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及重要意义 附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微观分析.docx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及重要意义摘要: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党在新时期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为保证我 国社会经济的平稳运行,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已经适应不了社会的发 展,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把重心转移到国内大循环上,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复杂 的国际局势带来的冲击,还能增以国际国内循环的良好联动,为解决新时期的主 要矛盾和实现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键词: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现实意义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与国之间的联动更加密切,形势也更为复杂多变, 中国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世界格局之中。就国际市场而言,国际竞争异常激烈, 为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部分国家实行的贸易壁垒等不正当经济手段割裂了经济 全球化的发展,极大破坏了世界市场,中国经济在国际外循环方面受到阻力;就 国内市场而言,中国从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实力 不断壮大,国内经济在稳中前进,依靠内需拉动消费扩大市场是构建国内大循环 的坚实力量。国内大循环格局的完善是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也是应对复杂多变 外部局势的内部保障,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的必然要求。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 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 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因此, 促进国际国内两者之间的联动,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是在后疫情时代所作出的调 整和改变,是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之后形成的。特别强调的是,这一发展格局不是小范围内部的运行,而是在改革开放的基 础上更高层次、更高标准、更高质量的开放,打破在复杂国际环境下的贸易保护 主义,使得市场流通。因此,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它的关键则是“开放。是商品和 要素流动开放转向高层次的体制开放。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逻辑(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发展国内经济的保障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对经济发展模式进行不同的调整。在新时代下,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都有了跨越式的发展,因此需要构建一个新的经济 发展格局。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通过国际外循环带动内循环的发展,中共中 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要“推动由 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吸收借鉴国际成熟市场经济制 度经验和人类文明有益成果,加快国内制度规则与国际接轨,以高水平开放促进 深层 次市场化改革由此可以知道,高质量的开放可以推进中国经济的更好发展,也就是用高层 次的国际外循环联动内循环,打破原有的经济壁垒,实现经济技术的迅猛发展, 实现国际国内循环的相互促进崭新经济模式,以适应新的社会矛盾,满足人民新 的需求。依赖外向型经济战略发展国内经济的矛盾日益显现,及时地调整和改变才能 适应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前期,我国面临着严重的发展问题,物质匮乏、生产 力落后、各项制度也有待完善,随着开放的持续深入,引进的外资、技术等等刺 激了国内经济迅速增长,在短时间内解决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资料问题,拉动经济 的三大马车,投资和出口则是占比更大。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主要依赖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模式也出现一些问 题:一方面,以国际外循环为主体,中国经济的发展会因为国际市场的变动而波 动,经济发展不稳定因素增大,难以在世界市场波动中独善其身;另一方面,以 国际外循环为主体,在世界市场中不能把握主动权,让外部遏制住了中国的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就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主要表现就是经济和科技实力,在这 两面依赖国际市场,则难以长久发展;最后,把主要力量放在外循环上,难以进 行国内经济的升级转型。不同于改革开放初期,现在以外循环为主体的经济战略 红利优势逐渐减弱,这就迫切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把依赖国际外循环为主体 转变到国内循环为主体,进行经济战略转型升级。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央适时提出了“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 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改革思想,构建这一新发展格局,把 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对于我国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二)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阻碍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大 环境遭遇逆流,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也十分紧迫。