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教案:板块3 专题2 读文指导 读懂文本才能准确答题.docx
-
资源ID:72188176
资源大小:130.21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版高三一轮总复习语文教案:板块3 专题2 读文指导 读懂文本才能准确答题.docx
a邈善读懂文本才能准确答题一、掌握诗歌必备知识(一)古代诗歌分类四彳斤即诗经)四彳斤即诗经)(送别诗、闺怨诗古代诗歌(边塞诗、怀古诗1 .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 “行” “引” “曲”“吟” 等古诗体裁的诗歌皆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究对仗、平仄,没有字数、句数的 限制,押韵较自由。2 .近体诗也叫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这类诗讲究字数、句数、平仄、对偶、押 韵等,规矩很多。3 .词又称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 字,字有定声。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单调只有一段,双调分两大段,每段的 平仄、字数、句数大体一致。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 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4 .曲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 曲子,至少是两曲,多那么几十曲。(二)古代诗歌的一般结构古体诗以自然段为层。近体诗绝句前两句写景(次),后两句抒情(第四句最重有的诗1角度4|品诗语诗歌语言是语言的变形,是语言中的最高形态。对于考生来说,可能最难 懂的就是其语言了,要读懂“诗家语”,必须要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在此基础 上重点咀嚼下面几种语言。1.圈出“情语”,抓住关键。所谓关键,就是指诗歌中能够说明中心和作 者情感的词、句。对于这些关键词句,不仅要能迅速找出,还要反复咀嚼。类型阐释例如典型诗句显性词语可以明显看出诗歌 情感类型的词语, 也叫“情感语”, 多为动词和形容 词,表意功能明显, 大多数情况下决定 了诗歌抒情的方向 和基调。包含“愁” “怨” “恨”“愤”“忧”“凄” “悲” “喜”“乐” “悔” “思”“怜”“泪” "闲""怅""怆 ” “孤” “独” “寂寞”等词 语。举行穿落叶,困 坐数流萤。“独” “闲”两 字即是情语,揭 示出诗人的孤 独、无聊之感。隐性词语描摹景、物、事、 人等要素的词语, 它们虽然不是诗 眼,但能暗示作者 的思想情感,这种 词语叫“景物 语”。风中天量猿啸本,渚涉沙g鸟飞回。借风、天、猿、 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 飞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 给人以沉郁苍凉、悲壮压抑之感。表情态、语气的 虚词。如“但” “却” “惟” “仍” “又” “只” “徒” “空” “尚 ” “犹”等词语。雕栏玉物应” 在,下是朱颜改。“犹” “只”两 字将词人遥望金 陵时那种物是人 非的无限怅恨的2.称谓变化,注意识别。古诗词还有变换称谓的特征,即同一事物用多种 称谓。感叹传达了出 来。3.推测难字,突破障碍。战乱烽火、烽烟、狼烟、干戈、天狼、兵锋。书信鸿雁、青鸟、青鸾、尺素、锦书、函、简、笺、札、尺牍。马玉疆、玉鞭、征辔、鞍。月亮婵娟、蟾宫、玉兔、素娥、嫦娥、银阙、玉轮、玉环、清辉。船扁舟、兰舟、画舫、橘、棹、橹、楫。女子红袖、红粉、粉黛、蛾眉、巾帼、红颜、碧玉、丽人、婵娟。古今异义词。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风流总被雨打风 吹去”中“风流”就是一个古今异义词,这里是“杰出的人物”之意。(2)关键又难以理解的词。如李煜的浪淘沙令“窗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中“阑珊”是个拦路虎,这时结合写作背景及整首词表达的情感体会,此处指 “衰败”。(3)古诗中的特殊词语。如李白将进酒尾联“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 杯莫停”中的“将”是“请”的意思。这样的词语还有“肯” “可” “那”等。即时训练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湖州歌(其六)汪元量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南四百州。