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物理试卷含解析.pdf
-
资源ID:72164315
资源大小:1.22MB
全文页数:16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9.99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物理试卷含解析.pdf
2023 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二氧化锡传感器的电阻随着一氧化碳的浓度增大而减小,将其接入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可以测量汽车尾气一氧化碳的浓度是否超标。当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电压表 V 和电流表 A 示数的变化情况可能为 AV 示数变小,A 示数变大 BV 示数变大,A 示数变小 CV 示数变小,A 示数变小 DV 示数变大,A 示数变大 2、在足够长的光滑绝缘水平台面上,存在有平行于水平面向右的匀强电场,电场强度为 E。水平台面上放置两个静止的小球 A 和 B(均可看作质点),两小球质量均为 m,带正电的 A 球电荷量为 Q,B 球不带电,A、B 连线与电场线平行。开始时两球相距 L,在电场力作用下,A 球开始运动(此时为计时零点,即 t 0),后与 B 球发生正碰,碰撞过程中 A、B 两球总动能无 损失。若在各次碰撞过程中,A、B 两球间均无电荷量转移,且不考虑两球碰撞时间及两球间的万有引力,则()A第一次碰撞结束瞬间 B 球的速度大小为2QELm B第一次碰撞到第二次碰撞 B 小球向右运动了 2L C第二次碰撞结束瞬间 B 球的速度大小为2QELm D相邻两次碰撞时间间隔总为 22QELm 3、如图所示,质量为 m、电阻为 r 的“U”字形金属框 abcd 置于竖直平面内,三边的长度 ad=dc=bc=L,两顶点 a、b通过细导线与 M、N 两点间的电源相连,电源电动势为 E。内阻也为 r。匀强磁场方向垂直金属框向里,金属框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其余电阻和细导线对 a、b 点的作用力,重力加速度为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 点应接电源的正极 B电源的输出功率为22Er C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mgr Dad 边受到的安培力大于 bc 边受到的安培力 4、已知声波在钢轨中传播的速度远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则当声音由钢轨传到空气中时()A频率变小,波长变长 B频率变大,波长变短 C频率不变,波长变长 D频率不变,波长变短 5、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某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逐渐从零恢复到原来大小,那么,图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中物体速度与时间关系的是()A B C D 6、M、N、P 三点共线且为电场中同一电场线上的三点,P 为 MN 的中点,M、N 两点处电势分别为M20V、N12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场强方向是 N 指向 M B一正电荷在 P 点时受到的电场力大于在 M 点时受到的电场力 C该电场在 P 点处的电势一定为 16V D一负电荷在 P 点时具有的电势能大于在 M 点时具有的电势能。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7、空间存在一方向与直面垂直、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匀强磁场,其边界如图(a)中虚线 MN 所示,一硬质细导线的电阻率为、横截面积为 S,将该导线做成半径为 r 的圆环固定在纸面内,圆心 O 在 MN 上t=0 时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如图(a)所示:磁感应强度 B 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如图(b)所示,则在 t=0 到 t=t1的时间间隔内 A圆环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始终不变 B圆环中的感应电流始终沿顺时针方向 C圆环中的感应电流大小为004B rSt D圆环中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2004Brt 8、如图(甲)所示,两根足够长的平行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水平面内,导轨间距为 1.0m,左端连接阻值 R=4.0 的电阻,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 B=0.5T、方向垂直导轨所在平面向下。