我国随着综合国力的不断增 强,国际地位也不断提升僧,部分国家为阻挡我国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在经济、 政治等方面堂寸我国进行遏制,禁用中国各种软件,加大关税等,国际市场的恶性 变化,使得国际外循环受阻。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是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的 主动战略选择。首先,自从08年发生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经济全球化发展趋 势被割裂,世界经济发展犹如惊弓之鸟,一些国家为了恢复本国经济,维护自身 在世界市场中的利益,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经济手段发展本国经济,这转而阻碍了 世界经济的发展。贸易壁垒、保护主义不断抬头,逆全球化趋势深化,这极大影响了世界格局, 导致我国经济发展遇到困境。其次,在突如其来的疫情冲击下,国际市场萎缩, 疫情在短期内难以得到全球严格控制,这对于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在经济循 环方面,受疫情影响,世界市场部分产业链难以持续,导致世界市场循环出现问 题。最后,疫情使得消费者产生了一中保守的消费心理,把资金存放起来用在刀 刃上,国际出台的减少旅游外出等政策也限制了居民的消费,资金周转速度减少, 经济增长减缓稳定的国际格局对于经济发展起着积极作用,但对变得国际局势难 以把控,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保持经济的稳步发展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党中央是为了规避外部风险和激荡的国际局势,应为 当前局势的解决思路,这一新发展格局有利于我国在新的大环境下发展经济,能 够更好地应对世界市场带来的冲击。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意义(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实践意义第一,在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矛盾的变化,需要及时主 动调整我国的大政方针,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则是在现行条件下,能够有效解决矛 盾的新方案。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人民生活水平较以往实现了大幅度的提升。依赖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解 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只有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 市场,把重心转移到国内市场,依靠国内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循环,弥补国内市场 的不足,解决主要矛盾。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人口众多,国内市场发展潜力 巨大,国内的居民消费需求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彝展的稳定器,且这种内需势头强 劲,因此经济国内循环是经济发展的关键点。从改革开放到现在,中国在经济领域的基础设施、经济制度、先进技术在不 断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发展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就在国内经济发展高 质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之上实行的,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 义。现阶段,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是我国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改革开放前 期实行的鼓励一部分人先富,然后带动后富,导致贫富差距过大,不平衡发展容 易导致社会出现问题,在经济发展中,依赖国外的技术和设备,没有充分发挥国 内人才的自主研发和国内市场的潜力,导致中国经济发展的潜力难以挖掘,针对 这些矛盾进行改革迫在眉睫。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发展重点放在了国内大循环这一 主题上,通过自主研发、延长产业链、扩大内需、经济模式改革,能否有效解决 我国现在主要矛盾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挖掘国内市场潜力,筑牢国内市场 底线,把经济发展的主动权把握在自己手中,才能更好地在国际市场上发挥中国 力量。国际国内的联动循环是应对新的局势的中国之策。第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中国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是中国经济发展的 转折点。起初,把经济发展的目标方远至世界市场,实现了经济发展的迅猛增长; 在现今,又将发展前景从国际市场转移至国内市场,是我党站在新的历史高度, 为寻求新的发展出路所构建的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 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方法论,深化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领 导我国经济发展能力和水平由此可见,这一新发展格局是把马克思主义经 济思想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符合中国的发展,是有迹可循有理可依的,只有 挖掘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才能在以后的发展中依赖内需拉动经济增长,自身的 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过硬,才能在国际市场上拥有话语权。新发展格局不仅在经 济方面会发挥巨大作用,而且在实现中国梦,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发挥 关键作用,它承载着实现两个余伯年奋斗目标的使命。(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理论意义第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应对当前局势的重大韬略。疫情影响、单边 主义、贸易壁垒和发达国家对中国的打压等等国际局势都影响着国家的发展,在 这样的情况下,中国选择转移把国内市场作为发展主体,这不仅是应对复杂世界 局势的改变,更是中国自身经济发展到了新的高度需要做出新的调整。