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x
-
资源ID:72172343
资源大小:484.07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PPTX
下载积分:8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2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实验活动3燃烧的条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pptx
第七单元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燃料及其利用实验活动实验活动3 3 燃烧的条件燃烧的条件知识点1 燃烧的条件1.以下实验中能证明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是()。A.将一小块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分别放在薄铜片的两侧,加热铜片的中部B.用棉花分别蘸取酒精和水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C.汽油、柴油失火立即用水基型灭火器扑灭D.将燃着的蜡烛用烧杯倒扣到桌面上D2.(2020长春)火的利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观察下图:选择序号回答(1)(3):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有可燃物。(1)图一所示实验现象,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2)图二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3)图三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_;(4)图四实验中所用药品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_(填图四中的字母)。AB【解析】(1)图一所示实验中小木块能燃烧,玻璃块不能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有可燃物;(2)由于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图二烧杯中蜡烛渐渐熄灭,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与氧气接触;(3)图三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应具备的条件是达到着火点;(4)由于白磷易自燃,故应保存在冷水中,红磷的着火点较高,可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所以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B。知识点2 燃烧条件的探究3.小希设计如图的实验,并完成下列的操作步骤:未点燃酒精灯,观察白磷未燃烧点燃酒精灯片刻,观察到白磷燃烧熄灭酒精灯,冷却到室温,观察到水位上升到刻度1处点燃酒精灯,剩余的白磷不燃烧 D【解析】铜丝具有导热性,酒精灯加热铜丝,白磷的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所以白磷发生燃烧,A错误;操作中观察到白磷燃烧,铜丝变黑,二者均与氧气反应且生成固体,不会影响测定结果,B错误;对比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C错误;对比中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D正确。4.某兴趣小组活动中,同学们按图1装置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进行探究。但大家对白磷燃烧产生的大量白烟是否危害人体健康提出疑问。【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并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问题思考】图1中热水的作用:_。【改进实验】同学们按改进后的图2装置进行实验。提供热量、使水中的磷隔绝空气没有与氧气接触 温度未达到着火点【反思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_。(2)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填字母)A.收集生成的气体B.防止有害物质污染空气C.调节试管内的气体压强,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装置密闭,减少污染BC【解析】燃烧必须达到三个条件:物质本身具有可燃性,可燃物与氧气充分地接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问题思考】图1中热水的作用是提供热量、使水中的磷隔绝空气。【改进实验】(1)热水中的白磷虽然温度达到着火点,但是在水中与空气隔绝,所以不会燃烧;(2)b试管中的红磷尽管与空气接触,但是温度没有达到它的着火点,所以不会燃烧。【反思评价】(1)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燃烧后的产物在试管中不会散发到空气里,所以优点是装置密闭,减少污染;(2)图3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防止有害物质污染空气,调节试管内的气体压强,避免橡皮塞因试管内气体热膨胀而松动,故选BC。5.燃烧是人类获取能量的重要方法。(1)通常情况下,除了具有可燃性外,物质燃烧还需要哪些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6.下图是“燃烧的条件”实验活动的部分操作示意图:(1)酒精灯内燃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2)酒精灯的熄灭方法是_,其灭火原理是_。(3)实验一加热片刻观察到A中棉球上的酒精燃烧产生蓝色火焰,B中棉球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实验二观察到先燃烧的物质是_;由此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用灯帽盖灭隔绝O2(或空气)燃烧需要可燃物乒乓球碎片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7.某同学要探究燃烧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1)请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2)对比步骤3和4的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3)若把80的蒸馏水换成冷的蒸馏水,重复以上实验步骤进行对比,该实验还能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待装置冷却一段时间后,打开K2,如果观察到量筒的水进入A的体积为_mL,说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能是_(答一条即可)。20温度未冷却至常温或白磷的量不足【提出问题】白磷燃烧熄灭后,瓶内究竟有没有氧气剩余?【深入探究】用手持技术定量检测白磷在瓶内燃烧时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变化,结果如图。【反思交流】(5)下列关于实验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_(填序号)。该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白磷熄灭的原因是瓶内没有氧气当氧气浓度低于一定浓度时白磷不能继续燃烧(6)通过数据分析,你对燃烧需要氧气有什么样的新认识:_;上述(4)得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可燃物需与一定浓度的氧气接触才能燃烧不准确【解析】(2)对比步骤3和步骤4,步骤3中白磷不与氧气接触,不燃烧,步骤4中白磷与氧气接触,燃烧,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为与氧气接触。(3)将热水换成冷水,温度达不到白磷着火点,会发现白磷不燃烧,证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4)已知步骤4中排出100mL水,则集气瓶中进入空气的体积为100mL,白磷燃烧消耗空气中氧气,若要得到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中水的体积为20mL,如果白磷量不足,不能完全消耗氧气,或集气瓶内气体温度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则会导致进入集气瓶水的体积偏小,测得的结论偏小。(5)该反应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该过程中瓶内物质总质量不变,故正确;根据题图知,反应结束时氧气体积分数为4%,依然有氧气,故错误;根据题图知,当氧气浓度低于一定浓度时白磷就熄灭了,故正确。(6)根据(5)知,当氧气浓度低于4%时白磷熄灭,则可燃物需与一定浓度的氧气接触才能燃烧;实验结束后集气瓶中依然有氧气,则(4)中结论不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