【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作。四百州: 南宋统治下的府、州、郡一级行政单位。宋朝全盛时号称“八百州”。南宋时 的半壁江山,约为一半,作者称之为“四百州”。(1)诗中有一字可以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它是 字。(2)诗中有两个情感字眼,请找出来,分别说明其表情作用。答案(1)望(2)寒、断。“寒”字渲染了一种寒冷凄清的气氛,传达作 者心情之冷清;“断”字那么表达了作者在国家灭亡后,面对己落入元人手中的 南宋故土 “四百州”时,那种悲哀欲绝、肝肠寸断的悲哀心情。三、借助选择题深理解借助选择题的4个选项,进行巧读。选择题的4个选项有如下特点:(1) 一般是按照诗歌顺序对诗歌的逐一解读。(2)信息含量大,囊括了情感、主旨、语言、手法等的赏析。(3)只有1个错误选项,并且大多是在细节上设误。故本步骤的做法是:读选项,通诗意。选项中正确局部,有助于对诗歌的理解疏通,并在精读过程中对应相关诗(词) 句,加深对诗歌的理解。选项中错误局部,有助于有目的地去精读,在精读过 程中,对照相关诗(词)句,找出错误局部的证据。典例(2021 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鹊桥仙赠鹭鹫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 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缴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以下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提示信息A项是对上阕结尾句的理解,有利于我们把握词的主旨。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鹭去虾瞅较多的“远浦” “别渚”。 提示信息B项是对上下阕词句照应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把握词的内容。C.本词将鹭鹭作为题赠对象,以“汝” “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 围。提示信息C项是对整首词题赠对象、营造气氛的分析,有利于我们把 握作者对鹭莺的情感。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鹫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提示信息D项是对词末两句中形象、表达技巧的分析,有利于我们了 解鹭鹭的形象。D “听觉”错误。“听君飞去饱时来”中的“听”是听任、听凭的意思, 作者并未从听觉上书写鹭鹭饱食后的状态。四、从“10题材”入手,读一首诗,知一类诗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代诗歌大致有题(咏)画抒怀诗、干谒言志诗、山水田 园诗、即事(景)抒怀诗、羁旅思乡诗、咏物言志诗、送别怀人诗、爱情闺怨诗、 边塞征战诗、咏史怀古诗等几种类型。相同题材的诗歌,诗中的情感是相近的, 手法是相似的。为此,我们阅读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取得“读一首诗, 知一类诗”的效果。(一)题(咏)画抒怀诗一诗堪入画方称妙,画可融诗乃为奇对接教材篇目:惠崇春江晚景(苏轼)、墨梅(王冕)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题画诗就是把诗题 在圆面上,是绘圆 章法的一局部;广 义的题国诗,是品 评画作之诗(咏画 诗)和题于画面之 诗的统称。内容题lJ诗基本 内容是绘画 题材、内容、 思想的评 定,是对作 品格调的艺 术总结。(1)化静为动。运用联想将回面 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 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 (2)变无为有。题画诗不仅写画 面上有的景物,而且写画囿上没 有的景物。借题发挥。大局部的题画诗 还是作者借题画来表达自己的 思想情感,抒发自己的感情,表 白自己的心志,寄托深沉的感 慨,或是宣泄内心的不满。(4)虚实结合。诗人善于运用虚 实相生的手法,将诗情与画意融 为一体,创造出优美深邃的意 境。标 志标题中往往含有 题、丹青、画家名 号、画作名称等字 眼。(2)根据画作内容而 定,属于诗画互补 的审美意象。山水画题画诗中 所绘之景。情感抒发作 者对意象的 赞美。对画作 技艺的品 判。(3)对画面 意境的咏 叹。人物画题画诗中 所画之人。花鸟画题画诗所 状之物。(4)借画表 心志、寄感慨。