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课件.ppt

    • 资源ID:71999672       资源大小:2.80M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课件.ppt

    古代文化常识专题古代文化常识专题 做一个有素养的中国人做一个有素养的中国人一、科举制度一、科举制度二、官职制度二、官职制度三、姓名称谓三、姓名称谓四、风俗礼仪四、风俗礼仪五、古代地理五、古代地理六、天文历法六、天文历法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高考涉及内容一、科举制度一、科举制度1 1、含义、含义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1300余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远的影响。类型类型考场考场考官考官考中学生考中学生第一名第一名第二名第二名 第三名第三名童生试童生试县试县试县县明:提学官明:提学官清:各省学清:各省学政政童生童生案首案首府试府试府府院试院试府、州府、州生员(秀才)生员(秀才)乡试乡试(秋闱)(秋闱)桂榜桂榜省会省会(三年一次,(三年一次,农历八月)农历八月)皇帝派遣主皇帝派遣主考官考官举人举人解元解元会试(春会试(春闱)闱)杏榜杏榜京城京城(乡试次年(乡试次年三月)三月)礼部主持礼部主持贡士贡士会元会元殿试(御殿试(御试、廷试试、廷试)金榜金榜皇宫皇宫(会试同年(会试同年四月)四月)皇帝皇帝进士及第进士及第(一甲,(一甲,3 3人)人)状元状元(鼎元)(鼎元)榜眼榜眼探花探花进士出身进士出身(二甲,若干)(二甲,若干)同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三甲,若干)强化训练类型类型考场考场考官考官考中学生考中学生第一名第一名第二名第二名第三名第三名县试县试府试府试院试院试童生试童生试桂榜桂榜乡试乡试(秋闱)(秋闱)会试会试(春闱)(春闱)殿试殿试杏榜杏榜金榜金榜县县府府府、州府、州省会(三年省会(三年一次,农历一次,农历八月)八月)京城(乡试京城(乡试次年三月)次年三月)皇宫(会试皇宫(会试同年四月)同年四月)明:提学明:提学官官清:各省清:各省学政学政皇帝派遣皇帝派遣主考官主考官礼部主礼部主持持皇帝皇帝童生童生生员(秀才)生员(秀才)举人举人贡士贡士进士及第进士及第(一甲,(一甲,3 3人)人)进士出身进士出身(二甲,若干)(二甲,若干)同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三甲,若干)案首案首解元解元会元会元状元状元(鼎元)(鼎元)榜眼榜眼探花探花二、官职变动词语二、官职变动词语官职变动1.1.1.授官:授官:授官:2.2.升官:升官:3.3.兼任:兼任:4.4.调官:调官:5.5.辞官:辞官:6.6.罢官:罢官:7.7.降官:降官:察、举、征、召、辟、选、荐、封、赏、拜察、举、征、召、辟、选、荐、封、赏、拜授、除、知、补授、除、知、补升、迁、超迁、拔、擢、陟、加、晋升、迁、超迁、拔、擢、陟、加、晋兼、领、判、摄、行、署、权兼、领、判、摄、行、署、权(代理、暂代代理、暂代)转、调、迁、徙、改、出、入转、调、迁、徙、改、出、入告老、告归、解官、乞骸骨、请老、乞身、告老、告归、解官、乞骸骨、请老、乞身、致仕、移病、悬车致仕、移病、悬车罢、黜、夺、免、绌(通罢、黜、夺、免、绌(通“黜黜”)贬、谪、放、窜、左迁、左除、左降、贬、谪、放、窜、左迁、左除、左降、左转(汉代尊左转(汉代尊“右右”)(1 1)察举:)察举:“前太守臣逵前太守臣逵察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举臣秀才。臣秀才。”陈情表陈情表(2 2)征: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张衡传张衡传(3 3)召:衡乃拟班固)召:衡乃拟班固两都两都作作二京赋二京赋,因以讽谏。精,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召不应。不应。张衡传张衡传(4 4)辟: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辟公府不就。公府不就。张衡传张衡传(5 5)荐:朗)荐:朗荐荐光禄大夫杨彪,且称疾,让位于彪。光禄大夫杨彪,且称疾,让位于彪。三国志三国志魏书魏书第十三王朗传第十三王朗传授官常见词授官常见词授官常见词授官常见词(6 6)封:孝武西迁,(豆卢宁)以奉迎勋,)封:孝武西迁,(豆卢宁)以奉迎勋,封封河阳县伯,河阳县伯,后进爵为公。后进爵为公。(7 7)拜、除:诏书特下,)拜、除:诏书特下,拜拜臣郎中,寻蒙国恩,臣郎中,寻蒙国恩,除除臣洗马。臣洗马。陈情表陈情表(8 8)授:既履中)授:既履中授授兵部主事,粤西适溃,窜身蛮獠中十余兵部主事,粤西适溃,窜身蛮獠中十余年,弗得归。年,弗得归。