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语文 第09课 登岳阳楼(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
资源ID:721630
资源大小:159.31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高中语文 第09课 登岳阳楼(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doc
1第第 0909 课课 登岳阳楼登岳阳楼1写作背景唐代宗大历三年(768)之后,杜甫出峡漂泊两湖,此诗是诗人登岳阳楼而望故乡,触景感怀之作。时年五十七岁,距生命的终结仅有两年,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耳已聋,靠饮药维持生命。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坼 乾坤 戎马凭轩 涕泗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 戎马关山北 凭轩涕泗流2 2chèchè;qiánqián knkn;róngróng;xunxun;sìsì3 3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象征日月星辰等;象征日月星辰等;借指战争;借指战争;眼泪、鼻涕。眼泪、鼻涕。1首联使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手法:虚实交错,今昔对照。用“昔闻”为“今上”蓄势,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情感:写早闻洞庭湖盛名,然而到暮年才实现目睹名湖的愿望,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此时的诗人,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面对山河破碎的祖国,自己壮志未酬,国家前途渺茫,可谓百感交集。2颔联写出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象?试析“坼” “浮”的表达效果。自然景象:广阔无边的洞庭湖水,划分开吴国和楚国的疆界,日月星辰都像是漂浮在湖水之中一般。颔联 10 个字逼真地描写出洞庭湖水势浩瀚、无边无际的巨大形象。置身在这样的诗境,心灵受到震撼,胸襟为之开阔,精神境界得到了提升。“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既是实写,又寓想象。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分为两半,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一“坼”一“浮” ,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形象。3颔联写的是洞庭湖的雄奇壮观,而颈联写的却是作者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这样写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2颔联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4从颔联到颈联,诗歌的意境由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从颔联到颈联,诗的意境由宽阔转入狭窄,但这两联是相辅相成的,到尾联,意境又转为宽阔,前后相互衬托,使全诗意境构成一个整体。杜甫为什么“亲朋无一字” ,一身是病,只有“孤舟”呢?显然表达的是无所依托之意。这又加重了诗人自伤漂泊的感情。但诗人不会停留在个人痛苦上,他总是以国事为念,因此,当他站在岳阳楼上“凭轩”远眺时,就联想到当时兵荒马乱的动荡情况,不禁潸然泪下。这个抒情结尾将诗的思想内容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凭轩”二字又巧妙地照应了“今上岳阳楼”一句,以此结束全诗恰到好处。因此诗人面对浩渺的洞庭湖抒发的是伤时忧世的感情。1下列加线的字词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粗糙(co)忖度(cn duó)风驰电掣(chè)B诤友(zhèng)编纂(zun)东南坼(chè)C戎马(róng)流涕(tì)草木菁华(jìng)D戏谑(xuè)惬意(qiè)苦心孤诣(y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乾坤恍悟诸候揭竿而起B洞庭朝廷风彩消声匿迹C旋窝参与振动攻城掠地D蝉联轻浮肤浅绿草如茵3下列各句中,画线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昔闻洞庭水闻:听说B吴楚东南坼坼:整体C乾坤日夜浮浮:漂浮D亲朋无一字字:书信4下列诗句中加线词的用法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A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B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C裂缺霹雳,丘峦崩摧 D熊咆龙吟殷岩泉5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3A头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从而扩大了时、空领域。表面看有初登岳阳楼之喜悦,其实意在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能实现之情。用“昔闻”为“今上”蓄势,归根结底是为描写洞庭湖酝酿气氛。B颔联是洞庭的浩瀚无边。洞庭湖坼吴楚、浮日月,波浪掀天,浩茫无际,真不知此老胸中吞几云梦!写景如此壮阔,令人玩索不尽。C颈联写政治生活坎坷,漂泊天涯,怀才不遇的心情。