即时训练1. (2021 衡阳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题湖南清绝图韩 故人来从天柱峰, 两山坡陀几百里, 下有潇湘水清泻, 渔舟已入浦淑宿, 我方骑马大梁下, 故人谓我乃绢素, 都将湖南万古愁, 诗成画往默惆怅,驹手提石康与祝融。安得置之行李中? 平沙赤岸摇丹枫。 客帆日暮犹争风。 怪此物象不与常时同 粉精墨妙烦良工。 与我顷刻开心胸。老眼复厌京尘红。(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此题画诗,先用“来从天柱峰”点明故人的来历,给人突兀之感;接着 故作惊人之笔,说他手提“石原与祝融”,奇趣横生。B. “两山坡陀几百里,安得置之行李中“,上句以画为真,以虚为实;下 句以真为幻,以实为虚,突出画艺的高妙传神。C.诗中选用的潇湘清泻、丹枫摇岸、渔舟已宿、客帆争风等一系列景物, 都是动态描写,使画面富有生机和意趣。D.全诗语言清新明快,豪迈飘逸,富有“歌行体”的特点,既写出了山水 画的韵味,又写出了诗人自己独特的感受。C C项,动态描写判断有误。“渔舟已入浦淑宿”描写的是黄昏渔船已 经进入渔港夜宿,是静态描写。诗人观画后有哪些感受?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惊叹画技之精妙,诗人立于画前,虚实难分,真假莫辨。赞 叹画景之美好,清绝的山水让诗人顷刻间心胸开阔。厌弃尘俗、向往自然, 诗己成,画将去,只剩满目尘俗,诗人不禁暗自惆怅。(二)干谒言志诗一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即时训练对接教材篇目: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干谒言志诗是古代文 人为推销自己而写的 一种诗歌,类似于自 荐信。内容一些文人为求得进 身机会(科举登第、 入仕、入幕等),十 分含蓄地写一些诗 歌,向达官贵人呈 献诗文,展示自己 的才华与抱负,以 求引荐。(1)比喻。登龙门、折 桂喻登第,落羽比喻 落第,飞鸟、良马喻 己。比照。孤鸿与燕雀 相比,衬托高洁之 志;凤凰与蚂蚁相 比,显示双方地位悬 殊。(3)双关。干谒诗大都 具有表里双层意蕴, 其表层意蕴常取自 比喻性的意象或描 述性的意象;而里层 意蕴那么取自象征性 的意象。(4)借景抒情。借四海 升平之景表达对显 贵的赞美。标志(1)标题中往往含有 “奉呈” “奉赠” “投赠” “献” “上”、 显贵的官名(姓)等字 眼。(2)诗风不同,意象不 定。朱庆馀的温婉含 蓄,多生活类意象; 孟浩然的恳切朴素, 多阔大类意象情感(1)对自己才华的 昂扬自信。(2)积极入仕的急 切心情。对推荐者的赞 美。(4)潇洒旷达、傲视 权贵的态度。贫贱骄人、悲愤 难鸣的心情。(6)板运多舛、出身 寒微、无所依托的 苦闷。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和谈校书秋夜感怀,呈朝中亲友白居易遥夜凉风楚客悲,清砧繁漏月高时。秋霜似鬓年空长,春草如袍位尚卑。词赋擅名来已久,烟霄得路去何迟。汉庭卿相皆知己,不荐扬雄欲荐谁?【注】 此诗是诗人被贬为江州司马时所作。谈校书应为诗人在朝为官 时的同事、朋友。楚客:指贾谊。袍:官袍。烟霄:比喻显赫地位。 扬雄:擅长词赋写作,曾被大司马王音推荐。(1)以下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第一句中的“遥夜”和“凉风”照应了标题中的“秋夜”,点出了诗人 所处的环境。B.第二句通过对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的描绘,以动衬静,营造出月夜清幽 的气氛。C.第五句中的“擅名”,指有名声。这句说诗人在词赋方面享有好声名已 很长时间了。D.第六句中的“去何迟”与上句中的“来已久”形成了鲜明的比照,突出 了诗人的心绪。B B项,结合上句中的“悲”,再从此句中捣衣声的“清”、滴漏声的 “繁”、月亮的“高”可以看出此处营造的气氛是凄清,故“清幽”不当,写 捣衣声和计时刻漏声也是为了突出气氛的凄清。(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解析答题时要抓住关键意象和情感关键词分析。“楚客悲”借贾谊经 历,暗寓自己被贬客居他乡的悲愁;“秋霜似鬓” “春草如袍”,用比喻表现 “位尚卑”,年长官微的慨叹;“不荐扬雄欲荐谁”以扬雄自比,借“荐扬雄” 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文才卓绝却无伯乐引荐的苦闷之情。答案诗人借贾谊流落楚地的经历,暗寓了自己被贬客居他乡的悲愁。鬓发像秋天的白霜,官袍还是卑微的青色,诗人运用比喻,抒发年长官微的 慨叹。诗人借“荐扬雄”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文才卓绝却无伯乐引荐的苦闷 之情。(三)山水田园诗一山光水色养性灵,登山观海总溢情对接教材篇目:山居秋暝(王维)、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饮酒(其 五)(陶渊明)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山水田园诗是以描 写美丽清新的自然 景色、歌咏闲适恬淡 的田园生活为题材 的诗歌。