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资源跨区域调配(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解析版).pdf

    • 资源ID:71970863       资源大小:1.31M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6.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6.9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资源跨区域调配(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解析版).pdf

    4.2 资源跨区域调配 本课重点 1.结合实例,分析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辩证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3.结合实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本课难点 1.结合实例,分析自然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2.辩证认识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3.结合实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发展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意义。一、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域图,为协调区域资源分布不均现象,该国启动了资源北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该线路跨区域调配的资源可能是()A粮食 B煤炭 C水资源 D木材 2调配线路的选择除需求量,优先考虑的因素是()A地形 B气温 C降水 D交通 3该线路建成后()A导致巢湖水质急剧下降 B加剧南方资源紧张 C方便皖豫苏三省交通联系 D改善北方生态环境【答案】1C 2A 3D【解析】1由图可知,该资源调配的线路为北向,且配以运河,粮食调配过去是南粮北运,现在是北粮南运,A 项与题意不符;北方多煤炭,北煤南运,B 错误;木材北向运输的可能性小,且无需开挖运河,D 错误;水资源北方短缺,开挖运河向北调水的可能性最大,C 正确。故本题选 C。2由上题可知,该线路调配资源为水资源,除考虑需求量外,优先考虑地形,可以实现引水自流,提高调水量,降低调水成本,A 正确;气温、降水、交通等因素与地形相比对调水量、调水成本的影响较小,故本题排除 BCD 三项,选 A。3由图可知,该资源调配线路为水资源调配,通过缓解北方水资源短缺和改善北方缺水的问题,可以改善北方的生态问题,D 正确;由图可知,该调配线路通过巢湖向北输水,可以促进巢湖水体更新,有利于巢湖水质改善,A 错;我国南方水资源丰富,南水北调不会导致南方水资源紧张,B 错;图中调配线路没有通过江苏省,所以不会方便江苏省与安徽、河南省的联系,C 错。故本题选 D。汉十高铁(如图)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同中部地区与西北地区间的便捷联系通道,沿线经过黄鹤楼、炎帝神农故里、隆中国家风景名胜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武当山等风景名胜,是一条黄金旅游观光线路,被称为“湖北最美高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影响汉十高铁修建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加快秦巴山区脱贫致富,有利于社会稳定 B促进沿线城市经济发展 C沿河谷、平原修建,地势平坦 D促进人才交流,产业转移 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选择丹江口水库的首要因素是()A沿线海拔平稳,直接经过华北平原,工程量小 B丹江口水库水质连续 25 年稳定在国家二类以上标准,水质保持优良 C沿线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水资源需求量大 D丹江口水库位于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的上游,相对于东线水源地扬州(位于长江干流下游)流量更大【答案】4B 5B【解析】4高铁修建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促进沿线城市经济发展,B 正确;加快秦巴山区脱贫致富,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人才交流,产业转移,都是区位,但不是最主要的,AD 错误;沿线地区地势起伏大,C 错误。所以选 B。5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选择丹江口水库的首要因素是,丹江口水库水质连续 25 年稳定在国家二类以上标准,水质保持优良,能保证用水地的水质,B 正确;中线工程没有已有的输水管道,工程量较东线大,A 错误;沿线地区经济发达,人口众多,水资源需求量大,是南水北调的原因,不是水源地选择丹江口水库的首要因素,C 错误;东线水源地扬州(位于长江干流下游)流量比丹江口水库水量大,D 错误,所以选 B。2018 年 2 月,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工程计划从雅鲁藏布江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面临的最大障碍是()A技术水平较低 B地质条件复杂 C气候条件恶劣 D资金相对欠缺 7如果“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得以实施,将()A促进新疆地区的农业增产 B增加雅鲁藏布江下游水量 C解决西北地区荒漠化问题 D破坏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 8“红旗河”调水设计线路绕行于青藏高原边缘,而没有经过青藏高原内部的原因()利用天然地势落差实现河流自流保护高原内部生态环境高原内部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困难 缩短路线,节省投资 A B C D【答案】6B 7A 8D【解析】6读图可知,“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沿线主要经过青藏高原边缘地带,地壳活跃,多地震,地质环境复杂,极大地限制了调水工程的实施,B 正确;技术水平、气候条件、资金都不是限制“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的最大障碍,ACD 错误。