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及规避策略 讲义--2022年中考英语复习专题备考.docx
-
资源ID:72196044
资源大小:12.93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及规避策略 讲义--2022年中考英语复习专题备考.docx
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及规避策略 讲义中式英语,是一种受汉语思维习惯的干扰,出现的不符合英语语言规那么 和表达习惯的畸形英语表达方式。现就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进 行了分析,并提出几点规避策略,以期抛砖引玉。一、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的表现形式1 .搭配不当在汉译英中,有些同学常常望文生义,生搬硬套,不顾英语的搭配习惯, 想当然地按照中文意思逐字翻译,导致出现问题。如:“一场大雨”,有的同学按照汉语表达习惯,将其写成“a big rain”, 然而在英语中,其习惯说法那么是“a heavy rain”。又如,“从长远来看,教育比金钱更有价值”,一看至卜从",不少同学就 联想到了 "from",进而直译成"From the long run ,education is more valuable than money",实际上,在英语中,"in the long run”才是固定搭配,故正确表达是:In the long run, education is more valuable than money.2 .语态错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语态差异,不少同学在翻译时受汉语思维干扰,常 忽略被动语态,导致出现了语态错误的中式英语。如:这些生日礼物是昨晚她的同学们送给她的。许多同学按照汉语直译 为:These birthday presents are her classmates gave her last night.显然, 这是典型的中式英语,其语态有误,主语为“这些生日礼物”,是动作“送”的 承受者,应用被动语态,故正确翻译应是:These birthday presents were given by her classmates last night.又如,“这本书必须在这个月底归还”,有的同学受汉语影响将其翻译为 "The book has to return at the end of this month",实际上,书是"归还"的承受者,应使用被动语态,故正确表达是:The book has to be returned at the end of this month.3 .衔接词缺失重形合,各成分之间关系通常依靠关联词显示出来,而汉语重意合,很 多逻辑关系都是隐含在其中。这就导致许多同学在汉译英时,不注重过渡 词的使用,致使所译句子之间衔接不连贯,过渡不自然,从而影响了表达 效果。如:“面包把我吃胖了”,在翻译该句子时,很多同学按照汉语语序将其 翻译成:Bread made me eat fat.很明显地,这样的翻译忽略了衔接词的使 用,犯了中式英语错误。事实上,“面包”并不是句子逻辑主语,而是“吃的” 宾语,真正的逻辑主语是“我”。此外“吃面包”与“胖”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即“因 为我吃了太多的面包,所以我变胖了”,故而需要添加连接词,所以此句正 确的翻译应是"I have become fat because I have eaten too much bread." 或"I have eaten so much bread that I have become fat."二、汉英翻译中“中式英语”的规避策略1 .熟知汉英语言差异熟知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是解决“中式英语”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汉英 语言差异表达在如下方面:一是语态差异。汉英两种语言的语态均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不同的是, 汉语中多使用主动语态,而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频率高。二是句子差异。英语句子主谓清楚,除了祈使句外,任何一个单句均有 主语,谓语动词也只有一个,而汉语句子主语可以省略,一个句子中有时 会出现大量的动词;英语句子先总结,后说事,语义重心多在句首;而汉语句 子那么先说事,后总结,语义重心多在句末。二是语序差异。在汉语中,宾语前置现象较多,宾语常置于主语和谓语 之间,而英语中那么不存在宾语前置现象,宾语要置于主语、谓语之后;汉语 中定语一般置于名词前面,而在英语中,定语那么常放在名词之后。2 .掌握常见固定搭配和习惯表达任何一种语言,在长期使用中,往往会形成一些约定俗成的词组或常见 搭配。在平时的学习中,同学们要注意尽可能多地阅读英语书籍、杂志、 报刊等原版材料,或看英文电影、电视等,加强英语词汇的学习,积累和 掌握正确的英语词汇、固定搭配以及习惯表达,从而摆脱母语干扰,提高 翻译的地道性和规范性。如:"学习知识"的正确搭配应是"gain/acquire knowledge",而不是 "learn/study knowledge汉语中“喝汤”这一常用习语,在英语中的习惯说法是“eat soup",而不是 "drink soup""吃药",英语习惯用语是"take medicine",并非"eat medicine"。3 .形成英语逻辑思维习惯汉英翻译实际上就是汉语与英语的思维转换过程,但这个转换并不是表 层、随意、直接的转换,而是深层、富有逻辑性的语义转换。这就要求同 学们在日常翻译训练中,要尽量减少对母语的依赖性,养成英语思维习惯, 注重句子结构的逻辑性,这样在翻译时才能有效防止中式英语的出现。如: 英语是很重要的工具,我们一定要学好。仔细分析汉语句子,不难发现, 该句两个短句暗含因果逻辑关系,在翻译成英语时需要运用表示因果关系 的连接词;此句出现了省略成分,前半句省略了量词“一种”,后半句省略了 宾语“它”,在翻译时需要将省略局部补充完整,故此句应翻译成:Because English is an important tool, we should learn it well.总之,“中式英语”表现形式多样,已成为当前英语学习中不容忽视和亟 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平时的初中英语学习中,同学们一方面要注意多读、 多记、多积累,培养良好的英语语感,夯实英语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了解 汉英语言差异,学会用英语思维,从而摆脱母语干扰,远离中式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