内容山水田园诗的基 本内容是自然山 川与田园风物。(1)比喻、拟人、夸张、对 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写景的表现手法有: 白描与工笔;观察角度 高、低、俯、仰的变化与 远近高低的顺序;光、 影、色彩的渲染,视觉、 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 虚实结合(眼前之景与 想象之景);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化动为静与化 静为动)。常用的抒情方法:借 景抒情,融情入景;以 乐景写哀情。标志(1)山水田园诗分为 山水诗与田园诗。山 水诗指描写山水风 景的诗。田园诗指主 要以农村自然景物、 田园生活为吟咏对 象的诗。(2)常见意象:“溪 水” “山石” “松 林” “野老” “柴 门” “桑麻”南 亩” “五柳” “明 月” “渔歌”等。情感(1)寄情山水,赞 美山河,热爱自 然。借凄风苦雨, 表达对自由的向 往及厌倦官场的 超脱之情。憎恶黑暗,寄 托恬淡静雅的隐 逸之乐。(4)以恬淡之心抒 写山水清幽,表 达闲适淡泊、悠 然自得之情。(5)表达对现实不 满和怀才不遇的 苦闷之情。即时训练3.(2021 唐山5月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春日汪藻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桃花嫣然出篱笑,似开未开最有情。茅茨烟暝客衣湿,破梦午鸡啼一声。【注】汪藻:字彦章,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本诗描绘了一幅恬静优美的江南春日风景图,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 喜爱之情。B.本诗的颔联和白居易的“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都描绘 了春日唯美景致。C. “桃花嫣然出篱笑”和崔护的“桃花依旧笑春风”均用拟人手法,表达 对春日的喜爱。D.本诗的尾联和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都使用了 视听结合的手法。C C项,情感态度理解有误。“均用表达对春日的喜爱”错误。通 读全诗可知,“桃花嫣然出篱笑”表达的是对春日的喜爱,但是崔护的诗是在说 去年曾见过的女子今日却不知去了哪里,表达的是“寻而不遇”的落寞之情。 (2)诗中景物各自独立,作者是如何让整首诗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解析解答此题,可从诗歌标题入手。作者以春日为题,在写作中 围绕“春”这一线索展开,“浮云将雨行”,正因为有这连绵的春雨,才有下文 的“春水碧于镜”,也自然而然引出水边的鸥鹭;有春雨的滋泗,“桃花”才能 “嫣然”,“客人”也因春雨而“衣湿”。诗歌的景物是各自独立的,但是作者 通过春雨将各个景物勾连起来,引导读者感受诗句中无处不在的“春”的气息, 使整个景物描写浑然一体。答案作者以“春雨”为线索,把绵绵春雨、田野风光、篱边桃花、茅 茨鸡啼四个富有春日特征的画面串联起来,从而使整首诗的春日风景形成了一 个有机的整体,表达出作者对春日的喜爱之情。(四)即事(景)抒怀诗枝一叶一世界,亦喜亦悲亦啸吟即事(景)抒怀,指的是诗人就某件事或者眼前景发表自己的议论,抒发自己 的感慨。即事(景)诗,一般来说并无严格的界定,许多其他题材的作品,如怀亲、 送友、思乡,抒发人生感慨、闲情逸趣等,一般也皆可笼统地称之为“即事(景) 抒怀诗”。对接教材篇目:虞美人(李煜)、无题(李商隐)、涉江采芙蓉(佚名)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即事(景)抒怀,指的是 作者因一事或因眼中所 见引起了心中的某种感 触,于是描写当时之事 或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感 慨。内容即事(景)抒怀诗的基本 内容是随意出现在身边 之事、身边可见之景。 包括思亲、送友、怀乡、 赠人、表达人生感悟、 抒写闲情逸趣等。(1)比喻、拟 人等修辞 手法的运 用。叙事写 景的表现 手法:虚 实结合; 衬托(以动 衬静、以乐 衬哀); 侧面描写 的运用; 白描与细 节描写的 手法。(3)常用的 抒情方法:标志(1)诗歌中包含叙事或 写景内容,重点在作者 由所叙之事或所写之景 而生发的感慨之情。即 事抒怀偏重于叙事,即 景抒怀偏重于写景,其 重点都在“抒怀”。标题往往有“即 事,,“即景,“抒怀” 等词。情感(1)寄情山水,表达对和 平宁静生活的热爱。表现作者向往悠闲舒 适的隐居生活的情趣。(3)抒写政治上的失意和 对世事的感慨。