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西省赣州市赣县高考仿真卷生物试题含解析.pdf
-
资源ID:72163428
资源大小:793.68KB
全文页数:1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届江西省赣州市赣县高考仿真卷生物试题含解析.pdf
2023 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请考生注意:1请用 2B 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 05 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1下列关于细胞的叙述,不能体现“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观点的是 A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代谢旺盛,核仁的体积较大 B人体细胞的细胞膜外侧分布有糖蛋白,有利于接收信息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的线粒体分布在细胞中央,有利于吸收和转运物质 D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调节细胞的渗透压 2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 DNA 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 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b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是 a 峰中的 2 倍 Ba 峰和 b 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 DNA 复制 C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 a 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 DNA 的复制 3某家族有两种遗传病(如图 1):蚕豆病是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用 E、e 表示),但女性携带者表现正常;地中海贫血是由于 11 号染色体上 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结构异常,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基因片段进行PCR 扩增后的产物电泳结果如图 2 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基因型 表现型 或 或 0 无异常 0 中间型地贫 00 或 重型地贫 A基因突变可产生 基因和 0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可逆性 B图 1 中8 基因型有 XeY 或 0XeY 或 XeY C若图 1 中9已怀孕,则 M 个体出现蚕豆病的概率是 1/4 D适龄生育可预防 M 出现 地中海贫血和蚕豆病 4为应对“垃圾围城”危机,很多省市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管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能量循环利用 B微生物能分解垃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C垃圾分类处理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此举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52012 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在细胞核重编程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细胞核重编程是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以发育成各种类型细胞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重编程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 B“动物细胞的分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将被改写 C该项研究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该项研究为临床上解决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带来了希望 6如图表示 5 个校园的植物物种丰富度,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据图可知,校园 2 中灌木在所有校园植物中数量最多 B每一个校园中所有的乔木分别构成一个种群 C校园 5 可能没有栽培多年生草本植物和半灌木 D引种栽培某濒危物种至校园 3 中的措施属于就地保护 7下列有关生态学原理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因此向池塘投放鱼苗时应注意控制投放量 B群落的垂直分层有利于充分利用空间和能量,因此在设计生态园时应注意不同树种混种 C种群数量达 K/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在养鱼过程中应选择鱼数量为 K/2 左右捕捞 D能量流动逐级递减,因此圈养动物减少呼吸消耗,有利于提高与下一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8(10 分)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和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 B释放到突触间隙的过程中膜面积增大 C在突触间隙中运送到处需消耗能量 D与结合使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 二、非选择题 9(10 分)近几年来,甲地出现了土地盐碱化和植被退化的现象,乙地连年种植小麦,其产量逐年降低。对两地进行生态治理,具有重要意义。请运用生态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019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钟扬,曾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进行调查,发现此地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最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填基因或物种或生态系统)多样性,该团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尽管对其中大量种子的用途并不了解,但我们还是要加以保护,是因为它们存在_价值。(2)甲地分布着碱蓬、柽柳和刺槐等多种植物,其根细胞中细胞液的浓度_(填较高或较低)(3)生态学家建议在乙地进行合理轮作(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这样有利于农作物长期高产。请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原因:_(答出两点即可)。