1:1坡度分层留台阶;两段同时施工时,要分层相互交叠衔接,其衔接长度不小于2米。1.10为保证路堤边缘的密实度,每侧填土应超出路基设计宽度50cm以上,在填筑结束修整边坡时予以挖除。1.11整个施工期间,要采取有效措施排水1.12填方作业不得对邻近的结构物和其它设施产生损坏及挠动。2、填方整平2.1根据所划规格上完土后,先用推土机初平,并按挂线施工法挂好线。2.2初平完毕后,先用压路机稳压一遍,再用平地机配合人工精平,使其获得均匀一致的厚度、表面平整,保证压实均匀.。3、碾压 3.1 路堤填筑应以重型压实机械为主,再辅以少量中轻型压路机,桥涵台背施工必须配备大于1T的小型振冲压路机和冲击夯。3.2路堤压实:碾压前及时测定其含水量,只有控制在接近最佳含水量时方可进行碾压。含水量不符合要求的,应根据需要将土中加水充分拌匀,或按监理工程师同意的方法将材料风干到合适的含水量。3.3碾压顺序:填料碾压时先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一遍,再轻振二遍,使其获得一个均匀初压,然后重振至压实度符合技术规范要求,最后再静压一遍,表面上应没有明显轮迹。3.4为保证碾压质量,压路机碾压时必须遵照如下要求进行操作:3.4.1在直线段先碾压两侧,然后平行向中间碾压.3.4.2采用纵向进退式进行,压路机行进速度宜控制在4KM/H左右3.4.3压路机横向轮迹一般要重叠0.40.5米,且应特别注意均匀,前后两相邻施工区段要纵向重叠碾压1.01.5米,达到无漏压,无死角.3.4.4禁止横向碾压路基和在路基上随意转弯.4、掺灰处理路基4.1概述 距路槽底部60Cm路基分三层进行掺灰处理,掺入量分别为3%、5%、12%。石灰采用优质钙质石灰粉.由试验室确定石灰类型(石灰粉、消解后石灰)。4.2施工要点4.2.1在经过验收合格后的待筑层上采用挖掘机装土自卸汽车运至施工路段,并由专人指挥到指定位置卸料,同时用推土机进行整平,人工配合施工,平地机进行初平。4.2.2在上土整平后,根据设计的掺灰量和掺灰层的厚度,以及运输石灰车辆的能力(运载能力)进行人工布格,(布格的大小尽量与每车石灰摊铺面积相符以便掺灰均匀),按每格的用量指挥卸车,采用人工摊铺石灰,设专人(试验人员)随时检验摊铺量是否均匀,对不均匀处及时进行调整,以满足掺灰的均匀性.4.2.3采用路拌机进行拌和,遍数以满足土层的拌和均匀为止,即达到灰土层颜色一致,无灰条灰斑、整体层位均匀一致,颗粒大小满足规范要求。4.2.4拌和均匀时,掺灰结束后,采用自行式压路机以3-4KM/H稳压一遍。第一遍拌和时,下齿深度不得将施工层拌透(预留3-4CM)。待第二遍拌和时下齿到下层面的1-2CM处进行拌和,以利层与层间的结合,拌和遍数以满足灰土拌和要求为止,一般2-3遍即可,对于边角部位和台背处路拌机施工不到位处,采用铧犁、旋耕机配合施工,死角处人工配合,总之无论用何种拌和方法,均匀以灰土均匀和颗粒大小符合规范要求为准。 4.2.5对于石灰土层,在拌和结束后,如含水量仍大。采用铧犁和旋耕机配合翻晒或先翻晒后掺灰,如含水量较小,采用洒水车补充水分。4.2.6拌和均匀后,应及时稳压,碾压完毕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进行下层施工。5、 雨季施工要求1) 提前开挖路基两侧的排水沟,做好临时排水,避免雨水冲刷、淤积农田。整个路基范围内排水系统良好,避免雨水浸泡路基。2) 整个施工期间,每层填料顶面要形成2%左右双向排水横坡,每隔20-30m在土路梗处开口,并在边坡处设临时泄水槽。泄水槽由人工修整并砂浆抹面硬化。降水由泄水槽集中排出,避免冲刷路基边坡。3) 路基填土要做到随上土、随整平、随碾压,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天完成压实,避免填筑松土被雨水浸泡。