自叙如此落寞,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寓无限情意。但从整体看来,与全诗联系不紧。D尾联写眼望国家动荡不安,自己报国无门的哀伤。上下句之间留有空白,引人联想。开端“昔闻洞庭水”的“昔” ,当然可以涵盖诗人在长安一带活动的十多年时间。而这,在空间上正可与“关山北”拍合。 ” “凭轩”与“今上”首尾呼应。6下列有关课内诗歌内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春江花月夜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寄寓着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诗篇意境空明,缠绵悱恻,词清语丽,韵调优美,脍炙人口,乃千古绝唱,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B “诗圣”杜甫创作的五言绝句登岳阳楼被誉为“古今登楼第一诗” 。诗歌描写的景物是壮阔雄浑的,抒发的情感是孤苦沉郁的。诗人在写身世之悲的同时,还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C 夜归鹿门歌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前者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诗人却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后者侧重写诗人“夜归”之后的隐居生活,塑造了一个隐者的形象。D南宋初,经过金兵两次烧杀掳掠,扬州遭受了空前浩劫。姜夔路过此地,亲见这座名城残破荒凉的景象,写下这首充满“黍离之悲” ,被历代传颂不朽的佳作扬州慢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登岳阳楼一诗是杜甫于大历三年(768)冬,自公安到达岳阳后,登岳阳楼有感而作。这首诗意境开阔宏丽,_。_,_。_,_,_。但主要还是有诗人的思想感情做基础才能与浩瀚壮阔的洞庭湖景色交融成一体由于杜甫爱国爱民的胸襟宽广构成宏丽阔大的意境这与诗人一纵一收的笔法固然有关历来为人称道ABCD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 登岳阳楼一诗中,形象刻画洞庭湖水势浩大、无边无际的诗句是“_,_” 。(2) 登岳阳楼一诗中,表现诗人到处流浪、没有朋友,只有孤舟相伴的诗句是“_,_” 。4(3) 登岳阳楼一诗中,写诗人在岳阳楼上远眺,想到兵荒马乱的情况,不禁潸然泪下的诗句是“_,_” 。9读关于岳阳楼的一副对联,完成练习。上联: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句,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散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而下!下联: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阳城东道崖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会来?(1)上联写了四个著名的历史人物与岳阳楼有关的事,四个人物即 、 、 、 。(2) “杜少陵五言绝句”指的是杜甫所写的 , “范希文两字关情”中的两字是指 和 。(3) “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而下”化用 的诗登幽州台歌 , “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会来”化用 的诗饮酒 。10仿照下面的句子,以李白、杜甫为描写主体,在横线上补写两句话,表现对李白、杜甫两位诗人写作风格的理解。读王维的“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可以品味到诗画一体;读李商隐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可以体味到朦胧隐晦;_; _。(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登岳阳楼杜 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两句中的“坼”和“浮”有何妙处?请简要赏析。2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5(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李 白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背景点击:乾元二年(759) ,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夏十二,李白朋友,排行十二。李白登岳阳楼时,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使岳阳楼更添一层迷人的色彩。1请对第三联“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作简要分析。2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抒发了诗人的什么情感?3你认为本诗第二联的两句中, “诗眼”分别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杜 甫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注】裴迪寄了一首诗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给杜甫,表达了对杜甫的怀念;杜甫深受感动,便写诗作答。何逊是杜甫佩服的南朝梁代诗人,这里把裴迪与何逊相比,是表示对裴迪和他的诗的推崇。“此时”正是安史叛军气焰嚣张、大唐帝国万方多难之际。1请概括诗歌中含有哪些愁情。62清人黄生评此诗“直而实曲,朴而实秀” ,请对此作简要分析。