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大考点版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docx
中央银行理论与实务小抄一、名词解释1 .一元中央银行制:是一国只设立独家中央银行和众多的分支机构执行其职能,它是由总分行组成的高度集中的中央银行制度。2 .二元中央娘行制:单一中央狼行制度中的一种。是指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两级中央4艮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地方级 机构也有其独立的权力。3 .复合中央银行制:集中央银行业务和职能与商业狼行业务和职能于一身的体制。1 .跨国中央根行制:中央银行制度的一种。即与一定的货币联盟相联系,是参与货币联盟的所有国家共同的中央根行,而不是某一个国 家的中央银行。5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与信贷总量,调节利息率水平和汇率水平等,以期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应水平,从而促进宏观经济 目的实现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6 .非自愿性失业:指劳动者乐意接受当前的工资水平和就业条件,但仍然找不到工作。7 .骆驼评级体系:美国银行评级制度的俗称。该制度重要从资本充足状况、资产质量、管理水平、收益状况和流动性等五个方面评估银行 的经营状况。由于这五个方面英文的第一个字母分别是C、A、M、E, L而得名。8 .皮尔条例:是指1844年,由英国首相皮尔主持通过的特许条例,史称皮尔条例。重要内容涉及:(1)不再产生新的发行银行; 英格兰银行内部分为银行部和发行部,规定英格兰很行的信用发行限额暂定为1400万元。皮尔条例从中央银行的组织模式上和货币发行上 为英格兰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奠定了基础。9 .菲利普斯曲线:由英国经济学家葩利普斯最先提出的用以揭示货币工资率与失业率之间负相关关系的一条曲线。10 .消费者信用控制: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的一种,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对各种耐用消费品规定分期付款的最低初次付现率和最长付款期限, 进而调节消费信用的政策工具。11 .货币购买力指数:单位货币在报告期所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与基期所买的商品和劳务数量之比。12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运用货币政筑工具中到实现货币政策的作用过程,印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各种措施的实行,经济体制内的各种经济 变量彩响整个社会经济活动。13 .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国家某一时点上中央银行和金融机构所持有的货币和执行货币职能的金融资产的总和。货币供应量是一个存量极念。14 .流动性比率:货币政策工具之一。是指为了限制商业银行和金融机构的信用犷张,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很行及金融机构的流动资产对 存款的比率。15 .备付金:乂称支付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和非商业银行机构为保证存款支付和票据清算而保存的货币资金。它涉及库存钞票和在中央 银行清算户的存款。16.发行库:即中国人民银行的发行基金保管库。17.存款准备金制度:是指依据法律所赋予的权力,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级存中央银行存款准备金的比率和结构,并根据货币 政策的变动对既定比率和结构迸行调整,借以间接地对社会货币供应量进行控制,同时满足宏观货币管理的需要、控制金融体系信贷额度的需 要以及维持金融机构资产流动性的需要的制度。它是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之一。1 8.金融稽核:是国家审计机关和金融内部稽核部门对金融机构的业务活动和经济效益所进行的检查和监督。19 .皮尔条例:是指1844年,由英国首相皮尔主持通过的特许条例,史称皮尔条例。重要内容涉及:(1)不再产生新的发行银行; 英格兰银行内部分为银行部和发行部,规定英格兰银行的信用发行限额暂定为1400万元。皮尔条例从中央银行的组织模式上和货币发行上 为英格兰银行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算定了基础。20 .中央银行贷款: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资产业务之一,充足体现了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中央银行通过贷款的资金运 用方式,影响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信用规模,从而调控经济。21 .结识时滞:是指中央银行或其他政策制定当局通过度析物价、利率、投资等实际经济变量的变动,结识到是否采用行动所花费的时间。22 .保证准备制:是指货币发行要以政府公债、短期国库券、短期商业票据等国家信用作为发行准备。23 .业务库:是各商业银行的魅层行处为办理平常业务收付钞票而设立的金库。24 .清算业务:中央银行的业务之一。是指各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都在中央银行开立存款准备金帐户,互相之间发生的资金往来和债权 债务关系都由中央很行办理。25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通过控制货币与信贷总量,调节利息率水平和汇率水平等,以期影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应水平,从而促进宏观经 济目的实现的方针和措施的总称。26 .