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策略探究.docx
-
资源ID:72189073
资源大小:13.1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高中信息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策略探究.docx
高中信息教学中培养学生计算思维的策略探究江苏省邳州市明德实验学校郭攀内容摘要:从目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来看,高中学生信息技术 相关操作技能学的很好,信息意识较以往有所提升,但师生对计算思 维知识还缺乏系统的理解,学生也缺乏运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迁移 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计 算思维能力的教学思考。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课计算思维教学策略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高中生已经通过中小学校、家庭 等多种途径学会了不少信息技术知识和面向群众的应用软件的操作 技能,玩转电脑基本不成问题,所以高中的信息技术课程不能再仅着 眼于软件的使用,而应回归到能表达计算机学科思想的核心内容和思 维方法上。信息技术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操 作技能,更应该培养学生一种独特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计算思 维),培养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情境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1, 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2022年版的高中信息技 术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计算思维是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四 个核心要素之一,彰显了计算思维的重要性。近年来,信息教师在教学过程已经逐步从教会学生信息技术的相关 知识与软件的操作技能上往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上转变,但是从目前高 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和教学效果来看,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高 中学生信息技术相关操作技能学的很好,信息素养较以往有所提升, 但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还只是在算法与程序设计课中有浅显的表达, 师生对计算思维知识还缺乏系统的理解,学生也缺乏运用计算思维解 决问题的迁移能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开展学生计算思维的教 学思考。1 .提升教师的计算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计算思维保驾护航在谈开展学生计算思维的策略前绕不开教师,计算思维的培养离不 开教师对计算思维内涵的准确把握和对课标、对学情、对教材的全面 把控上。什么是计算思维?什么是高中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计算思维? 利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是怎样的?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 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怎样评估学生的计算思维等等,这都是教师 需要研究的地方。信息技术教师要研究计算思维的内涵,研读新课标, 准确把握学情,根据课标,依据学情,结合教材把对学生计算思维的 培养列入教学目标,融入教学活动,学会合理的整合教学内容,加强 计算思维教学的资源建设,精心打造计算思维课例,为培养学生计算 思维保驾护航。2 .创设真实的问题情境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宾斯坦认为"思维通常是由问题情境产生的,并 且是以解决情景为目的的2。采取问题作为主线来培养高中生的计 算思维能力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基于问题的学习要求我们要在信息技 术课堂上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复杂的情境,在情境中创设一个真实 问题,使得他们去思考问题、结合自身的知识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办 法并通过计算机来检验方法的可行性。例如:高一学生正在上生涯规划课,生涯规划老师要求学生们提前 确定自己的理想大学,分析理想大学的历年分数线及录取情况,对标 找差,提前谋划。我把这个问题的解决放在了信息技术课上,把”我 理想中的大学设置为教学内容,围绕内容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 获取大学的相关信息,比方简介、专业、分数线等相关内容,并最终 形成一个汇报作品并进行展示,该教学内容融合了信息获取、信息加 工、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等知识,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教师一步步引 导学生把计算思维的基本方法融入了进去,因为这是学生正在面对的 真实情景,所以几节课上下来学生积极性非常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 中既让学生掌握了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技能又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 计算思维能力。再比方:在学习因特网的组织与管理单元时,课前先断掉每个 小组中的一台计算机并修改了 IP地址,使它无法连接教师机,在教 师讲课广播时接收不到信息。要求每个小组去解决”学生机不能接收 教师机广播'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以往知识和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 包去探究,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通过实践解决问题。这节课也为学 生创设了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 题的过程中培养了计算思维。3 .精心设计计算思维活动林崇德讲”学科教与学活动是学科能力结构的起点和动力。客观的学习活动决定着思维的开展,思维又对学习活动起到促进作用3。因而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势必要依托精心设计的活动来实现。例如:在我理想中的大学课例中设计了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形 成一个汇报材料,利用班会课向全班同学展示提供你理想中的大学, 形式不限,可以是PPT、视频等。学生要完成这个问题,首先要进行 规划,思考后将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小而易于操作的任务:比方我想要 给同学们展示哪些内容,有简介、特长专业、录取分数线等;如何将 相关内容下载下来;以什么方式进行信息集成;如果做成视频进行展 示的话,选择哪个视频软件,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展示等等。在对问题 进行充分分解后,要思考解决这些小任务的简单步骤,仔细考虑解决 这些问题的最正确顺序(算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画出流程图或 思维导图,对设计的方案进行评估确保解决方案能够完成任务,最后 通过计算机来解决信息的获取、下载、集成等一个个分解后的小任务, 形成最后的作品,师生对展示作品进行评价。在这个学习任务中涉及 到了计算思维培养的”问题分解、模式识别、抽象、评估、通过计算 机来实现任务'等具体过程,将计算思维融入了教学活动中,让学生 在活动中体验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乐趣。在解决"学生机不能接收到教师机广播的问题时,引导学生将问题 细化分解,学生首先根据教师提供的网络“三要素来判断为什么连不 上教师端,当网线接上后还是不能接收信息,学生通过比拟本机与小 组中其他正常联网的计算机的设置,分析出IP地址的不同,设置本 机IP地址时,小组合作比照观察整个小组的TP地址,从中发现规律, 除了 IP地址第一位不一样其他都相同,最终解决问题。这个课例通 过真实的问题情境的设置,精心设计了计算思维活动,让学生在分析 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计算思维。4 .合理的评价计算思维教学效果(1)我们可以结合利用计算思维解决问题的具体过程,对学生的 问题解决方案进行评估,具体有:任务分解的是否容易理解?完整度 怎么样,有没有包含所有的问题?解决问题的顺序算法是否高效?画 出的思维导图或流程图完整度怎么样?(2)我们还可以通过分析学生制作的作品来衡量学生的计算思维能 力,组织师生通过组内互评等方式对学生作品的完成度进行评价。(3)测量学生计算思维的一个重要策略就是看学生能够有效的进行 迁移,可以通过布置相关的迁移任务来检测,比方让学生修改现有的 程序代码,以到达另一种效果等。总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是教学的重中之重,教师要根据课标, 依据学情,结合教材,把对学生计算思维的培养列入教学目标,通过 真实情景的创设,精心设计计算思维活动,合理的评价计算思维的教 学效果,推动高中生计算思维的有效提升,培养他们面对复杂情景利 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党育人,为国育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