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实施方案.docx
-
资源ID:72181138
资源大小:30.34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银川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实施方案.docx
银川市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开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实施方案(20222025 年)银川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辖三区两县一市,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黄河“几”字弯都市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黄河“几”字弯都市区域中心城市、“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 区。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宁夏视察指导工作并发表重要 讲话,赋予宁夏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开展先行区的 时代重任。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对气 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对标中共银川市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 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开展先行区示范市 “12347”的目标体系,依据中国气象局推进大城市气象保 障服务高质量开展的指导意见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 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开展的意见,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 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及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对 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方 信息发布终端第一时间播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气象预警信息 预警责任人覆盖率到达98%以上。牵头单位:市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 配合单位:市应急管理局.加强气象防雷安全管理。任务13:加强气象依法行政,落实气象行政审批事中事 后监管措施。贯彻落实气象标准体系,强化气象标准的运用和 管理。健全防雷安全责任体系。将防雷安全监管工作纳入政府 安全考核指标体系,健全各级人民政府防雷安全领导责任、相 关行业部门监管责任,压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完善“互 联网+监管”工作模式,以重点监管、信用监管、“双随机” 为抓手,全面落实防雷安全监管措施,推动防雷安全责任、制 度、标准和措施全面落实。强化应急管理、住建、教育、气象 等部门联动,开展综合执法、联合执法。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公安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应急管理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强化城市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任务14:完善银川市重大活动分级分类气象保障服务机 制,分类制定前期筹备、测试演练、实战运行、总结评估四个 阶段工作流程。按照“一活动一方案”的原那么,建立完备的重 大活动气象应急预案,细化大风、降水、雷击、体感温度等关 键气象要素不利条件下的应急处置措施,为重大活动提供决策 依据和气象保障服务。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文化旅游广电局、体育局,各县(市)区人 民政府(二)助力民生事业开展气象行动7 .推动“智慧气象”建设。任务15:将公共气象服务纳入各县(区)政府公共服务 体系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气象服务均等化,提升精细化公共气 象服务水平。开展依托互联网的公众需求动态感知技术,建立 气象服务指标体系和知识库,丰富气象产品供给。充分运用大 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建设银川智慧气象服务 系统,实现基于位置和需求、移动交互、分众化的气象定制服 务。开展公众气象服务需求自动感知技术,研发衣食住行游购 娱等多领域、多形式的个性化、场景化、直观形象的公众气象 服务产品和气象功能模块,推动气象动态信息融入“i银川” APP、“智慧城市”建设,推动气象信息嵌入城乡网格化社会 治理,实现主流媒体权威气象信息全接入,打造市民“专属气 象台“。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应急管理局、网络信息化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加强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气象保障。