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案 新课标 人教版.pdf
-
资源ID:72119801
资源大小:119.6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11.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2020年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案 新课标 人教版.pdf
可编辑修改2019-20202019-2020 年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案年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教学案 新课标新课标 人教版人教版新课导入: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想一想:在这首诗里“躬行”是什么意思?思考:你是如何理解“实践”的?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及其包含的两层含义判断:下列哪些属于实践活动?1、蜜蜂筑巢2、教师讲课3、学生认真学习4、起床、刷牙、洗脸、吃饭6、“争论克隆人”7、克隆羊“多利”问世2、实践的基本特征(1)、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连连看连连看实践主体工具和其他设备实践对象自然界,人类社会实践手段人注意:坚持实践的客观性,也就是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注意:坚持实践的客观性,也就是在实践问题上,坚持了唯物主义。2004年 1 月 25日,美国“机遇”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和正在太空进行火星探测之旅的美国“勇气”号一起用更先进的生化手段探测火星上是否存在过生命,是否还尚存微量生物的迹象。探讨:火星探索是否属于实践活动?人类探索火星的目的是什么?(2)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狡兔三窟”、“燕子筑巢”、“蜘蛛织网”、“狐狸躲避猎人猎枪趋利避害”。北京动物园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将一半香蕉用长杆吊在一固定的高度,黑猩猩偶然用手臂碰到竹杆,取到了一只香蕉吃了,可它不知道尚有许多香蕉未吃完,仍可摘取来吃。探究活动:动物的活动也是能动性的实践活动吗?解惑释疑:怎样理解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与第二个特征是统一的?怎样理解实践的第一个特征与第二个特征是统一的?愚公移山的故事有人听后认为,愚公的精神是令人钦佩的,但他毕竟还是太愚,因为真移山要的是锹挖、肩挑,一年才往返一次,而不使用炸药炸,用车运,对此如何看待?(3)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精品文档可编辑修改巩固练习:巩固练习:1、下列不属于实践活动的是()、工人做工、农民种田、战士打仗、学生听课、欣赏音乐、科学实验、发射神舟 5 号飞船、蚂蚁搬家A、B、C、D、2、“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发生一定的联系和关系,只有在这些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范围内,才会有他们对自然的关系,才会有生产。”马克思这段话说明()A、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一种社会性活动B、人们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决定了人们的生产活动C、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人对自然界的关系D、生产实践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探讨: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原名陶知行。他为什么要改名字?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西红柿的故乡在南美洲的森林里,果实鲜艳美丽。但当地人一直怀疑其有“毒”,取名为“狼桃”而不敢吃。到了 16世纪,有两个英国人旅行中发现了它,并将其带回英国,种在皇家花园仅供观赏。直到 18 世纪法国有位画家抱着献身精神,决定要亲口尝一尝。他吃之前,作好了一切准备。吃完之后,他就躺在床上,等着上帝“召见”。结果,这位画家不但没到上帝那里去“报到”,反而成了天下第一名品尝西红柿“美味”的人。从此,西红柿上了我们的餐桌。探究:(1)、当时人们为什么会对西红柿产生“有毒”的错误认识?(2)、画家发现西红柿“味美”的正确认识是怎样形成的?当时画家只是发现西红柿能吃,后来人们进一步认识到西红柿既能生吃,又能熟吃,既能炒吃,又能煮吃,这些认识又是怎样形成的?1854年 11月 14日,里海上空突然出现了一场风暴,使英法舰队受到严重损失。巴黎天文台台长勒维烈,受命对这场风暴进行调查。他发现一天前,这场风暴也曾出现在地中海上空。因此,他认为只要建立一定数量的气象站,利用电报传递情况,风暴就可以预报。他的意见得到了法国政府的支持和采纳,人类第一次用电报传递情况的天气图在法国诞生了。巩固练习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 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该青年的生命。随后,其它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19 世纪 80年代,北美洲的一位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随后,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又带了来惊人的死亡。直到 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坦发现了人的血型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请问: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哲学原理的?.精品文档可编辑修改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