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docx
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2022年,XX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在县委县政府的 正确领导下,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全局干部职工黝力 同心、真抓实干,始终以服务“三农”为宗旨,着力打造“绿色 食品牌”为指弓I,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为目标。聚焦民生福祉、 数字赋能、共同富裕、转型升级、生态文明等五大领域,促 进产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并取得骄 人成绩,现将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成绩(一)全县农林牧渔业产值稳步增长。2022年预计农林 牧渔业总产值达35.5亿元,同比增加4.35亿元,增长14.4%O 其中:农业产值完成22.5亿元,同比增加2.74亿元,增长 13.87%;林业产值7.13亿元,同比增加0.9亿元,增长14.45%; 牧业产值4.09亿元,同比增加0.51亿元,增长14.25%;渔 业产值0.58亿元,同比增加0.07亿元,增长13.73%;农林 牧渔服务业1.16亿元,同比增加0.12亿元,增长11.54%。(二)粮食生产稳中向好,农村人均支配收入稳中有增。 2022年全县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8.95万亩,预计粮食产量 7.61万吨,播种面积与粮食产量同上年基本持平。2021XX县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32万元,2022年XX县10期,开展病虫害防控、农药科学安全使用等技术宣传培训 56期次2200余人次(其中现场指导培训14期次449人次), 发放技术资料5000余份,宣传挂图300余份。二是努力推 进农药减量工作。全年农药使用量189.5吨,同比减少1.06%; 开展统防统治面积50.5万亩次,占防治面积的46.78%,专 业化统防统治31.4万亩次,占防治面积的29.08%,有效提 升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三是开展产地检疫调查11期 次,调查种植基地10个,面积500亩;开展种子调运检疫复 检9户,复检种子35个品种,共79吨。(十八)土肥工作进展顺利。2022年高素质农民培育主 要以肉牛养殖、水果蔬菜种植、和电子商务班进行培训,共 培育220人。完成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采集土壤样品64 个,野外调查64户,完成任务112.3%,检测土培样品57个。 农户施肥情况调查60户、表格录入审核工作。建设县级耕地 质量监测点2个。建立牛油果、香蕉水肥一体化基地化肥减 量示范样板面积4.95万亩。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户500 份;完成计划的100%o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个性化服务,完 成培训6期,培训技术骨干及农民342人次,测土配方施肥 技术覆盖率达到91.2%以上,化肥使用量实现“负增长”减少 1%以上目标,带动全县化肥使用量持续减少。(十九)全力抓实重大动物疫情防控保安全。一是全面 开展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免疫猪、牛、山羊口 蹄疫分别为13.01万头次、4.21万头次、0.47万只次;免疫 家高致病性禽流感129.89万羽;免疫山羊小反兽刍疫0.21万 只。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小反刍兽疫免疫密度达 100%o常规免疫:免疫猪瘟8.12万头,免疫猪高致病性蓝耳 病4.78万头;免疫牛巴氏杆菌病2.04万头;免疫牛结节性 皮肤病0.69万头;免疫狂犬病疫苗0.42万只;免疫鸡新城 疫40万羽。二是加强疫病监测力度,病原监测情况:监测非 洲猪瘟200份,血清学监测牛布病30份,禽流感30份。免 疫抗体监测情况:猪口蹄疫O型、牛口蹄疫OA型、禽流感 抗体合格率分别为74%、76.9%、75%,均达到国家标准水平; 羊口蹄疫、小反刍兽疫抗体合格率在45%,合格率较低;三 是严格动物卫生监督,保障动物卫生安全。产地检疫:猪3.82 万头,牛0.4万头、羊0.0031万只、家禽20.71万羽;屠宰 检疫:猪3.54万头,牛0.15万头检出不合格的动物及其产 品:猪78头,严格按照无害化处理规程,督促企业销毁。四 是监督屠宰企业做好瘦肉精检测130批次,确保上市肉食品 质量安全。(二十)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取得新进展。