质量 m=0.2kg、长度 l=1.0m、电阻 r=1.0 的金属杆置于导轨上,向右运动并与导轨始终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t=0 时对杆施加一平行于导轨方向的外力 F,杆运动的 vt 图像如图(乙)所示,其余电阻不计、则()At=0 时刻,外力 F 水平向右,大小为 0.7N B3s 内,流过 R 的电荷量为 3.6C C从 t=0 开始,金属杆运动距离为 5m 时电阻 R 两端的电压为 1.6V D在 03.0s 内,外力 F 大小随时间 t 变化的关系式是 F=0.1+0.1t(N)9、荷兰某研究所推出了 2023 年让志愿者登陆火星、建立人类聚居地的计划登陆火星需经历如图所示的变轨过程,已知引力常量为 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船在轨道上运动时,运行的周期 TTT B飞船在轨道上的机械能大于在轨道上的机械能 C飞船在 P 点从轨道变轨到轨道,需要在 P 点朝速度反方向喷气 D若轨道贴近火星表面,已知飞船在轨道上运动的角速度,可以推知火星的密度 10、一简谐横波沿 x 轴负向传播,t 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则该时刻()A质点 A 的速度向上 B质点 B 的动能最大 CB、D 两质点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反 D从该时刻经过半个周期,质点 D 的加速度为零 E.从该时刻经过14个周期,质点 C 将移动到质点 B 的位置 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 分)如图所示为用光电门测定钢球下落时受到的阻力的实验装置。直径为 d、质量为 m 的钢球自由下落的过程中,先后通过光电门 A、B,计时装置测出钢球通过 A、B 的时间分别为 tA、tB。用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测出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 h,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 g。设钢球所受的空气阻力大小不变。(1)钢球下落的加速度大小 a=_,钢球受到的空气阻力 Ff=_。(2)本题“用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表示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但从严格意义上讲是不准确的,实际上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_(选填“”或“)钢球球心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12(12 分)某学习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 (1)按照原理图甲将图乙中的实物连线补充完整_(2)正确连接电路后,进行如下实验 闭合开关 S,通过反复调节滑动变阻器 R1、R2,使电流表 A3的示数为 0,此时电流表 A1、A2的示数分别为 100.0 mA和 80.0 mA,电压表 V1、V2的示数分别为 1.60 V 和 1.00 V 再次反复调节 R1、R2,使电流表 A3的示数再次为 0,此时电流表 A1、A2的示数分别为 180.0 mA 和 40.0 mA,电压表 V1、V2的示数分别为 0.78 V 和 1.76 V i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 R1、R2,当电流表 A3示数为 0 时,电路中 B 点与 C 点的电势_(选填“相等”或“不相等”)ii为了提高测量的精确度,电流表 A3的量程应选择_ A00.6 A B0100 mA C0500 A 测得电源的电动势 E=_V,内阻 r=_(结果保留 3 位有效数字)四、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6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 分)如图,在水平固定放置的汽缸内,用不漏气的轻质活塞封闭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开有小孔的薄隔板将气体分为 A、B 两部分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S,与汽缸壁之间无摩擦初始时 A、B 两部分体积相同,温度为 T,大气压强为 p1 (1)加热气体,使 A、B 两部分体积之比达到 1:2,求此时的温度 T;(2)将气体温度加热至 2T,然后在活塞上施加一向左的水平恒力 F5p1S,推动活塞,直至最终达到平衡,推动活塞过程中温度始终维持 2T 不变,求最终气体压强 p 14(16 分)托卡马克(Tokamak)是一.种复杂的环形装置,结构如图甲所示。环心处有一欧姆线圈,四周是一个环形真空室,真空室外排列着环向场线圈和极向场线圈,其中欧姆线圈的作用一是给等离子体加热以达到核聚变所需的临界温度;二是产生感应电场用以等离子体加速。同时,极向场线圈通电后提供的极向磁场与环向场线圈通电后提供的环向磁场将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真空室内,促使核聚变的进行。如图乙所示为环形真空室简化图,其内径为 R1=2 m、外径为 R2=5 m,S 和 S为其截面关于中心对称。假设约束的核聚变材料只有氘核(21H)和氚核(31H),且不考虑核子间的相互作用,中子和质子的质量差异以及速度对核子质量的影响,核子一旦接触环形真空室壁即被吸收导走。(已知质子的电荷量为191.6 10 C;质子和中子质量均为271.6 10 kg)。试回答:(1)氘核(21H)和氚核(31H)结合成氢核(42He)时,要放出某种粒子,同时释放出能量,写出上述核反应方程;(2)欧姆线圈中,通以恒定电流时,等离子体能否发生核聚变(“能”或“不能”),并简要说明判断理由;(3)若关闭欧姆线圈和环向场线圈的电流,当极向磁场为多大时,从垂直于 S 截面速度同为72 10 m/sv 的氘核(21H)能够全部通过 S截面;(4)若关闭欧姆线圈和环向场线圈的电流,当极向磁场在某一范围内变化时,垂直于 S 截面速度同为72 10 m/sv 的氘核(21H)和氚核(31H)能够在 S截面要有重叠,求磁感应强度 B 的取值范围。