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高职).docx
-
资源ID:72189256
资源大小:62.55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高职).docx
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分析报告一'调研目的与意义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专业为教育部2019年新设立专业,对于集成电路行业进行充分调 研,对该专业的建设、人才培养规模、课程设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彰显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本次调研收集和分析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专业学生的社会 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了解社会、行业以及企业对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知识、能力、 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及变化趋势;明确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专业的职业面向、培养目标、培养 规格;为确定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基础条件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提供参考依据。最终为本 轮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研制奠定工作基础,提供科学依据。二、调研对象与方式(-)调研对象1、行业:研究工信部等权威机构发布的报告、智联招聘等专业咨询网站数 据分析报告等。2、企业:调研长三角、珠三角、中部地区的企业,包括技术密集型和劳动 密集型,企业规模主要选择高职院校学生就业比拟集中的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 业,包括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苏州博众精工科技等22家 企业。(-)调研方式主要使用现场调研、座谈、问卷调查、网络调研等方式。三、调研情况(-)行业开展调研集成电路是信息技术产业的基础和源动力,被誉为“工业粮食”。在移动智能终端、 智能机器人、物联网、云计算、智能电网、汽车电子等新兴领域的应用需求拉动下,我国 集成电路行业近几年保持着持续快速开展的态势。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基础性、 关键性和战略性的产业,其强弱是国家综合实力强大与否的重要标志。据中国半导体行业 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收入为6532亿元,其中:集成电路设 计业销售收入为2519.3亿元,占到全年总值的38.6%,居三业之首;集成电路晶圆业销售 收入为1818.2亿元,占到全年总值的27.8%;集成电路封测业销售收入为2193.9亿元,占到全年总值的33.6%o集成电路产业开展迅猛,但中国IC自主生产量与消耗量差异极大,自给率仍然处于较 低水平。如图1所示,中国IC市场自给率在2008年仅为8.7%, 2014年为12.8%,而2018 年供需缺口接近1900亿美元,因此国内自2014年集成电路开展纲要发布以来,各地陆 续新建大量晶圆代工厂,以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据统计,2018年,芯片进口额首次超过 3000亿美元,约合两万亿元人民币,超过石油、天然气和粮食等,芯片依然是中国开展的短板。图1 2006年2018年中国IC市场自给率分析(单位:10亿美元)(二)企业需求调研获取电子企业生产实际中,技术型岗位群对应的技术条件变化情况(工艺、 设备、材料等)及劳动组织变化情况;管理型岗位群对应的管理方式变化情况; 服务型岗位群对应的工作方式变化情况。重点分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面向岗位群的 职业能力需求变化;了解电子企业生产实际中采用国际通行或行业普遍认可的相关 标准情况;听取电子行业企业对本专业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知识、能力、素质等 方面的评价情况,以及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三)同类院校调研2019年申报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专业学校。(四)毕业生调研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为新设立专'也,暂无毕业生。四'调研分析(-)行业产业开展情况分析集成电路产业核心技术缺失、人才需求矛盾日益突出。据统计,2015年中 国集成电路从业人数39.4万人,其中技术人员14.1万人;预计到2020年,从 业人数将到达79.2万人,其中技术人员32.44万人。但中国集成电路行业专业 人才储藏数量少,中高级人才缺口很大。(-)企业人才需求情况分析集成电路生产工艺员、集成电路封装工艺员、集成电路测试员是集成电路相关企业主 要人才缺口。此外,集成电路设计完成后,其产品推广,需要现场应用工程师支持,因 此,该局部人才需求将立足于集成电路设计而落点在集成电路应用。(三)就业岗位需求分析(包括岗位名称,岗位职责,素质、知识、能力需求等方面的分析)如表1所示。表1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专业主要岗位分析表岗位名称主要业务工作素质知识能力半导体制造工艺员半导体制造工艺控制,生产设备维 护。具有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具有良 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素养、法律 意识。尊重劳 动、热爱劳动, 具有较强的实 践能力。具有质 量意识、环保意 识、安全意识、 信息素养、工匠 精神、创新精 神。掌握集成电路 制造工艺流程 相关知识。具备实施半导 体制造工艺的 能力;具备半导 体生产设备维 护的能力。集成电路幅员设计员完成集成电路幅员设计,熟练使用 集成电路幅员设计工具,能够完成 集成电路的仿真。掌握常用集成 电路幅员设计 工具、方法。具备集成电路 幅员设计、仿 真、验证能力。