一是开展种 子备案。2022年种子备案共53户,245个品种,26.03万公 斤;二是开展农作物种子质量市场检查。开展种子市场检查 68次,278人次,检查种子经营户53户;三是开展“两杂''种 子进行了抽检。杆取检验品种164个,样品164份全部合格; 四是开展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征集 古老、珍稀、特有、名优的作物地方品种和野生近缘植物种 质资源地方品种32份,上报种业信息8期;五是开展杂交 玉米低海拔区域联合体试验优选3个品种,为新品种引进推 广提供科学依据。(二十一)农业综合行政执法谱出新篇章。为保障我县 粮食安全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依法有效监管。一是加 强农资监管,规范农业生产秩序。2022年开展农资市场、渔 政执法共检查730次,出动执法人员980人次,面对面普法 宣传724人,没收渔具累计50件。二是开展“卫片”管理,整 治违建乱象。2022年共办理拆除“两违”建筑9宗,正在办理 2宗,移交自然资源局1宗,有效遏制了违法占地、违法建 房的蔓延势头。三是依法打击违法案件,保障食品安全。2022 年共查办违法案件18起(其中渔业违法案1起、农产品质 量案2起、动物卫生监督违法案6起、种子违法案1起、农 药违法案8起),罚没金额共计:5.19万元。(二十二)抓紧抓实招商引资谋化新发展。农业招商引 资共接待客商23批93人次,参加赴外招商3次,举办招商 引资座谈会2次,召开政银座谈会1次,赴省农业农村厅汇 报招商引资工作2次,签订框架协议1个,计划投资1.02亿 元。另有涉农5家企业框架协议同县人民政府签订,计划总 投资17.47亿元。正在合作洽谈2家,分别是临沧景华牧业 有限公司计划投资XX县肉牛养殖全产业链项目、中啡公司 投资XX咖啡庄园项目;落地建设3家,分别是华阳农业科 技(已投入资金600万)、云南德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拉 进肉牛30余头)和汇升农业(拉进肉牛70余头),力争形 成“洽谈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招式引资 良性发展格局。(二十三)“一县一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全县牛油果 种植面积7.04万亩,2022年种植1.96万亩,其中连片扩面 0.57万亩、套种1.39万亩。已培育牛油果产业主体33个(其 中:龙头企业1个,国企1个,私企9个、专业合作社22 个),覆盖6个乡(镇)76个村民小组5937户2.17万人。 通过省级龙头企业认定1个,建成省级“现代农业(牛油果) 产业园”1个。2021年底一2022年初,全县牛油果投产面积 1.5万亩,产量约1万吨,销售额突破3亿元。(二十四)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全县桔秆综合 利用农作物播种面积40.8万亩,全县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10 万吨,可收集量8.5万吨,秸秆利用量7.4万吨,五料化利用 量肥料化3.1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7.28%。农户秸秆分散 利用量农户120户,市场主体秸秆利用量调查了 62户。开 展全县沼气安全隐患检查2次,排查736户,张贴宣传画报 50份。发放宣传单20000份。(二十五)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扎实到位。坚决贯彻落实 防疫防控任务,成立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负责或参与开展 2个小区网格、4个边境卡点(联防所)、1个现代边境小康 村建设工作任务。一是积极抽调选派抗疫人员。抽调69名干 部职工对城市花园、盛世嘉园(一期)两个小区开展日常疫 情防控工作和网格化管理工作,两个小区共69幢单元楼、 691户2153人被纳入小区网格化管理;先后抽调4名干部职 工到一线担任联防所所长(副所长);抽调6人长期轮换驻 扎到勃马镇腊福村196卡点执勤;抽调3人常驻县疫情指挥 部工作。二是认真做好日常工作。“4.08”疫情以来,县农科局 先后抽调15名信息采集员开展核酸采集工作。三是抽调10 名骨干同志到助马镇腊福村、劫阿村、东乃村和芒信镇班顺 村开展边境疫情防控卡点和联防所值守工作。四是抽调10名 工作队员到劫马镇劫啊村现代边境小康村建设工作组,参与 开展现代边境小康村规划建设与疫情防控工作常态化宣传 和指导农户做好日常消杀等工作。二、面临的形式及存在的问题随着机构改革的推进,不断有新的职能职责划入,问题 也随之凸显。一是人才紧缺。现有人员与新划转工作专业不 对口,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二是资金难以保障。如耕地质 量等级调查评价工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及检测机构 “双认证”等工作推进困难。