4) 雨后应对路基重新压实,并对压实度进行检测。5) 雨后填土应检查下层有无橡皮土,若发现橡皮土应立即挖除,晾晒后重新回填。6) 对于台背回填、石灰改善土的施工,应防止雨水浸泡拌和料造成石灰流失、降低石灰含量。雨后及时滴定石灰含量,若不能满足要求时,须作补灰处理。7) 为保证路基填筑质量,对于受雨水冲刷破坏的路基边坡要采用逐层夯实的方法回填,严禁松土填补。1、 检验6.1碾压后进行自检,主要进行压实度、平面位置、宽度、厚度等检验,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检验6.2路基在雨后施工前,要进行复压,并报监理工程师重新检验,合格后方可填筑。2、 回填基坑全线桥涵结构物的桥台在清理地表后进行强夯处理。回填基坑是指基坑后台背填土侧基坑的回填。7.1施工要点7.1.1基坑基底应无虚渣、浮土、积水,并应夯实整平。7.1.2施工前应对进场材料按批进行抽检,以保证材料质量.7.1.3施工前应对施工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调整,以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状态。7.1.4配备充分的电源和设备,确保施工连续进行.7.2材料材料选用石灰稳定土,石灰含量为8%.3、 路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8.1加强测量控制:施工前要对导线点和水准点进行复测校核,对可能覆盖的控制点要做护桩并精确测量,路基施工中每一层都要进行放样,准确控制中桩位置,标高及该层填土边缘位置,避免不足和超填浪费,按要求加款部分应随着路基的增高,将其多余部分随时整修加以利用.8.2加强检测:按照规范和监理工程师要求及时测定填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以控制施工质量,随时掌握填料的天然含水量.当其含水量偏大时,应先挖出,摊在稍高处晾晒,然后才可铺填.当天气干燥时,摊铺后要用洒水车洒水.控制洒水车行走速度,以使洒水量适度.洒水车不得在一处停留,以免造成局部过湿.总之,要控制填料在最佳含水量时碾压.8.3严格控制每层摊铺厚度、压路机行进速度、碾压遍数和振动力大小,以及进行自检,确保碾压密度达到设计要求。8.4路基压实度标准应符合技术规范要求.路基填料应符合规范要求.路基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8.5雨季前必须作好已填筑路基的临时纵横向排水,尤其对高填方路段应做好防水处理.(二)软土地基预压期和沉降观测a 在软基地段路堤完工到路面铺筑之前,应有路基预压期为150180天。b 沉降期内,没有监理工程师的批准,不得在预压路堤上修筑任何工程,但可加填由于沉降引起的附加填土。c 预压期内,按规定进行沉降观测。在预压期内完成前14天,应将监测原始记录、沉降记录汇总表、沉降曲线等资料以及完成预压期的分析报告,报监理工程师批准。预压期可根据沉降监测结果在监理工程师指示下确定是否应予延长。d 路基沉降变形达到预期值后(沉降速率不大于3mm/月),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始允许铺筑路面。有超出路床以上的多余填料时,应在路面即将铺筑之前,将路堤超出的多余填料卸除,并将路堤整修到路床面标高和满足压实要求。e 在软基地段路堤施工前将用于沉降观测的记录表和报表格式报监理工程师批准。f 填筑路堤之前,在清理好的地表上安装沉降板。沉降板应符合图纸或监理工程师的要求。g 施工过程中,应对沉降板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不使其变形和损坏。