依靠国内 市场发展经济不同于经济上的闭关锁国,是把主体转移到内循环上,依靠内外循 环互相促进,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就内部环境而言,随着人口老龄化、资源匮 乏和人口红利的消失,中国如果继续坚持之前的发展模式,必然会导致经济发展 进入死胡同,在新时代下,适应当前国内环境,及时调整发展格局,才能跨越这 个经济发展的死胡同;就外部环境而言,中国在近些年来发展势头迅猛,部分发 达国家为防止一国独大,联合起来在政治上、经济上对中国经济打压,如果坚持 以外循环为主体,必将受挫。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对于中国经济、中国人民和中国 发展而言是正确的方案,是在大变局下的重大韬略。第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稳步发展的集中表现。比利时前首 相伊夫莱特姆称赞“中国坚持对外开放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正逐步成为世界经 济增长和创新的首要引擎"4。改革开放后,中国主动加入世界市场,依靠人口、 资源等优势,积累了丰富的发展经验,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在综合国力上也排名 前列,中国市场已经成为世界市场中不可或缺的一个板块。我国有着完备的工业 生产体系和自主生产-消费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化、制度化的条件支撑是经济发 展的重要保证。把循环主体转向国内,是对中国经济发展的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 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 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 衡5。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经之路,主体的转移, 能够使得中国以更加稳健的步伐和信心走向世界市场,继续推动中国经济的发 展,使得发展成果惠及到每一个人民群众。参考文献:1陈轶丽.准确把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时代背景和科学内涵J.决策探 索(中),2021 (01): 4-52李俊,全面准确理解“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深刻内涵J.人民论坛,2021 (02): 12-15.3程恩富,张峰,“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求索,2021 (01): 108-115.4刘兆军.深刻认识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N .企业 家日报,2021-02-25 (003)5班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内涵、背景与对策J.中国经贸导刊(中), 2021 (02): 154-155.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政治经济学微观分析/A DG-PW -G摘要:政治经济学作为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基本理论依据,彰显了 马克思资本论的生命力与解释力。运用政治经济学资本循环周转模型从微观 层面上分析,当前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堵点主要表现在:生产要素供给存在结构性 不足,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有效性亟待提高;产业升级缓慢,产能过剩与 供给短缺并存,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的品质和效率亟待提升;低端产品过剩 和高端产品不足并存,商品资本职能实现困难,扩大内需亟待落实。打通堵点构 建新发展格局的本质是经济体制机制改革的问题,其解决之道在于要在利用资本 循环规律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政府对资本配置的导向作用。关键词:政治经济学;资本循环周转;经济双循环现阶段我国经济增长模式正在发生重大转变,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对能否实 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 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根本要求是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解决各类卡 脖子和瓶颈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1厘清经济发展中的瓶颈问题,采取切 实手段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也是学界关注的重点。本文基于政治经济学资本循环周转模型,对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微观层面的 分析,梳理出其中的堵点并提出相应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经济学作出有益探索。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基本依据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全面深入地考察了资本运动,提出产业资本循 环与周转原理,从微观层面分析了资本职能转化的过程和前提条件。产业循环和 商品流通在市场上是交错进行的,资本循环与周转原理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 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的理论源泉、核心和基础在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一)政治济学资本循环理论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出的理论依据产业资本循环的一般形式是货币资本循环,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A代表 劳动力,Pm代表生产资料)其中第一阶段GW和第三阶段W G,处于流通领域,产业资本在企业外 部市场上流通,表明企业的生产过程受宏观经济环境制约。第二阶段W.P.W, 处于生产领域,产业资本退出流通在企业内部进行循环,资本循环是流通过程和 生产过程的统一。为了尽可能多地赚取利润,企业内部的生产组织极为高效,产 出非常庞大,但其原材料购买和制成品销售则依赖于市场流通。如果外部市场环 境恶化,货币资本和商品资本则难以完成职能转化,现有的循环便可能发生中断。 