任务16:聚焦极端暴雨、极速大风、强雷电、浓雾、极端高温、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灾害性天气,多部门联合开展气 象条件对城市水、电、气等生命线工作调度和运行管理的影响 研究;积极参与洪涝灾害“联排联调”,科学提供气象信息参 考,配合相关部门制定内涝应急预案、应急联动阈值指标和防 御指南。针对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开展精细化气象监测预警, 开展极端天气对生命线安全运行的影响评估等工作。将气象风 险评估服务融入城市安全运行指挥系统,建立城市运行气象灾 害风险数字地图。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开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安局、住房和城乡建 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应急管理局、市政管理局,各县 (市)区人民政府任务17:做好“米袋子”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服务。依托 永宁国家一级农业试验气象站,开展水稻、小麦全生育期农业 气象观测、病虫害观测、产量测定和精细化农业气象服务。开 展小麦干热风、乳熟期大风、夏收强降水和水稻低温冷害等农 业气象灾害风险预报服务。应用遥感技术开展农业种植面积、 长势、病虫害、产量预估等监测评估工作,为粮食安全“保驾 护航”。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任务18:做好“菜篮子”气象保障服务。针对设施蔬菜、 大型蔬菜种植基地开展霜冻、连阴天、大风、寒潮等灾害天气 的预报服务,不断完善设施蔬菜气象服务指标,加强不利天气 条件下设施蔬菜病虫害发生开展的风险预报服务,优化农业气 象信息服务方式,实现基于位置的精细化、定制化、直通式气 象服务,提升“菜篮子”气象保障服务能力。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各县(市)区人 民政府.加强城市康养气象服务。任务19:开展城市康养气象服务。挖掘气候资源,建立 生态气候舒适度监测评估,研发气候康养评价指标,推动气象 服务与康养深度融合,打造“康养+气象”服务业态。开展中 国气候宜居等国家气候标志品牌认定,助力银川打造健康生活 目的地。开展气象高敏感疾病、传染病、慢性病等气象影响研 究,联合开展重点人群的健康气象风险服务和效果评估工作。牵头单位:市气象局(三)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气象行动8 .强化都市特色产业气象服务。任务20:围绕都市农业特色农产品,提升气象服务能力, 面向酿酒葡萄、灵武长枣、适水产业、生态观光农业四个产业, 开展全生育期精细化气象服务。围绕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 业开放开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依托酿酒葡萄种植基地开展酿酒 葡萄气候适宜性试验、节水试验和技术示范服务。建设数据互 联互通、产品个性定制、服务特色管理及灾害信息高效传播的 智慧化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加快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设, 研发、完善特色产业气象服务指标,建立特色优质农产品气候 品质评价指标体系和机制。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科学技术局、农业农村局、葡萄酒产业开展 服务中心,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优化新兴产业和绿色能源产业气象服务。任务21:针对生物技术、氢能、储能等新兴产业易燃易 爆场所雷电防护安全,优化行政审批和安全监管流程。组建防 雷技术服务专班,加强雷电和雷电灾害的监测预警、防范避护 等技术研发工作,开展全程跟进式标准化防雷安全服务。牵头单位:市气象局任务22:加强新能源产业气象服务。建立风能太阳能资 源动态监测、分析业务,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精细化区划, 开展风功率、光伏中长期预报技术,为新能源产业开展提供支 撑。开展气候变化背景下风能太阳能资源变化评估,为我市制 定风能太阳能开展政策及实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提供科学依 据。建立与发电设施及具体场景融合的气象灾害预警模型,划 分精细化能源气象灾害风险预警重点区域,开展高敏感新能源 电力设施气象灾害实时监测预警服务。与重点新能源、供电企 业试点合作,共同制定应对预案,提升灾害性天气和极端气候 事件预警能力和灾害防御能力。牵头单位:市气象局任务23:加强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围绕“一县一品”, 构建“精细化格点预报+特色产业”气象服务。针对永宁设施 番茄开展示范气象服务,建立服务指标和示范服务基地,以点 带面提升全市设施农业气象服务质效。围绕棚栽灵武长枣、兴 庆区和贺兰县花卉等特色产业,进一步完善细化服务指标体 系,开发专题气象服务产品,提供高质量的专业气象服务,助 力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四)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气象行动.加强城市生态环境监测及评估。任务24:以保障银川市湿地生态环境、贺兰山自然保护 区生态修复为重点,建设综合生态气象监测站,开展光、热、 水、温、湿、辐射、温室气体等要素观测。开展气象、生态环 境、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多源协同观测,实现规划衔接、标 准统一、资源共享。