所以选 B。7该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将极大地改善新疆的水源条件,促进新疆地区农业增产,A 正确;调水工程调水,减少了雅鲁藏布江下游地区的水量,B 错误;调入区水资源增加,会减轻荒漠化,但是不能解决;调入区水资源增加,会改善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C、D 错误。所以选 A。8红旗河从我国的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引水,可以利用天然地势落差实现河流自流,对。线路绕行于青藏高原边缘,而没有经过青藏高原内部,减少了对高原的影响,保护高原了内部生态环境,故对。高原内部地质条件复杂,施工困难,不易穿过高原,对。绕行于青藏高原边缘,路线较长,错。所以选 D。2020 年 12 月 3 日,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中段(吉林长岭-河北永清)正式投产运营,意味着京津冀地区可以直接使用俄罗斯的天然气。该管道与我国的东北管网、华北管网、陕京管道系统及辽河储气库等互联互通。下图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线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与经过蒙古国相比,东线管道线路有利于()A降低管道工程建设难度 B缓解东北地区天然气短缺状况 C缩短管道工程建设周期 D保护线路沿途生态环境 10东线中段与我国多个管道系统和储气库互联互通,主要是为了()A增加天然气进口量 B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C靠近能源消费市场 D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答案】9B 10D【解析】9与经过蒙古相比,东线管道线路绕道我国东北,经过了更多的城市,如黑河、大庆等,缓解东北地区天然气短缺状况,B 正确;绕道我国东北建设难度并没有降低,A 错误;绕道我国东北使管道线路更长,建设周期更长,C 错误;修建管道会对沿线生态环境造成破坏,D 错误。故选 B。10东线中段与我国多个天然气管道系统和储气库互联互通,可以增加管线天然气的来源,有效增强区域天然气供应能力和调峰应急保障能力,实现天然气的稳定供应,D 正确;互联互通并不是为了增加天然气进口量,中国近年来对天然气的需求增加,不互联互通也需要增加天然气进口,A 错;东线中段与我国管道系统的互联互通没有进一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B 错;东线中段与我国管道系统的互联互通,消费市场距离也没有发生改变,C 错。故选 D。11我国陆上天然气主要的集中分布区是()A东北平原、华北平原 B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 C川渝、陕甘宁、青海、新疆 D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答案】C【解析】我国陆上天然气主要集中分布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青海(柴达木盆地)、川渝(四川盆地)和陕甘宁的鄂尔多斯四大气区,C 正确,ABD 错误。故选 C。“引江济巢”工程是将长江水引入巢湖。引江济淮工程是一项以工业和城市供水为主,兼有农业灌溉补水、水生态环境改善和发展江淮航运等综合效益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线路总长 330 公里。自南向北划分为引江济巢、江淮运河、淮水北调三段,是安徽水资源战略配置工程和支撑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与水环境改善的重大基础设施。下图示意“引江济巢”工程线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图示区域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A地下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大气降水 13“引江济巢”工程()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 使巢湖泥沙淤积减弱 加大江湖间水量交换 使长江下游干流水量有所减少 A B C D【答案】12D 13D【解析】12由所学知识可知,“引江济巢”工程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较多,河流的主要补给来源是大气降水,D 正确。当地地下水补给较为稳定,也有湖泊水的补给,但都不是主要的补给水源,AC错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冰雪融水为主,B 错误。故选 D。13由所学知识可知,“引江济巢”工程线路位于外流区,主要参与海陆间循环,错误,AB 错误。长江水由引水渠进入巢湖后水域变宽,水流速度变慢,使得江水携带大量的泥沙淤积,错误,C 错误。“引江济巢”工程能加大江湖间水量交换,正确,“引江济巢”工程能增加巢湖容量,减少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量,正确,D 正确。故选 D。二、综合题 14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长江经济带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大引领战略,下图为长江经济带位置示意图。材料二:通沪铁路,北起南通,南至上海,于 2020 年 7 月 1 日建成通车,全长 137.28 千米,设计时速为 200 公里/时,沿线设南通西站、张家港站、常熟站、太仓港站等 9 座车站。通沪铁路将接轨宁启铁路,并预留车站为接入京沪铁路做准备。左图、右图分别为江苏主要铁路网和通沪铁路分布图。(1)列举长江经济带内部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并说明对区域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2)简述通沪铁路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3)分析推进长江经济带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答案】(1)西电东送 调入区:缓解能源紧张;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 调出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2)问题: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路基地质条件较差。