(4)甲地在盐碱化之前,偶然由于气候原因导致种群数量很小的一种昆虫在甲地绝迹,但是对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物种的数量基本没有影响,请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角度分析其原因_。10(14 分)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目前,微生物已经在食品、医疗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请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的问题:(1)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需将温度控制在_。家庭制作泡菜时无须刻意灭菌,原因是_。变酸果酒表面的菌膜、泡菜坛内的白膜相关的微生物分别是_。(2)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时,在培养基表面共划_个区域时,需要 6 次灼烧接种环。对菌种进行临时保藏时,试管中的固体培养基常呈斜面状,目的是_。此外,试管口通常塞有棉花,其作用有_。(3)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可以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若要设计实验验证某细菌属于该类微生物,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_。11(14 分)已知果蝇的红眼与白眼受一对等位基因(W/w)控制同学甲为了确定该对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X染色体还是 XY 染色体同源区,设计了以下杂交实验:将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F1雌雄交配 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红眼雄白眼雄=211回答相关问题:(1)依据同学甲的杂交结果能否做出准确判断_,并说明理由_?(2)若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同学乙用 X 射线处理 F1后继续进行同学甲的实验,发现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白眼雌红眼雄=112,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3)若基因位于 XY 染色体同源区,同学丙在重复同学甲实验过程中,发现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白眼雌红眼雄白眼雄=9164,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 12高果糖浆是一种营养性甜味剂,它被广泛运用在碳酸饮料、果汁饮料和运动饮料以及小吃、果冻和其他含糖产品中。回答下列利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浆的相关问题。(1)葡萄糖异构酶的活力常用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产生_所需的酶量来表示。固定化酶的优点是_(至少答 2 点)。(2)图 1 是利用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生产高果糖浆的示意图,方法 2 表示的为_;方法 1 中固定化葡萄糖异构酶时需将海藻酸钠溶化,溶化过程中对加热的要求是_,_固定化酶一般不选用方法 1,这是因为_。(3)在生产高果糖浆的过程中,图 1 中控制阀的作用是_。据图 2 说明两种情况下的葡萄糖异构酶的相同点与不同点_。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1、C【解析】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次有少量的糖类,糖与蛋白质或脂质结合形成糖蛋白或者糖脂,在细胞膜上的糖蛋白与细胞间的识别有关,因此糖蛋白位于细胞膜的外侧。2、在代谢旺盛的细胞内分布有大量的线粒体,以保证能量的供应,同时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内的核仁体积较大,因为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保证了代谢旺盛的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3、在成熟的植物细胞内含有中央液泡,液泡内含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以及花青素等物质,有利于调节植物细胞的渗透压,维持植物细胞坚挺的状态。【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在代谢旺盛的细胞内,核仁的体积较大,A 正确;人体细胞的细胞膜外侧分布有糖蛋白,糖蛋白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有关,因此有利于接收信息,B 正确;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内分布有大量的线粒体,有利于吸收和转运物质,为了便于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对物质的吸收,线粒体应该集中分布在小肠绒毛膜附近,C 错误;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含有大液泡,有利于调节细胞的渗透压,D 正确。2、C【解析】由图可知,在 b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为 80,而 a 峰中细胞的 DNA 含量为 40,故 A 项正确;在 a 峰与 b 峰之间细胞内的 DNA 相对含量在逐渐增加,所以正进行着 DNA 分子的复制,B 项正确;在细胞分裂期中,前、中、后三个时期的细胞应位于 b 峰,而末期的细胞应位于 a 峰处,所以 C 错误;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中 b 峰细胞的数量可以看出,实验组中进行 DNA 复制的癌细胞数量明显减少,则说明该药物对癌细胞 DNA 复制有抑制作用,D 项正确。【考点定位】细胞的有丝分裂 3、B【解析】伴 X 显性遗传的特点是男性的致病基因来自母亲,由于女性携带蚕豆病致病基因的个体表现正常,所以-4 和-7 的基因型为 XEXe。00 或 为重型地贫,-11 为重型地贫,根据电泳条带可知最下面的条带为 0或。-2、-3、-4 均不患地中海贫血,或 或 0均为无异常的个体,-3、-4 只有一条电泳条带,可知-3、-4 基因型为。【详解】A、基因突变可产生 基因和 0 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A 错误;B、-8 为表现型正常的男性,故不携带蚕豆病致病基因,即为 XeY,且不患地中海贫血,即 基因型为 或 或 0,即图 1 中-8 基因型有 XeY 或 0XeY 或 XeY,B 正确;C、仅考虑基因 E 和 e,-9 表现正常且-10 患蚕豆病,故亲本的基因型为 XeY 和 XEXe,因此-9 为携带者的概率为 1/2,-8 表现正常,因此-8 的基因型为 XeY,因此子代患蚕豆病(XEY)的概率为 1/21/4=1/8,C 错误;D、地中海贫血和蚕豆病由基因控制,来源于亲本遗传,个体含有的遗传信息和年龄无关,因此适龄生育不会改变两种病的发病率,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察同学们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4、A【解析】A、垃圾分类处理,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和物质的循环利用,能量不能循环利用,A 错误;B、微生物能分解垃圾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B 正确;C、垃圾分类处理减轻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 正确;D、垃圾分类处理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D 正确。