依托自治区级卫星遥感监测产品,开展卫 星遥感观测资料本地化应用研究,提升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 森林火险、重要水体湿地等生态气象服务能力,强化重点生态 功能区生态要素和生态质量气象监测及评估。开展重大生态保 护修复工程、贺兰山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综合治 理、城市绿地等遥感监测和生态修复评价,为银川市示范引领 生态保护修复示范区建设,创立生态宜居示范市提供气象保障 服务。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开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 局、水务局、园林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加强重污染天气防治气象服务。任务25:开展重污染天气监测预警技术研发。加强空气 污染气象条件预报技术研发,改进预报模式,分析重污染天气 的发生、开展及变化的原因,开展长时效、精细化的空气污染 气象条件预报及影响评估服务,为银川大气污染防治提供智能 化业务支撑。开展大气环境承载力、气象条件对污染防治效果 影响的定量化评估服务。加强城区温室气体监测评估,探索重 点领域碳排放碳达峰专项气象服务。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局任务26:强化联动联防和应急处突。加强气象、生态环 境部门合作,共建共享共用大气环境监测预报系统,持续做好 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重污染天气潜势预报预警服务,加强重污 染天气应对及突发事件应急保障服务。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生态环境局9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任务27:进一步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工作机制,健全 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监管体系。优化全市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布 局,建立市县一体化的生态服务型人工影响天气体系,强化作 业指挥和安全管理,加强人工影响天气规范化、标准化、信息 化建设。强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装备、人影弹药的运输、存储、 使用等重点环节的安全监管。加强市县两级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点标准化建设,开展作业装备自动化升级改造,更换移动作业 装备7套,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机动能力和覆盖率。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开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公安局,各县 (市)区人民政府任务28:持续推进技术先进的“天基一空基一地基”立 体人工影响天气专业能力建设。常态化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 业,及时更新作业装备,探索应用带电粒子催化、燃气炮、新 型碘化银地面发生器等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新方式、新手段,科 学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重点生态 功能区、生态修复与涵养区、重点水源区水资源保护、抗旱救 灾、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 专项行动中的作用。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开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自然资源局、 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助推城乡开展气象行动10 .加强城市规划建设气象服务。任务29:开展城市规划、重大工程、重大工程、大型园 区的气候可行性论证和气候评价。开展城市精细化气候特征以 及热岛效应等综合分析,积极为城市规划设计、排水系统设计、 内涝风险图编制、通风廊道设计、绿地选址布局设计等提供气 候服务。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开展和改革委员会、自然资源局、住房和城 乡建设局、园林管理局、市政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 各园区管委会.做好乡村振兴气象保障服务。任务30: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 接,实施气象保障服务。在移民村、脱贫村建设气象防灾减灾 标准化村和农业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业务服务平台,提升灾害防 御和服务能力。围绕“一县一品”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基于特 色产业的农业气象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打造闽宁镇和月牙湖 乡乡村振兴气象服务示范乡镇。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各县(市)区人 民政府.加强城市综合交通气象服务。任务31:推进以城市道路、跨河桥梁、下沉立交、高架 桥、交通枢纽为重点的城市综合交通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 服务,提升交通工程建设、运营调度、运行安全气象保障服务 能力。