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Ⅰ部分选择题专项练二选择题标准练选择题标准练三.pdf
.选择题标准练选择题标准练 1明矾KAl212H2O在造纸等方面应用广泛。实验室中采用废易拉罐制备明矾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回收处理废易拉罐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再利用B沉淀为 Al23C操作 a中包含蒸发浓缩、冷却结晶D上述流程中可用过量CO2代替 NH4HCO32下列有关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淀粉、油脂、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B石油的分馏、煤的液化与气化都是物理变化C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后,气体颜色变浅,容器内出现油状液滴和白雾D苯甲酸的结构简式为,官能团为羧基和碳碳双键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 的 H2和 22.4 L 的 F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 2NAB30 g 乙酸和葡萄糖混合物中的氢原子数为2NAC常温下 pH12 的 NaOH 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数为10D标准状况下,2.24 L C2H6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0.6NA4X、Y、Z、W 和 R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X 元素的原子半径在元素周期表的所有元素中是最小的,Y、R 同主族,且 R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Y 原子的核电荷数的 2 倍,Z、W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 Y、R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R 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ZCY 与 X、W、R 三种元素均可以形成两种二元化合物D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WRZYX5根据下列实验及其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合理的是选项A实验用 pH 试纸分别检验等浓度Na2CO3溶液和 Na2SO3溶液现象前者试纸变蓝比后者更深些结论非金属性:SC12NA.B向 MgCl2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向某钠盐中滴加盐酸,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向有机物 X 中滴入酸性 KMn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碱性:NaOHMg2C品红溶液褪色该钠盐为 Na2SO3或 NaHSO3DKMnO4溶液紫色褪去X 不一定能发生加成反应6.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以NH3做氢源,可实现电化学氢化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 电极为阴极Bb 电极反应式为 2NH36e=N26HC电解一段时间后,装置内 H 数目增多D每消耗 1 mol NH3,理论上可生成 1.5 mol错误错误!7常温下,现有 0.1 mol/L 的 NH4HCO3溶液,pH7.8。已知含氮各微粒的分布分数与 pH 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常温下,KbKa1B向pH6.5的上述溶液中逐滴滴加NaOH溶液时,NH错误错误!和HCO错误错误!浓度都逐渐减小CNH4HCO3溶液中存在下列守恒关系:cccccD 当 溶 液 的pH 9时,溶 液 中 存 在 下 列 关 系:cccc.参考答案与解析选择题标准练1解析:选B。不存在组成为Al23的物质,沉淀成分是Al3,B 错误;从盐溶液中析出盐晶体的方法是蒸发一部分溶剂,然后冷却使溶质结晶析出,C 正确;CO2与 NaAlO2溶液反应也可得到 Al3沉淀,D 正确。2解析:选C。氨基酸不能发生水解反应,A 错误;煤的液化是将煤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液体燃料或利用煤产生的 H2和 CO 通过化学合成产生液体燃料或其他液体,属于化学变化,煤的气化是煤在氧气不足的条件下进行部分氧化形成 H2、CO 等气体的过程,也属于化学变化,B 错误;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后,因生成 HCl 气体而形成白雾,生成液态油状有机物 CH2Cl2、CH3Cl、CCl4等,C 正确;苯甲酸的苯环上没有碳碳双键,D 错误。3解析:选 B。A 项,标准状况下,22.4 L 即 1 mol 的 H2和 22.4 L 即 1 mol 的 F2混合,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2 mol HF,但标准状况下 HF 是液体,错误;B 项,乙酸和葡萄糖分子的最简式均为 CH2O,故 30 g 该混合物中的氢原子数为错误错误!2NAmol 2NA,正确;C 项,溶液体积未知,无法计算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数目,错误;D 项,一个 C2H6分子中含有 7 个共价键,所以标准状况下,2.24 L 即 0.1 mol C2H6含有的共价键数为 0.7NA,错误。4解析:选 C。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为H,故 X 为 H 元素;同主族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 8,设 Y 核电荷数为y,则 R 核电荷数为,又因为 R核电荷数为 Y 原子核电荷数的2 倍可得y8,故 Y 为 O 元素,R 为 S 元素,O、S 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2,五种短周期主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 Z、W 原子序数介于 O 和 S之间且二者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2,可确定Z、W分别为F、P。故X、Y、Z、W、R分别为H、O、F、P、S。A.S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H2SO3或 H2SO4,故 A不正确;B.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故非金属性 OF,故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 YSOFH,故 D 不正确。5解析:选D。Na2SO3不是 S 元素最高价态的含氧酸盐,无法比较非金属性的强弱,A 错误;由于 Mg2属于难溶于水的碱,故用 NaOH 制备 Mg2的反应原理也可能与二者溶解性差异有关而与碱的强弱无关,B 错误;若钠盐是 NaClO,它与盐酸反应生成的 Cl2也可使品红溶液褪色,C 错误;由乙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但不能发生加成反应知D 正确。6解析:选 C。A 项,由题图可知,b 电极上 NH3转化为 N2,所以 b 电极为阳极,a 电极为阴极,正确;B 项,b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NH36e=N26H,正确;C 项,a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6e6H=3,结合 b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可知,电解过程中 H数目1.不变,错误;D 项,由两个电极的电极反应式可得数量关系2NH33,所以每消耗 1 molNH3,理论上生成 1.5 mol,正确。7解析:选 B。由题图知,当 pH6.5 时,溶液中cc,Ka1错误错误!1106.5,当cc时,溶液的 pH9,c110 mol/L,同理55可求出Kbc 110,A 正确;由题图知,开始时溶液中c增大,B错误;由物料守恒知 C 正确;由题图知,当 pH9 时,HCO错误错误!、NH错误错误!、NH3H2O、CO错误错误!分布分数依次减小,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