充足就业:是指凡有劳动能力并乐意参与工作者,都可以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27 .国库:国家金库的简称,是专门负本办理国家预算资金的收纳和支出的机关。28 .备付金:又称支付准备金,是商业银行和非商业银行机构为保证存款支付和票据清算而保存的货币资金。它涉及库存钞票和在中央银 行清算户的存款。29 .准货币:在狭义货币限之外,但属于构成项目的那些流动性比钞票和活期存款差的各类存款。30 .再贴现政策: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再贴现率、规定再贴现票据的种类等来影响市场利率和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政策手段。31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更有价证券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的行为。32 .存款保险制度:为了维护存款者利益,防止银行恐慌事件,由政府或者政府与私人部门共同出资设立,由存款机构、存款人或者双方共 同承担保费,对小额存款提供保险的一种制度。33 .货币犷张系数:即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应量与基础货币的比值。34 .超颔准备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中扣除法定准备金之后的剩余部分,也称剩余准备金或业务备付金。35 .再贴现:又称“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为填补营运资金的局根性,将其由 贴现取得的商业票据提交中央银行,请求中央银行以一定 的贴现率对商业票据进行二次买进的经济行为。36 .资本充足性管制: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资本水平实行最低比率控制的监管制度,用资本与总资产的比率、资本与负债的比率、资本与风 险资产的比率等来衡量。37.1. 备货币:即基础货币,指流通中钞票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之和,它是货币犷张和收缩的基础或源头。38,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提取钞票和转账结算的规定而持有的钞票资产,涉及库存钞票和其在中央银行的存款。39 .中央银行贷款:是中央很行的重要资产业务之一,充足体现了中央银行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职能;中央银行通过贷款的资金运用方 式,彩响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信用规模,从而调控经济。40 .国债:通常是一国政府发行的有价证券的通称。一、(二)判断题1、财政发行是指为填补国家财政赤子而引起的货币发行。( V )2、我国中央银行设立的发行基金是指经由发行库并已进入业务库的人民币票券。( X )3、存款准备金是商业策行为应付客户提取存款和划拨清算的需要而设立的专项准备金,实质就是通常所说的库存钞票。(X)4、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体现了货币发行的信用保证原则。(x )5、坚持货币的经济发行是指货币发行必须以黄金、外汇和实物为发行保证。(X )6、以集中发行钞票作为衡量中央银行的标志,最早的中央银行应是瑞典银行。(x)7、金融记录三级汇总的第二级是将中央银行概览和存款货币银行慨,览合并形成货币概览。(J)8、在中央银行犷展时期,准备金制度的境立和严格管理,成为中央银行管理金融的重要手段。( V )9、外资银行是东道国对设立在该国的冷国银行的统称。( V )10、注册登记管理是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 x )11、金融监管是先于中央银行制度而出现的。( V)12、金融记录三级汇总的第一级是将中央银行概览和特定存款机构概览合并形成货币概览。( x )13、从货币政策的“死角约束”来看,存在着一系列曾经试图通过货币信贷政策解决主线解决不了的问题,结构问题是其表现之一。(V)14、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于中央银行体现了货币发行的信用保证原则。(V )1 5、联邦储备委员会是美国的中央银行。( V )16、联邦储备银行是联邦储备体系的业务机构,是区域性的中央银行,也是联邦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V)17、坚持货币的经济发行是指货币发行必须以黄金、外汇和实物为发行保证。(x )18、我国中央银行设立的发行基金是指经由发行库并已进入业务库的人民币票券。(X )19、中央银行清算业务源于其作为政府的银行的职能。( x )20、适度竞争是中央银行的监管原则之一。(V )21、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及其完善限度,是一个国家货币作用制度和银行体系发展与完善的标志。(J )22、货币发行权高度集中于中央躯行体现了货币发行的经济发行原则。( X )23、我国中央银行设立的发行基金是指由中国人民银行保管的尚未进入流通领域的人民币票券,它不是货币,不代表任何价值。( V )24、货币政策的充足就业目的通俗地解释就是不能有人失业。( X ) 25、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与政府关系的具体形态。( 三、单项选择题1A 2B 3A 4C 5B 6D 7C 8A 9B 10D 11A 12D 1 3A 14C 1 5B 1 6D 17B 1 8D 1 9 C 20B 21D 22D 2 3B 24A 25C 26A 27B 28D 29B 30C 31 C 32D 3 3 B 34A 35C 36B 37D 3 8A 39C 40C 41A 42A 43B 44C多项选择题1 A BD 2BCD 3AD 4ABCE 5ABCE 6BCD 7ABCDE 8AB 9BC 10ADE 11 AB 12ABCDE 1 3 B C 1 4ABCD 15BD 16ABD 17BC 1 8ABODE 1 9ABC 2 0 ABD 21 AC 22ABE 2 3DE 24BCDE 25CD 26ABD 27ABCE 28ABD 29AD 30ABE 31ABCD 32BCDE 33BCD 34BCDE 35A BE 3 6ACD 37CDE 38BDE 39BC 40ABE 41BCE 42CD 43AB 44ACE 45ADE 46ABD 47BDC 4 SAD简答题1、 中央银行金融稽核的重要内容是什麽?