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卷D卷-附答案.docx
-
资源ID:72184929
资源大小:24.39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卷D卷-附答案.docx
:第是K-M邹篇搦N裁 (画凶)栏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练习试卷D卷附答案考前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总分值为150分。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那么不予评分。得分评卷入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评价功能更加强调的是()。A、甄别和鉴定 B、选拔和淘汰 C、促进学生分流D、促进学生开展与改进教学实践2、欣欣解决了一个困惑已久的数学难题,心里很高兴,美滋滋地给自己点了个ZAN。这种情感 属于()。A.美感B.道德感C.理智感D.责任感3、教育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产生予生产劳动,其根本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个体的全面开展,提 倡教劳结合,教育科学的方法以唯物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这一观点是()的认识。A.实用主义教育学B.制度教育学C.实验教育学D.马克思主义教育学4、教育史上的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夸美纽斯和布鲁纳B.夸美纽斯和杜威C.赫尔巴特和布鲁纳D.赫尔巴特和杜威5、当学校出现传染病时,控制病情传播的首要措施是()。A.查找传染病源B.救治传染病人C.切断传授途径D.保护易感人群6、一个新教师把自己工作的重点放在维系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上,他目前处于()阶段。A.关注情境B.自我感受C.关注学生D.关注生存7、智商(IQ)等于()。A.智力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B.实际年龄与智力年龄之比乘以100C.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之比乘以100D.生理年龄与实际年龄之比乘以1008、关于儿童“最近开展区”的观点,不正确的选项是()。A.开展要先于教学,以更好的进行教学B.教学内容应略高丁儿童的现有开展水平C.教学要走在开展的前面,以更好的促进开展D.教学应同时考虑儿童现有开展水平和所能到达的水平9、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黄昏,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A.恒常性B.选择性C.理解性D.整体性10、主要凭借评价者的洞察、内省或移情对评价对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是()。A、定性评价B、定量评价C、诊断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11、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属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A.®B.®C.<3)D.12、基于每一所学校和学校所在社区的特殊需要而开发的课程称为()。A.区域课程B.校本课程C.地方课程D.国家课程13、维果茨基认为评价人类开展应该从四个层面进行,除了微观、个体、社会历史之外,第四个 层面是()。A.文化层面B.系统层面C.技术层面D.规范层面14、主张课程内容的组织以儿童活动为中心,提倡“做中学”的课程理论是()A、分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C、社会课程论D、要素课程论15、庶”与“富”是“教”的先决条件。首次提出这一教育观点的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16、学生在课前借助网络平台观看微视频进行自主学习,课堂上在教师指导下分组讨论,合作 探究,这种新型教学组织行为称为()。A.在线课堂B.网络课堂C.虚拟课堂D.翻转课堂17、小学生喜欢亲近老师,渴望得到夸奖,这种需要属于()。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和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18、根据基础教育课理论,我国小学现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改革并设科学、 艺术等综合课程,这表达了课程结构具有()。A.综合性B.均衡性C.选择性D.时代性19、数学课上,马老师有意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小军回答一个简单的问题,并鼓励了他。这主要 表达的教学原那么是()。A启发性原那么B直观性原那么C循序渐进原那么D因材施教原那么20、红、橙、黄色往往使人产生暖的感觉,绿、青、蓝色使人产生冷的感觉。这种现象是(A.感觉适应B.感觉比照C.联觉D.错觉得分评卷入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学习动机的定义与功能是什么?2、简述激发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3、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简述你对这三种学习方 式的理解。得分评卷入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1、刘老师教学第一场雪时,运用各种方式激励学生。学生在质疑时,她就说真是个爱思考 的孩子!”学生朗读表现出色,她就说:“老师仿佛置身于雪景中,心中无比轻松愉悦。”大家 齐读得好 大家读得不好时,她首先肯定“读得不错,要是不仅能表现出惊讶,还能表现 出赞叹的感觉来,就更棒了。”问题:(1)评析刘老师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2)谈谈“新课改”倡导的评价理论。2、上课前,徐老师刚走到教室门口,冷不防从教室里飞出一个足球,正好从徐老师头上擦过, 同学们一下了惊呆了,心想:这下可闯了大祸!可是事件的开展却出乎同学们的意料,徐老师 并没有严厉斥责踢球的同学,而是沉着地回过身,捡起足球,微笑着走上讲台,说:“好厉害 的一脚,踢个正着,得分!不过要想练好射门功夫,还是到操场上练吧。如果以后还有人在教 室里踢足球,我就会出示红牌,将他罚出教室! ”听了徐老师的话,那位踢球的同学羞愧地低 下了头,其他同学会意地笑了。紧张的气氛一下得到了缓和。同学们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开始 上课了。问题:(1)请评析徐老师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策略。(2)试说明教师处理突发事件应注意哪些方面。得分评卷入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40分,共40分)1、阅读并作答。给予是快乐的圣诞节快到了,哥哥送给保罗一辆新车作为圣诞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办公室里 出来的时候.看见一个男孩在他闪亮的新车旁走来走去,有时候伸手轻轻地摸一卜,满脸羡慕的 神情。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男孩,从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宽裕。看见保罗在望着自己, 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是啊,”保罗点点头说,“这是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男孩睁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给你的,你不用花一分钱?”保罗点点头。男 孩惊叹地说:“哇!我希望”保罗以为男孩赤望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男孩却说:“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当然,我非 常愿意。”车开了一段路,男孩转过身来,眼睛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 吗?”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又大又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 神气的事。但是,保罗又错了。“麻烦你把车停在台阶那里,等我一下,好吗?”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了屋。不一会儿他出来r,背着一个小孩,显然是他的 弟弟,看上去腿有残疾。