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化学总复习45分钟限时训练 课时作业29盐类的水解.pdf
-
资源ID:72091245
资源大小:203.3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2届高三化学总复习45分钟限时训练 课时作业29盐类的水解.pdf
课时作业课时作业 2929盐类的水解盐类的水解时间:45 分钟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1下列实验方案不能成功的是()A通过测浓度均为 0.01 molL的溶液的 pH 大小来鉴别盐酸和乙酸B向均含石蕊的盐酸和乙酸溶液中分别加入NaCl、CH3COONa 来鉴别盐酸和乙酸是否为弱电解质C加热蒸发 FeCl3溶液制备 FeCl3晶体1D测浓度均为 0.1 molL的 NaCl、CH3COONa 溶液的 pH 来鉴别盐酸和乙酸是否为弱电解质33解析加热蒸发过程 Fe 水解,HCl 挥发,促进 Fe 水解,Fe(OH)3分解得 Fe2O3,而得不到 FeCl3晶体。答案C2 实验测得常温下0.1 mol/L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不等于1,0.1 mol/L某一元碱(BOH)12溶液里:c(H)/c(OH)10。将这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里各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c(B)c(A)c(OH)c(H)Bc(A)c(B)c(H)c(OH)Cc(B)c(H)c(A)c(OH)Dc(B)c(A)c(H)c(OH)解析HA 是弱酸,BOH 是强碱,两者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一种强碱弱酸盐溶液。答案C113(2009全国,10)用 0.10molL的盐酸滴定 0.10molL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c(NH)c(Cl),c(OH)c(H)Bc(NH)c(Cl),c(OH)c(H)Cc(Cl)c(NH4),c(OH)c(H)Dc(Cl)c(NH4),c(H)c(OH)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酸碱滴定过程中的电荷守恒关系。混合溶液中存在c(NH4)c(H)=c(Cl)(OH),可知 C 项不可能成立,故选C。答案C4(2009全国,10)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醋酸,苯酚,苯酚钠,碳酸,碳酸钠,碳酸氢钠。按溶液pH 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ABCD解析本题考查了酸的电离及盐类水解知识。均属于酸,其中醋酸最强,碳酸次之,苯酚最弱。均属于强碱弱酸盐,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知,因H2CO3苯酚HCO3,所以对应的盐,其碱性为:碳酸钠苯酸钠碳酸氢钠,pH 顺序相反,故 C 项正确。答案C15标准状况下,向 3 molL的 NaOH 溶液 100 mL中缓缓通入 4.48 L CO2气体,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441()Ac(Na)c(CO)c(HCO)c(OH)c(H)Bc(Na)c(CO)c(HCO)c(OH)c(H)2Cc(Na)c(HCO)c(OH)c(CO3)c(H)2Dc(Na)c(HCO)c(CO3)c(OH)c(H)解析利用钠元素和碳元素守恒,可以计算反应后得到0.1 mol Na2CO3和 0.1 mol2NaHCO3,根据 CO3水解程度大于 HCO3水解程度,即可判断出离子浓度大小关系。答案D6下列溶液中有关离子浓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NH4Cl 溶液:c(Cl)c(NH4)c(OH)c(H)2BNa2CO3溶液中:c(Na)c(H)c(HCO3)c(OH)c(CO3)C显酸性的 CH3COOH 与 CH3COONa 的混合溶液:c(CH3COO)c(Na)c(H)c(OH)2D在 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c(H2CO3)解析NH4Cl 水解使溶液显酸性,c(H)c(OH);Na2CO3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c(Na)2c(H)c(HCO3)c(OH)2c(CO3);CH3COOH 与 CH3COONa 的混合溶液显酸性,说明CH3COOH 的电离程度比 CH3COONa 的水解程度大,所以,c(CH3COO)c(Na)c(H)c(OH);2根据物料守恒,在 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c(H2CO3)。答案CD7在 Na2CO3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Ac(Na)2c(CO3)2Bc(Na)c(H)c(HCO3)c(OH)c(CO3)2Cc(Na)2c(HCO3)c(CO3)c(H2CO3)Dc(OH)c(HCO3)c(H)c(H2CO3)22解析由于 CO3水解,使c(Na)2c(CO3);根据电荷守恒,有如下关系:c(Na)c(H22)c(HCO3)c(OH)2c(CO3);根据物料守恒,有如下关系:c(Na)2c(HCO3)c(CO3)c(H2CO3);利用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可以推出如下关系:c(OH)c(HCO3)c(H)2c(H2CO3)。