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共5页).docx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综合实践活动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刘凯敏综合实践课是一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实验、探究、设计、创作、想象、反思、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课程。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地参加学习,学会用探索性,研究性的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它的实施要求突破传统课程教材课堂的约束,把学生置于丰富多彩、千变万化的现实世界之中,而大量探究性、实践性的教活动需要丰富的课程资源予以支持 。诸如知识、技能、经验 、活动方式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都是课程的要素来源。然而实践表明,课程资源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制约着该课程产生预期实效。 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问题(一) 课程队伍建设落后,不能满足课程发展需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功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自身就是课程实施的首要的基本条件资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之一。但是当前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团队却不容乐观。有的学校将课程搭给班主任,有的将其分给专业能力差的教师者是需要照顾的教师,有的稍好一点,设立一到两名综合实践的专职教师来负责全校的综合活动课程。然而无论是兼职还是专职的综合实践活动教师都缺乏专业的培训,甚至没有参加过培训 ,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把握不准 ,开发能力严重不足。其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要求体现综合性、开放性 ,要求指导教师应该是团队形式进行合作开展工作,但是目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中教师群体的集体优势并未得到充足的重视,并未形成团体资源开发的趋势和氛围。甚至有时课题在需要多个指导教师时,由于责任不明而出现等待、推诿等情况。(二) 课程资源开发单一,具有片面性国家教育部在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规定了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四个指定领域,即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但这四个领域的关系却存在模糊之处,导致在实践中出现四个领域之间相互割裂存在,不能协调开展的现象。同时还出现了综合实践活动不能与其他学科课程内容整合的问题。出现了资源开发单一、 主题单一的现象。比如资源的开发过分关注课堂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实际应用设计等活动资源缺失,忽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完整性。另外,一些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方式、教学方法和活动内容方面都带有明显的学科化倾向,出现了以学科教学的形式来设计和开展活动的现象。例如,开展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科学综合实践活动”。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策略(一) 重视师资力量,开发教师课程资源教师不仅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与利用,而且教师自身就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都应高度重视对教师的培训,秉承先培训,再实践,再培训的循环提升模式,指导教师边学边干边提高。其次,提供技术支持,提高教师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鼓励教师在资源开发中的创新意识和尝试,不怕失败,勇于创新。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复杂的富有挑战性的课程,它的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以及教师个人知识能力的有限性都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是单独的一位教师难以胜任的。教师之间必须超越学科界限,从 “单兵作战”到 “集团协作”,教师群体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而综合实践活动与各学科领域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关系,也可以使综合实践活动与一些学科教学打通进行。无论从人员和知识体系上都可以通过合作、相互之间优势互补,实现 “团体”开发课程资源,实现综合实践活动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整合。(二) 立足学校,利用校本课程资源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在权限、设计和理念上都是有严格区别的,但是目前的校本课程以研究性学习和开放性学习为主 ,在性质和形式上与综合实践活动相似 ,而且综合实践活动与校本课程的课程内容的选择都是以学校为基础,以学校所在的社区为依托的,二者的课程资源是可共同享有的。因此,开发校本课程的同时也就开发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资源,有力地防止了对课程资源包的过分依赖。在开发中应该尤其注意那些富有特色的、本土的校本课程资源,使开发出来的课程资源既能符合课程要求,满足学生发展要求,又能具有自己的特色。许昌市邓庄中学在开发校本课程过程中根据 “爱祖国 爱家乡”的宗旨,开发了 “美丽的许昌”的活动主题。运用调查方式开展,让学生去调查发现家乡的风土人情,既符合综合实践活动的学习活动方式与目标,又体现了特色。( 三) 家校沟通,挖掘家庭课程资源“家校合作”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中显得尤为重要,可以让学生的活动真正走向生活,走向社会,有效地达成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目标。一方面加强宣传,使家长主动参与课程。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家长开放日等形式让家长了解、支持、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而在活动中能够给予指导和帮助,并且重视家长评价,来提升家长的参与热情。另一方面将家庭课程资源纳入学校资源。家长的阅历、职业背景,家庭中的书籍、报刊、影像资料都可以补充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资源储备。另外,家庭实践活动既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也可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延伸和深化提供条件。我们可以让学生参与各种家庭生活实践,发现活动主题,锻炼能力,了解和体验社会,有效地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初衷。(四) 立体规划,重视社会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其活动空间上的广阔性都决定了综合实践活动要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广泛的社会课程资源作为依托,学校及教师要注意学生发展过程中各个时期的成长需要,立体规划所需的社会性的课程资源。实现校内和校外资源的转换,充分利用社会各行各业、利用各种场所、机构与环境,如图书馆、科技馆、农场以及社区的自然与人文环境。当然,这需要整个社会的支持,比如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还必须获得国家和各级政府的支持,在教育政策上加大基础教育的投资,保证实施国家课程标准的起码要求。专心-专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