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语文4古诗三首第二课时练习题(含答案).pdf
第第 4 4 课课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基础百花园基础百花园一、画去不正确的读音。一、画去不正确的读音。石径(jng jng)倾斜(xi xi)挑 tio tio)逗二、比一比二、比一比,再组词。再组词。刘()挑()残()赠()列()桃()钱()增()三、根据诗意写诗句。三、根据诗意写诗句。(1)深秋时节,山间有一条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2)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3)我停下车子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夕阳照耀下的枫树林。(4)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提升训练营提升训练营四、课内阅读我能行。四、课内阅读我能行。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本诗题目的意思是。2这首诗是代诗人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的思想感情。3诗中“挑”的意思是,“促织”就是。4作者看到,料想,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5本诗中,表现作者想象的诗句是“”五、阅读古诗五、阅读古诗,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枫(fnfng)桥夜泊(bp)月落乌啼(dt)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mnmin)姑苏城外寒山寺(ssh)2.判 断 下 面 说 法 是 否 正 确,对 的 打 上“”了,错 的 打 上“X”(1)“枫桥夜泊”的意思是“枫桥夜晚停留在湖泊”。()(2)“霜满天”是说作者看到霜布满了天空。()(3)“江枫渔火对愁眠”意思是说江边的枫树对着渔船上的灯火发愁。()(4)这首诗字里行间都包含了作者深深的“愁”绪。()3.在诗中作者写了种景物,分别是。这些景物的特征是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思维大练兵思维大练兵六、读古诗六、读古诗,回答问题。回答问题。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这首诗的作者是代的,全诗描写的是(季节)的景色,从第、句诗中可以看出。2、诗人笔下的秋景图,主要写了、四种景物,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前三句是为第四句做铺垫的。B.第三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C.“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全诗的中心句。D.古诗歌颂的虽然是大自然的秋色美景,但是通过诗中的“寒山”“霜叶”等景物可以看出诗人对秋季到时的哀伤叹息深秋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画去不正确的读音。一、画去不正确的读音。jngxitio二、比一比二、比一比,再组词。再组词。刘海儿挑逗残阳赠品并列桃花花钱增加解析:形近字辨析。三、按据诗意写句子三、按据诗意写句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诗句意思的理解。四、课内阅读我能行。四、课内阅读我能行。1.夜晚写下自己所见到的景色。2.宋叶绍翁家乡3.用细长的物件逗引。4.蟋蟀篱落一灯明儿童挑促织5.知有儿童挑促织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夜书所见的理解。五、阅读短文五、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回答问题。1.fngbtmins2.X X X3.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解析:考查学生对课外古诗的赏析。六、读古诗六、读古诗,回答问题。回答问题。1.唐杜牧一 四2.山路 人家白云 红叶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山行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