(3)加强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完善与加强交通及信息网络;减少行政壁垒;优化业结构;治理污染,保护生态。【解析】本题以长江经济带位置示意图,江苏主要铁路网和通沪铁路分布图为载体,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通沪铁路建设遇到的主要问题,长江经济带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基本技能。(1)长江经济带内部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为西电东送的中线工程,将长江上中游的水电输往长三角地区。该工程对区域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要从调入区和调出区两方面分析。西电东送对调入区的有利影响有:长江三角洲经济发达,但能源资源短缺,西电东送可以缓解能源紧张状况;长期以来长三角以火力发电为主,西电东送可以改善能源的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减轻环境污染;西电东送还可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西电东送对调出区的有利影响:将长江上中游丰富的水电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能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能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缩小东西部的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2)从材料二可看出,该铁路位于长三角地区,地势低洼,沉积层厚度大,地质条件较差,河网密度大,需跨越长江。(3)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推进长江经济带持续发展,应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持续发展分析。长江经济带城市众多,为了避免恶性竞争,应加强城市的分工与合作,减少行政壁垒;为了促进区域内部的交流与协作,应该改善当地的交通运输网;对现有的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的升级;对环境进行治理,保护生态,建设宜居环境。1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安徽淮南市已探明煤炭可开采量153亿吨,占全国煤炭资源的19%,2013年煤炭年开采量达1亿多吨。煤炭产业产值占全市 GDP 比重的 38.4%。“皖电东送”工程西起淮南,是通过特高压输电技术将淮南的煤转换为电能经皖南、浙北山区,然后到达沪西的重大工程,全长 656 千米,总投资 186 亿元。(1)分析国家实施“皖电东送”工程的主要原因。(2)简述“皖电东送”工程对淮南市煤炭工业发展的影响。(3)说明“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发展的主要意义。【答案】(1)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经济发达,一次能源匮乏,但需求量很大;淮南市能源(煤炭)资源丰富,离长三角地区(上海)较近;我国已经掌握了特高压输电技术,该技术创造的经济价值高,煤炭就地转化为电能输出,对(长三角地区的)环境污染影响较小。(2)煤炭工业地位得到巩固和加强,煤电工业迅速升级换代,煤炭资源得到综合利用,延长了煤炭工业产业链;与(采、洗、炼)煤和煤电等相关联的机械行业得到发展。(3)缓解上海市能源供应紧张;调整上海市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促进上海市经济发展;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等。【解析】“皖电东送”是利用淮南丰富的煤炭资源,加强煤电基地建设,变输煤为输电,使淮南成为华东地区的能源基地。本题涉及的主要知识点为“皖电东送”工程的主要原因、影响和意义,解答时可借鉴“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内容。体现了对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考查。(1)国家实施“皖电东送”工程的主要原因应从输入地能源需求、输出地能源生产及与输电技术等方面分析。读图可知,“皖电东送”工程目的地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该地区煤炭、石油、水能等常规能源匮乏,但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很大。“皖电东送”工程西起淮南,材料显示,淮南市煤炭资源丰富,与长江三角洲地区距离较近。材料显示,“皖电东送”是通过特高压输电技术将淮南的煤转换为电能经皖南、浙北山区,然后到达沪西。特高压输电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之一,其特点是输送容量大、输电距离长、线路损耗低、占用土地少,因此该技术创造的经济价值高,同时煤炭就地转化为电能输出,可减轻对输入区的环境污染。(2)“皖电东送”对输出地淮南地区的影响,应从地位提升、促进煤炭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等方面分析。淮南地区煤炭资源丰富,转化为电能,延长了煤炭生产的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利用特高压输电,可促进煤电产业迅速升级,提高煤炭产业的地位。(3)从经济、社会及生态三个方面分析“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发展的意义。上海所在的长三角地区常规能源短缺,当经济发达,对能源的需求量大,“皖电东送”有利于缓解上海市能源供应紧张;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电能为清洁能源,“皖电东送”有利于调整上海市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充足的电能供应有助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从而促进上海市经济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2021-2022学年高二地理课后培优练资源跨区域调配(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解析版).pdf)为本站会员(学****享)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