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推进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
资源ID:72192637
资源大小:16.40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推进课教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docx
第一单元名著导读艾青诗选推进课教案【设计思路】根据课标的要求,统编初中语文教材各册均安排2部名著,旨在培养学生阅读整本书的 能力和兴趣。所选名著以课程标准推荐书目为主,并尽量与课内阅读课文配合。对名著阅读 的要求:一是在介绍某部书的内容之外,还以该书为例,谈某一种阅读方法或某一类书籍的 阅读策略,意在解决如何读好一本书或某一类书的问题,更好地掌握读书的方法,并增加学 生读书的兴趣;二是除主要推荐的篇目外,还推荐了两部与单元阅读方法相契合或与主要推 荐名著类型相似的自主阅读篇目,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统编教材对名著导读的设计 集中在四局部:作品概览、读书方法指导、专题探究、自主阅读推荐。艾青诗选是九年级上册必读名著之一,安排在第一单元之后。本单元是活动探究单 元,所选内容为现代诗歌。艾青诗选名著导读的主题为如何读诗,课本对读书方法的指导 有:一、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二、品味诗歌的语言。三、把握诗歌的意象。四、体味诗歌的情感。五、体会诗歌的理性美。专题探究有三三个可供选择的专题:探究诗歌的意象,分析诗 歌的艺术手法,举办诗歌朗诵。九年级学生已经学习过不少现代诗歌,对诗歌的鉴赏有一定 的积累,这对艾青诗选的名著阅读做了铺垫。尽管如此,但是学生对于整本书的阅读尚 处于初始阶段,且艾青的诗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学生把握有难度,需要教师实时引导。 因此,本课的设计以“激趣”、“导向”、“导法”为出发点,通过读意象,品语言、悟哲理等 方法,结合时代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人艾青的艺术追求与成就,感悟“大形象”魅力,对 学生如何读诗做有效的指导,进而提高整本书阅读的兴趣。【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阅读名著艾青诗选,了解诗歌的内容,特点和风格。2 .在朗读中能用把握意象,品味语言等方法初步品读诗歌,体会诗歌情感。3 .提高阅读现代诗的兴趣,提高整本书阅读的兴趣,感悟“大形象”魅力。 教学重难点:学习前代诗歌鉴赏的方法,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感。教学过程:(-)导入爱国,是一个亘古不变的主题,它是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 艰”,是曹植的“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是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是陆 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是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 青”,是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陈毅的“此去泉台招旧部,十 万旌旗斩阎罗。”等等。古往今来,爱国的情怀一直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底。下面,就让我 们伴着陈彼得先生的朗读,继续走近艾青诗选,去欣赏艾青的爱国诗篇。(播放朗读视频, 请学生仔细倾听,谈感受)过渡:古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走近作者,理解 作品最好的方式。下面,我们就以朗读来开始本节课的学习。(-)活动探究活动一:我是读诗人请同学们回忆你在阅读艾青诗选时,印象最深 的一首,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有感情地朗读。(学生自由提供)过渡:同学们朗读的都挺好,不仅能准确捕捉到作者所传达的情感,还能融入进自己的 理解。赏读现代诗歌,大家又前进了一步。课前,我让大家写了写自己在赏读诗选过程中的 困惑,大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意象、时代背景、主旨)。下面,我们结合大家最喜欢的几首诗歌,为大家解惑。活动二:我是赏诗人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他站起来了复活的土地向太阳 他死在第二次朗读诗歌,请结合你对艾青诗歌的认识,运用你自己的赏诗方法,任选一 角度,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学生结合诗歌,自主发言,适时点评,总结赏诗方法)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为例进行讲解:补充资料:1、背景:诗人艾青于193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20世纪三十年代,艾青离开浙江老 家前往当时被称作抗战中心的武汉,他没有看到全民积极组织抗战的景象,反而到处是无家 可归的难民和流浪者。于是,艾青在一个深夜,于武昌一间阴冷的屋内写完这首脍炙人口的 诗篇。全诗通过描写大雪纷扬下的农夫、少妇、母亲的形象,表现了当时中华民族的苦痛与 灾难,展现了旧中国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感以及深深的忧患意识与赤子之心。2、意象(1)北方农夫:大雪、丛林、赶马车、戴着皮帽、冒着大雪、刻满皱纹、痛苦、憔悴 无可去之处(2)南方少妇:雪夜、河流、破烂的乌篷船、垂着头、蓬发垢面、充满恐怖的眼神、 受尽侮辱、家毁夫亡一一无安身之所(3)无数母亲:寒冷的雪夜、破屋、蜷伏、异邦人、无助、绝望一一无归宿之地(4)无数垦殖者:雪夜、草原、失去家畜、失去田地、拥挤在污巷、绝望、饥僮、颤 抖一一无生存之根3、作者的经历不仅看到了广大农民的苦难,而且还把自己的命运和广大农民的苦难命 运联系在一起,诗人个人的苦难深深植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农人的后裔”说明他是 苦难的见证者,“流浪与监禁”说明他也是苦难受害者。