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课程学习.pptx
会计学1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病毒的感染病毒的感染1.传播方式传播方式 水平传播水平传播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间的传播方式。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间的传播方式。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通过注射、节肢动物包括呼吸道、消化道、皮肤(通过注射、节肢动物 叮咬或机械性损伤皮肤后)、性接触等途径。叮咬或机械性损伤皮肤后)、性接触等途径。第1页/共24页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垂直传播(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Vertical transmission):):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直接由亲代传播给子病毒通过胎盘或产道,直接由亲代传播给子代的传播方式。代的传播方式。病毒的感染病毒的感染第2页/共24页第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病毒的感染病毒的感染2.病毒在宿主体内播散方式病毒在宿主体内播散方式 细胞细胞-细胞播散细胞播散 血液播散血液播散 病毒血症病毒血症 Viremia:病毒在局部组织增殖后,:病毒在局部组织增殖后,大量进入血液而播散。大量进入血液而播散。神经播散神经播散 嗜神经病毒嗜神经病毒第3页/共24页第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病毒的感染类型病毒的感染类型1.隐性感染隐性感染 Silent infection2.显形感染显形感染 Apparent infection 急性感染急性感染 Acute infection /慢性感染慢性感染 Chronic infection 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 潜伏感染潜伏感染 Latent infection Persistent infection 慢发慢发病毒病毒感染感染 Slow infection第4页/共24页第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隐性感染(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inapparent infection)病毒侵入机体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的感染。病毒侵入机体后,不出现临床症状的感染。重要传染源重要传染源显性感染(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apparent infection)病毒侵入宿主,并在细胞内大量复制、增殖,导病毒侵入宿主,并在细胞内大量复制、增殖,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机体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的感染。致靶细胞裂解死亡,机体表现出明显临床症状的感染。第5页/共24页第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急性感染(急性感染(acute infectionacute infection):):潜伏期短,潜伏期短,发病急,病程持续时间短的感染。发病急,病程持续时间短的感染。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persistent infection):):感染后病毒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数月至数十年甚感染后病毒在宿主体内持续存在数月至数十年甚至终身,可出现症状,也可不出现症状而长期带毒。至终身,可出现症状,也可不出现症状而长期带毒。持续感染可分为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病毒感持续感染可分为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病毒感染三种。染三种。显性感染(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apparent infection)第6页/共24页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慢性感染(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chronic infection):):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并未完全清除,可经显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并未完全清除,可经常性或间歇性增殖并排出体外,病程迁延不愈达数月常性或间歇性增殖并排出体外,病程迁延不愈达数月月至数十年的感染。月至数十年的感染。潜伏感染(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latent infection):):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潜伏于机体一定的组织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潜伏于机体一定的组织或细胞内,不复制,无症状。在某些条件下,病毒被或细胞内,不复制,无症状。在某些条件下,病毒被激活而引起感染的急性发作。激活而引起感染的急性发作。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persistent infection)第7页/共24页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慢发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slow viral infectionslow viral infection):):病毒感染后,潜伏期很长,可达数月、数年病毒感染后,潜伏期很长,可达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一旦症状出现,常呈持续性、甚至数十年之久,一旦症状出现,常呈持续性、进行性,常导致患者死亡。进行性,常导致患者死亡。