(4)表达对现实的愤慨、 不满和壮志难酬及怀才 不遇的惆怅之情。(三)近体诗(主要是律诗)的结构要)。讲起、 承、转、合律诗前四句写景(次),后四句抒情(主)。词上阕(片)首句渲染气氛。写景 (次)主句写景。尾句过渡。下阕(片)承接上阕(片),表达主旨。抒情住)结构阐释举例(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起即起句。紧承诗题,引出所叙、 所描之事、物。起句“谁家玉笛暗飞声”,一个 “飞”字,振人心魄。承是承接上一层而展开,包括顺接、 反接和以类连比。是“起”的延 伸、拓展。承句“散入春风满洛城”,沉着 而舒缓,张弛有度,赋予无形的 音乐以实体形象。转是接“承”而来,在内容上推进 一层,转出他意,说明诗意的转 折变换。转句“此夜曲中闻折柳”,陡然 一转,“折柳”点染出一种场景。合是诗文的结尾,往往是针对上面 描述的内容作“集中”的表现, 或议论,或抒情,或寓情于景等。 往往是诗歌主旨或诗人感情的凝 聚之处。.合句“何人不起故园情”,深情 的发问,关合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起承二句写眼前景,转合二句写 故园情。前后以“折柳”连接,“折 柳”自然就成了全诗的关键。(四)古代诗歌语言特点1.从“留白”中明诗意“留白”指给读者留下想象、思索、补充的空白,主要有以下特点:分类教材典例阐释诗句中 主、谓、“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 旧。”(李清照如梦令)“试问”前省略的主语是“吾”,“却道”前省略的主语是即时训练直抒胸 臆;展开 想象,寄托 情感;借 景抒情,委 婉抒情。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雪诗 张孜长安大雪天,鸟雀难相觅。其中豪贵家,捣椒泥四壁。到处燕红炉,周回下罗暴。暖手调金丝,蘸甲斟琼液。醉唱玉尘飞,困融香汗滴。岂知饥寒人,手脚生皴劈。【注】 椒:植物名,古人常以椒末和泥涂抹墙壁,取其温暖芳香之意。 燕:燃烧。(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的开头两句用“鸟雀难相觅”写出了长安冬天冰天雪地的情景,为后 面情感的抒写营造了气氛。B. ”到处葱红炉”两句写室内陈设,分别用“到处”与“周回”来修饰 “红炉”和“罗幕”,极写室内的温暖。C.结尾两句,笔锋一转,写“饥寒人”的手脚因受冻裂开了 口子,照应开 头“鸟雀难相觅”,构思巧妙精当。D.全诗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虚写豪贵人家的宴饮,描写生动逼真,色彩浓 丽,不失为讽喻诗中的佳作。D D项,豪贵人家的宴饮是实写而不是虚写。(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文 本分析。解析这是一首典型的即事抒怀诗,可以根据诗人的行文思路,结合具 体内容,按照“一件事抒发一样情感”的模式作答。答案第一问: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豪贵家”的愤怒痛恨和对“饥寒人” 的深切同情。第二问:全诗采用比照手法,描写长安城大雪纷飞之时,“豪贵家” 纵情宴乐、生活奢靡,“饥寒人”却是受冻受苦、温饱可忧。突出地表现了社会 的阶级对立,表达了作者对贫富悬殊、世道不公的愤懑之情。(五)羁旅思乡诗一他乡村树似吾乡,愁煞天涯断肠人对接教材篇目:登岳阳楼(杜甫)、登高(杜甫)、次北固山下(王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夜雨寄北(李商隐)、黄鹤楼(崔颠)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诗人因长期客居在 外,滞留他乡或漂泊 异地等,对所见所闻 有所感,借此抒发对 家乡、亲人的无尽思 念和人生感叹、漂泊 愁苦。内容借抒情主人公旅 途中的所见所闻、 所感所叹,表达思 亲怀乡之情。主题 有潦倒失意,漂泊 哀伤,思念亲人 等。(1)借景抒情 (或叫“寓情 于景”),情景 交融。(2)乐景衬哀情 (乐景写哀)。 (3)侧面落笔。 诗人在表现怀 远、思归之情 时,不是直接 抒发思念之 情,而是从对 方着笔,想象 对方思念自己 之深,借以烘 托诗人的苦恨 离情。标志(1)标题中多含有“客 舍” “登高” “望 月” “忆”“寄” “行” “思” 等词语以及元宵、中 秋、重阳、除夕等节 日名。常见意象:“月 亮” “秋风” “秋 霜”“杜鹃” “猿情感(1)天涯漂泊羁旅 愁。叙写客居他乡 的艰难,抒发漂泊 无定的孤苦。望尽天涯怀人 愁。感念亲情之 深,表达对亲人的 思念。羁旅他乡的幽 怨之情。或表达人啼” “沙鸥” “孤 雁” “浮云” “梧桐 叶落” “西楼” “高 楼” “危楼” “危 栏”等。生感叹,流露年华 易逝的苦闷;或抒 发独居他乡,怀才 不遇,报国无门的 孤独寂寞、幽怨愤 慨之情。.(4)因梦寄情, 虚实结合。