h 施工期间,每填筑一层填料进行一次观测。路堤填筑完毕后,每14天进行一次定期观测,直到预压期完成、多余料卸除为止。i 在路堤两侧趾部设置混凝土侧向变位桩。对侧向变位桩按三维控制,与沉降观测同步。j 在每次观测后及时整理、汇总测量结果,并报监理工程师。(三)台背回填施工(关键工序)1、概述台背填筑质量直接影响台后路基稳定,路面成型后桥台后出现裂缝与桥梁衔接出路基下沉等现象,兼因台背填土没按要求进行所致,特别是桥头跳车这一普遍关注的问题,专家一致认为与台背填土质量有极大关系,为此对台背填土作为关键部位,重点控制。2、施工要点所有结构物的台后,在清表后进行强夯处理。台背回填材料采用石灰稳定土,石灰含量为8%。2.1台背回填前先将桥台基坑回填至原地面标高,这部分属于基坑回填,按基坑回填方法进行。2.2台背回填务必在梁板安装,支撑细梁完成后,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行。2.3填筑前清除结合面淤泥、杂物、软土、松散土与路基衔接部位逐层开挖台阶、分层填筑。2.4作业面尽量能满足压路机操作,当台背太窄不能满足压路机碾压时,需开挖路基一定长度,个别角隅压路机无法碾压或八字墙外侧不准重型碾压处,采用手扶电夯进行夯实。2.5填筑前在台背处,分左、中、右用红漆标示出填层厚度和层数,以保证填筑层厚和表面横坡一致。2.6台背回填范围内压实度要求由下至上均达到95%。2.7台背回填时,要顺路基做成一定的坡度,防止雨水浸泡台背和雨水沿结构物的外壁渗透而影响填筑质量。2.8桥头回填作为关键部位重点控制。3、主要机械设备推土机、挖土机、装载机、压路机、振动夯、自卸汽车及石灰土拌和专用设备。第二节 涵洞工程本合同段目前涵洞剩余主要是线外涵。施工前要先改道或改勾,以保证被交道路的通行和当地排水系统的通畅。涵洞的台背回填须对称进行,涵顶填土需达到规定厚度后可在其上行车。钢筋混凝土箱涵施工工艺如下:1、 施工放样:施工前先放出基坑位置,放出中线桩,并引至不宜破坏的地方以备校核用。2、基坑开挖:采取机械开挖配合人工修整的方法进行基坑开挖,并进行地基承载力检测,如地基承载力不符合设计要求,应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3、 基坑施工完后,铺设砂垫层。支立模板,在涵身中部设变形缝一道,浇注箱涵基础混凝土,然后测量放样,并用墨线标出箱涵的轴线、边线。4、绑扎底板钢筋和侧板预埋筋,支立模板,采用就地浇注工艺。全箱涵分为两次浇注。第一层浇至底板的内壁以上30,第二层浇注剩余部分。两次浇注的接缝处保证有良好的衔接面(粗糙、干净并且没有堆落的混凝土、砂浆等)。5、砼由拌和站集中拌制,砼搅拌运输车运至现场,汽车式起重机配吊斗进行浇筑,插入式振动器进行振捣,浇筑完成覆盖并洒水进行养生。6、进行变形缝处理,采用2宽涂沥青膏的木板填塞。7、进行洞口工程施工,洞口砌石及砼工程均应严格按照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8、搭板在台背回填完工后进行。第三节 马颊河特大桥施工马颊河特大桥在高塘和夏津交界处,中心桩号K56+120,为交角80度的20×30m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桥,全桥共分4联,联间和桥台设D160伸缩缝,下部结构形式为桩式基础、柱式桥墩,肋式轻型桥台。本桥目前下部结构基本完成。现浇箱梁完成2跨。下面主要说明箱梁施工。第一部分 滑移支架施工工艺一、30m连续箱梁上行式移动支撑系统施工工艺(一)、移动支撑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及功能介绍:移动支撑系统(MSS)主要由推进平车、主梁(包括鼻梁)、横梁、外模及内模组成。