三是产业扶贫还存在许多的短板, 与高质量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四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 升基础差、问题多,项目补助资金不足,任务艰巨、责任重 大。三、2023年重点工作计划(一)持续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大科技成 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技术创新有关政策落实力度,拓 宽科技项目经费投入。引进高层次农业科技型、技术型人才, 重点建设现代农业所需要的专业结构合理的农技人才队伍, 培养特色农业人才和实用人才,扩大基层农技人员接受培训 和继续教育的范围。(二)确保粮食安全。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8.95万亩 以上,粮食总产量保持在7.61万吨以上,完成大豆0.29万 亩、杂交稻旱种0.4万亩的示范种植任务。(三)恢复畜牧业生产。确保生猪存栏稳定在7.5万头、 出栏10万头目标。推进肉牛产业发展,力争完成肉牛存栏 2.26万头、出栏6.98万头。发展羊、家禽、渔业产业,全年 完成羊存栏0.4万头、出栏0.2万头;家禽存栏74万羽,其 中:蛋禽存栏36万羽,肉禽出栏145.5万羽。渔业生产总产 值增长2%。计划生猪品种改良1万窝,其中猪人工授精5500 窝,本交改良4500窝;家禽良种推广290万羽;牛冻精改良 1200胎;人工种草3.6万亩,青贮饲料7万吨。(四)提升蔬菜、水果产业。蔬菜种植面积4万亩,同 比增长产量5万吨,水果种植面积达到8.2万亩,产量8.93 万吨。完成甘蔗种植面积10万亩,产量44万吨。完成甘蔗 良种良法技术推广项目,其中:完成3.5万亩脱毒及健康种 苗种植和机械化作业工作。(五)市场主体培育。累计培育家庭农场229个,申报 省级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完成农业生产托管服务面积1.1 万亩,推荐申报精品示范村5个、美丽村庄10个以上。发展 壮大村级经济。确保全县39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 入全部达到10万元以上,其中达到100万元以上的1个, 50-100万元的5个,努力完成农业投资10亿元目标。2023 年计划完成省级龙头企业申报1家,完成市级龙头企业申报 2家。(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实边境小康村建设目 标。一是完成1.19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完成新改建户 厕600座。二是建设省级绿美乡镇1个、乡村1个,市(县) 级绿美乡村57个创建目标。三是加速边境小康村建设任务, 增加农民创收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七)“一县一业”牛油果产业。提前布局2023年新增 种植牛油果3万亩工作,一是通过自然资源部门三调图斑和 林草部门XX县2020年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成 果全县范围内寻找在土地使用政策范围内符合的牛油果种 植的储备地块;二是培育优质丰产种苗60余万株,确保按 时、按质、按量提供种苗。三是多渠道申报项目及融资,为 明年新增种植提供资金保障。(八)强化农业执法队伍建设,提升队伍综合素质。加 强督促干部职工开展好执法业务学习,计划组织2次全县农 业综合行政执法培训。查办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2件,确保 不发生重大假劣农资坑农害农事件。(九)全力完成“一卡通”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补贴 工作。加强政策宣传,建立惠农补贴明细档案。加快推进已 纳入牌证管理变形拖拉机的动态减量管理,计划2023年减 量238台。(十)加大招商引资。持续推进牛油果庄园、牛油果田 园综合体农旅融合项目开发,加快肉牛全产业链项目招商, 计划引进景华农业形成三方出资组建新合资公司,盘活全县 肉牛产业发展。加大全县高标农田冬早蔬菜种植,引进优质 水稻品种进行试验示范,精准定位中化集团寻找合作机会。(十一)其他重点工作计划。一是持续推进重大动物疫 情防控,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基层体系建设,做好种质资源 保护和利用及救灾备荒种子储备工作。二是加大农业面源污 染监管治理,扎实推进农药减量化、兽药减量化、化肥零增 长及测土配方施肥成果推广应用工作。三是继续做好涉农政 策、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培训,规范农业行政审批工作及政 务服务工作。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数为1.55万元,同比增加 17.05%o(三)畜牧产业发展有序恢复。