【2018 高考语文新课标 III 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2 题。精卫词王 建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朝在树头暮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惑,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一诗相近。2一般认为,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你是否同意这种解读?请结合诗句说明你的理由。71C【解析】“草木菁华”中的“菁”应读 jng。2D【解析】A 项,“诸候”应为“诸侯”;B 项,“风彩”应为“风采”,“消声匿迹”应为“销声匿迹”;C 项,“旋窝”应为“旋涡”,“攻城掠地”应为“攻城略地”。3B【解析】坼:分裂,这里引申为划分。4B【解析】例句和 B 项都是名词活用作状语,A、C、D 三项是名词用作动词。5C6B【解析】登岳阳楼不是五言绝句,而是五言律诗。7C8【解析】仿写时,首先要分析题干的具体要求和所给句子的句式特点,然后挑选能够体现诗人写作风格的诗句,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能够表现诗人豪迈、飘逸、浪漫的诗句,最后按照所给句子的句式将其表述出来即可。(一)1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又生动。“坼”字,诗人写得有力,洞庭水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字,具有十分鲜明的动态感,洞庭湖几乎包容了天地万物,并且主宰着它们的沉浮,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 (二)1第三联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岳阳楼高耸入云的情状,同时这两句诗想象神奇,在云间连榻,在天上行杯,写出了诗人恍若置身仙境的情景。【解析】先确认艺术手法,然后分析。“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显然是诗人的想象,而诗人之所以敢这样想,是因为岳阳楼高耸入云,因此这又是运用了夸张。2诗人笔下的岳阳楼最突出的特点是“高“。情感是欢乐喜悦,超脱豁达。【解析】岳阳楼的特点,从首联和颈联可以看出。诗人的感情则通过后四句诗可以总结出。3“诗眼”分别是“引”“衔”。“引”形象地写出了大雁懂得人情,把愁心带走的情境;“衔”形象地写出了山懂得人的心意,把好月送来,与诗人共享欢乐的情境。【解析】整首诗,诗人将自己隐在楼、川、雁、山等景观后,让楼去观览,川去迂回,让雁牵愁心飞去,山衔好月走来。天地万象都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人的生命和感情的载体了。颔联中诗人运用了拟人手法,雁9儿高飞,带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美好之月。想象新颖,有独创性,写得诡谲纵逸,诙谐风趣。(三)1老去之愁;失意之愁;思乡之愁;忆友之愁;忧国忧民、伤时感世之愁。【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感情的能力。注意标题、注释和诗中的表情达意的词语“相忆”“岁暮”“乡愁”“白头”。注意注释中的“大唐帝国万方多难”等。2前两联围绕“忆”字感谢故人对自己的思念,始终出以谈话的口吻,语言浅白质朴;后两联围绕“愁”字抒写诗人自己的情怀,感情深挚而婉曲,推心置腹,荡气回肠。所以说“直而实曲,朴而实秀”。【解析】这是一道考查诗歌风格的题目,此题给出了特点“直而实曲,朴而实秀”,即“朴实之中带有委婉”,结合诗中的语句解释说明这个特点即可。1A【名师点睛】解答此题,要注意几方面的结合。一是诗句内容的正确理解,二是作者通过全诗所传达出来的思想感情的准确把握,三是对诗歌各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的正确分析,四是对相关诗歌的正确理解和赏析。比如 D 项,就必须对白居易的观刈麦的语言特点有正确的把握。2观点一:同意。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奋斗精神的自我抒发;意为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能够继承遗志,填海不止。观点二:不同意。这两句诗是作者对精卫的同情与崇敬之情的表达;意为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生命来帮助精卫,以自己的生命来换精卫的生命。【解析】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本题设置开放性答案,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张力。由于时代的变迁、语言的变化,对一些古诗的解读是可以多元的,此题可以鼓励考生主动思考、发散思维,因此凡是能够言之成理的答案都可视为正确。这里介绍两种观点:观点一:同意。原因有:10(1)这两句诗是精卫坚韧不拔、前赴后继精神的一种自我抒发;(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即使自己在有生之年不能完成移山填海的事业,也希望子孙后代继承遗志,生命不息,填海不止。观点二:不同意。原因有:(1)这两句咏赞了精卫坚忍不拔的壮志、奋斗到底的毅力,表达了作者的赞扬和崇敬。( 2)这两句诗的意思是,移山填海的事业尚未完成,我愿牺牲自我之身,成全精卫之志。【名师点睛】这是一道主观性答题的试题。组织答案时,首先要读懂题目要求。题目要求对 “诗最后两句的内容是以精卫的口吻表达的”这个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答案要明白无误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能含糊;而且都要说出具体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