每一部分都配有相应的液压或机械系统。各组成部分结构功能简介如下:1、推进平车:推进平车为钢箱结构,上面配有液压电气系统,用来控制完成整套移动支架的推进、顶升、落模等操作。推进平车通过竖向支腿支撑在承台或系梁上。支腿共有两对,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推进平车及上面的主梁,将施加在主梁上的荷载通过推进平车腿传递到承台或系梁上。每个推进平车上安装有一对竖向自动液压千斤顶和一个纵向移动液压千斤顶。主梁支撑在推进平车上。推进平车上表面安有聚四氟乙烯滑板或高密度塑料板,通过三向液压系统使主梁在横桥向、顺桥向及标高上正确就位。2、主梁:移动支撑系统主梁有两根,为三节箱形结构。节间用高强螺栓连接。主梁前端设有鼻梁, 起到支架向下一孔移动时的引导和承重作用。3、横梁:横梁为型钢结构,通过销子与主梁连成整体。横梁上设外模吊杆,通过吊杆将外模板悬挂在横梁上。横梁吊杆通过卷扬机进行外模板的收放和调整。4、外模:外模由底板、腹板、肋板及翼缘板组成。底板分块直接铺设在横梁上,并与横梁吊杆相对应。每对底板沿横梁销接方向由普通螺栓连接。腹板、肋板及翼缘板也与外模板支撑梁相对应,并通过在支撑梁设置的模板支架及支撑来安装。外模板按30m+6m的长度设计。5、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板和竹胶板系统相结合。1)、内模的顶部和两侧采用组合钢模板和竹胶板,底部不设模板,首先在箱梁底板上设置架立骨架,骨架的高度与底板砼的厚度相同,再按照箱室设计尺寸做好内模框架,然后将组合钢模板和竹胶板固定在内模框架上;2)、内模的固定:先将内模位置放出,然后在架立钢筋上拼装内模支架,支架以稳固为原则。将内模支架与箱梁钢筋连在一起,保证内模在浇筑过程中位置不发生移动;3)、内模的拆除:当砼的强度达到设计值75%以上时方可进行模板拆除,拆除时按照均匀、对称的原则进行,拆下的模板从天窗运出。6、天窗的预留:在每个箱室两头的1/4跨径处预留一个天窗,以便工人进行砼振捣操作及模板拆除后将模板外运出来。每孔留4个天窗,天窗的尺寸为80×100cm。(二)、移动支撑系统的组装1、推进平车的组装:首先将推进平车支腿安装就位并用水平仪抄平,然后将推进平车吊装就位,并确保平车顶面水平。2、主梁安装:主梁在桥下组装根据现场起吊能力可采用搭设临时支架将主梁分段吊装在推进平车和支架上。组成整体后拆除临时支架。也可将全部主梁组装完成后用大吨位吊机整体吊装就位。3、横梁及外模板的拼装:主梁拼装完毕后,接着拼装横梁,待横梁全部安装完成后,主梁在液压系统作用下,横桥向、顺桥向依次准确就位。在墩中心放出桥轴线,按桥轴线方向调整横梁,并用销子连接好。然后挂设吊杆并铺设底板和外腹板、肋板及翼缘板。4、模板拼装顺序:移动支撑系统按如下工序进行拼装:(1) 主梁的组装及有关施工设备、机具的就位(2) 推进平车及支腿的安装(3) 主梁吊装就位(4) 横梁安装(5) 悬挂吊杆并铺设底板、安装模板支架、安装外腹板及翼缘板、底板(三)、移动支撑系统的施工原理及工艺流程移动支撑系统是世界桥梁施工的先进工法,施工时无需在桥下设置模板支架,而采用两个支撑在牛腿上的钢结构主梁支承外模板,两主梁通过牛腿支架支撑在桥墩柱上。合模(浇筑)状态开模(行走)状态1、模板的调整:移动支撑系统预拱度的调整是施工中重点,移动支撑系统挠度值的来源要考虑周全,挠度值的计算要尽量结合实际情况。该移动支撑系统的挠度值主要有四部分组成:(1)混凝土自重产生的挠度值;(2)浇筑下一孔箱梁时对本孔箱梁的挠度影响值;(3)预应力钢束张拉产生的反拱值,支点间按抛物线计算;(4)支腿节间及推进平车间钢板压缩变形。2、支架系统预压当滑移支架按照设计要求拼装完毕后,进行预压。采用超载预压,即装土袋超载量为20%,超载载预压7天观察支架变形。