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土方工程施工方案(纯方案,4页).pdf
-
资源ID:72064563
资源大小:153.7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土方工程施工方案(纯方案,4页).pdf
1.1.土方工程施工方案土方工程施工方案一、土方开挖施工后期方案及措施(一)概况本工程土方工程由专业分包单位施工,我单位负责基底钎探及清底。大范围开挖时采用大型挖掘机挖土,开挖至设计标高 400mm 以上时采用小型挖掘机清底,翻斗车运输,人工配合的方式。同时根据测量放线定位进行下返梁基局部坑槽开挖。(二)土方开挖1.主要机具:(1)挖土机械有:大型履带式挖土机、推土机、自卸汽车等。(2)一般机具有:小型挖掘机、铁锹(尖、平头两种)、手推车、小白线或 20 号铅丝和钢卷尺以及坡度尺等。2.作业条件:(1)土方开挖前,先行探明地下管线,并将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清除和处理完毕。(2)建筑物或构筑物的位置或场地的定位控制线(桩),标准水平桩及基槽的灰线尺寸,必须经过检验合格;并办完预检手续。(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错挖或超挖。(4)地下水要降至开挖面以下 1.0 米,然后才能开挖。(5)施工区域运行路线的布置,根据作业区域工程的大小、机械性能、运距和运形起伏等情况加以确定。(6)在机械施工无法作业的部位和修整边坡坡度、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7)熟悉图纸,做好技术交底。3.施工工艺(1)工艺流程:确定开挖的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平均下挖修边和清槽。(2)坡度的确定:根据目前所给的地勘报告确定。(3)开挖基坑时,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4)土方开挖共分一段进行。随时作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1)在开挖过程中,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深度大于 1.5m 时,根据土质变化情况,应做好边坡支护,以防坍陷。2)开挖基坑,在槽底暂留一层 40 厘米覆土不挖,抄平后由人工挖出。3)在机械施工挖不到的土方,配合人工随时进行挖掘,并用手推车把土运到机械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用机械挖走。(5)修帮和清底。在距槽底设计标高 50cm 槽帮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丝),检查距槽边尺寸,确定槽宽标准,以此修整槽边。最后清除槽底土方。1)槽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2)开挖基坑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单独留足回填需用的好土;(三)钎探、验槽基底清理完成后,立即组织人员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钎探,及时会同建设单位、工程监理等约请设计、地质勘察等有关部门,进行基槽核验,对存在问题妥善处理后,立即组织下道工序施工,缩短晾槽时间。发现局部地基问题及时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地基处理。二、土方回填施工1.材料及主要机具(1)土质利用现场存放的好土。使用前过筛,其粒径不大于 50mm,含水率应符合规定。(2)灰土地下室的回填靠近外墙 1 米范围内采用 2:8 灰土回填,其余采用素土回填。1)首先检查土料种类和质量以及石灰材料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然后分别过筛。如果是块灰闷制的熟石灰,要用 610mm 的筛子过筛,是生石灰粉可直接使用;土料要用 1620mm 筛子过筛,均应确保粒径的要求。2)灰土拌合灰土的配合比应用体积比,除设计有特殊要求外,一般为 28。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颜色应一致。3)适当控制含水量。用手将灰土紧握成团,两指轻捏即碎为宜。如土料水分过大或不足时,应晾干或洒水润湿。(3)主要机具:蛙式打夯机或振动冲击夯、手推车、筛子(孔径 4060mm)、木耙、铁锹(尖头与平头)、2m 靠尺、胶皮管、小线和木折尺等。2.作业条件(1)施工前根据工程特点、填方土料种类、密实度要求、施工条件等,合理地确定填方土料含水率控制范围、虚铺厚度和压实遍数等参数。(2)回填前对基础、地下室外墙或地下防水层、保护层等进行检查验收,并且要办好隐检手续。其基础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要求,方可进行回填土。(3)施工前,做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或厚度。如在基坑(槽)或管沟边坡上,每隔 3m 钉上水平板;室内和散水的边墙上弹上水平线或在地坪上钉上标高控制木桩。3.工艺流程(1)工艺流程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检验土质 分层铺土、耙平实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 夯打密(2)填土前应将基坑(槽)底或地坪上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肥槽回填前,必须清理到基础底面标高,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3)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以及回填土的含水量是否在控制的范围内;如含水量偏高,可采用翻松、晾晒或均匀掺入干土等措施;如遇回填上的含水量偏低,可采用预先洒水润湿等措施。(4)回填土应分层铺摊。每层铺土厚度应根据土质、密实度要求和机具性能确定。一般蛙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 200250mm;人工打夯不大于 20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5)回填时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应一夯压半夯,穷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并且严禁采用水浇使土下沉的所谓“水夯”法。(6)深浅两基坑(槽)相连时,先填夯深基础;填至浅基坑相同的标高时,再与浅基础一起填夯。如必须分段填夯时,交接处填成阶梯形,梯形的高宽比一般为 12。上下层错缝距离不小于 1.0m。(7)基坑(槽)回填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基础墙两侧标高不可相差太多,以免把墙挤歪;较长的管沟墙,应采用内部加支撑的措施,然后再在外侧回填土方。(8)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干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9)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凡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土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