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 计员完成电子线路计算机辅助设计工 作。掌握电子电路 和电子产品识 图、制图的基本 知识。具备电子线路 计算机辅助设 计能力。硬件工程师电子产品设计与开发掌握电子产品 设计应用相关 的单片机、C语 言等软硬件基 本知识和设计 应用具备分析电路 功能,并使用专 用仪表检测电 路参数、调试电 路、检修电路故 障的能力。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嵌入式产品开发掌握电子产品 设计应用相关 的单片机、c语 言等软硬件基 本知识和设计 应用。具备较好的电 子电路设计能 力,掌握一般小 型智能电子产 品硬件电路设 计、软件编程、 产品调试。五、调研启示与建议1、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调研结果说明企业要求学生的知识面宽,专业技能要好,工作态度端正,人际交往要 友善并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企业不仅看重知识技能,更看重团队协作、工作 态度、学习态度、创新能力、团队精神、沟通能力等。所以对于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专业人 才的培养建议,通过专业核心课程保证深度、专业选修课程保证宽度。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专业的目标定位是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开展,具有 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掌握应用电子 技术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能够从事电子 产品安装调试与生产管理、工艺与质量管理、设备运行与维护、技术服务、电子产品设计 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专业课程设置调研结果说明,用人单位要求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专业学生具备较高的专业 能力的基础上,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因此,课程设置时要充分考虑 素质培养课程的设置,全面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持续学习能力、创新创 业能力、交流沟通能力等。通过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各岗位专业能力的调研, 建议设置电子产品生产与工艺、电子产品制图与制版、传感器技术应用、电子 产品检测与维修、单片机技术应用、EDA技术应用、半导体制造工艺、集成电 路幅员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注重理实一体、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相对接。3、学时安排调研结果显示,高职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要加大力度推进教 育课程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应将选修必修、理论实践、课 内课外、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应科 学设置三年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总学时数,宜控制在2500学时上下,实践性教 学学时原那么上不少于总学时的50%。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时间原那么上为6个月为 宜。4、师资队伍调研结果说明,专业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具有应 用电子技术、微电子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扎实的应用电子技术、微电子 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 科学研究。专业带头人原那么上应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行业、专 业开展,能密切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专业人才的需 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牵头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师资队伍应包括校内专任教师和企业兼职 教师,兼职教师应主要来自于行业企业。本专业在校生与该专业的专任教师之比 不高于25:1 (不含公共课),具有扎实的移动商务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 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双师素质教师占专 业教师比一般不低于60%,专业带头人原那么上应具有高级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 移动互联网行业、专业开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另外,兼职教师应具有较 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能承当实训教学、实习指导等专业教学任务。5、教学设施调研结果说明,按照应集成电路技术应用专业相关岗位的能力要求,产教融 合,系统设计及建设校内外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条件、以及颗粒化资源,是保证本 专业学生毕业条件达成的重要环节。校内实训基地应引入源自企业的先进技术, 由企业提供实践工程,配备能够满足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和综合实训需要 的教学硬件和软件,实现“虚拟仿真”、“工程化”等实践教学。实训实应包括:电 子产品制图制版实训室、传感器技术实训室、单片机技术实训室、集成电路幅员 设计实训室等。构建满足信息化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教学环境,充分运用数字化 资源及教学资源库,为学生搭建自主、便捷的学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