(1)经营合法性。(2)资本充足性。(3)资产安全性。管理科学性。(5)清偿保证性。(6)利涧效益性。2、 请列出货币发行及回笼方面的重要记录指标。(1)货币发行累计领。(2)货币回笼累计额。(3)货币净发行或净回笼。3、 中央银行产生的客观经济基础如何?中央银行的产生重要依据以下问题:(1) 银行券的发行问题。(2) 票据互换问题。(3)最后贷款人问题。(4)金融管理问题。4、 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麽?(1)拟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合用对象。规定存款准备金比率。(3)规定存款准备金的构成。(4)规定存款准备金的计提基础。(5)规定存款准备金的付息标准。(6)规定存款准备金持有期的考核办法。5、高度集中的单一金融监管体制有什麽优缺陷?优点集中表现在:(1)金法管理集中,金融法规统一,金法机构不容易钻金融监管的空子。(2)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效率,克服推诿、扯皮弊端,为金融机构提供良好的社会服务。缺陷是:易于使金融管理部门养成官僚化作风,孳生腐败现象。6、 货币政策支要有哪些功能?(1)促进社会总需求与总供应的均衡。(2)保证经济的稳定。7、 列出中央银行业务基本经营原则o(1)不以喙钱为目的。(2)不经营一般银行业务。(3)不支付存款利息。(4)资产具有最大的流动性。定期公布业务状况。(6)在国内设立分支机构。(7)保持相对的独立性。8、 再贴现政策发挥作用的途径有哪些?(1 )对基础货币的影响。(2)对借款成本即利率的影响。(3)通过宣示效果起作用。9、 中央银行业务一般有哪些限制性规定?(1)不得直接从事商业票据的承兑业务。(2)不得直接从事不动产买卖业务。(3)不得直接从事不动产的抵押放款。(4)不得直接对公司和个人发放贷款。(5)不得收买本行股票。(6)不得以本行的股票为抵押进行放款。10、 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业务运营的监管重要涉及哪些内容?(1)资本充足条件。(2)对金融机构业务活动范围的管理和业务活动比例的管理。(3)对金融机构济偿能力的管理。(4)对金融机构贷款集中限度的管理。(5)对外汇风险和国家风险的管理。(6)对金融机构经营活动的稽核检查和监督。对金融机构人事和财务上的管理。11、 中央银行经理国庠业务的重要内容是什麽?(1) 一是预算收入的吸纳、划分、报解。具体涉及国库款项的吸纳、国库款项的划分、国库款项的报解、国库款项的退库。(3) 二是预算指出的拨付。中央银行有权审查款项的用途,对库款支拨进行有效监督。12、货币政策最终目的及其互相之间的关系。货币政策的最终目的:是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必须服务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簌的总体目的,这也就决定了货币政 策最终目的与宏现经济政策目的之间的一致性。大多数国家的目的为物价稳定、充足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也有人将维持汇率稳定 和维持金融市场、金融体系的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目的。物价稳定与充足就业:表现为菲里普斯曲线: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长期中两者之间具有一致性,短期中,轻微通胀既也许促进经济繁荣, 又也许引发严重通货膨胀。物价稳定与国际收支平衡:难以同时豪顾,通货膨胀也会影响国际收支平衡。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有其除调一 致的一面,也有经济增长导致国际收支逆差的一面。经济增长与充足就业一般比较同步。12、影响货币乘数变动的变要因素有哪些?(1)钞票比率,即流通中钞票占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2)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额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3)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4)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与货币存款的比率。(4) 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额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答错一题条扣1分,所有答对给6分)13、中央银行监管有哪些原则?(1)依法监管原则。适度竞争原则。(3)不干涉金融业内部管理原«')。(4)自我约束与外部强制相结合原则。(5) 综合监管原则。14.增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的途径(1)对的评价货币政策的功能,实现货币政策与其他宏现经济政策的除调配合。完善经济金融记录和公布制度,加强货币供应量与实际经济变量关系的实证研究。(3)改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操作运用,慎重选择货币政策标的,实钞票融宏观调控方式从直接型向间接型的转变。(4)继续改革人民银行管理体制和运营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尽也许缩短货币政簌的结识时滞和决策时滞。1 5述公开市场业务的政策效果(1)通过影响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2)通过影响利率水平和结构来调控经济。1 6简述金融记录资料三级汇总的环节或内容第一级,将金融记录资料合并形成货币当局概览、存款货币银行桃览和挣定存款机构概览。第二级,将货币当局概览和存款货币银行览合并形成货币概览。第三级,将货币概览和特定存款机构概览合并形成银行概览。17 .世界各国中央像行与政府的关系有哪几种模式?