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教材新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小题抢分练23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pdf
小题抢分练 23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题。(10 分)节日是一个民族最生动的文化表情。同春节、清明节、中秋节一样,端午节源远流长。它是屈原心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大情怀,也是苏轼眼里“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的幸福观;是大人手中的粽子叶,也是孩童腕间的五彩丝。中国文化向来讲究 ,在历史长河的荡涤中获得更大张力。恰如清明节从慎终追远的情愫中走来,融入绿色祭扫、踏青远足等内容;银色浪潮中,重阳节被赋予更多敬老爱老的内涵。至若端午节,丰富的现代化、信息化载体为其注入现代气质,可玩可嚼、可观可赏、可思可想,完美体现着 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民族情感共鸣。文化传承是否久远,取决于人们的认同感与共鸣有多大。节日并非板着面孔才能被记住,老祖宗的智慧告诉我们,跟得上时代步伐的节日更容易为人们所铭记。正是循着这些不断创新、植根传统的文化习俗,使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从少儿捧读离骚天问,到荆楚碧水龙舟竞速,再到“端午文化”走向国际舞台,你会发现,时光流转,中华民族深层的精神追求、独特的精神标识从未变换。也正是循着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中国发展不断积蓄新的力量,将龙舟划出“中国速度”,用时代发展解“天问”之问。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3 分)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二、(2022安徽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45题。(9 分)次韵张询斋中晚春 黄庭坚 学古编简残,怀人江湖永。非无车马客,心远境亦静。挽蔬夜雨畦,煮茗寒泉井。春去不窥园,黄鹂颇三请。立朝无物望,补外傥天幸。想乘沧浪船,濯发晞翠岭。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从诗歌标题可以看出,本诗是依据友人原诗用韵次序而创制的一首酬和之作。B.诗歌开篇两句交代诗人遭遇古籍破损、故人远离的现实,营造一种孤寂氛围。C.诗歌三、四两句化用陶潜名句,表现诗人不避尘嚣却能保持宁静致远的心境。D.诗歌中间四句描写诗人摘蔬煮茗和黄鹂鸣园的场景,语言清新自然,饶有趣味。5.从诗歌最后四句,可以看出诗人对“仕”和“隐”有怎样的追求?请简要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 分)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古人常以“管弦”“丝竹”代指音乐,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以“”表达送客无音乐的遗憾,又以“”表达在远谪之地无音乐的苦闷。(2)苏轼在赤壁赋中表示对于不属于自己的天地间的事物要有“”的态度,对于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要有“”的态度,尽显其取舍的风度。(3)“空”虽表示无,但在诗歌中,尤其是景物描写中别有意味。例如唐代诗句“,”。答案与解析 小题抢分练 23 语言文字运用+古代诗歌阅读+名篇名句默写 1.示例 兼容并蓄 一脉相承 物换星移 2.参考答案 正是循着这些植根传统、不断创新的文化习俗,思国怀远的情怀绵远流传。解析 原句有两处语病:一是语序不当,应先说“植根传统”,再说“不断创新”;二是滥用介词导致成分残缺,应去掉“使”。3.将节日文化习俗比拟为人的面孔,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节日文化习俗应该跟上时代步伐,让人感到生动有趣的道理。4.B 解析 B项,“营造一种孤寂氛围”错误,诗歌开篇两句交代古籍破损、故人远离的事实,是为下面表现诗人虽生活在世俗之中,但心境宁静做铺垫,况且“孤寂”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不一致。5.诗人自谦在朝堂上做官缺少声望,倘能出京任职亦属侥幸,可见他对为官并无过多期待与追求。诗人想象自己在沧浪中乘船遨游,于山岭间濯洗头发,可见他热爱自然、欲隐逸山林的情趣。6.(1)举酒欲饮无管弦 终岁不闻丝竹声(2)虽一毫而莫取 吾与子之所共适(3)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