魏叔子文集魏叔子文集(9 9)知:既擢)知:既擢知知宿州,以将母弗起,闭门谢宾客。宿州,以将母弗起,闭门谢宾客。魏叔子文集魏叔子文集(1010)补:初,以恩)补:初,以恩补补将仕郎,调秀州华亭尉,累官至浙西提刑将仕郎,调秀州华亭尉,累官至浙西提刑司干办公事,除明州添差通判。司干办公事,除明州添差通判。宋史宋史赵伯圭传赵伯圭传三三.文言传记常见官场作为词汇文言传记常见官场作为词汇文文言言传传记记常常识识词词汇汇 到任:下车、视事、听事(处理政事)到任:下车、视事、听事(处理政事)言事:疏、奏、表、谏、白、矫(假传上命)言事:疏、奏、表、谏、白、矫(假传上命)典典 劝劝 课课 按按 案案从政从政 劾劾 构构 党党 短短 收系收系 坐坐 (主持、主管)(主持、主管)(鼓励,奖励)(鼓励,奖励)(考核、督促)(考核、督促)(巡视,巡行)(巡视,巡行)(考察,巡行,巡视)(考察,巡行,巡视)(弹劾,检举)(弹劾,检举)(构害,诬陷)(构害,诬陷)(偏袒,结党)(偏袒,结党)(进谗言,说坏话)(进谗言,说坏话)(逮捕)(逮捕)(犯罪;犯罪;因牵连而定罪)因牵连而定罪)巡(巡视)“劝课农桑劝课农桑”“每至岁时,县当按每至岁时,县当按”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专典机密专典机密”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并其家属收系宫中并其家属收系宫中何坐?何坐?坐盗。坐盗。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其表德之字。后因称字为表字。人的名称代号人的名称代号“始生三月而加名始生三月而加名”周礼周礼“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礼记礼记名三、姓名称谓三、姓名称谓三、姓名称谓三、姓名称谓公共场合,自称,公共场合,自称,蔑称,蔑称,上对下,长对晚等上对下,长对晚等他人敬称:上对下,下对上,平辈间他人敬称:上对下,下对上,平辈间1.1.名字名字下面各项中不属于直呼姓名的情况是()A: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B:用于对人表示尊敬和敬仰。C:用于介绍或作传。D:自称姓名或名。答案:B号(年号)2 2、号、号自号谥号庙号号:中国古代人于名、字之外的自称自称。简称号。号多为自己所起,亦有他人所起。与名、字无联系。在古人称谓中,别号亦常作为称呼之用。号的实用性很强,除供人称呼外,还用作文章、书籍、字画的署名。谥号谥号:分为:分为官谥官谥和和私谥私谥,是古代,是古代君主、诸侯、大臣、后君主、诸侯、大臣、后妃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与品德修养,评定褒贬,而给予一个寓含善意评价、带善意评价、带有评判性质有评判性质的称号。的称号。特征:君王为某某帝,后妃为某某后妃,大臣为评价词。特征:君王为某某帝,后妃为某某后妃,大臣为评价词。例如:汉武帝例如:汉武帝例如:汉武帝例如:汉武帝孝武皇帝;王安石孝武皇帝;王安石孝武皇帝;王安石孝武皇帝;王安石文文文文“王文公王文公王文公王文公”岳飞岳飞先谥先谥“武穆武穆”,后谥,后谥“忠武忠武”秦桧秦桧先谥先谥“忠献忠献”,后谥,后谥“缪丑缪丑”庙号庙号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是皇帝于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起源于重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视祭祀与敬拜的商朝。有的君主死后,会有多个庙号,庙号并不唯一,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庙号并不唯一,这是追尊、改谥等原因造成的。特征:唯有君主,非特征:唯有君主,非“宗宗”即即“祖祖”,并不唯一,并不唯一庙号庙号谥号谥号如如“康熙康熙”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庙号:清圣祖庙号:清圣祖“孝庄孝庄”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谥号: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启圣文皇后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亦可以作为表示年份)。一般由皇帝发起。先秦至汉初无年号,汉武帝即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位后首创年号。历代帝王凡遇到登基、“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事,都要更改年号更改年号。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多则十几个。