15(12 分)一列简谐横波在均匀介质中沿 x 轴正方向传播,t=0 时刻的波动图象如图甲所示,其中处于 x=12m 处的质点 c 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求:质点 a 的运动状态传到质点 d 所用的时间;从 t=0 时刻开始,5.5s 内质点 b 运动的路程和 t=5.5s 时质点 b 的位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6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D【解析】当一氧化碳浓度增大时,二氧化锡传感器的电阻减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电流变大,则 A 示数变大;由欧姆定律知 R 的电压变大,则电压表 V 变大;AC综上分析,电压表示数变大,AC 错误;BD综上分析,电流表示数变小,B 错误 D 正确。故选 D。2、A【解析】A碰前球 A 的加速度 qEam 碰前 A 的速度为 A122QELvaLm 碰前 B 的速度为 10Bv 由于碰撞过程中 A、B 两球总动能无损失,动量也守恒,有 A11A11BBmvmvmvmv 2222A1B1A1B111112222mvmvmvmv 则碰撞后 A、B 的速度分别为 A10v,B1A12QELvvm 即交换速度,故 A 正确;B碰后 B 球向前匀速运动,A 向前做匀加速运动,以后面球为参考系,前面球速度设为 v,到再次相遇,时间和位移相等,根据 2vxtvt 可知,222QELvvm 则位移为 2224QELvmxvtvLQEam 由弹性碰撞可知,第二次碰撞结束瞬间 B 球的速度大小为碰前 A 球的速度,即为 B2222QELvvvm 故 BC 错误;D由弹性碰撞可知,每次碰撞前后,两球的速度差为 2QELvm 即每次都是后面球的速度增加 2v后追上前面球,而加速度是固定的,则每次相邻两次碰撞时间间隔总为 2 2222QELvmLmtQEaQEm 故 D 错误。故选 A。3、C【解析】A金属框恰好处于静止状态,说明线框受到的安培力向上,根据左手定则可知 dc 边中的电流方向应由 d 指向 c,结合电路知识得 M 点应接电源的负极,故 A 错误;B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 2EIr 电源输出功率 224EPI rr 故 B 错误;C根据平衡条件有 mg=BIL 解得 2mgrBEL 故 C 正确;D根据对称性可知 ad 边受到的安培力等于 bc 边受到的安培力,方向相反,故 D 错误。故选 C。4、D【解析】当声音由钢轨传到空气中时,频率不变,由题意得知波速减小,由波速公式 v=f 可知,波长变短。A频率变小,波长变长,与结论不相符,选项 A 错误;B频率变大,波长变短,与结论不相符,选项 B 错误;C频率不变,波长变长,与结论不相符,选项 C 错误;D频率不变,波长变短,与结论相符,选项 D 正确;5、D【解析】依题,原来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使其中某个力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的过程中,物体的合力从开始逐渐增大,又逐渐减小恢复到零,则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物体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度运动。根据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可知,vt 图象的斜率先增大后减小,故 ABC 错误,D 正确。故选 D。6、D【解析】AMN,根据电场线与电势关系,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场强方向是 M 指向 N,故 A 错误;BC由于无法确定该电场是否为匀强电场,所以无法确定 M、N、P 三点处场强的大小关系及 P 点处的电势,故 BC错误;D由Eq得,负电荷在 P 点时具有的电势能大于在 M 点时具有的电势能,故 D 正确。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3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7、BC【解析】AB、根据 B-t 图象,由楞次定律可知,线圈中感应电流方向一直为顺时针,但在 t0时刻,磁场的方向发生变化,故安培力方向AF的方向在 t0时刻发生变化,则 A 错误,B 正确;CD、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得:EIR,又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22BrEtt,又根据电阻定律得:2 rRS,联立得:004B rSIt,则 C 正确,D 错误 故本题选 BC 8、CD【解析】A根据 vt 图象可以知道金属杆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 2062m/s3vat 当 t=0 时刻,设向右为正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FBILma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0BLvEIrRrR 联立以上各式代入数据可得0.1NF,负号表示方向水平向左,故 A 错误;B根据 Et qEItRr 联立可得 B SqRrRr 又因为 vt 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通过的位移,所以有 16 3m9m2S 故代入数据可解得 q=0.9C 故 B 错误;C设杆运动了 5m 时速度为 v1,则有 221012vvas 此时金属杆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11EBLv 回路中产生的电流 11EIRr 电阻 R 两端的电压 1UI R 联立以上几式结合 A 选项分析可得1.6VU,故 C 正确;D由 A 选项分析可知 t=0 时刻外力 F 的方向与 v0反向,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FBILma 设在 t 时刻金属杆的速度为 v,杆的电动势为 E,回路电流为 I,则有 0vvat EBLv EIRr 联立以上几式可得 0.1 0.1Ft N 负号表示方向水平向左,即大小关系为 0.1 0.1FtN 故 D 正确。