探索建立银川都市圈一体化联合交通气象业务服务机制 和标准体系。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公安局、应急管理局、交通运输局、市政管 理局.加强全域旅游气象服务能力建设。任务32:立足“贺兰山下、黄河两岸、长城内外”,围 绕“一核、两带、一环、六片区”文化旅游产业布局,建立智 慧旅游气象服务体系,融合实景观测和多行业数据,开展花期 预报、适宜采摘期预报、夜市经济、娱乐工程气象条件风险提 示等气象服务,形成城市旅游天气地图,开展全域、全天候气 象旅游服务,打造全域旅游气象服务示范市。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牢把握气象工作关系生 命安全、生产开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战略定位,以保障 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开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为重 点,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工作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对标监 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要求,全面提升气象灾害防御 工作能力。坚持趋利与避害并举,做好城市防灾减灾救灾抗灾、 城市精细化规划管理、“双碳”目标治理、生态与气候资源开 发利用、现代都市农业、重大活动等气象保障服务,筑牢城市 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二、基本原那么坚持需求导向,融入开展。立足银川实际,突出“+气象” 理念,气象服务主动融入智慧城市、数字城市、海绵城市、韧 性城市、安全城市、美丽宜居城市建设,气象与经济社会各领 域各行业深度融合。坚持科技引领,创新开展。对标国内先进,把强化气象科 技创新作为推动城市气象保障服务高质量开展的强大引擎,优 化创新资源配置,加强城市气象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研究,加 强城市气象服务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坚持系统思维,协调开展。将城市气象保障服务与深化气 象改革、气象现代化建设和“十四五”规划有机衔接,统筹推 进各级各类气象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提升城市气象保 障服务高质量开展的整体性和协同性。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文化旅游广电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五、实施四项重点工程(一)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工程主要围绕气象灾害的精密监测、精准预报、大气污染 监测预警、人工影响天气等,开展基础建设、观测设备升级改 造和装备保障能力提升建设。1 .气象灾害监测精密子工程。完善气象监测网。开展银川新一代天气雷达双偏振改造。 在宁东建设1部X波段局地天气雷达。在城区灾害关键区、沿 黄河滨河区、葡萄酒庄、城市重大工程周边地区布设10套小 型智能观测设备,新建4套楼宇垂直梯度小微观测站、5套交 通能见度观测站、10套城市积水观测站。在贺兰山东麓山洪沟 上游纵深区域、灵武山区新建10套基于北斗通讯的两要素气 象观测站,布设8套四要素及以上小型智能观测设备。在宁东 增补建设1套雷电观测设备。对重点监测区域的113套区域自 动站的通讯模块进行升级。将位于移民村、城市重大工程周边 地区现有20套2要素自动站增加观测要素,升级为4要素以 上自动站。2 .气象预报精准子工程。构建02小时临近、212小时短时、12240小时(10天)短期、1015天中期、1630天延伸期以及月度、季度、 年的无缝隙预报预测业务体系。基于数值模式和人工智能开展 智能监测预报预警技术引进研发,构建智能化、高效率的极端 灾害天气识别技术体系。建立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预警系统, 实现灾害性天气的全天候、全类型监测预报预警。构建“云+ 端”现代天气业务平台,实现业务系统的智能化、可视化和集 约化,建立客观预报技术体系。3 .大气污染整治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子工程。建立空气污染气象条件精细化预报模式,开展长时效、精 细化的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及影响评估服务。在银川国家高 空气象观测站建设1套由地面臭氧、臭氧探空、臭氧激光雷达 和臭氧柱总量观测等组成的臭氧立体观测系统,实现高精度的 臭氧立体分布和生成输送特征观测。在贺兰山建设1套通量观 测系统和1套物候自动观测系统。围绕“双碳”工作开展气候 评价技术研发与服务能力建设。4 .银川市人工影响天气“耕云”子工程。更换移动作业装备(火箭发射架)7套,提升人工影响天 气地面作业基础设施水平和装备保障。建设基于物联网的人工 影响天气综合业务平台,实现弹药管理、作业指挥、效果评估 等一体化管理。按照人工操控和智能遥控相结合自动化的标 准,对全市9套火箭作业装备进行安全锁升级改造。建设带电 粒子催化、燃气炮、新型碘化银地面发生器等作业网络,多手 段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充分发挥人工影响天气在重点生态 功能区生态修复与涵养、重点水源区水资源保护、抗旱救灾、 改善空气质量、降低森林火险等级和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等专项 行动中的作用。(二)生态保护和开展生态经济气象保障工程工程主要围绕生态气象监测、气候预测与评价、重污染天 气监测预警等能力提升开展建设。1 .生态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子工程。