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考前生物知识梳理及易错题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填空版+答案版).pdf
-
资源ID:71969286
资源大小:382.67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6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中考考前生物知识梳理及易错题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填空版+答案版).pdf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梳理】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_、_、_。2、生物的特征:_ _ _ _ _ _ 除_外,生物都是由_构成的。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_、_和_三大类;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_和_等;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_等。4、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做_。5、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_。生态因素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_、_、_、_、_等;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_。6、生物的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_、_、_、_,还有_和一定的_。7、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_、_、_、_等。8、科学探究(即实验)的一般过_。学会_和_。9、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_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_。_是指对照实验中的_。10、每组对照实验中只能设计一个变量。除了_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必须相同。(即_)接受这个变量处理的为_,不接受这个变量处理的为_。11、实验的过程中进行_是为了_,实验结果_或_的方法,是为了_。12、在一定地域内,_与_所形成的_叫做_。13、生态系统由_和_组成。生物部分包括_(植物)、_(动物)、_(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_、_、_、_等。14、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_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_。15、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条_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_。16、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17、生态系统中_和_就是沿着_和_流动的,并且_。18、有毒物质能够沿_积累。并且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得_。19、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_;营养级越低,生物数量_。20、食物链的书写:从_开始写,写到_,箭头指向_。_和_不能写入食物链中。21、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和_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_。生态系统中_,自动调节能力_。22、生物圈包括_、_和_。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_米以内的水层中。_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3、_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_有“地球之肾”之称。_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_。24、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易错辨析】1.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A.遗传和变异 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活需要营养 D.生长和繁殖 3.下列关于“生物体一般都由细胞构成”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所有的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B 除病毒外的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C.很多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D 有些生物体由细胞构成 4.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秸秆变为肥料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 5.在一个由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将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A.上升 B.下降 C.保持稳定 D.先上升后下降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知识梳理】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会判断)2、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生物能进行呼吸 生物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3、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将生物归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三大类;按生活环境,将生物分为水生生物和陆生生物等;按照用途,将生物分为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4、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叫做生物圈。5、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分为两类: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6、生物的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还有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7、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能举例)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捕食、竞争、合作、寄生等。(能举例且能判断)8、科学探究(即实验)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学会提出问题和作出假设。9、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实验变量是指对照实验中的不同的条件。10、每组对照实验中只能设计一个变量。除了变量不同外,其他实验条件都必须相同。(即单一变量原则)接受这个变量处理的为实验组,不接受这个变量处理的为对照组。11、实验的过程中进行多次重复实验是为了尽量避免偶然因素的发生,实验结果求平均值或求和的方法,是为了增强实验结果的可信度。12、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13、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14、生态系统中,不同生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做食物链。15、一个生态系统中,很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形成了食物网。16、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光。17、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并且逐渐递减。18、有毒物质能够沿食物链积累。并且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积累得越多。19、营养级越高,生物数量越少;营养级越低,生物数量越多。20、食物链的书写:从生产者开始写,写到最高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不能写入食物链中。21、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自动调节能力越强。22、生物圈包括大气圈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水圈中,大多数生物生活在水面下 150 米以内的水层中。岩石圈的表面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23、森林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湿地生态系统有“地球之肾”之称。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主要是 人。24、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易错辨析】1.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答案与解析】选择 D 答案,D 选项不含生物元素,因此不包含生命现象。2.“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说明生物所具有的特征是 A.遗传和变异 B.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活需要营养 D.生长和繁殖【答案与解析】选择 D 答案,“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吹又生”,就是生长繁殖。3.下列关于“生物体一般都由细胞构成”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A.所有的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B 除病毒外的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C.很多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 D 有些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答案与解析】选择 B 答案,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他生物都有细胞结构。4.秸秆还田既增加了土壤肥力,又降低了环境污染。秸秆变为肥料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无机环境【答案与解析】选择 C 答案,分解者指自然界的微生物,能分解动植物的遗体等。5.在一个由草、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若将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将会 A.上升 B.下降 C.保持稳定 D.先上升后下降【答案与解析】选择 D 答案,在该生态系统中存在:草鹿狼的食物链,全部捕杀狼群会使鹿的数量增加,从而使鹿场上的植物(鹿的食物)减少,以鹿为食动物也会随着鹿的增多而增多,后来鹿的数量会随着植物(鹿的食物)的减少而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