即时训练5. (2021 惠州6月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病后登快哉亭闺贺铸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病来把酒不知厌,梦后倚楼无限情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注】 快哉亭:位于今江苏省徐州市。本诗是诗人被贬徐州病愈后,登 快哉亭时有感之作。【知识卡片】1 .诗歌创作背景:快哉亭位于江苏徐州,苏轼调任徐州知州后,常约宾朋 来此避暑赋诗,此亭得名于苏轼的快哉此风赋。贺铸自出任徐州宝丰监(管钱 的官)一职以来,曾屡次登临此亭,赋诗抒怀。2 .作者生平:贺铸少年时就怀有戍边卫国、建立军功的雄心壮志,可人到 中年,仍沉沦下僚而无所建树。英雄豪侠不为世用,边塞面临异族入侵的威胁 而无路请缨。他创作的词中不仅含有人生失意的悲愤,而且含有对国家命运的 忧虑,开创了南宋词人面向社会现实、表现民族忧患的先河。3 .作者诗歌创作特点及风格:贺铸擅长写词。词作风格多样,兼有豪放、 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于化用前人作品成句。内容上,局部描绘春 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清丽哀婉,接近秦观、晏几道;局部爱国忧时之 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以下对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首联以雨后蝉鸣起兴。“得意”二字,既写出了鸣蝉的神态,又显露出 诗人的歆羡之情:蝉之所以踌躇满志,是因为它既得时、又得地。B.颔联写病后频频把盏,不知满足,梦醒后,倚楼远眺,心中生起无限情, 可见情之深重。此情挥之不去,斥之又来,诗人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C.第六句化用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句子“远芳侵古道,晴翠接 荒城”,白诗和贺诗都借助荣而复枯的秋草来抒发情感。D.尾联“秋风发上生”几个字,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不仅指鬓发的 斑白,而且秋风萧萧给人以寒冷之感。C C项,意象特点分析错误。白诗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与本 诗第六句的共同之处是都用行道上“更行更远还生”的草色喻示思念之殷切。 不同之处那么是白诗着眼于枯而复荣的春草,而本诗根据尾联中的“黄华”可知, 此时是初秋,故贺铸这里写的才是荣而复枯的秋草。(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抒发了哪些情感。解析根据标题病后登快哉亭中的“病后” 一词和颔联中的“病来 把酒”,可知诗人当时的身体状况;结合注释中的关键词“被贬”、首联中的 “蝉得意鸣”与人的现状,可知诗人当时仕途不顺,羁旅在外;根据诗歌第二 句中的“见归程”,可知诗人此时非常思念家乡;颈联中的“斜阳” “古 刹” “荒城”这些意象给人以凄凉之感,与“秋风发上生”相结合,透露出诗 人当时的人生迟暮之感。答案失意之恨。首句“得意”二字,以蝉之“得意”反衬自己的失 意;结合注释中的“被贬徐州”,可知诗人仕途不顺。怀乡思归。第二句写 秋雨新洗,尘土不扬,那通往故乡的道路显得分外清晰,怀乡情重,思归心切。 多病之愁。根据诗题中的“病后”可知,诗人曾患病;“病来把酒不知厌”, 诗人病后频频把盏,不是为消渴解馋,实为借酒浇愁,可见愁之深重。迟暮 之感。第五句是黄昏时万物栖息的典型景象,“秋风发上生”,秋风萧萧,鬓发 斑白,这些都透露出诗人“时不我与”的迟暮之感。(六)咏物言志诗一一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即时训练对接教材篇目:咏柳(贺知章)、卜算子咏梅(陆游)、石灰吟(于 谦)、望岳(杜甫)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 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 想情感。内容单纯咏物、托物言志 (寓意)、托物喻理、托 物讽世。从具体 描写的方 法看,主 要是止面 描写(绘 形绘色) 与侧面烘 托。从修辞 手法看, 主要是比 喻、象征、 拟人和对 比。(3)从抒情 方法看, 主要是托 物言志。标志(1)从对象上来看,咏 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 某个物。着重对所咏 之物的特征、功能进 行刻画,或者着重对 所咏之物的某一内 蕴、精神进行吟咏。. (2)从题目上来看,或 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 以“咏某物” “题某 物” “某物吟”等为 题目形式。