一是全县肉牛存栏2.81 万头,同比减少12.38%,出栏L77万头,同比减少36.32%; 能繁母牛存栏0.85万头,同比增加8.6%;生猪存栏6.79万 头,同比增加17.7%,出栏9.26万头,同比增加29.9%;能 繁母猪存栏0.96万头,同比增加17.9%;生产仔猪9.1万头, 同比增加18.4%;山羊存栏0.29万头,同比减少9.66%,肉 羊出栏0.18万头,同比减少18.6%;家禽存笼75.37万羽, 同比增加1.12%,其中蛋禽存笼37万羽,同比增加15.6%, 出栏家禽136.20万羽,同比减少18.05%,禽蛋产量1017吨, 比上年增加11%;蜜蜂养殖1.28万群,比同比增加11.2%; 蜂蜜产量134吨,同比增加47%o二是肉类总产量1.13万 吨,同比增加4.6%;畜牧业产值5.1亿元,同比减少17.7%。 三是全年种植牧草4.03万亩,完成目标任务量4万亩的100%o 示范推广巨菌草种植0.1万亩,目前已种植883亩,尚有117 亩等待下种。四是渔业产值0.58亿元,同比增加0.07亿元, 增长13.73%。养殖面积7480亩(其中池塘养殖2052亩,水 库养殖水面5428亩),培育鱼苗230万尾,外购鱼苗800万 尾。(四)特色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2022年,全县完成蔬 菜种植面积3.8万亩,同比增长2.7%,产量4.9万吨,同比 增长6.5%;农业产值1.47亿元,同比增长6.5%。水果种植 面积8.76万亩(含牛油果7万亩),产量8.9万吨,产值4.9 亿元,同比增长6.52%;茶叶种植面积10.36万亩,同比持 平,产量0.54万吨,产值2.81亿元,同比增长19.4%;咖啡 种植面积10.74万亩,产量0.91万吨,产值2.48亿元,同比 增长61.32%;橡胶种植面积30.1万亩,开割面积23.5万亩, 干胶产量2.51万吨,产值2.76亿元;甘蔗种植面积7.84万 亩,2021/2022榨季入榨甘蔗量累计36.23万吨,预计产值 1.53亿元,种植涉及6个乡镇35个村委会349个村民小组 7260户30144人。生物医药种植面积共4.3万亩,同比持平, 综合产值达2.27亿元。主要以铁皮石斛、石斛、草果、魔芋、 黄精、茯苓、重楼、百部为主,涉及6个乡(镇)7个村43 个小组1890户7349人。(五)农业市场主体培育及社会化服务取得新成效。一 是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2022年XX县工商登记注册农民 专业合作组织325个。累计发展示范社55个(其中:国家级 1个,省级8个,市级14个,县级36个)。认定家庭农场 244个,累计认定示范家庭农场24个(其中:省级示范家庭 农场1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6个,县级示范家庭农场17 个)。2022年共扶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扶持资金共 26万元。扶持培育家庭农场14家,扶持资金17万元。二是 加大农业企业主体培育,XX县农业龙头企业20家(其中: 省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7家),2家企业申报工 作正在进行中。三是积极开展土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年 共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38起(其中:纠纷调解解决 31起,仲裁解决3起)。农村土地经营纠纷调解成功率89.47%o 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政策宣传活动3 期,印发宣传材料3000余册,宣传标语5条,宣传受众群众 5820人次。(六)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绿化美化工作建设持 续推进。“十四五”期间,XX县重点遴选城郊结合区、公路沿 线区、旅游风景区、边境地区、重点产业园区等区域内有基 础、有特色的乡镇、行政村、村庄进行以点连线规划布局, 分类规划建设1个乡村振兴示范乡镇、11个精品村、79个美 丽村庄。其中2022年度精品村建设5个,美丽村庄建设17 个,实现美丽生态、塑造文明和谐、形成共建共治新格局, 全面推进XX县乡村振兴。2022年建设省级绿美乡镇1个、 省级绿美村庄1个,市县级绿美村庄60个。(七)全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取得新突破。全县39 个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收入1677.09万元万元。其中:5万元 以下。个村,510万元。个村,1020万元0个村,20 50万元32个村,50100万元5个村,100万元以上2个 村。全县39个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970.62万元。