(1)独立性较大的模式。中央很行直接对国会负贲,政府不得直接对其发布命令、指示,不得干涉货币政发。以美国和德国为代表。(2)独立性稍次的模式。中央娘行名义上从属于政府,而政府很少行使其权力,中央银行事实上保持着较大的独立性。英格兰银行和日本 银行属于这种模式。(3)独立性较小的模式。中央银行接受政府指令,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要通过政府批准。意大利是典型。18 .简述目前人民银行公布的货币供应量资料的层次和口径。M0=流通中钞票M尸M,+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存款+其他存款19 .相述中央梃行向商业银行实行紧急援助的重要措施。(1)直接贷款。(2)组织大银行援救小银行。(3)存款保险机构出面提供资金救助。(4)政府出面援助。六、论述题.试论我国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答案要点:1)中央很行相对独立性是指商业策行与政府的关系应遵循两条原则:其一是国家经济发展目的是中央很行活动的基本点;其二是中 央银行货币政簌要符合金融活动的规律。2)各国中央银行的政治、经济情况不同,与政府的关系也不相同。中国人民策行是国务院的直属机构,国家通过其对全国金融业实行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应向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3)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规定,进一步发挥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控作用,保持并不断加强其独立性是非常重要的。(论述题除答出基本要点外,要的情发挥).试论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局限性的现实表现和重要因素。答案要点:1)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在其作用空间对实现宏观加紧目的的促进限度。2)中国货币政策有效性局限性重要表现在:(1)从货币政策与政策目的之间的关系来看,作为货币政缸调控指标的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率之间呈非稳定关系,并且从记录上也无法芸定 其与物价指标的相关性。(2)从货币政策“时滞约束”来看,由于某些政篆工具具有分派手段和利益调整的功能,无疑加大了政策工具的效应时滞。(3)从货币政策的''基磔约束”来看,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与实行重要是针对银行,使国有商业银行受到许多条条框框的限制,削弱了货币政 策的调控基础。(4)从货币政策的“死角约束”来看,存在着一系列曾经试图通过货币信贷政策解决主线解决不了的问题。如结构问题、地区差问题、失业 问邈等等。3)中国货币政簸有效性局限性的因素重要是:公司和个人投资、消费行为的变动。(1) 金融宏观调控方式改革的滞后。(2) 地方化行为的存在。(3) 片面夸大货币政策的功能。3 .试论货币余数及其影响因素。答案要点:1)货币乘数又称货币犷张倍数或货币扩张系数,是指中央银行投放或回笼一单位基础货币,通过商业银行的存款发明机制,使货币供 应量增长或减少的倍数。货币乘数的大小对货币供应量有重大影响,因而是中央银行调控的重点之一。2)影响货币乘数的重要因素有:钞票比率,即流通中纱票占商业银行活期存款的比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领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 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的比率: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与货币存款的比率;活期存款法定准备金比率额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3)货币乘数与货币供应量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论述题除答出基本要点外,要酌情发挥).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有何不同?答案要点:(1 )中央银行不以赚钱为目的,商业银行以赚钱为目的。(2)中央银行不经营一般景行业务,商业很行重要经营一般景行业务,如存、贷款。(3)中央银行不支付存款利息,商业侬行对客户存款要支付利息。(4)中央银行一般定期公布业务状况。商业银行一般不需定期公布业务状况(上市公司除外)。(论述题除答出基本要点外,要的情发挥).试论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答案要点:(1)证券市场信用控制。消费者信用控制。(3)不动产信用控制。(论述题除答出基本要点外,要酌情发挥.下同).试论中央银行的积能与作用。答案要点:中央银行的职能:(1)服务职能:a.为政府服务,经理国库,临时的财政垫支,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活动,作为政府的金融顾问和参谋;b.为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服务,主持全国的清算事宜,作为银行的最后贷款者。(2.)调节职能:a.调节货币供应量;b.调整存款准备率与贴现率;c.公开市场操作。(3)管理职能:a.制定金融政策、法令;b.管理各银行和金融机构;c.检查监督圾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活动。作用:(1)稳定货币,稳定金融(2)调节国民经济,促进经济正常发展(3)集中清算,加速资金周转(4)推动国际金航合作4 .试论存款准备金制度作为货币政策工具的优点和缺陷优点:(1)作用快速而有力。(2)作用效果呈中性。(3)在特定条件下其他政簌工具无法代替。局限性:(1)作用过于剧烈。(2)容易受到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反对。(3)受到中央银行维持银行体系稳定之目的的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