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教学大纲.docx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毕业设计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毕业设计课程英文名称:Graduation Project课程编号:204T0600学分:8学时:15W先修课程:所有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课程类别:必修使用教材:开课单位:电气与新能源学院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毕业设计是实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专业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重要阶段,是 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毕业设计是在完成本专业 理论教学和其它实践教学环节的基础上,针对电气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培养学生的工 程意识、协作精神、创新意识以及综合运用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解决电气 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初步形成融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市 场管理于一体的工程意识;理解和掌握工程技术工作或科学研究工作的一般过程和规范性要 求;提高学生的专业基本技能及工程应用能力,使学生具有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的规划设计、 运行维护、研究开发、试验测试及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能够根据课题的设计要求和技术参数,依据电气工程领域的专业理论和知 识,确定课题的设计目标和设计流程,完成总体设计方案,并能证实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能 运用电气工程的专业理论、现代工具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在设计过程中能体现创新的态度和 意识。课程目标2:具有工程意识,能够根据毕业设计课题所要解决的电力系统工程问题,分 析毕业设计课题的完成对于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的影响,在确定设计目标和完成 毕业设计过程中,能够考虑到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的制约。课程目标3:能够基于自然科学和电气工程专、也的基本理论,运用文献检索及现代技术 获取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相关文献,通过文献研究及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确定解决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技术路径。课程目标4:熟悉电气工程领域的仪器仪表、设计软件和专业仿真软件的使用方法,能 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选择和使用相应的仪器仪表、设计软件和专业仿真软件对毕业设计课题 所要解决的电力系统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课程目标5:能针对课题所要解决的具体电气工程问题,建立物理仿真模型或采用专业 软件建立数字仿真模型,对课题所要解决的具体电气工程问题进行预测与仿真,并理解物理 仿真与数字仿真之间的差异。课程目标6:能够通过现代网络工具,运用文献检索获取国内外与毕业设计课题相关的 文献,通过对文献的分析和研究,综述课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课程目标7:能够正确地运用专业术语与同学、老师交流,查阅一定量英文文献,完成 英文文献的翻译,并通过开题报告、中期汇报、毕业答辩等方式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清楚 地讲解毕业设计工作并回答相关问题。课程目标8:能够根据毕业设计课题所要完成的电气工程项目或产品,说明影响设计成 本的因素、成本的计算方法和设计成果的效益分析方法。课程目标9:能够针对所设计的电气工程项目或产品,运用工程管理原理分析计算设计 成本因素,采用合理经济的决策方法,并能够根据毕业设计要求及现有资源,合理规划、设 计、论证课题解决方案。课程目标10:能够通过文献杳阅、方案设计与论证和自主学习,追踪电气工程领域相 关研究方向的最新发展和前沿动态,以适应社会与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毕业要求毕业要求指标点课程目标对毕 业要求的支撑 关系3.设计/开 发解决方 案3.2:能够针对电力系统工程设计与产品开发的特定需求,完成元件 和系统的设计,在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课程目标13.3:在电力系统工程设计中能够考虑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 境等制约因素。课程目标24.研究4.1:能够基于科学原理,通过文献研究或相关方法,调研和分析电 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课程目标35.使用现 代工具5.2: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仪器、信息资源、工程工具和专业模拟 软件,对电力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计算与设计课程目标453:能够针对电力系统工程的具体对象,开发或选用满足特定需求 的现代工具,分析、模拟和预测专业问题,并能够分析其局限性。