其中: 5万元以下。个村,510万元0个村,1020万元0个村, 2050万元39个村。受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38起,其 中:通过纠纷调解解决31起,通过仲裁解决3起。农村土地 经营纠纷调解成功率89.47%o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排查19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政策宣传 3期,印发宣传材料3000余册,宣传标语5条,宣传受众群 众5820人次。(八)农业投资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11月底,XX县 2022年农业投资项目共入统13个,完成农业投资3.91亿元 (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39.1%)。其中:8个项目为2021年 结转项目,5个项目为2022年新建项目。(九)高标准农田建设迈上新台阶。2021年下达任务面 积3.35万亩,预算投资5144.60万元。2021年,完成高标准 农田建设面积3.35万亩,完成任务数的100%,完成投资 5144.60万元。累计完成投资5144.60万元,截至目前,累计 支付项目资金1419.77万元,完成实际支付资金占总投资比 例27.60%o2022年第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下达任务面积1.06 万亩,预算投资1632.40万元,下达补助资金1153.41万元。 截至2022年11月底,第一批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06 万亩(其中:高效节水面积0.21万亩),完成任务数的100%; 完成投资1632.4万元,支付项目资金300万元,完成实际支 付资金占总投资比例18.38%。第二批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 积0.11万亩、完成投资176.33万元。全面启动补建工作, 2022年规划补建2020年度任务1.41万亩和补建非农建设占 用面积0.1万亩,预算总投资2883.27万元,截至2022年11 月底,完成高标准农田补建面积0.06万亩,完成投资157.68 万元。(十)甘蔗“良种良法”技术推广见实效。一是2021年 度执行期(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建设规模(任务): 糖料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按当年新植面积3.5万亩,机械化 深翻开沟作业3.5万亩;甘蔗无人机统防统治2万亩,机械 化中耕培土作业3万亩,机械化联合收获作业0.2万吨,机 收甘蔗运输0.2万吨,涉及6个乡(镇)36个行政村261个 村民小组。二是完成糖料甘蔗脱毒、健康种苗新种植面积L85 万亩,完成率52.77%;机械化深翻开沟作业面积1.83万亩, 完成率52.22%;甘蔗无人机统防统治1.74万亩,完成率 87.19%;机械化中耕培土面积1.53万亩,完成率50.83%亩; 机械化联合收获甘蔗2679.18吨,完成率133.96%;机收甘 蔗运输1270.68吨,完成率63.53%;蔗叶机械粉碎作业519.46 亩。(十一)“乡村治理”展示新风貌。全国乡村治理示范 村双相村“党建+宾弄赛嗨”构建“1342”乡村治理体系。一是聚 焦"一个重点”,"支部联建''提升基层组织力。二是强化“三级 架构“,党的领导与村民自治深度融合。三是淬炼“四支队伍”, 凝聚合力齐心协力促脱贫振兴。四是突出“双向联动”,“硬 件,软件,同谋划同推进。(十二)加快农村“厕所革命”,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 善。2022年XX县常住100户以上自然村卫生公厕开工建设 12座,卫生公厕完成12座,完成率100%;户厕完工772座, 完成率117.33%。自行摸排公厕752座,发现整改问题29个, 摸排户厕18793户,发现整改问题65个,已全部整改并录 入“云南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信息管理平台”。11个边境小康 村8453户,已建卫生户厕6354户,盖率达75.17%; 2022年 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90%,还需建设1309户; 2023年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100%,还需建设 2099 户 o(十三)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一是全县秸秆综 合利用农作物播种面积40.8万亩,全县农作物秸秆产生量为 10万吨,可收集量8.5万吨,秸秆利用量7.4万吨,五料化 利用量肥料化3.1万吨,综合利用率达到87.28%。