故选 A。【点睛】本题考查生态工程的实例、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意在考查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5、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类似于脱分化过程,干细胞可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细胞,为器官移植提供了供体,由于供体来自自身细胞,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详解】A、“细胞核重编程”即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脱分化,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密切相关,A 正确;B、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而题干中能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诱导回干细胞的状态,所以“动物细胞的分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将可能被改写,B 正确;C、细胞全能性的体现必须是由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才能体现,而由细胞发育成组织或器官不能体现全能性,C 错误;D、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并能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细胞,通过该技术获得的器官进行移植属于自体移植,没有免疫排斥反应,D 正确。故选 C。6、C【解析】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它由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度。群落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计算各种生物数量之间的比例,也就是各个物种的相对数量。【详解】A、纵坐标是表示各植物类群占本校植物总数的比例,校园 2 中灌木在所有校园植物中数量不一定最多,A 错误;B、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校园中的乔木通常有好多种,B 错误;C、校园 5 可能没有栽培多年生草本植物和半灌木,故图中没有显示,C 正确;D、引种栽培某濒危物种至校园 3 中的措施属于易地保护,D 错误。故选 C。7、C【解析】由于种群在资源有限、空间有限和受到其他生物制约的条件下发展,其种群的增长曲线会呈“逻辑斯谛增长”,环境容纳量(K)则是指在长时期内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种群数量在 K/2 时增长最快,在 K 时种群密度最大。【详解】生态系统中某种生物的环境容纳量是有限的,由环境所决定,种群数量超过环境容纳量,种群数量会下降,因此向池塘投放鱼苗时应注意控制投放量,A 选项正确;群落的垂直分层有利于不同种的物种的共存,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和能量,因此在设计生态园时应注意不同树种混种,B 选项正确;种群数量达到 K/2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因此在养鱼过程中应选择鱼数量为 K/2-K 之间左右捕捞,最多捕捞至 K/2 左右时停止,C 选项错误;各营养级的生物因呼吸而消耗相当大的一部分能量,若能圈养动物降低呼吸消耗,则可以提高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进而提高与下一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 选项正确。因此错误的选项选择 C。8、B【解析】据图分析,图示为突触的结构示意图,突触的结构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图中表示突触前膜,表示神经递质,表示突触后膜,表示神经递质的受体。【详解】A、和分别表示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其中突触前膜一定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而突触后膜不一定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如肌肉细胞膜也可以作为突触后膜,A 错误;B、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因此该过程中突触前膜的面积增大,B 正确;C、是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通过扩散的方式运送到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该过程不消耗能量,C 错误;D、若是抑制性的神经递质,则其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的膜电位仍然表现为外正内负,D 错误。故选 B。二、非选择题 9、物种 潜在 较高 能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各种无机盐(或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改变原有食物链,减少病虫害影响种间关系,抑制杂草 该种昆虫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被其他同营养级的物种替代 【解析】生物多样性重要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进化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生物多样性是生物进化的必然结果。生物多样性价值包括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潜在价值。【详解】(1)钟扬曾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进行调查,发现此地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主要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物种多样性,该团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尽管对其中大量种子的用途并不了解,但还是要加以保护,是因为它们存在潜在价值。(2)通过题干信息可知,甲地出现了土地盐碱化,故甲地分布着碱蓬、柽柳和刺槐等多种植物,其根细胞中细胞液的浓度高。(3)生态学家建议在乙地进行合理轮作,因为这样做:能充分利用土壤中的各种无机盐;改变原有食物链,减少病虫害;影响种间关系,抑制杂草,所以有利于农作物长期高产。