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的教学设计案例人教新课标版.pdf
-
资源ID:72080346
资源大小:174.0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的教学设计案例人教新课标版.pdf
2019-2020 年九年级化学燃烧和灭火的教学设计案例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设计理念本节课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现实 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化学知识,化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化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意识。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应用我在设计这一课时,通过大量的生活信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实 践活动。为了使学生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我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亲手设计实验,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互助合作的能力。二、教材分析1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燃烧和灭火是初中化学教材第七单元第一节的内容,第七单元是上册教材的最后 一个知识教学点。它既是对化学变化中具体知识传授模式的继承,又是对其的丰富和完善。本节知识位于第七单元第一节,上承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识,下接第八单对于以后的知识起铺垫的作用,是知识逐元金属与矿物,对于以前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2 2、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1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 2)了解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知识(3 3)会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1)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2 2)激发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社会的责任感(3 3)使学生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去认识事物,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3 3、重点、难点:重点: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三、教法分析:1 1、引导探究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学习是一个主动的、有目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断转化和修正教师所提供的信息,然后以一种具 有个人特点的、有意义的方式来探究发现和建构新知识。力会有所不同,需要教师给予一定帮助。学方式。2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减少板书,给学生更 多的时间动手、思考、讨论,突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四、学法指导:1 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 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五、媒体选择:课件、实验器材六、教学准备:(1212 组,每组仪器和药品)烧杯(500ml500ml 两个,100ml100ml 两个)、铜片、酒精灯、螺旋状铜网、坩埚钳、小剪刀、氧 气制取装置、热水、红磷、白磷、小木条、小石头、纯碱、浓盐酸、双氧水、二氧化锰七、教学程序教学流程图:活动探究一一由于学生担负这一责任的意愿和能结合教材内容特点,本节课主要采用引导探究的教创设情境,设疑猜想-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制定方案,实验探究归纳总结,解释验证演示实验活动探究二验证燃烧条件,巩固提高交流反思,评价反馈活动探究三-反思升华,灭火的原理应用拓展,发散探究活动探究四调查研究,社会实践(一)创设情境,设疑猜想引利用多媒体展示人类是怎样发现火以及火的利用提问那么火怎样才能燃烧起来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实验。(二)制定方案,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分组实验:1 1、燃烧小木条和小石头2 2、课本 124124 页活动与探究实验学以致用,关注社会实验小结同学们通过实验了解到在什么情况下燃烧才会发生呢?实验设计利用桌上仪器、药品设计实验看到“水火相容”(三)归纳总结、解释验证实验体会通过今天的实验探究,大家对火有什么新的认识呢?燃烧的条件:1 1 需要可燃物2 2、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 3、与氧气接触(四)交流反思,评价反馈(1 1)讨论与反思:灭火的原理(过渡)可见,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既然这样,当你想把火熄灭时,你会怎 样去操作?情境 1 1 做完饭后,你怎样将液化石油气熄灭?为什么?情境 2 2:请你熄灭这只燃着的蜡烛。一生吹灭后,问:这是破坏了燃烧的哪个条件?情境 3 3;你还能用什么方法熄灭它?这又是破坏了燃烧的哪个条件?请把知道的常见灭火方法填在下表中:灭火事例熄灭酒精灯灭火方法用灯帽盖灭灭火原理:破坏哪种燃烧条件?隔离空气(2 2)分组实验(活动与探究三: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3 3)引导学生回顾,教师演示实验,总结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之间的关系,并对该实 验装置的优缺点进行反思与评价。(设计目的:使学生养成对探究的结果进行逆向思考的意识,方面去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培养学生的辩证观,加强环保意识。(五)应用拓展,发展探究课外活动给每组同学准备一螺旋状铜网,成化学魔术:1 1、烧不坏的手帕2 2、铜网灭蜡烛(六)调查研究,社会实践根据自己住宅及周边环境的特点,灭火和自救的措施)(设计目的: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的能力。)八、评价反思从总体上看,我认为本课基本上达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预期目标,即:充分利用各 种生活资源,挖掘教材,发展教材,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人类文化背景下 构建知识体系,在实践中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活而有序,活而有效,教师起着组织者、引导 者、合作者的作用。学生在此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主动建构知识。不足:一是课堂语言还待进一步简练,使问题点拨恰到好处;二是要想方设法地调动 学生参与意识,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提高自己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需采取的自己准备一手帕、70%70%勺酒精溶液,蜡烛完敢于对实验装置从正反两)增强自主性。经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体会到,学生的求知需要是教师的突破口,生活的实际内容是科学知识的切入口,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学生的需求,学生发展为本”。才能使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