农户秸秆 分散利用量农户120户,市场主体秸秆利用量调查了 62户。 二是开展全县沼气安全隐患检查2次,排查736户,张贴宣 传画报50份。发放宣传单20000份。三是XX县规模养殖场 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98%以上,规模养殖场畜禽粪 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以上,规模以下养殖场(户)畜禽粪 污综合利用达74%以上。建成有机肥厂1家,年产2000吨, 争取“十四五”后期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达80%。(十四)着力推进农机购置补贴落实落细。一是稳步推 进购机补贴,2022年省农业厅下达给我县137万元补贴指 标,已录入申请表186份,收益户162户,补贴机具213台, 总功率为1606.04千瓦,购机总价为397.73万元,补贴资金 为80.14万元。二是开展农机安全专项整治,营造安全生产 环境。检查农机销售企业10家,年检验拖拉机451台,收割 机33台。驾驶证年审验153人,其中G: 128人,K: 25人, 拖拉机注销479台;三是联合交警执法2次,共查处违法11 起(其中违法使用4起、无牌行驶车辆2起,未按期年检检 验2起,无证驾驶1人,驾驶证到期未换证3人)。(十五)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有效监管。一是农产品农 (兽)药残留检测情况:2022年共抽检蔬菜、水果、畜禽产 品、水产品870批次,超标4批次,合格率99.54%,(其中 农残快速检测573批次,超标3批次,合格率为99.48%;例 行监测50批次,超标0批次,合格率为100 %;风险监测 217批次,超标1批次,合格率为99.6%;草莓专项监督抽 检21批次,不合格1批次,合格率95.24%)。二是农产品 质量安全案件情况,查办农产品质量安全案件6件,(其中 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1件,蔬菜常规药物残留超标1件, 未按规定进行检疫4件)并对以上农产品生产经营相关生产 主体进行依法立案查处,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四个最严”标准。 三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更加完善。XX县农业环 保和农村能源站于2022年9月获得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 定证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考核合格证书“双认 证”,为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保障。“三品一标” 认证工作扎实推进。2022年新增“三品一标”农认证产品9个 (有机产品),认证面积9009亩,产量1405吨。118家生 产主体已上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含“三品一 标”企业)。(十六)科技成果转化汇聚新动能。一是多渠道进行国 家、省、县高新技术企业相关政策、科技咨询服务及业务培 训工作。目前,已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1家,1家纳入培 育库入库企业,6家纳入高新技术后备培育企业。二是加大 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建设。现已完成中期执行情况报告上报及科技成果转化与区 域创新项目申报书填报。在逐步推进深入规模以上企业、养 殖企业、生物医药企业等开展科技咨询、项目策划数、关键 技术需求等9次25人次。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点15 个。三是积极落实科技人才培训和培养工作,科技厅审定通 过2022年三区人才1人,科技特派员15人:四是完成全国 技术合同登记系统2022年度6468.75万元技术合同登记录 入及全国县级创新能力检测系统上报。五是通过苏振喜专家 基层科研工作站与云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共同开展 系列水稻优培抗病实验,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种植大户3期 共150人次。2022年培育肉牛养殖、水果蔬菜种植、和电子 商务班高素质农民220人。(十七)全面实施绿色防控促增收。2022年农作物种植 面积75.74万亩,累计发生病虫草鼠害86.12万亩次、防治 107.97万亩次,完成统防统治50.5万亩次,绿色防控面积 37.95万亩、覆盖率达50.1%,主要农作物病虫危害总体损失 率5.17%、其中粮食作物病虫害损失率3.76%o 一是积极开 展病虫害监测预警和宣传培训。发布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