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开学XX小学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制度公示.docx
-
资源ID:72205855
资源大小:13.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秋季开学XX小学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制度公示.docx
秋季开学X X小学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制度公示为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 校园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 功能,根据教育部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方案。一、课外读物管理领导小组成立学校读物管理领导小组组长:XX副组长:XX、XX、XXX、XXX成员:XX、XX、XXX、XXX二、指导思想为了加强学校管理,净化校园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生 活习惯。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 作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 3号)精神和省教育厅工作 要求,进行调查问卷,摸排目前学校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及 问题,依据问题,针对学生年段特点,成长需求和时代发展 要求,制定符合中小学生发展的手机管理办法,引导学生正 确、合理使用手机。三、具体要求(一)课外读物要内容丰富,选材积极向上,反映新时 代新风貌,反映科学技术新进展,以及人类文明优秀成果,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艺术等方面价值。(二)科学推荐读物。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要向学 生家长公开,坚持自愿购买原则,禁止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 购买课外读物,学校各部门不得组织统一购买。(三)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心学校课外读 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建立学校课外读物管理领导小组及工 作小组,加强管理,定期及不定期进行自查,防止问题读物 进校园。(四)学校每学年按上级主管部门要求,经过严格程序 筛选、推荐各学段学生课外读物目录供家长为孩子购买课外 读物时参照,遵循自愿原则,不强制购买。请家长和学校共 同努力,切实加强对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五)坚持方向性、全面性、适宜性、多样性和适度性 的推荐原则,严格把握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可读性强和启 智培慧的基本标准,推荐优秀课外读物进校园,充分发挥课 外读物育人功能。(六)课外读物推荐工作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做到“五必须”:必须坚持育人为本,严把政治关,严格审 视课外读物价值取向,助力学生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 当的时代新人;必须坚持“五育”并举,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围绕核心素养,紧密联系学生思想、学习、生活实际, 满足中小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的 阅读需要,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必须符合小学生认知发展水 平,满足不同学段学生学习需求和阅读兴趣。课外读物应使 用绿色印刷,适应青少年儿童视力保护需求;必须兼顾课外 读物的学科、体裁、题材、国别、风格、表现形式,贯通古 今中外;必须根据教育教学需要推荐的课外读物,严格把关、 控制数量。(七)规范教材教辅。坚持在国家和省定目录内选用教 材和教辅,坚持“一科一辅”原则,不以任何形式强迫学生 订购教辅材料。建立健全进校读物审查机制,不使用未经审 定的教材,校本课程原则上不编写出版教材。(八)学校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心学校课外读 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建立学校课外读物管理领导小组及工 作小组,加强管理,定期及不定期进行自查,防止问题读物 进校园。四、工作目标通过严格管理使学生课外读物符合教育部办法要求, 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让读书成为师生的生活习惯,建设书香 校园,指导亲子共读,建设书香家庭,营造爱读书、读好书 的良好氛围。五、课外读物管理细则(一)建立、完善和落实图书采购的配备机制和采购责 任机制,切实做到“供货渠道正规,图书来源可靠,采购流 程规范,切实保证质量”,切实提升学校图书馆服务教育教 学能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二)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区教委宣传部门、各学校要善于通过网络新媒体,立足 区域和学校特色,加强校园阅读品牌建设活动的社会宣传, 引导广大中小学生培养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阅读习惯, 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促进书香校园、书香社会的构建, 助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区。(三)优化阅读环境,建设书香校园。学校大力倡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优化校园阅读环境, 将书香校园建设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加大学校图书管课程建 设力度,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阅 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加大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提 高书刊流通点和馆内藏书的流通率,发挥电子阅览室的功能, 做好信息化时代新媒介阅读指导。建立阅读激励机制,表彰 阅读活动表现突出的师生。坚持底线,做好课外读物推荐和管理工作。对于各类进校园课外读物坚持“凡进必审” “凡荐必 审”。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按照中小学图书馆(室) 规程有关规定执行,根据上级部门组织的统一购书的程序 进行采购,切实做到“供货渠道正规,图书来源可靠,采购 流程规范,切实保证质量”。所购图书必须符合中小学课 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中的原则和基本标准。同时,图书 馆定期开展工作自查,按照办法中列出的12条负面清 单对馆内图书进行清理,不断完善图书管理工作。学校图书 馆在上课期间每天向师生开放,寒暑假期间根据实际需要, 集中时间开放。教师因教育教学需要推荐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书目,由 教研组长向学校教导处申请,学校按照办法审核,审核 通过后方可推荐给学生。学生可以自行购买书籍或到图书馆 借阅,教师不得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学校不 允许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 售课外读物。(四)加强其他渠道进校园课外读物的管理。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 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2、学校要明确受捐赠课外读物来源,由学校领导小组 进行审核把关,明确价值取向和适宜性把关要求。(五)加强组织保障,推进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常态化。学校成立业务校长任组长,教务处主任任副组长,语文 学科组长和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小组,负责 学校学生课外读物管理工作,切实做好教育部办法和学 校方案的落实工作,使本校学生课外读物的推荐、征订、 阅读等工作良性发展。六、课外读物管理监管(一)加强宣传引导,积极宣传推广,引导家长树立正 确的成才观、教育观和作业观,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 社会环境。(二)学校成立校长问责机制,纳入行政干部绩效考评。(三)加强宣传引导。加强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 物、体质等“五项管理”是贯彻落实国家教育工作的具体体 现,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有效路径,也是教育高质量发展 的必然要求。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家校沟通作用,并通 过召开家长会、班会、班级群等形式,使“五项管理”工作 家长知晓学生熟记,让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普遍认同并 广泛支持,使家长尽到监护责任,不给孩子布置额外家庭作 业,督促孩子按时休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监督孩子不阅 读有害读物,不看不健康的影视片,不玩有害游戏,教育孩 子自觉遵守“五项管理”的规定,形成家校共育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