在跨度的1/4、2/4、3/4断面处的左中右3点进行观测挠度,根据挠度值调整模板安装预拱度。推进状态3、混凝土的浇筑及模板的行走:每孔桥上部箱梁浇筑完混凝土并张拉预应力钢束后,通过液压缸使纵梁下移并带动外模脱离桥身,通过卷扬机将模板下放至设计位置,然后用液压缸顶推纵移模板至下一孔,再通过卷扬机带动外模合拢,连接横梁连接销,调好位置后,安设底板及腹板钢筋、预应力钢束、安装内模板,顺即安设顶板钢筋及预应力钢束,全部工序验收合格后浇注箱梁混凝土。 箱梁混凝土整孔一次浇注完成,由悬臂端向已浇梁段推进。MSS滑移支架具有周转次数多,周转时间短,使用辅助设备少的特点,减少了人力物资的浪费,特别适用于多跨现浇箱梁施工,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能加快施工进度,且能在不中断桥下交通的情况下,保证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和安全施工,在现代化的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二、钢筋工程施工(一)、钢筋加工与安装1、钢筋制作前,熟悉图纸和规范要求,按设计长度下料,考虑到主梁钢筋规格多、数量大,为避免使用混淆,按不同等级、牌号、直径、长度分别挂牌堆放。2、钢筋在加工场内制作,现场安装成型。钢筋的制作及安装均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及进行。钢筋施工时注意控制好电焊机焊接作业,避免引起预应力管道穿孔导致漏浆。焊接作业要尽可能在预应力管道安设之前完成,且焊接时地线联接牢固,并派有专人检查。波纹管在安装前先进行有压渗漏检测试验,通过试压无渗漏者才能用于工程,波纹管采用“井”字型绑扎固定,力求安设后牢固。3、钢筋保护层的控制:采用聚脂塑料垫块或提前预制与主梁等标号相同的砼垫块,砼垫块要预埋钢丝以将砼垫块绑于钢筋上,使其不致脱落和移位。砼保护层的厚度要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二)、预应力筋及预应力管道设置1、 钢绞线进场后,必须对其强度、弹性模量、外形尺寸等有关材料指标进行严格检测,只有通过试验合格的钢绞线才能用于工程。钢绞线应放置在室内以防止锈蚀,施工期间的外露钢绞线采取遮盖或包裹措施,保证钢绞线不得锈蚀和污染。2、 钢束制作:钢绞线下料长度=孔道长度+工作长度。钢绞线下料不得使用电弧焊或气割进行切割,只允许使用切割机或砂轮片,并应使钢绞线的切割面为与轴线垂直的平面,以便张拉时检查断丝。3、 钢绞线编束:长束采用铁丝进行绑扎编束,对钢绞线进行编号以防止其缠绕,每隔11.5m帮扎一道铁丝,铁丝扣向里。短束不进行绑扎,只进行梳理使其自然平顺即可。4、预应力管道:根据设计要求采用金属波纹管。波纹管的连接采用套管连接,连接长度1020cm,在连接处设“井”字型固定架进行固定,而且连接处应平齐,不破裂,不变形,接口处用胶布缠裹后再加缠一层透明胶带。在钢束曲线的最高处设排气孔12道。锚垫板与波纹管连接采用内穿式,即直接将波纹管穿入锚垫板内部,接口处用胶布缠绕,以防止水泥浆进入预应力管道内。5、 钢束定位:钢束定位架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要求定位,直线段一般每延米设置一个定位架,曲线段适当加密。要确保钢束平、纵曲线位置坐标符合要求,锚垫板位置正确及钢束的平顺性。6、 钢束穿束:采用先穿束的工艺进行施工,即在浇砼前将钢束穿入波纹管一同安设,应对接头及管道进行严格检查,确保管道不漏浆。三、混凝土的施工(一)、混凝土拌和与运输1、砼拌和:使用JS500强制式搅拌机拌和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