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考核大纲和考试试卷.docx
化工原理课程考核大纲一、适应对象修读完本课程规定内容的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 提出并获准免修本课程、申请进行课程水平考核的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 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提出并获准副修第二专业、申请进行课程水平考核的非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 程、环境工程专业的本科学生二、考核目的通过本课程的考核,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流体输送、沉降与过滤、传热、蒸储、吸收及干燥等 各单元操作的基本原理、基本计算方法、工程应用,从而使学生能清楚地掌握各单元操作的基本 原理及基本计算方法,树立工程观念。培养学生工程分析方法及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工程设计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和后继课程的学习 打下基础。三、考核形式与方法闭卷考试四' 课程考核成绩构成课堂考核+单元测试+期终考试五、考核内容与要求序号内容分数分布1第一章绪论352第二章流体流动10-153第三章流体输送机械584第四章 机械别离和固体流态化585第五章传热15 206第六早蒸储15 207第七章吸收10 158第八章干燥10 15六、样卷化工原理试卷一.选择与填空 (20分每空1分)1 .离心泵扬程的意义是()A .实际的升扬高度 B .泵的吸液高度C .液体出泵和进泵的压差换算成的液柱高度D .单位重量流体出泵和进泵的的机械能差值2 .在列管式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下面两项判断是否合理,甲:传热管的壁温将接近加热蒸汽温度。乙:换热器总传热系数K将接近空气侧的对流传热系数 ()A.甲、乙均合理B.甲、乙均不合理C.甲合理,乙不合理D.乙合理,甲不合理3 .对某一汽液平衡物系,在总压一定时,温度升高,那么亨利系数()A.变小 B .增大 C.不变 D.不确定4 .二元溶液的连续精偏计算中,进料热状态参数q的变化将引起()的变化A.平衡线 B.操作线与q线 C .平衡线与操作线 D.平衡线与q线5 .物料的平衡水分一定是()A.非结合水分B.自由水分C.结合水分D.临界水分6 .能全部吸收辐射能,即吸收率A=1的物质称为 o.球型石英颗粒在水中的自由沉降速度为5,假设stocks公式适用,当粒径增加一倍时,其沉 降速度将为原来的 倍。7 . 写出三种常见的列管式换热器的名称、8 .恒压过滤时,假设其他情况不变,过滤面积加倍,那么所得滤液量是原来的一倍。9 .简单蒸储与精偏的主要区别是10 .精储的原理是 o.在浮阀塔的负荷性能图中,塔的适宜操作范围通常是由以下5条边界线圈定的;雾沫夹带 线:液泛线:、O11 .吸收因数A可以表示为 ,它在Y - X图上的几何意义是12 .物料中的平衡水分的多少与 性质和 性质有关。二(16分)将一敞口贮槽中的溶液用泵输送到另一敞口高位槽中,两槽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5m, 输送管路的规格为6108X4mm,溶液在管内的平均流速为L235m/s,管路摩擦系数取 入=0.02,管路总长为130m (包括全部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试求:(1) ,溶液在管内 的流型。(2) .泵的轴功率(n =60%)(计算时,取溶液密度为1500kg/m3,粘度为1.5cP)三(16分)有一套管式换热器,内管为054X2mm,外管为6 U6X4mm的列管,内管中苯被加 热,其流速为0.643m/s,苯的进口温度为50。出口温度为80。(2。外管中为120昭 的饱和水蒸气冷凝,冷凝对流传热系数为L0Xl()4w/m2K o管外热阻及污垢热阻均可 忽略不计。试求:套管的有效长度(K值的计算以内管的外壁为基准)(定性温度下苯的物性参数:Cp=1.86kJ/kg> , p=880kg/m3, i=0.39cP , X=0.134w/m* )四(16分)在常压逆流填料吸收塔中,用清水吸收焦炉气中氨,焦炉气处理量为500标准m3/h, 进塔气体组成yi为0.0132 (摩尔分率)。氨的回收率为0.99。水的用量为最小用量的 1.5倍。焦炉气入塔温度为30,空塔气速为1.1m/s。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为Y*=L2X (X ,Y为摩尔比)。气相体积总吸收系数Kya为200 kmol/m3.h,试求:(1 )气相总 传质单元数Nog ;(2)填料层高度Z五(16分)在常压连续精储塔中,别离两组分理想溶液。原料液组成为0.5 (摩尔分率,下同)饱 和气体进料。储出液组成为。.9,釜液组成为。.。5,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2.0倍, 操作条件下平均相对挥发度为3.0,试求:(1)提微段操作线方程(2)离开第二层理 论板(从塔顶往下数)的气相组成y2.六(16分)在一连续干燥器中,每小时处理湿物料1000kg,经干燥后物料含水率由8%降至2% (均 为湿基)。温度为20,湿度为0.009kg水/kg绝干气 的新鲜空气经预热器预热到90 后进入干燥器,离开干燥器时空气湿度为0.022kg水/kg绝干气。试求:(1)原新鲜空 气的消耗量 (2)预热器内的传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