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x
-
资源ID:72198132
资源大小:21.3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课后提能训练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docx
第三单元第7课 课后提能训练 【学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 .新航路的开辟,推动了人口的迁移,出现了族群混合现象。其中,族群混合程度最 高的地区是()A.美洲B.大洋洲C.非洲D.亚洲【答案】A【解析】在世界人口迁移的过程中,印第安人、欧洲白人、非洲黑人及其混血后代共同 生活在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最高的地区,应选A项。2 .有学者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哥伦布大交换”,认为哥伦布首次航行到达美洲 大陆,是旧大陆与新大陆之间联系的开始,也是一场关于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 病以及观念在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的引人注目的大转换。从这个角度来看,以下哪项不是“哥 伦布发现新大陆”给美洲带来的影响()A.给美洲带来先进的机器生产方式8 .使美洲文化遭到毁灭性打击C.改变了美洲人的生活方式D.给美洲带来了新的疾病【答案】A【解析】机器生产出现在工业革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新航 路开辟后,西欧殖民主义者踏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给美洲文化带来了毁灭性打击,故B 项正确,排除;从材料中“生物、农作物、人种、文化、传染病以及观念”可以看出,新航 路开辟改变了美洲人的生活方式,并带来了新的疾病,故C、D两项正确,排除。9 .美国经济史学家贡德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说,16世纪欧洲殖民者入侵美洲, 把各种瘟疫和传染病带到美洲。在殖民者到达美洲后的一个世纪,当地人口减少了 95%,仅 在墨西哥,人口就锐减了 3 500万。美洲人口的锐减()A.便利了欧洲殖民者建立殖民统治10 导致美洲被纳入世界市场C.促进了欧洲国家的资本原始积累D.促使东方迅速附属于西方【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16世纪欧洲殖民者入侵美洲导致当地人口锐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这导致了美洲国家长期落后和贫困,人口锐减促进非洲人口逐渐流向美洲地区,客观上有利 于殖民统治的建立,故A项正确;导致美洲被纳入世界市场的是新航路的开辟,而不是人口 的锐减,排除B项;促进欧洲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是早期的殖民扩张,排除C项;东方附属 于西方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排除D项。4 . 1618世纪,在美洲大陆出现了许多构词方式为“新XXX”的地名,如新西班牙、 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新阿姆斯特丹等。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新兴城市大量出现B. 一系列新国家的建立C.欧洲人移民到美洲D.殖民者掠夺美洲土地【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618世纪” “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奥尔良、新尼德兰”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主要是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对在美洲新掠夺的土地的命名,是殖民 扩张的结果,故D项正确。5 .艾周昌在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中写道:“非洲到处在流血,过去住着人的村落现 在变成了废墟,那些修建村落,耕种田地的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当时这些人离开家园主要 是因为()A.非洲国家普遍落后,非洲人外出打工8 .欧洲殖民者进行罪恶的奴隶贸易C.印第安人死亡,美洲劳动力缺乏D.欧洲手工工场需要更多的自由劳动力【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欧洲殖民者在扩张过程中将非洲黑奴贩卖至美洲,使得“过 去住着人的村落现在变成了废墟”,故B项正确;A项与史实不符,排除;C项不是黑人离开 家园的原因,而是欧洲殖民者贩卖黑奴的原因之一,排除;黑奴主要被贩卖到美洲,不是欧 洲,排除D项。6. 1788年1月18日,由菲利普船长率领的一支有6艘船共1 530人的船队“第一舰 队”抵达澳大利亚的植物学湾,当中有736名囚犯。八天后的1788年1月26日,他们正 式在澳大利亚杰克逊港建立起第一个英国殖民区。这说明当时的澳大利亚()A.是英国流放罪犯的场所B.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C.原住民遭到驱赶屠杀D.是英国“第一舰队”发现的【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共1 530人的船队'第一舰队当中有736名囚犯”可知,罪 犯占了近一半,说明当时的澳大利亚是英国流放罪犯的场所,故A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澳 大利亚为工业革命提供劳动力,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英国人与原住民的关系,故C 项错误;澳大利亚最早是由荷兰人在17世纪初发现的,故D项错误。7.19世纪以前,欧洲国家对非洲的掠夺主要是黄金、象牙和黑人,到19世纪初,英 国、荷兰、西班牙、法国等国都先后宣布禁止奴隶贸易。从本质上看,这一转变反映出西方国家()A.侵略手段的变化B.对外政策的调整C.扩张方向的改变D.