答案AC118室温下,在 25 mL 0.1 molL 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 0.2 molL CH3COOH 溶液,pH 与滴加 CH3COOH 体积的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若忽略两溶液混合时的体积变化,下列有关粒子浓度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23233333A在 A、B 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a)c(H)c(CH3COO)c(OH)B在 B 点:a12.5,且有c(Na)c(CH3COO)c(OH)c(H)C在 C 点:c(Na)c(CH3COO)c(H)c(OH)1D在 D 点:c(CH3COO)c(CH3COOH)0.1 molL解析根据电解质溶液整体不显电性的原则,即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目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目,可知 A 正确;CH3COOH 是弱酸,若使两者反应后的溶液 pH7,则应该使 CH3COOH稍过量,则 B 正确;在 C 点c(H)c(OH),再根据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目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目,应该c(CH3COO)c(Na),故 C 错误;在 D 点共加入 CH3COOH 的物质的量为 0.0251L0.2 molL,反应后一部分变为 CH3COO,另一部分依然为 CH3COOH 分子,溶液体积为10.05 L,故根据元素守恒,可以确定c(CH3COO)c(CH3COOH)0.1 molL。答案C9(2009北京,11)有 4 种混合溶液,分别由等体积0.1mol/L 的 2 种溶液混合而成:CH3COONa 与 HCl;CH3COONa 与 NaOH;CH3COONa 与 NaCl;CH3COONa 与 NaHCO3。下列各项排序正确的是()ApH:Bc(CH3COO):C溶液中c(H):Dc(CH3COOH):解析A 项溶液的 pH 应为所以A 错,CH3COO 的浓度,故B 正确,c(H)浓度与 pH 顺序相反即,故C 错。CH3COOH 浓度应为:,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及盐类水解的原理。答案B10(2009重庆,10)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pH 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Ba(OH)2、Na2SO3、FeCl3、KClBNa2SiO3、Na2CO3、KNO3、NH4ClCNH3H2O、H3PO4、Na2SO4、H2SO4DNaHCO3、C6H5COOH、C2H5OH、HClx解析A 项 pH 由大到小顺序为 Ba(OH)2Na2SO3KClFeCl3,B 中正确;C 中应为:NH3H2ONa2SO4H3PO4H2SO4,D 中应为:NaHCO3C2H5OHC6H5COOHHCl。答案B11将等体积、等浓度的K2S 溶液和 NaHSO4溶液混合,得到的溶液显碱性,则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K)c(Na)c(H)c(OH)22Bc(Na)c(K)c(H)c(SO4)c(HS)c(OH)c(S)2Cc(HS)c(SO4)c(OH)c(H)22Dc(K)c(S)c(H2S)c(HS)c(SO4)解析设 K2S 和 NaHSO4溶液的量均为 1 mol,反应后溶液中存在 K 2 mol,Na 1 mol,22HS 及其水解得到的 H2S 和其电离得到的 S 三者之和为 1 mol,SO4 1 mol,溶液显碱性,22说明 HS 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故 A 和 C 错误;根据电荷守恒,B 中c(SO4)和c(S)都应该乘 2;根据物料守恒,D 正确。答案D12室温下,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pH12 的氨水溶液与 pH2 的盐酸等体积混合:c(NH4)c(Cl)c(OH)c(H)1B 浓 度 均 为 0.1 molL的 NH4HSO4(aq)与 NaOH(aq)等 体 积 混 合:c(Na2)c(SO4)c(NH4)c(H)c(OH)1C浓度均为 0.1 molL的小苏打溶液与烧碱溶液等体积混合:c(Na)c(H)22c(CO3)c(OH)1D浓度均为 0.1 molL的醋酸(aq)与 NaOH(aq)等体积混合:c(Na)c(CH3COO)c(OH)c(H)解析A 中表面看c(OH)c(H),而实际上一水合氨的物质的量远多于HCl;B 中c(Na22)应该等于c(SO4);C 中根据电荷守恒,c(Na)c(H)2c(CO3)c(OH)c(HCO3);D中 CH3COOH 与 NaOH 物质的量相等,恰好完全反应,由于CH3COO 水解,c(CH3COO)应该小于c(Na)。