(4)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种群数量很小的一种昆虫在甲地绝迹,但该昆虫在食物网中的位置可被其他同营养级的物种替代,因此对本系统中其他物种的数量基本没影响。【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10、1825 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醋酸菌、酵母菌 5 增大接种面积,有利于保藏更多菌种 通气和防止杂菌污染 将该细菌接种在无碳源的培养基上,若能生长,则说明该细菌能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 【解析】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 1825,pH 最好是弱酸性。2、常用的接种方法主要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两者都可以用于菌种的分离,前者接种前和接种后均需要对接种环进行灼烧灭菌,后者还可以用于菌种的计数。【详解】(1)制作葡萄酒的过程中,需将温度控制在 1825;家庭制作泡菜时无须刻意灭菌,原因是发酵过程中,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变酸果酒表面的菌膜是醋酸菌、泡菜坛内的白膜相关的微生物是酵母菌。(2)每次使用接种环之前以及每次使用接种环后均需灼烧灭菌,故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菌种时,在培养基表面共划 5个区域时,需要 6 次灼烧接种环;对菌种进行临时保藏时,试管中的固体培养基常呈斜面状,目的是增大接种面积,有利于保藏更多菌种;此外,试管口通常塞有棉花,其作用有通气和防止杂菌污染。(3)验证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可以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的实验中,自变量为有无碳源,因变量为微生物能不能生长,因此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和结论为:将该细菌接种在无碳源的培养基上,若能生长,则说明该细菌能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为碳源。【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11、不能 因为当该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和 XY 染色体同源区时均会出现上述杂交结果 F1红眼雄果蝇(产生配子过程中)X 染色体上含 W 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了 Y 染色体 F1红眼雄果蝇产生配子过程中 XY 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 【解析】根据“白眼雄果蝇与红眼雌果蝇杂交,F1全为红眼”可判断红眼为显性性状,根据“F2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红眼雄:白眼雄=211”,即只有雄果蝇出现了白眼,可说明该性状与性染色体有关,但不能判断基因是位于 X 染色体上还是 XY 染色体同源区段上。【详解】(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肯定不在常染色体上。假设 W/w 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亲本基因型为XWXWXwYF1:XWXw、XWY,均表现红眼,F1雌雄交配,F2的基因型为 XWXW、XWXw、XWY、XwY,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红眼雄白眼雄=211。假设 W/w 基因位于 XY 同源区段上,亲本基因型为 XWXWXwYwF1:XWXw、XWYw,均表现红眼,F1雌雄交配,F2的基因型为 XWXW、XWXw、XWYw、XwYw,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红眼雄白眼雄=211。由于当该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和 XY 染色体同源区时均会出现上述杂交结果,所以不能据此做出准确判断。(2)若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同学乙用 X 射线处理 F1(XWXw、XWY)后继续进行同学甲的实验,发现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白眼雌红眼雄=112,由该比例可推知,F1产生的雄配子中 Y 染色体上应含有 W 基因,而含有 X 的雄配子应不含 W 基因,这样子代的雌性才会出现两种表现型,且雄性均为红眼,所以可推测 X 射线处理 F1时,使红眼雄果蝇(产生配子过程中)X 染色体上含 W 基因的染色体片段转移到了 Y 染色体上。(3)若基因位于 XY 染色体同源区,则 F1的基因型为 XWXw、XWYw,若不发生变异,由于雄性个体产生的含 X 染色体的配子基因型为 XW,所以子二代不会出现白眼雌性果蝇,而丙同学在重复同学甲实验过程中,发现 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白眼雌红眼雄白眼雄=9164,即出现了一定比例的白眼雌性个体,说明 F1红眼雄果蝇产生配子过程中 XY 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产生了 XW的雄配子。【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实验推理过程,要求学生能利用假说演绎法进行假设和推理。12、一定量的果糖 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可以反复利用 化学结合法 用小火或间断加热,反复几次 酶分子很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调节果糖流出的速率以保证反应充分进行 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最适温度相同;低于或高于最适温度,固定化酶的活力高于游离酶 【解析】1、葡萄糖异构酶的固定:将葡萄糖异构酶固定在颗粒状载体上,装入反应柱中。2、高果糖浆的生产操作:从反应柱上端注入葡萄糖溶液,从下端流出果糖溶液,一个反应柱可连续使用半年。【详解】(1)葡萄糖异构酶能将葡萄糖转化为果糖,因此该酶的活力可用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产生一定量的果糖所需的酶量来表示。固定化酶的优点是稳定性增加、易从反应体系中分离、可以反复利用。(2)方法 1 为包埋法,方法 2 为化学结合法,方法 3 为物理吸附法。方法 1 中溶化海藻酸钠时需小火或间断加热,反复几次,直到完全溶化为止。由于酶分子较小,容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因此固定化酶常采用物理吸附法和化学结合法,一般不采用包埋法。(3)图中反应柱上控制阀的作用是调节果糖流出的速率以保证反应充分进行。分析图形,固定化酶与游离酶的相同点是最适温度相同,不同点是低于最适温度或高于最适温度时,固定化酶的活力都高于游离酶。【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课程固定化酶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等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题目难度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