他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两个人紧靠着坐下。他指着保罗的车, 说:“看见了吗?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将来,我也要送你一辆这样的 新车。到那时候,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看我跟你讲的那些好看的圣诞礼物了。”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下了车,把小弟弟抱进了车里。那个男孩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 也坐了进去。他们三个人一起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这个夜晚,保罗从内心里感受到,给予是令人快乐的问题(一):请概括本文所阐述的故事并揭示寓意。问题(二):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问题(三):设计本文的导入环节。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1、D2、C3、D4、I)5、A6、D7、A8、A9、【答案】A。专家解析:知觉的恒常性是指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被知觉的对象仍 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虽然时间发生了变化,但国旗的颜色并没有发生改变,这表达了知觉 的恒常性。10、A11、A12、B13、B14、B15、【解析】A。 孔子提出了 “庶、富、教”的观点,认为人口、财富和教育是立国的三个要 素。他认为“庶”与“富”是前提,是实施教育的先决条件。16、D17、【解析】Co 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可和关心,是一种归属感和爱的需要的表达。18、A19、D20、【答案】C。专家解析:联觉是个刺激不仅引起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1、答案如下:(1)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是指激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指向一定学习目 标的动力机制,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 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2)学习动机的功能激活功能指向功能维持功能2、答案如下:基本方法:(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充分利用反应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3、答案如下:(1)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主体意识和自主意识,不断激发自m的学习激 情或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过程或学习方式。(2)合作学习是指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 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3)探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和应用知识的 学习方式。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2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1.第一,刘老师做到了教学评价的客观性,能让学生感觉教师的评价是合适的。第二,刘老师做到了教学评价的指导性, 努力。第三,刘老师做到了教学评价的科学性, 非常正确合理。2.新课改倡导激励性评价和开展性评价,通过教师的评价,学生知道自己应该朝向哪个方向刘老师在对学生的评价除了适合学生,而且评价也激励性评价是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行为作出及时、积极的反应,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工作的顺利完成。 评价目的是促进开展。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方式多样化。评价主体多元化。更注重评价过程。2、答案如下;全面素质评价。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交互作用的评价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1)面对课堂中的突发事件,徐老师充分发挥了他的教方机智,采用了幽默调侃的方式进 行了艺术的处理。徐老师并没有为了维护“师道尊严”对在教室里踢球的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 也没有采用视假设无睹的方式进行冷处理,而是采取调侃的方式,幽默地“夸奖”该生“好厉害 的一脚,踢个正着”“得分”:并在“夸奖”的同时.,委婉地告诫学生“要想练好射门功夫, 还是到操场上练”,幽默地警告全班同学下次再有人在教室里踢球就“出示红牌”“罚出教 室”。徐老师这种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的方式,充分表达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 那么,既尊重了学生的自尊心,乂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在轻松地化解课堂突发事件的同时,还调 动了课堂气氛,这种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策略是值得提倡的。(2)课堂教学中的突发事件是指课堂中突然发生的教师意料之外的事件。这类事件不同于 一般的问题行为,常常严重扰乱课堂秩序,危害较大。作为教师应该时刻注意控制教学中可能 发生或已经发生的突发事件,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师在处理方式和方法上要灵活机动:采取的手段要尽量多样化;教师的语言运用要 恰当:课下处理要即时到位。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题40分,共40分)1、答案如下:问题(一):这篇课文讲述了圣诞节前夜,保罗偶然结识了一个生活贫困的小男孩,在短暂的相处中,小 男孩的言行强烈地震撼了保罗的心灵,并被小男孩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的精神所感染,也将关爱 送给了小男孩和他的弟弟,从而深切地感受到给予的快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给予是快乐的人生哲理,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给予,学会帮助别人, 并从中体会给予的快乐。问题(二):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给予、羡慕、兜一圈、富裕、不由自主、饶有兴 趣”等词语的意思。能够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保罗、小男孩、小男孩弟弟的快乐从何而来。(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品味重点词句,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心理描写来感受小男孩 美好的心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保罗、小男孩的心灵,陶冶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思 想情操。2 .教学重点从文中人物的言语和行为中体会小男孩的心理活动和保罗的心理感受,从字里行间感受小男 孩美好的心灵。问题(三):导入:同学们.当老师表扬你时你什么心情呀?(很快乐、很高兴)但有一种快乐,不但表现在脸上, 而且表现在心灵的感应,如春风拂过,涟漪荡开,这种快乐便是给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给 予是快乐的,请同学们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给予为什么是快乐的?谁给予了谁?)同学们的问题很好,前阵子有个小朋友到老师家做客,老师给他一根芝麻糖,他脸上便笑成 了一朵花。这时来了个比他小的小妹妹,也盯上了那根芝麻糖,我让他分一半给小妹妹,你们 猜怎么样?他自己也非常想吃,没有给小妹妹。是的,这个小朋友还小,不懂道理,怎么说他也不乐意把得到的东西送出去。看来我们的课 题给予是快乐的说起来容易,真正懂得它的意义是不简单的。课文中的保罗也是如此。下 面我们就一起来看这个故事。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