在贺兰山和白芨滩国家自然保护区内建设2个10要素植 被生态气象观测站。在银川市4A级以上旅游景区和永久性公 园建设3套负氧离子监测站,在黄河沿岸以及重点湖泊湿地建 设5套湖泊湿地生态气象观测站,在阅海湖、北塔湖等湖泊布 设2部液面蒸发观测设备。升级运行超过8年的37套自动土 壤水分观测设备。在灵武、贺兰山沿山等风能资源丰富的区域 布设激光测风雷达2部,加强不同高度,特别是100米以上高 度风场的连续观测。在灵武、贺兰、永宁等开展光伏产业的区 域增设辐射观测设备5套。2 .生态系统风险预警服务能力建设子工程。结合卫星遥感数据,建立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与地面观 测协同的天空地一体化生态气象监测体系。建设生态气象监测 服务系统,建立湖泊湿地生态气象监测和评价体系,开展湖泊 湿地生态气象服务业务。3 .生态环境监测重点区域国家级台站能力升级子工程。在银川、灵武、贺兰山气象站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建 设或升级北斗导航水汽垂直观测系统,实现水汽垂直观测,时 间分辨率到达5分钟,提高中小尺度灾害性天气系统捕捉能力。 在银川、灵武、永宁新建3套气象辐射观测系统。滚动升级更 新银川国家基准站使用8年以上的大气成分观测设备。在永宁 国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建设1套遥测式区域土壤水分观测系 统。(三)乡村振兴气象保障工程工程主要围绕粮食作物生产保障、为农气象服务等能力提 升开展建设。1 .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服务能力建设子工程。建设天地空一体化的农田生态观测网,提升农业气象观测 自动化水平。强化粮食安全气象保障服务,开展水稻、小麦精 细化农业气象灾害影响预报、风险预警和定量化监测评估。开 展农业种植面积、长势、病虫害、产量预估等遥感监测评估。2 .智慧农业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子工程。建设智慧化农业、农村气象服务平台,提供气象灾害远程 诊断与技术指导等在线服务。完善特色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工 作,推出特色农作物的种植区划、农业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农 产品品质区划,建立农产品气候品质智能评价模型,开展面向 全市主要特色作物的专项农业气象服务。(四)城市综合治理智慧气象示范工程工程主要围绕精准的决策与公众服务、风险预警与风险评估、智慧互联直播等能力提升开展建设。1 .城市综合数据快速融合应用子工程。基于自治区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开展部门数据融合应用 技术研发和数据融合应用平台开发,开展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 术和功能模块研发,提高精准决策服务能力。完善气象灾害信 息发布服务系统。建设银川市气象防灾减灾5G全媒体移动通 信直播系统。2 .智慧气象保障城市运行与城市安全子工程。开展多源资料快速融合分析技术、短时灾害性天气预报预 警技术等关键技术研发,提高基于位置与风险影响的天气监测 与预报能力。建设基于城市道路积水、城市供电、城市供水、 城市供暖、城市供气气象风险指标体系。建设基于大数据和云 平台的交通、旅游、生态、城市运行保障、农业、健康等专业 气象服务系统。建设基于位置和需求、移动交互、分众化的智 慧气象服务系统。推动气象动态信息融入智慧城市建设,升级 银川市智慧城市运营管理中心气象场景及综合应用模块。开发 气象专用插件式模块,打造市民“专属气象台",将气象预报 预警接入“i银川”、“我的宁夏”、“银川发布”等APPo 开展公众气象服务需求自动感知技术,研发衣食住行游购娱等 多领域、多形式的个性化、场景化、直观形象的公众气象服务 产品和气象功能模块。六、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 要讲话精神和对气象工作、城市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中央 决策部署,作为检验做到“两个维护”的标尺,充分发挥党总 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深化与宁夏气象局的合作,完善市 厅合作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推动落实合作事项。气象部门制定 实施方案,将规划目标任务、能力提升重点工程分解纳入年度 工作计划,统筹推进实施,确保规划目标、提升指标任务落细、 落地、落实。(二)加强政策支持城市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提升涉及面广,应加强部门政策、 工作支持,创新部门间合作、共建共享、协同开展机制,双向 赋能落实好实施任务。贯彻落实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条例 宁夏回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 民政府关于推进气象事业高质量开展的意见有关要求,落实 双重领导和双重计划财务体制,推进工程立项,保障工程所需 的事业经费和专项经费。(三)加强工程实施管理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加强督导、严格考核,形成工作合力, 保障规划目标和任务的完成。建立健全方案实施保障措施和动 态评估评价机制,强化方案实施评估工作。通过开展客观评价 评估,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催促各项政策措施落实至IJ位, 确保扎实有序推进工程的顺利实施。充分发挥双重计划财务体 制优势,统筹中央和地方资金,保障“四大气象工程”建设资 金投入,建立健全保障城市气象服务开展的长效机制。(四)加强科技和人才支撑完善气象科技创新机制。