故选 CD。9、AD【解析】A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32akT,可知,飞船在轨道上运动时,运行的周期 TTT。故 A 正确。BC飞船在 P 点从轨道变轨到轨道,需要在 P 点朝速度方向喷气,从而使飞船减速到达轨道,则在轨道上机械能小于在轨道的机械能。故 BC 错误。D据万有引力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22MmGmRR,火星的密度为:343MR。联立解得火星的密度:234 G 故 D 正确。10、BCD【解析】A由波的平移法可知,在该时刻质点 A 正向下运动,故 A 错误;B由图可得,在该时刻质点 B 在平衡位置,速度最大,动能最大,故 B 正确;CB、D 两质点相差半个波长,振动情况总相反,故 C 正确;D从该时刻经过半个周期,质点 D 又处于平衡位置,加速度为零,故 D 正确 E从该时刻经过 1/4 个周期,质点 C 将运动到自己的平衡位置,不会运动到 B 质点处,故 E 错误;故选 BCD。三、实验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18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222212BAddh tt mg22222BAmddh tt 【解析】(1)1钢球通过光电门 A、B 时的瞬时速度分别为 AAdvt、BBdvt 由 222BAvvah 解得加速度 222212BAddah tt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Fma 解得 22222fBAmddFmgh tt(2)3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钢球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而球心通过光电门的中间位移的速度大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12、(1)如图所示;i相等 iiC 2.87 1.50 【解析】(1)根据原理图连接实物图如图所示;(2)i、实验中,调节滑动变阻器12RR、,当电流表示数为 0 时,说明电流表两端电势差为零,故电路中 B 点与 C 点的电势相等;ii、为了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必须严格控制 B、C 两点电流为零,如果电流表 A3的量程相比与电路中的电流太大,会造成 BC 中有电流,但是读不出来,显示为零,所以应选择量程非常小的,故选 C;iii、根据电路规律可知,第一次实验中,路端电压为1.60 1.002.60VU,干路电流为10080180mA0.18AI;第二次实验中有0.78 1.762.54VU,干路电流为180.040.0220.0mA0.22AI;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知EUIrEUI r,联立解得2.871.50EVr,【点睛】该实验的关键是明确实验原理,即利用等势法求解,要求 BC 两点的电势相等,即无电流通过 BC,所以在选择 A3时一定要选择量程非常小的电流表,然后利用电路结构,结合闭合回路欧姆定律,求解电源电动势和内阻 四、计算题:本题共 2 小题,共 26 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T1.5T(2)p4p1【解析】(1)设 A 的体积为 V,则初状态 A、B 总体积为 2V,末状态总体积为 3V 由盖吕萨克定律得:23VVTT 解得 T1.5T(2)假设活塞被推至隔板时气体压强为 p临 022p VpVTT临 解得 p临4p1FS 由此可以判断,活塞一直被推至隔板,此后气体体积、温度均不变,则压强不再改变,p4p1 点睛:已知初末状态的体积,由盖吕萨克定律可求得后来的温度;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求得临界压强值,比值临界压强与压力压强的关系,可分析活塞的位置,进而求得最终的压强 14、(1)23411120HHHen;(2)不能;(3)2T35;(4)22TT155B【解析】(1)氘核(21H)和氚核(31H)结合成氢核(42He)的核反应方程:23411120HHHen(2)恒定电流产生恒定磁场,而恒定磁场无法产生感生电场,故离子无法被加速,因此不能发生核聚变反应;(3)在极向磁场的作用下,氘核将从S截面出发做匀速圆周运动,当运动半径为:127mrRR时,能够全部通过S截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mvqvBr 可得:mvBqr 代入数据可得:2T35B (4)设氘核和氚核在磁场中的轨迹半径分别为r和2r,则根据半径公式,两者满足:2132rr 由图可得,要使能够在截面S有重叠,须满足:121222rRRr 为使交叠区域在S截面内,有:2222rR 1122rR 通过列式计算得到1r需满足:12m3mr 根据公式:mvBqr 代入数据解得:22TT155B 15、0.2s;5.5m,10cm【解析】由图甲可知,简谐波的波长12m,由图乙可知,简谐波的周期0.4sT,故该波的传播速度 30m/svT 由正弦函数曲线规律可知,质点 a 平衡位置的横坐标为 5m,质点 d 平衡位置的横坐标为 11m,所以质点 a 的运动状态传到质点 d 所用的时间 11 5s0.2s30 xtv 5.5s 内,有 35.5s5.2s0.3s134tT 故5.5ts时质点 b 处在正的最大位移处,质点 b 运动的位移为 10cm;质点 b 运动的路程 13 430.1m5.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