经济结构的变化【答案】D【解析】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工业资本主义不断开展,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商品市场和 原料产地,改变了原来的原始野蛮的掠夺方式,在对外贸易中倡导自由政策,禁止奴隶贸易, 故D项正确;侵略手段和对外政策的改变是材料外表的现象,是由经济结构的变动导致的, 排除A、B两项;扩张的方向没有改变,依然是亚非拉落后地区,故C项错误。8 .法国将军福煦曾经称赞一战中的中国劳工厂第一流的工人,可以培训成一流的军人, 在现代战争下堪称楷模。”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选项是()A.中国工人的作战英勇B.法国缺乏作战的兵力C.中国劳工技术水平高D.华工对协约国贡献大【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法国将军对一战中的中国劳工给予较高评价,甚至称赞他们“在 现代战争下堪称楷模",这一赞誉充分证明了华工对协约国的贡献非常大,故D项正确;根 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战中,中国劳工主要做后勤服务,很少参与战争,排除A项;材料无法 说明法国缺少兵力,排除B项;材料中法国将军福煦对华工给予较高评价,主要原因在于华 工对协约国的贡献大,且材料不能反映华工的技术水平高低,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9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 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地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 代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德马克思材料二 近代华工,无论是被拐贩出国的契约华工,还是为生计所迫而沦落海外的华工, 都是在鸦片战争之后,伴随着中国主权的丧失和传统经济的崩溃而产生的。自第一次鸦片战 争后兴起、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及战后到达高潮的苦力贸易,历时30年之久。据不完全 统计,这个时期有大量华工被西方殖民者贩往美洲、澳洲和东南亚。到19世纪后期至20 世纪初期,仍有大批华工被西方殖民者募往东南亚地区乃至非洲I。破产的农民、手工业工人 被迫出洋,与被拐骗出国的契约华工一同,沦为西方资本的奴隶或雇佣劳动力。摘编自吴建雍鸦片战争与近代华工(1)根据材料一,分析马克思对西班牙等国殖民活动的评价(2)根据材料二,概括近代华工出洋的特点。【答案】(1)评价: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给亚非拉地区带来了灾难;推动了欧洲资本 主义的开展。(2)特点:主要包含契约华工和因生计所迫出国的两类华工;始于鸦片战争后,延续时间长;华工流至的地域广。【选考过关练】一、选择题1.新航路的开辟带来新旧大陆间人群和物种的大交流,改变了世界历史的面貌。以下 选项与该论断相符的是()A.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较高的地区B.原产于欧洲的玉米传入美洲并得到广泛种植C.大量非洲精壮人口被贩卖到欧洲各国为奴D.美洲原有的各种疾病被传播到欧洲和大洋洲【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大批来到美洲I,并把非 洲黑人作为奴隶贩卖到美洲,使美洲成为世界上族群混合程度很高的地区,故A项正确;玉 米原产于美洲,而非欧洲,故B项错误;由于殖民者的残酷压榨和传染病的流行,美洲劳动 力严重缺乏,于是欧洲商人将非洲黑人贩卖到美洲为奴隶,故C项错误;欧洲人将天花等疾 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I,造成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故D项错误。2 .据统计,在1620世纪间,6 000多万欧洲移民在美洲、澳大利亚等地建立了殖民 地。18201980年间,3 700万欧洲移民后裔在美国建立了家园。1619世纪间,奴隶贸 易将1 200万非洲人运到了美洲。材料说明的主要问题是()A.人口在各大洲间进行大规模流动B.世界人口流动导致了新的国家的产生C.国际移民改变了人口迁入地的人种组成D.人口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开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殖民扩张使得各个大洲人口迁徙,产生了很多国际移民,这些 移民使得各地人口的人种组成更加丰富,故C项正确;A项说法没有问题,但是没有表达出 人口迁徙所反映出的内容,排除;材料中没有强调国家产生的问题,没有表达出经济问题, 故B、D两项错误。3 .欧洲人将天花、麻疹、白喉、水痘、流感等疾病的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造成 对此不具免疫力的原住民大量死亡。据估计,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 于传染病。这说明()A.人口的全球流动导致了各种疾病的全球性传播8 .传染病造成原住民的死亡C.传染病造成美洲原有社会的解体D.欧洲人在美洲迅速建立殖民统治【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1500-1800年美洲和大洋洲有近1亿人死于传染病,是因为新航路 开辟后欧洲人将病原体带到美洲和大洋洲I,说明人口的全球流动导致了各种疾病的全球性传 播,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人口流动带来的结果,B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材料没 有反映这一现象对美洲社会结构的影响,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这一现象对欧洲人在美洲 的殖民统治的影响,排除D项。4.据估计,殖民扩张期间,从非洲运往美洲的黑人不下1 500万人,死于猎奴战争和 贩运途中的黑人,约为此数的5倍,整个奴隶贸易使非洲丧失的人口中,60%是运往美洲而 损失的。该材料反映的是()A.导致亚洲劳动力短缺B.血腥的殖民掠夺C.洲际贫富差距缩小D.