情感(1)寄寓作者的理想抱 负,或实现个人理想, 或报效国家。(2)寄寓高尚的节操,或 表达怀才不遇与命途 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 华易逝与理想破灭的 哀愁。(3)托物讽世,或忧国忧 民,或感时伤世,或愤 世嫉俗,或针硬时弊, 或冷嘲热讽。6. (2021 豫湘名校5月联考)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春寒陈与义二月巴陵日日风,春寒未了怯园公。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题海棠美人图唐寅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心付海棠。【注】这首诗是南宋诗人陈与义南渡避难于巴陵(今湖南岳阳)时所作。 唐寅:字伯虎,明朝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人。曾为府试、乡试第一名,会 试卷入徐经科场舞弊案,被贬为浙藩小吏,从此游荡江湖,埋没于诗画之间。 晚年生活穷困,依靠朋友接济度日。【知识卡片】 海棠花尸受京喜爱;在支学作品中被赋予亍神圣高贵厂 幽独傲岸、娇媚富贵等品格。海棠花虽不及“梅兰竹菊”四君子那般具有高尚 格调,但其娇媚妖娇的姿色也是文人争相咏赞的焦点。文人将海棠花与孤独落 寞的美丽女性相关联,寄托着他们自己缠绵俳恻而又魂牵梦萦的感情。(1)以下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jA.第一首诗与其说是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海棠在料峭春寒中默默开 放。B.第一首诗中描写海棠时使用了拟人的手法,海棠不吝惜自己红艳娇美的 花朵。C.第二首诗中描写了海棠花在春风中绽放的画面,蝴蝶、蜜蜂在花间飞舞。D.第二首诗在写海棠、美人时,运用了比照的手法,写出了美人的孤独忧 愁。C C项,诗歌内容解读有误。“海棠花在春风中绽放的画面”错误,“褪 尽东风满面妆”是说海棠在东风中褪去了颜色,就好似一个卸了妆的美人,写 出了海棠花残败的景象。(2)这两首诗中的“海棠”有何不同?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解析第一首诗,“海棠不惜胭脂色,独立蒙蒙细雨中”,娇嫩的海棠, 毫不吝惜鲜红的花朵,挺身独立在寒风冷雨之中。园中的海棠冒雨盛开,无限 生机,给诗人以启迪和鼓舞。再结合注释可知,诗人以春寒中雅致孤高的“海 棠”来自比,表现自己孤傲的品性。第二首诗,“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粉蝶与 蜂狂”,写残败的海棠花仍有蜂蝶陪伴,并不孤单;“自今意思和谁说,一片春 心付海棠”,画中美人却尚不如残败的海棠,无人相陪,只能以“海棠”为知己。诗人以“美人”自比,感叹自己如美人一般,孤独落寞,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无 奈和悲哀。答案第一首诗中的海棠雅致孤高,是诗人南渡时的真实写照。诗人 托物言志,海棠经风吹雨打,却还是那样傲然不屈:“不惜”娇色、“独立” 风雨。此时的海棠不再是海棠,而是诗人的化身一风流、雅致,还有孤傲的 品性。第二首诗中的海棠花虽残败,但魅力不减。海棠花虽失了芳华,终究 有蜂蝶的陪伴,与海棠花前的美人形成鲜明比照,美人孤独落寞,只能将心事 说与海棠花听,诗人借海棠抒写内心的孤寂、人生的无奈。(七)送别怀人诗一一多情自古伤离别,一种分别多样情对接教材篇目: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雨霖铃(柳永)、送杜少府 之任蜀州(王勃)、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古人常常因事不 得不与家人、亲 朋好友离别,送 别之际,人们往 往设酒饯别,折 柳相送,吟诗赠 另11,表达依依不 舍之情。内容送别诗涉及的范围 极广,有官场赠别, 有朋友相别,有亲 人送别。(1)寓情于景,以景衬 情,情景交融。(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 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 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 烘托人的伤离之情。(3)以乐景衬哀情(也叫 乐景写哀情或反衬)。(4)想象(也叫虚拟或虚 实结合)。送别诗常借 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 友的留恋和关切。标志标题中往往有“送” “别”“赠” “酬”等。常见意象:“柳” “酒”“月” “水”四 大意象。(“长 亭”“短情感(1)依依惜别的不 舍与伤感。(2)离别后的思念 与牵挂。