课程目标510.沟通10.2 了解电气专业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理解和尊重世 界不同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课程目标610.3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就电气专业问题, 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基本沟通和交流。课程目标7n.项目管理H.1掌握电力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了解电力行 业工程项目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理解其中涉及的工 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课程目标811.2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包括模拟环境),在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的 过程中,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课程目标912.终身学习12.2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包括对技术问题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 的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等。课程目标10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序号教学内容及要求学时支撑的课程目标1明晰课题任务,阅读与课题相关国内外文献,完成开题 报告和外文翻译4W课程目标1 课程目标3 课程FI标62收集整理资料,进行各阶段的毕业设计任务9W课程目标2 课程目标4 课程目标5 课程目标8 课程目标9 课程目标103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毕业答辩2W课程目标7四、各实践项目的具体内容及教学目的要求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要求及安排要符合本科生毕业 设计(论文)工作管理办法(修订)和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 施细则(修订)中的各项规定。1、毕业设计(论文)选题(1)选题要求1)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应与科研、生产实际、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与专业培 养目标相符,达到毕业设计(论文)大纲的要求,课题要求应具体,目标应明确,旦具有相 对独立性及系统性,课题的份量及难度应恰当,避免太大或太小,课题安排应使中等水平的 学生经过努力后可以如期完成。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对少数优秀的学生,指导教师可以提出 较高的要求。2)毕业设计原则上要求一人一题。毕业设计的确需要团队合作方能完成的,可由多人进行共同研究,但每项最多不超过3人,需多人合作完成的选题,必须明确每名学生独立完 成的任务,并使每名学生都受到较全面的训练。3)学生自行要求的设计(论文)课题,按学院“学生校外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毕业实习的相关规定“办理,由学院教学分管院长审定批准。4)近三年理论研究型课题或内容的重复率与(),工程设计型课题或内容的重复率 <20%;结合科学研究(含教师科研项目)、生产实际、社会实践的课题总数应次0%;工程 类专业应有设计和研究两方面的课题,且工程设计型课题应N80%,以强化学生的工程设计 能力;(2)选题范围毕业设计的选题应从本专业对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出发,以毕业要求的达成为目标,由 指导教师认真全面地进行选题,内容应属于学生所学专.业或相关专业的范围,一般应尽可能 得到比较全面地训练。工程设计型课题应在80%以上。1)工程设计类工程设计类课题主要基丁电力系统规程规范,进行包括但不限于电力系统规划、发电厂 变电站电气设计、绝缘设备检测装置开发、继电保护装置开发、电力电子设备开发等方面的 工程问题设计。2)工程研究类工程研究类课题主要基于电力系统理论分析与工程问题数学建模,进行包括但不限于电 力系统负荷预测、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与运行、电力系统稳定性分析等 方面的工程问题研究与分析。2、开题报告内容要求(1)课题来源根据毕业设计申报表,说明课题来源:科研项目、生产实际、实验室建设、理论研究。(2)研究FI的和意义说明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的完成对社会的影响以及课题的解决所能创造的经济效益。(3)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阅读指导教师指定的参考文献或其它资料,了解课题相关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 势、学术动态,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综合文献中提出的理论和事实,比较各种学术观点, 阐明所提问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方向等。按论点和论据组织材料,从不同角度阐明主题中心内 容,综合分析提出研究课题的主攻方向。