黑奴贸易具有公平性【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的是罪恶的三角贸易,这是血腥的殖民掠夺的表达,故B项正确;三 角贸易中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导致非洲劳动力短缺,排除A项;黑奴贸易造成非洲传统 文明衰落、经济社会倒退,加速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从此洲际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排除 C项;黑奴贸易是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没有任何公平性可言,排除D项。5.19世纪上半叶,澳大利亚实行了 “牧者有其地”的鼓励政策。在澳大利亚东南地区, 农民曾与牧民争夺土地。与这一现象的出现密切相关的是()A.美国向澳大利亚流放犯人B.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C.发现煤矿后牧民辍牧为耕D.澳大利亚自然条件优越【答案】B【解析】19世纪时,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原材料需求的增加,英国殖民者开始在 澳大利亚掠夺原住民的土地,建立牧场,因此澳大利亚实行了 “牧者有其地”的鼓励政策, 故B项正确;向澳大利亚流放犯人的是英国,排除A项;19世纪中叶,在澳大利亚发现金 矿,牧民纷纷去淘金,导致大量牧地转为耕地,排除C项;D项明显不符合题意,排除。6 . 19世纪中叶,白人成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主要居民,其根本原因是()A.澳大利亚的原住民被屠杀B.欧洲人的殖民式移民C.工业革命开展产生的影响D.澳大利亚采矿产业的开展【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洲和澳洲人口构成的变化,根本原因都是西方的殖民侵 略,应选B项。7 . 1866年清政府与英法两国签订续定招工章程条约,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权 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包含了工期、工时、工食、工资、往返路费、满期安置、患病医 治、招募行为等。材料反映出清政府()A.国际地位显著提高B.注重维护天朝尊严C.产生近代维权意识D.大力提倡华工出国【答案】C【解析】材料“第一次全面提出了华工的权利及招工各国应负的责任,包含了工期、工 时、工食、工资、往返路费、满期安置、患病医治、招募行为等”说明清政府注重维护华工 的各种权益,这是近代维权意识的具体表达,故C项正确;1866年处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清政府国际地位因战败而明显下降,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表达维护天朝的尊严,故B项错 误;材料强调的是维护华工权益,而不是提倡华工出国,故D项错误。8 .据统计,从1775年到1815年大约有25万人移居美国,18201860年那么有约500 万人移居美国,比1790年整个美国的人口还要多。对美国而言,移民的涌入()A.加速了工业化开展进程9 .消除了国内的种族矛盾C.带来了巨大的人口压力D.促成了国内市场的形成【答案】A【解析】美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这一时期大量人口移居美国,为 美国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进而加速了美国工业化开展进程,故A项正确;美国国内的种族 矛盾一直存在,排除E项;这一时期大量移民的涌入对美国来说是利大于弊的,排除C项; 国内市场的形成是本国资本主义经济开展的结果,而不是移民涌入的结果,排除D项。二、非选择题10 阅读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 19世纪中期,欧洲人外迁大局部是自愿的,移民的动力来自对政治自由、人 身安全和更多的社会经济机会的强烈要求。欧洲强国在军事和技术上的优势是它不断扩张的 重要原因,也是引起劳动力迁移的因素之一。工业的增长刺激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和移民的发 展,欧洲移民开始到达城市地区,后来渐渐移入其他国家。欧洲移民改变了一些地区的人口 结构和政治幅员,使生产商品在世界各个地区实现,移民家庭将新的语言带到了自己所在地 区,改变了传统的世界语言区,也将世界上的许多地区联系起来。摘编自美帕里特克曼宁著世界历史上的移民材料二19世纪中期,列强设立通商口岸后,上海、天津等沿海城市和新兴的工矿城 市吸收了大批农村和小城镇人口,形成一股新移民浪潮。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开展,迁入城镇 的城市化移民发挥了与传统移民完全不同的作用。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在城市移民中产 生,成为中国历史舞台上的新角色近代列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以及东南沿海的人口压力, 使东南沿海地区劳工出国成为海外移民的主要形式,这一迁移的过程持续、分布广泛。迁入 东南亚、美洲等地的华人,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劳动,也充当矿工。中国移民对迁入国在 经济、文化、政治和社会诸方面的贡献和影响,已为举世公认。摘编自葛剑雄等著简明中国移民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19世纪中期欧洲移民和中国移民的历史二匕旦 目。(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这一时期中国和欧洲海外移民的主要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共同作用。【答案】(1)欧洲:工业革命的开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市场的形成;殖民扩张的推动;交通工具的革新。中国:列强侵略;社会动乱;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近代工商业开展;东南沿海存在人口压力。(2)不同之处:欧洲海外移民是出于先进生产方式对外扩张的需要;中国海外移民是迫于生存的压力。共同作用:改进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开展;改变人口结构,扩大生存空间;促进文化交融,增强各地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