鼓励联合开展跨行业、跨领域融 合应用科技攻关,开展气象关键技术与标准研究,气象科研积 极融入“科创中国”创新枢纽城市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 加大对科技人才的激励,提高人才队伍的创新动力和核心技术 攻关水平。将气象高层次专业人才纳入市各级人才工程、创新 团队、专家库,优先推荐高层次专家入选自治区级专家人才库。 深化气象与行业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培养满足多 领域服务需求的复合型气象人才。坚持聚合资源,开放开展。强化与相关部门、科研院所、 高校和社会企业合作,充分聚合和利用各类资源,依托自治区 云平台和银川市大数据云资源,打造城市气象保障服务的众创 平台,形成推动城市气象保障服务高质量开展的强大合力。三、总体目标以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开展先行区示范市为 统领,通过实施“五大气象行动”,推进建设“四大气象工程” (即5+4),切实提高气象保障服务银川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 展能力。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银川特色的无缝隙、精准 化、智慧型的现代气象监测预报预警体系,”党委领导、政府 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防灾减灾应急联动体系, 聚焦核心技术、开放高效的气象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以科学 标准为基础、高度法治化的现代气象管理体系。精密监测、精 准预报、精细服务三大业务能力显著提升。极端灾害性天气捕捉能力明显增强。建成布局科学、立体 精密、智慧协同的气象观测网,补齐观测要素短板并结合服务 需求提升布设密度,核心关键区气象要素观测水平分辨率小于 1公里,灾害低风险区气象监测无空白,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 90%以上。精准预报能力显著提高。建立城市分区、分时段、分强度 气象预报业务,数字网格预报空间分辨率到达1公里,012 小时更新频次为1小时,02小时更新频次为10分钟;降水 有无准确率(晴雨TS)达90%以上,气温准确率达80%以上。气象预警信息快速靶向发布与传播能力显著增强。预警信 号精细到街道,预警服务信息精细到城市治理网格,预警公众 覆盖率达98%以上;面向城市生命线、城市建设、综合交通、 旅游康养、生态环境等高影响行业的气象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 服务体系初步建成。气象趋利避害作用显著发挥,气象灾害造 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市GDP的比率由“十三五”期间的0. 2% 下降至0. l%o四、实施五大气象行动(一)保障城市安全开展气象行动.健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任务1:完善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以重大气象灾 害高级别预警信息为先导的快速应急联动和响应机制,重点建 立重大气象灾害高级别预警信息影响的高风险区域、高敏感行 业、高危人群“五停一休”(停工、停产、停业、停课、停运、 休市)制度,构建指挥决策、安全防范、应急抢险救援、物资 储藏调运的气象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完善气象、自然资源、生 态环境、水务、农业农村、应急管理、市政管理等部门间统筹 规划、共建共享、预报预警、会商研判机制。牵头单位:市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配合单位:市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成员单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任务2:构建“多员合一”信息员工作机制。动态更新市 有关部门、区、乡镇(街道)、社区、重点单位气象灾害防御 责任人和网格员名录库,整合社区(村)网格员和气象信息员, 着力打造覆盖全面、一专多能、稳定可靠的基层气象灾害信息 员队伍。将重大气象灾害防御工作纳入防灾减灾救灾考核体 系,融入基层应急管理单元、基层社区和基层网格治理体系。牵头单位:市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 配合单位:市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成员单 位,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园区管委会.优化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工作体制。任务3:气象工作主动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积 极推进成立市辖三区气象工作机构。开展属地气象事务管理, 在本地人民政府和上级气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开展行政区域 内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和气象设施的规划、建设、保 护工作。牵头单位:市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 配合单位:兴庆区人民政府、金凤区人民政府、西夏区人 民政府.完善综合气象观测体系。任务4:优化自动气象监测站网,加密布设气象观测站, 升级改造现有气象设备。加强生态、城市和黄河两岸等典型生 态系统和现代农业气象自动观测站网建设。建设城市气象灾害 特种监测体系,拓宽气象监测领域,开展城市积涝、生态气象、 农业气象监测,以及负氧离子浓度等观测,提升城市气象特种 观测能力。