引用的资料应注意以下问题:能说明问题,并且具有一 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资料真实可靠,既新颖又具有代表性,能反映问题的发展阶段以及阶段性 成果。(4)设计方案及可行性分析要描述出总体设计方案及具体的实施方法,并对可行性进行分析;预期目标应写明通过研究(或设计)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或设计目标,以及成果的表现形式。(5)工作的主要阶段、进度根据课题的设计(研究)方案确定设计(研究)的具体实施计划,要按照研究(或设计)的 内容分阶段落实具体的时间、工作内容及阶段成果,以便有计划地开展工作。(6)现有条件及必须采取的措施写明在研究(或设计)过程中进行实验、使用计算机计算或者绘图时使用的仪器设备的名称 及型号、耗材的名称及使用数量、软件的名称及版本等。3、外文翻译在毕业设计的前期阶段,学生需要翻译与本题目或本专业方向相关的外文资料,译文字数不 少于3千汉字。外文翻译的撰写必须按照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本科生毕业设汁外文翻译的规定格 式进行撰写。4、中期报告在毕业设计的中期阶段,学生需要撰写中期报告,因特殊情况没有参考开题的学生必须 参加中期答辩,否则取消毕业设计最后阶段的答辩资格。中期报告的撰写要求有以下几点:I)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展及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应阐述前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的进展情况,应经完成的设计成果,已采用的原理、手段、技术方案,以及得到的结论、成果及 新见解。2)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以及拟采取的解决办法:应阐述前期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以及打算采取的对应措施和解决办法。3)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根据课题分阶段进度计划和前期已完成的工作,制定出下一阶段 的具体研究工作和时间进度安排。5、毕业设计(论文)撰写(1)学生要在学院规定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要满 足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毕业设计(论文)装订、排版顺序及格式要求的规定。(2)毕业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或相当1.0万字篇幅的内容,优秀毕业设计 (论文)正文字数一般不少于1.5万字或相当1.5万字篇幅的内容。(3)工程设计型:立论正确,结论合理,专业结合度高;设计新颖,方法独特,完成的软 硬件达到相关规定的性能指标且文档齐全;设计分析专业语言表述运用准确、符合行业规范,符 号统一,编号齐全,图纸完备,图表精确清晰,信息和数据丰富,计算准确;成本效益分析过程 合理,符合行业规范。(4)工程研究型:论点鲜明,论证充分,论据确凿;方法适当,逻辑性强,对问题有较深 入的分析;论文注释和写作体例符合规范;参考文献具有适合性、准确性、专业性和权威性,文献引用规范;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表达准确。6毕业答辩毕业答辩的有关规定按照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修 订)中的有关规定执行。7其它事项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安排、毕业设计(论文)的进度的归档、毕业设计组织管理及 其它未尽事项按照电气与新能源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实施细则(修订)中的 有关规定执行。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1.课程考核方式按阶段提交开题报告、外文翻译、中期报告和毕业设计论文等相关材料,并最后完成毕 业设计(论文)答辩.指导教师评阅成绩占40%,交叉评阅成绩占20%,毕业答辩成绩占 40% o(1)课程计分方法与课程目标的支撑关系序 号项目成绩评定比例课程目标指导教师评阅交叉评阅1开题报告10x0.4%=4%10x0.2%=2%1、 3、 6、 102译文10x0.4%=4%10x0.2%=2%6、73技术水平与技术能力20x0.4%=8%20x0.2%=4%1、 2、 8、 94基础理论应用与创新25x0.4%=10%25x0.2%=5%1、 3、 4、 5、 105论文工作量与完成质量20x0.4%=8%25x0.2%=5%1、 4、 5、 8、 9、106论文写作(文字表达与规范性)15x0.4%=6%15x0.2%=3%77毕业答辩40%1-10合计100%(2)课程评价方式支撑 毕业要求课程目标考核与评价方式合计开题 报告译文技术水平 与技术能 力基础理论 应用与创 新工作量 与完成 质量论文 写作毕业答辩指标点 3.2课程目标11.5%3%3%2%4%13.5%指标点 3.3课程目标 23%4%7%指标点 4.1课程目标 31.5%3%4%8.5*2.课程成绩评定标准指标点 5.2课程目标 43%2%4%9%指标点 5.3课程目标53%2%4%9%指标点 10.2课程目标 61.5%3%4%8.5%指标点 10.3课程目标 73%9%4%16%指标点11.2课程目标 83%2%4%9%指标点 11.3课程目标 93%2%4%9%指标点 12.2课程目标101.5%3%2%4%10.5总分占比6%6%12%15%12%9%40%100项目权重分值评分标准高于预期达到预期低于预期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开题报告6%10090-10080-8960-79<60译文6%100技术水平与技术 能力12%100基础理论应用与 创新15%100论文工作量与完 成质量12%100论文写作(文字表 达与规范性)9%100毕业答辩4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