答案A二、非选择题13科学家从化肥厂生产的(NH4)2SO4中检出组成为 N4H4(SO4)2的物质,经测定,该物质244易溶于水,在水中以SO4和 N4H4两种离子形式存在,植物的根系极易吸收N4H4,但它遇到碱时,会生成一种形似白磷的N4分子,N4分子不能被植物吸收。(1)已知液氨中存在着平衡 2NH3NH4NH2。科学家在液氨中加入氢氧化铯(CsOH)和特殊的吸水剂,使液氨中的 NH4生成 N4分子,请写出液氨与氢氧化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含有一定量(NH4)2SO4和 NH3H2O 的水溶液称为“缓冲溶液”,在此溶液中加入少量的强碱或强酸时,溶液的pH 几乎不变,这可由下列离子方程式来说明。加酸时:NH3H2OH=NH4H2O;加碱时:NH4OH=NH3H2O由于(NH4)2SO4和 NH3H2O 的大量存在,加少量酸或碱时,溶液中c(H)与c(OH)基本保持不变;含有一定量NaH2PO4和 Na2HPO4的溶液,也具有缓冲作用,写出此溶液中加入少量强酸或强碱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加酸时_;加碱时_。解析根据元素守恒可以写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化学方程式来;仿照(NH4)2SO4和 NH3H2O的水溶液的缓冲原理,写出向NaH2PO4和 Na2HPO4的溶液中加酸或碱的离子反应方程式。2答案(1)8NH34CsOH=N44CsNH26H24H2O(2)HPO4H=H2PO4H2PO4OH2=HPO4H2O114(1)25时,0.1 molL NaOH 溶液的 pH 为_;1(2)25时,0.1 molLNH4Cl 溶液的 pH_7(填“”),其原因是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3)将上述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离子浓度大小次序正确的是_(填序号)。Ac(Na)c(Cl)c(OH)c(H)Bc(Na)c(Cl)c(H)c(OH)Cc(Na)c(Cl)c(OH)c(H)Dc(Cl)c(Na)c(OH)c(H)1410113解析0.1 mol/L NaOH 溶液的c(OH)0.1 molL,c(H)mol/L100.1mol/L,pHlgc(H)13;由于 NH4能结合水电离出来的 OH 生成弱电解质 NH3H2O,破坏了水的电离平衡,使溶液显酸性;将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发生反应:NaOHNH4Cl=NaClNH3H2O,Na 和 Cl 均不水解,故浓度相等,NH3H2O 能电离出 OH,使c(OH)c(H)。答案(1)13(2)c(NH4)c(H)c(OH)。答案(1)NH4ClCH3COONaHClNa2SO4(2)c(Cl)c(NH4)c(H)c(OH)1116常温下取 0.2 molL HCl 溶液与 0.2 molL M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反应后溶液的 pH6,试回答以下问题:(1)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_HCl 溶液中的水电离出的c(H)(填“”、“”;由电荷守恒得c(M)c(H)c(Cl)c(OH),移项可得c(Cl)c(M)结果;由物料守恒得c(Cl)c(M)c(MOH),将电荷守恒式和物料守恒式联立得:c(H)c(MOH)c(OH),移项可得c(H)c(MOH)结果。78答案(1)(2)9.910110117下图所示三个烧瓶中分别装入含酚酞的0.01 molLCH3COONa 溶液,并分别放置在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向烧杯中加入生石灰,向烧杯中加入 NH4NO3晶体,烧杯中不加任何物质。(1)含酚酞的 0.01 molL CH3COONa 溶液显浅红色的原因为。(2)实验过程中发现烧瓶中溶液红色变深,烧瓶中溶液红色变浅,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A水解反应为放热反应B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CNH4NO3溶于水时放出热量D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1(3)向 0.01 molL CH3COONa 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浓盐酸、NaOH 固体、Na2CO3固体、FeSO4固体,使CH3COO 水解平衡移动的方向分别为_、_、_、_(填“左”、“右”或“不移动”)。解析(1)CH3COONa 中 CH3COO 水解使溶液显碱性,酚酞试液遇碱显红色。(2)生石灰与水剧烈反应且放出大量热,根据烧杯中溶液红色变深,判断水解平衡向右移动,说明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同时烧杯中溶液红色变浅,则NH4NO3溶于水时吸收热量。(3)酸促进22CH3COO 的水解;碱抑制 CH3COO 的水解;CO3与 CH3COO 带同种电荷,水解相互抑制;Fe与 CH3COO 带异种电荷,水解相互促进。答案(1)CH3COO H2OCH3COOHOH,使溶液显碱性(2)BD(3)右左左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