持续性感染(持续性感染(persistent infectionpersistent infection)第8页/共24页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慢发病毒感染慢发病毒感染:HIV 麻疹病毒麻疹病毒 朊病毒朊病毒(Prion)人和动物中已知有近人和动物中已知有近20种可传播性海绵脑病种可传播性海绵脑病(TSE),疯牛病疯牛病(Mad Cow Disease)羊瘙痒病羊瘙痒病(Scrapie),库鲁病库鲁病(Kuru);克克-雅氏症雅氏症(CJD);由疯牛传染的变异型克由疯牛传染的变异型克-雅氏症雅氏症(nvCJD);吉斯特曼吉斯特曼-斯召斯列综合症斯召斯列综合症(GSS);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综合症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综合症(FFI);第9页/共24页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The Nobel Prize of Physiology or Medicine 1997“For his discovery of Prionsa new biological principle of infection”Stanley B.Prusinor(1942-)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chool of Medicine Sanfrancisco,CA,USA第10页/共24页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第11页/共24页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库鲁病人库鲁病人第12页/共24页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第13页/共24页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第14页/共24页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病毒引起疾病的基础一方面是由于病毒在宿主细病毒引起疾病的基础一方面是由于病毒在宿主细胞内大量增殖,导致细胞变性、死亡;另一方面也可胞内大量增殖,导致细胞变性、死亡;另一方面也可通过机体的免疫病理反应损伤细胞。通过机体的免疫病理反应损伤细胞。病毒致病的机制病毒致病的机制第15页/共24页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病毒致病的机制病毒致病的机制 一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1.1.杀细胞性感染杀细胞性感染 细胞病变效应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病毒感染细胞后病毒感染细胞后,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改变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改变.第16页/共24页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稳定状态感染:稳定状态感染:多见于某些包膜病毒,此类病毒常导致细胞膜的改多见于某些包膜病毒,此类病毒常导致细胞膜的改变,表现为:变,表现为:(1)细胞融合:)细胞融合:形成多形核巨细胞,形成多形核巨细胞,第17页/共24页第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2).(2).细胞膜表面出现新抗原:细胞膜表面出现新抗原:(3).(3).包涵体形成:包涵体形成:有些病毒感染的细胞,有些病毒感染的细胞,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浆或细胞核内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的圆形、观察到细胞浆或细胞核内出现嗜酸性或嗜碱性的圆形、卵圆形不规则的团块状结构,称为卵圆形不规则的团块状结构,称为包涵体(包涵体(inclusioninclusionbodybody)。)。(4).细胞凋亡细胞凋亡 细胞凋亡基因被激活,出现凋亡小体细胞凋亡基因被激活,出现凋亡小体第18页/共24页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巨细胞病毒的猫眼状包涵体巨细胞病毒的猫眼状包涵体细胞膜表面出现新抗原细胞膜表面出现新抗原第19页/共24页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4).(4).整合感染:整合感染:某些某些DNADNA病毒的全部或部分核酸,某些病毒的全部或部分核酸,某些RNARNA病毒基病毒基因经逆传录后形成的因经逆传录后形成的DNADNA,插入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插入到细胞染色体中的过程,称为程,称为整合(整合(integrationintegration)。整合后可使细胞遗传性状发生改变,即转化(整合后可使细胞遗传性状发生改变,即转化(transtrans-formation-formation).转化后的细胞生长、转化后的细胞生长、分裂失去控制,分裂失去控制,除死亡外,还可导致肿瘤的形成。除死亡外,还可导致肿瘤的形成。HIV EBV HBV HCV HTLV HSV-2 CMV HPVHIV EBV HBV HCV HTLV HSV-2 CMV HPV第20页/共24页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二二.病毒感染所致的免疫病理损伤病毒感染所致的免疫病理损伤 体液免疫病理作用体液免疫病理作用 细胞免疫病理作用细胞免疫病理作用 抑制免疫系统功能抑制免疫系统功能第21页/共24页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抗病毒免疫抗病毒免疫一一.非非 特特 异异 性性 免免 疫疫 先天的:先天的:屏障结构屏障结构屏障结构屏障结构 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吞噬细胞 宿主因素等宿主因素等宿主因素等宿主因素等 获得的:干扰素获得的:干扰素获得的:干扰素获得的:干扰素二二.特特 异异 性性 免免 疫疫1.体体 液液 免免 疫疫 消除细胞外游离的病毒:中和抗体消除细胞外游离的病毒:中和抗体2.细细 胞胞 免免 疫疫 消除细胞内寄生的病毒:细胞毒消除细胞内寄生的病毒:细胞毒T细胞细胞,NK 细胞细胞三三.抗抗 病病 毒毒 免免 疫疫 持持 续续 时时 间间第22页/共24页第二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第23页/共24页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十八点 二十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