对友人的抚慰 与勉励。(4)借送别友人表 明自己的心态。(5)抒发对人生的亭” “阳关” “舟” “潮桥”等意象也常在送 别怀人诗中出 现)感慨。要注意,每首诗表 达的情感往往不是 单一的,而是多种 情感交织在一起的 集合体,它丰富复 杂却不杂乱无章。即时训练7.(2021 邯郸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题。送韦城李少府张九龄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注】此诗是张九龄任职洪州时送别挚友所作。古代江西南昌被称为 洪州。韦城,在今河南滑县东南。白马津:今河南滑县北。【知识卡片】张九龄的诗作风格以清澹为主,诗作语言素练质朴。和他 同时代的张说曾评价他说:如轻嫌素练,实济时用,而微窘边幅。在他的诗作 中,没有浓墨重彩的色调,有的是简单、清雅之风。他崇尚自然,借物寓情, 手法独特。张九龄诗篇的格调,基本上都是清新、积极、向上的,即使在他被 贬谪时所作的诗篇,人们也丝毫看不出消极、悲观的色调。他总是以一种洒脱、 自然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境,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jA.颔联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描写送别时的景物,野花烂漫,鸟声清脆, 一派生机。B.首联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春天,诗人在路旁的驿亭给好友 李少府送行。C.诗歌语言清新简练,结构严谨,借景抒情,感情真挚,可见诗人高超的 艺术造诣。D.颈联虚实结合,出句虚写喝酒送行,对句实写李少府的车辆经过白马津 的情景。D D项,表达技巧分析错误。首联中的“离亭”指的是分别时路边的驿 亭,颈联上句中的“别酒”是指分别时诗人与朋友喝酒,此处应是实写;从注 释可知,颈联下句中的“白马津”与诗人的送别之地“南昌”不是同一地点, 故此处应是诗人的想象之景,是虚写。(2)请简要赏析尾联的妙处。解析“相知无远近”的意思是朋友之间相知就不分空间上的远近,“万 里尚为邻”的意思是朋友相隔万里也像邻居一样近。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与李 少府之间真挚的友情,他们的友情不会受时空的限制。诗人在分别之时,能以 “万里尚为邻”的胸怀表达彼此之间的友情,可谓气度恢宏,意境开阔,所写 之诗歌格调高昂,更凸显了诗人的乐观情怀。答案尾联的意思是你我相识相知的友情不受路途远近的影响,相隔 万里也可以像邻居一样近;既表现了诗人与李少府之间的真挚情谊,又道出 了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界限的哲理,给人以莫大的抚慰和鼓舞;格调高 昂,催人奋进,表达了诗人乐观豁达的胸襟。(每点2分)(八)爱情闺怨诗一心有灵犀情无限,明月孤灯梦难圆对接教材篇目:鹊桥仙(秦观)、氓(佚名)、声声慢(李清照)、一 剪梅(李清照)题材特征内容情感常用技法内涵爱情闺怨诗主要 描写男女爱慕之 情和爱情生活, 或抒发离别相思 之苦。内容(1)表现诗人对妻 子的真挚感情的作 品,主要包括赠内 诗和悼亡诗两类。(2)以妇女角度写 的闺怨诗,它包括(1)比兴(托物起兴)。先 从自然之物写起,然 后用比喻、象征等手 法引出所要表达的事 情或情感,物的描写 起烘托感情、渲染气即时训练宫怨诗、离妇诗、 弃妇诗、别离相思 诗。氛的作用。衬托(正衬和反衬)。 寒月孤灯、冷衾泪枕、 月落星稀、凄风苦雨、 漏声雁影等凄凉之景 往往衬托主人公的孤 寂与幽怨,青青杨柳、 斜燕双匕、春风浩荡 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 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 悲伤与幽怨。抑扬结合(先扬后 抑和欲扬先抑)。标 志(1)标题中多含 “怨” “怀” “思” “别” “忆 ” “望夫” “妇 叹” “闺 怨” “幽恨”或 直接用“无题” 等字眼。常见意象: “眉锁”“翠楼” “碧 纱” “白 发” “秋 风” “夜 雨” “寒 月” “寒 衣” “残 梦” “泪如 雨” “春风杨 柳” “雁声月 明” “红妆对 镜” “喜鹊报枝“TOO” “临笺泪长”等。情感(1)表现夫妻之间 相濡以沫的深厚感 情。孤苦幽寂的命 运之悲。此类情感 主要表达在宫怨诗 中。(3)思妇空闺、思念 亲人、盼夫早归、 渴望团聚的哀伤之 情。(4)情梦难圆的遗 憾与怅惘之情。(5)阴阳两隔的悼 亡之痛。8.阅读下面这首唐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应天长宾成分 的省略“卷帘人”,省略两个主语,语 言更简练。对话中 上句或 下句的 省略“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