明清之后一个皇帝大多只有一个年号。皇帝皇帝谥号谥号庙号庙号年号年号孝武皇帝世宗 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太宗 贞观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世祖顺治刘 彻李世民爱新觉罗福临【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特殊称谓】主要有以下四种:(1)(1)(1)(1)百姓的称谓。百姓的称谓。百姓的称谓。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苍生、黎元、氓等。苍生、黎元、氓等。苍生、黎元、氓等。(2)(2)(2)(2)职业的称谓。职业的称谓。职业的称谓。职业的称谓。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让人一看就知道这人的职业身份。的职业身份。的职业身份。的职业身份。如如如如庖丁解牛庖丁解牛庖丁解牛庖丁解牛中的中的中的中的“庖丁庖丁庖丁庖丁”,“丁丁丁丁”是名,是名,是名,是名,“庖庖庖庖”是厨师,表明职业。是厨师,表明职业。是厨师,表明职业。是厨师,表明职业。师说师说师说师说中的中的中的中的“师襄师襄师襄师襄”和和和和群英会蒋干中计群英会蒋干中计群英会蒋干中计群英会蒋干中计中提到的中提到的中提到的中提到的“师旷师旷师旷师旷”,“师师师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意为乐师,表明职业。,意为乐师,表明职业。(3)(3)(3)(3)年龄年龄年龄年龄的称谓。的称谓。的称谓。的称谓。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古人的年龄有时不用数字表示,不直接说出某人多少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岁或自己多少岁,而是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替。替。替。垂髫垂髫垂髫垂髫(ti(ti(ti(tio)o)o)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髫,古代儿童头髫,古代儿童头髫,古代儿童头上上上上下垂的短发下垂的短发下垂的短发下垂的短发)。总角总角总角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称称称“总角总角总角总角”)。豆蔻豆蔻豆蔻豆蔻是指女孩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是指女孩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是指女孩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是指女孩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女孩的少年时代为未成年女孩的少年时代为未成年女孩的少年时代为未成年女孩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豆蔻年华豆蔻年华豆蔻年华”)。束发束发是男子十五岁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弱冠弱冠是男子二十岁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弱冠冠”)。而立而立是男子三十岁是男子三十岁(立,立,“立身、立志立身、立志”之意之意)。不惑不惑是男子四十岁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不迷惑、不糊涂”之意之意)。知命知命是男子五十岁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命,“知天命知天命”之意之意)。花甲花甲是六十岁。是六十岁。古稀古稀是七十岁。是七十岁。耄耄(m(m o)o)耋耋(di(di )指八九十岁。指八九十岁。期颐期颐指一百岁。指一百岁。下列解说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也泛指军队。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答案:A“总角总角”指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指未成年的人把头发扎成髻,不分男女。常用来指少年时期髻,不分男女。常用来指少年时期

    注意事项

    本文(古代文化常识专题课件.ppt)为本站会员(飞****2)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