要点:诗人不仅是苦难的见证者,苦难的受害者,还是苦难的担当者。小结:赏诗方法(1)加强朗读一一重音、停顿、语气(2)知人论世一一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 创作风格。可以说,每一首诗的产生都是有背景的,都有一个契机激发诗人创作的灵感。(3)把握意象一一现代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 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感受诗中的意境,从而体会诗人的 情感。(4)品味语言一一诗人十分重视锤炼语言,使诗歌表现出形象、凝练,富有色彩、节 奏和动态,且以最恰当的字句生动而圆满地表达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品味语言重在体会修 辞手法和诗歌表现手法在诗歌中的妙用,如常用修辞手法有比喻、比较、夸张、反复、排比、 对仗、比照等,常用表现手法有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动静结合、虚实相生、渲 染、象征及映衬等。过渡语:特殊的时代,特殊的经历,造就了艾青伟大的爱国情怀。那么, 处在和平时代的我们还需不需要爱国呢?(需要)很好,接下来抒写你的爱国情感。 活动三:我是写诗人(荐诗人)方案一:创作诗结合艾青诗选和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节(一首)自由体诗,抒 发自己的爱国情感。方案二:写推荐语小华想参加学校举办的“中华诵颂歌献给党”红色经典诵读比赛, 请你在艾青诗选中推荐一篇给他,写写你的推荐理由。(学生创作,进行提供) 学生活动,教师点拨。 意象:北方:暗淡的灰黄、枯死的林木、低矮的住房、灰暗的天幕(写出悲哀北方的境 况。)手推车:凝冻的冰雪、贫穷的小村、单独轮子的手推车、灰黄的土层、深深的辙迹、 广阔荒漠的道路(灾难深重、贫穷荒凉的北国农村风景图。)情感:诗歌选取手推车等意象,反映了北方人民在战火下的痛苦和悲哀,蕴含着作者 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祖国北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战争的痛恨。师:这几首诗也是土地意象,也是灰暗的色调,忧郁的情感。色调灰暗、情感忧郁是艾 青诗选中土地意象系列诗歌的特点。老师组合了这些土地意象的诗句,让我们一起来朗 读。师生配合朗读师:大家的朗读饱含深情,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文本二的三首诗歌:太阳、吹 号者、火把,梳理这一组诗歌的意象特点和表达的情感。教师小结:20世纪30年代,诗人借“土地”和“太阳”意象创作的系列诗歌多写民族的苦难,悲 伤与对抗,表达了驱逐黑暗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他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 郁”,被称为“土地的歌者”。土地遭遇暴风雨时,为她执著呐喊;土地笼罩黑暗上时,为她呼唤光明。艾青的忧郁就是人民的忧郁,艾青的灰暗就是祖国的灰暗。艾青诗歌的光明就是民族未来的光明,艾青情感的激昂就是民族抗战的激昂。活动四、伟大的“画家”,品语言猜一猜:老师准备了两首诗歌,大家读一读文本三,比较一下,讨论一下,猜一猜哪 一首是艾青的诗歌。(屏幕显示)学生朗读、讨论:乙是艾青的诗歌。甲:整齐押韵乙:有土地意象、色彩词语(艾青发表的480首诗歌有240首包含色彩词语)、不整齐 (甲诗每一行字数整齐,艾青不太重视字数整齐,他的诗属于自由体诗歌,追求的是自 由灵活)、不重押韵(他留学欧洲留学巴黎,他接触的是西方现代诗歌,我国古典诗歌 对他影响不大)。齐读太阳的话、大堰河,我的保姆节选,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小结: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其写景绘形绘神,语言朴素生动,尽情的呼告,肆意的排 叙,长短错落的诗行,不求整齐划一的诗节,前后的间接反复和诗行排比的形式极大地增强 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开创了散文与诗的渗透和融合。活动五、触摸赤子的心跳,读诗人齐读镜子,这首诗富有哲理,你读完有何感想?学生朗读、交流,教师点拨。意象:镜子,“一个平面”、“最爱真实”、“忠于寻找它的人”特点:忠诚,真实,如实反映每个人的状况,不会因人们的态度而改变。哲理:每个人都能从“镜子”身上照见自己的所作所为,看到自己的灵魂。勇于面对真实的自己,美与丑、优点与缺点,都是我们自身的一局部。善于接纳他人的意见,坦诚面对真实的自己,才能取得进步。诗人借镜子说世事人情。镜子的特点是忠诚(“决不隐瞒缺点”)和真实(“谁都能从它 发现自己”)。然而,人们面对这“深不可测”的平面,面对它的忠诚与真实,却表现 出各自不同的情态:或喜欢,或躲避,或打碎。这首诗语言平白浅显,通过镜像来反观 人生,充满哲理。师:这节课,我们通过把握诗歌的意象、体味诗歌的情感、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 的哲理等方法走进了艾青诗选,感受到艾青诗歌独特的魅力。牛汉对诗人艾青的评价:“在中国新诗开展的历史中,艾青是个大形象。”读了这些作品, 谈谈你对大形象的理解。推荐阅读我们在艾青诗选中,走过北方的旷野,踏过雪夜的草原,带着耀眼的火把,来到黎 明面前,去迎接金色而喷薄的太阳,同学们,请读艾青诗选吧,让我们的灵魂与诗人 的灵魂在诗集中相会。课外继续阅读艾青诗选,举办艾青诗歌朗诵会提示:1.每组以一首艾青的诗为研读对象展开讨论,从不同角度赏析。2.各组派代表上台展示研读成果,可一读一评,可一问一答,也可多种形式的朗读。小结有人说:“艾青就是爱情,是对祖国、对人民、对光明、自由、理想的爱情。”正是诗 人的这种情怀与大爱,让艾青诗歌点亮与燃烧了一代代中国人。希望大家能沿着艾青的脚步, 将这种情怀传递下去。下面,让我们再次朗读我爱这土地,来结束这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