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考前专题增分大题冲关13分析免疫的原理及应用含解析.pdf
.13.13.分析免疫的原理及应用分析免疫的原理及应用1.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作出应答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上图所示免疫方式是_,不能识别抗原的是图中细胞_。人体在幼年患过麻疹后,终身不再感染麻疹病毒。当麻疹病毒再次入侵时,人体免疫系统发挥作用的主要过程是_。图中既参与细胞免疫,又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是_。据图所示,细胞 D 是由_增殖分化形成的。免疫学研究证明,如果细胞 D 产生了针对核蛋白的化学物质,会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该疾病在免疫学中属于_。接触性皮炎通常是由有毒的常春藤、橡胶和油漆引起的,这属于_反应。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机体后,引起血液中抗体浓度变化的是_。解析图中抗体与抗原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属于体液免疫过程;图中不能识别抗原的是浆细胞,其他细胞都能识别抗原,只是吞噬细胞识别抗原没有特异性。根据题意分析,人体在幼年患过麻疹后引起免疫反应,产生了记忆细胞;当麻疹病毒再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普通的 B 细胞更快地作出反应,即很快分裂产生新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再由浆细胞产生抗体对抗抗原,即图中的过程;图中吞噬细胞和 T 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吞噬细胞能识别和呈递抗原,T 细胞在体液免疫中识别和呈递抗原,在细胞免疫中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 细胞和记忆细胞。据图分析已知,细胞 D 是浆细胞,是由 B 细胞和记忆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接触性皮炎通常是由有毒的常春藤、橡胶和油漆引起的,属于过敏反应。第一次感染病原体引起机体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记忆细胞的寿命长,对抗原十分敏感,能记住入侵的抗原,第二次感染相同的病原体,记忆细胞使得二次免疫反应快而强,与第一次相比,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量更多,故选 C。答案体液免疫D细胞 A、细胞 B细胞 C、细胞 E自身免疫病过敏C2.用不带特殊病原体的小鼠进行如下特异性免疫实验。过程如图1,结果如图 2。注:图中箭头表示注射 T 细胞或血清的时间实验中,对 B 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处理的目的是_。从图 2 可知,组与组相比,小鼠脾脏中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相同,说明血清中的抗体_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实验中,在注射 T 细胞或血清之前,对组小鼠所做的处理是_。分析实验结果,可获得的结论是:_;该细菌生活在细胞_。.解析对B组小鼠进行注射生理盐水的处理,目的是作为A组小鼠注射细菌X的对照。结合图 1 分析图 2 结果,从图 2 可知:组与组相比,小鼠脾脏中活细菌数量的增长趋势相同,说明血清中的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分析图2,组、组和组小鼠脾脏中活细菌的数量均出现增长现象,说明在注射 T 细胞或血清之前,已经对组小鼠注射过细菌X。图2中组与组相比,说明血清中的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组与组相比,组小鼠脾脏中的活细菌数量无明显变化,说明该组T 细胞能抑制细菌 X 的繁殖。T 细胞参与细胞免疫,由此可推测该细菌生活在细胞内。答案作为对照不能接种等量的细菌 XT 细胞能抑制细菌 X 的繁殖内3.过敏通常也叫超敏,是指机体对过敏原产生的一种不正常的免疫反应。如图为机体内发生体液免疫和过敏反应的流程图,图中甲、乙、丙代表不同的物质,字母代表不同的细胞,数字代表不同的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在体液免疫调节过程中,甲表示_,乙表示_,分析图示可知,机体第二次受到甲刺激时,产生的浆细胞来源于_。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免疫细胞是图中的_。图中传递抗原的过程是_。过敏反应是指_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在此过程中,甲_是小分子物质。与体液免疫相比,过敏反应特有的过程包括_。解析分析图示过程可知,在体液免疫调节过程中,甲表示抗原,乙表示淋巴因子,丙表示抗体。A 表示吞噬细胞,B 表示 T细胞,C 表示 B细胞,D 表示浆细胞,E 表示记忆 B细胞。二次免疫时,浆细胞来源于 B细胞和记忆 B 细胞。吞噬细胞既参与特异性免疫又参与非特异性免疫,且能摄取、处理、传递抗原。传递抗原的过程为图中的。过敏反应是指已产生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的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在过敏反应过程中,甲表示过敏原,过敏原可能是酒精等小分子物质。与体液免疫相比,过敏反应特有的过程为和。答案抗原淋巴因子C、EA已产生免疫可能4.艾滋病是由 HIV 感染引起的,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HIV有 1 型和 2 型两种亚型,其中 HIV1 结构如图 1 所示。图 2 是 HIV1 吸附和脱衣壳的过程,.请据图回答问题。HIV1 吸附和脱衣壳的过程主要与糖蛋白gp120 和 gp41 有关。由图 2 可知,gp120 首先和宿主细胞膜上的_结合,后者的化学本质是_。gp41 平时隐藏在包膜内,它暴露后可介导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近年来,以 CCR5 为靶点的 HIV1 受体拮抗剂在对抗AIDS方面受到广泛关注,试据图分析其原理_。据推测,_细胞含CD4受体比较多,是HIV攻击的主要细胞,该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类型有_。HIV 进入人体内有一定的潜伏期,人体感染 HIV 初期,机体免疫系统可通过_等过程使体液中的 HIV 浓度下降。艾滋病患者后期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而正常人体内每天都有可能产生癌细胞却没有患癌症,因为免疫系统具有_的功能。解析图1是HIV1的结构模式图,其遗传物质是RNA,其表面含有糖蛋白gp120和gp41等物质。图 2 表示 HIV 吸附和脱衣壳的过程,其中宿主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CD4 可以识别 HIV1表面的糖蛋白gp120,CD4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另外根据题中信息知HIV1表面的gp41平时隐藏在包膜内,暴露后可介导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从而使 HIV 进入宿主细胞。如果以CCR5 为靶点的 HIV1 受体拮抗剂与 CCR5 结合后,可能使宿主细胞膜构象发生改变,不利于gp120 与 CD4识别,从而 gp41不容易暴露出来,这样就会抑制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HIV攻击的主要细胞是 T 细胞,推测 T 细胞含 CD4 受体比较多;T 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人体感染 HIV 初期,机体免疫系统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即通过吞噬细胞的吞噬,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作用于细胞外的 HIV,效应 T 细胞使被 HIV感染的靶细胞裂解死亡等而发挥免疫作用。免疫系统具有监控和清除功能,因此艾滋病患者后期由于免疫功能缺失,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升高,而正常人体内每天都有可能产生癌细胞却没有患癌症。答案CD4糖蛋白该种药物与 CCR5 结合后,可能使宿主细胞膜构象发生改变,不利于gp120与CD4的识别,gp41不容易暴露出来,从而抑制病毒包膜与细胞膜融合T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吞噬细胞的吞噬;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作用于细胞外的HIV;效应 T 细胞使被 HIV 感染的靶细胞裂解死亡监控和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