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开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生态环境局、 水务局、应急管理局、市政管理局、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 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中心任务5:强化极端降水天气监测捕捉体系。开展银川新一 代天气雷达双偏振改造,建设X波段天气雷达、风廓线雷达、 微波辐射监测系统,建立以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网和大气垂 直廓线探测为核心的多系统协同观测业务,提高中小尺度灾害 性天气(尤其是极端降水天气)系统捕捉能力。推进开展“泛 在感知”的社会化智慧气象观测,充分利用雪亮工程、天眼等 其他部门建设的摄像头、监测站等数据,有效补充气象灾害监 测盲区,提升监测精细化水平。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开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水务局、应急管理局、市政管理局、文化旅游广 电局、乡村振兴局.提升城市气象精准预报预警能力。任务6:构建02小时临近、212小时短时、12240 小时(10天)短期、1014天中期、1530天延伸期以及月 度、季度、年的无缝隙预报预测业务体系。融合高精度的多源 观测和模式预报资料,建立空间分辨率1公里,012小时更 新频次1小时,02小时更新频次10分钟的分区、分时段、 分强度的城市精细化气象要素网格预报业务。灾害性天气预警 准确率到达90%以上,突发气象灾害预警时间提前量超过45 分钟。增加全域面雨量预报产品。牵头单位:市气象局任务7:构建极端气象灾害事件“早期关注、近期预报、 临近监测、及时预警”工作机制。设立灾害性天气三级警戒区, 建立健全银川“53163”极端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服务机制。 (“53163”气象服务模式:针对极端灾害性天气过程,开 展递进式滚动预报预警服务,提前5天预测影响趋势;提前3 天精细化预报;提前1天预报落区和影响时段,制作气象灾害 信息专报或灾害提示信息,强化监测与联防;提前6小时跟踪 研判重要天气影响程度和重点影响时段,强化监测与联防,发 布短时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并主动叫应有关部门;提前 3小时,跟踪监测天气,强化天气实况监测,及时调整预警信 号级别、影响区域和影响时间等,滚动发布短临预报、气象灾 害预警信号、山洪地质灾害及中小河流洪水等气象风险预警,及时为党委和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点对点的重要天气实况、预报预警和影响分析服务)牵头单位:市气象局任务8:建立n30天延伸期预报和长期气候预测业务。 依托宁夏气象局技术支撑,逐步开展1130天、5公里分辨率、 逐日间隔的延伸期格点化预报业务;开展月、季、年的气候趋 势预测和不定期气候评价业务。牵头单位:市气象局.开展基于影响的气象预报和风险预警业务。任务9:深化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及成果应用。完成银 川主城及周边区域主要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加强气象灾害 综合风险普查成果深度应用。建立动态城市气象防灾减灾大数 据,摸清各类风险点、隐患点及其致灾阈值清单、应急责任人 预警服务对象清单,形成数字化、精细化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地 图,提高气象灾害风险实时动态研判能力,为政府决策提供参 考。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应急管理局任务10:开展基于影响的风险预警服务。建立气象灾害 监测阈值指标和风险评估模型,基于网格预报和隐患点致灾阈 值开展面向环境、农业、交通、旅游、物流等领域的气象灾害 风险靶向预警业务。开展极端降水(致洪暴雨)诱发城市积水、 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的精细化气象风险预警技术研 发,实现空间分辨率5公里、012小时逐小时、1272小时 逐6小时的城市及周边地区中小河流洪水、山洪和地质灾害精 细化气象风险预警。建立完善气象灾害风险“灾前预估、灾中 预警、灾后检验”的服务流程和风险预警联开工作机制。牵头单位:市气象局配合单位:市科学技术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住 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文化旅 游广电局、应急管理局、市政管理局,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提升城市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能力。任务H:制定银川市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管理方法和 实施细那么。规范预警信息传播管理,健全预警信息发布机制, 畅通重大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快速发布“绿色通道”,实现预警 信息分级别、分区域、分时段、分用户发布,提升突发灾害性 天气快速、精准、靶向发布和面向全城市民的快速覆盖能力。 建立银川市属广播电视台在播出信号中挂角播出预警信号图 标,高级别预警即时图文或语音插播机制。牵头单位:市人工影响天气与气象灾害防御指挥部办公室 配合单位:市应急管理局、新闻传媒集团任务12:提升预警信息发布及时性和精准度,预警信号 空间分辨率精细到街道,预警服务信息精细到城市治理网格。 推动机场、车站、商场、高速公路、旅游景点等人员密集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