由此,马克思指出了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即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 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为了揭示资本循环与经济危机爆发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卫科茨认为资本循 环原理是分析经济危机的有效工具:“对于分析积累和危机的所有框架而言,资 本循环无疑是最全面的框架,这个框架由马克思发明。"3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 叠加新冠疫情暴发的不利局面,运用资本循环周转模型分析复杂严峻的经济形 势,在微观层面上梳理国民经济循环中的流转堵点,有利于破除构建双循环新发 展格局的障碍。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遵循资本论关于产业资本循环与周 转理论、社会总产品交换与实现理论、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生产、分配、交换、 消费理论,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深刻阐释新发展格局的内涵机 理。”4(二)新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双向运动的客观条件是双循环 新发展格局提出的现实依据依据资本循环周转模型,经济双循环可以理解为资本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上 的双向运动,是两个方向的资本循环之间的互通互补。内循环是我国不同经济领 域、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产业循环,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段均在国内市场 进行,通过产业关联依次完成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的转 化。尽管我国是超大体量的新兴经济体,但仅靠内循环难以完全保持流通过程和 生产过程的统一。外循环是我国企业基于本国优势产业,在外部国际市场上进行 的产业循环,通过输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利用国际市场完成这部 分资本职能的转化,进而促进内循环的连续性和高质量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中内循环是主导,外循环是内循环的必要延伸。经济双循环是适应世界经济周期变化和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战略抉择。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持续疲软,逆全球化浪潮 不断兴起,迫使各国调整原有的产业循环模式,由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转变为 向本国内部寻求发展动力,这标志着世界经济增长发生了周期性变化5。2019 年末暴发的新冠疫情更加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发展格局,全球经济面临深度衰退, 经济发展本土化和区域化倾向加剧,各国产业循环更加趋向于国内市场。我国经 济经过近70年工业化的积累,特别是40多年来的高速增长,形成了超大规模的 生产能力和消费市场,因而具有雄厚的经济基础能够将依靠外需带动的增长转变 为依靠内需拉动的增长,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实施的时机已经到来。构建经济双循环的客观条件蕴含于资本循环周转规律之中。第一,外循环的 客观条件是国际资本循环的需求。马克思深刻指出,资本的本质在于价值增殖, “货币资本的循环,是产业资本循环的最片面、从而最明显和最典型的表现形式; 产业资本的目的和动机价值增殖、赚钱和积累表现得最为醒目(为贵卖 而买)”670。至今国际资本的本质仍然是获得剩余价值,这是经济外循环始终 可以为我国所用的根本逻辑。第二,内循环的客观条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 求。我国全产业链的超大生产规模和巨量消费需求,以及广阔的国土面积和较大 的地域经济差异,使得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都有着很大 的回旋余地,为把内循环作为新发展格局的主体提供了深厚的物质基础。第三, 双循环统一的客观条件是我国产业链具有稳固的产业基础优势。我国拥有完善的 制造业体系和高端新兴产业,吸引了大量国际投资带动各种生产要素流入中国市 场,在更多依靠自主创新的前提下,要尽可能利用外循环解决高端制造业”卡脖 子''的问题。二、我国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堵点分析微观层面上资本循环在任何一个阶段的堵点都会影响到整个循环的连续性。 马克思指出:“资本的循环,只有不停顿地从一个阶段转入另一个阶段,才能正 常进行。如果资本在第一阶段GW停顿下来,货币资本就会凝结为贮藏货币; 如果资本在生产阶段停顿下来,一方面生产资料就会搁置不起作用,另一方面劳 动力就会处于失业状态;如果资本在最后阶段W,一G,停顿下来,卖不出去而堆积 起来的商品就会把流通的流阻塞。”663我国的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之后, 市场消费需求结构明显升级。由于供给体系的调整具有滞后性,供求结构脱节现 象在高技术和高端商品领域凸显,并因国际经济周期变化和疫情的影响而加剧, 接连形成了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流转堵点,部分企业的生产经营由此 陷入困境,产业循环在一些经济领域受阻。依据资本循环周转模型,能够从微观 层面器寸此现象予以具体准确的分析。(一)要素市场存在堵点,货币资本职能转化难以符合资本有机构成比例购买阶段的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执行货币资本的职能,在市场上购买符合资本 有机构成的生产要素,即劳动力和生产资料(A和Pm),二者有机结合构成生产 资本的物质形态后,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进入生产阶段。如果所购买的劳动 力和生产资料的配比达不到资本有机构成的要求,货币资本则不能有效转化为生 产资本,导致企业资本闲置、开工不足或低配生产,降低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我国要素市场供给在两个方面都有结构性不足问题:一方面,市场上人力资源的 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反映了我国当前人力资源的构成状况, 成年劳动人口的数量接近9亿,在总人口中占比达六成以上,其中拥有大学文化 程度的人口数量在两亿人以上7。目前我国劳动人口数量仍居全球第一,人力 资本和人才资源基础雄厚,但在实际用工市场上高端科技开发人才和熟练技术工 人不足,大学生就业面临困难。另一方面,生产资料供给存在结构性缺口。我国 物产丰富但资源利用率不高,部分资源高度依赖进口,资源短缺制约着相关产业 的发展。高技术要素产品短缺现象长期存在,是导致产业升级缓慢和高端商品生 产不足的直接原因。(二)供给侧存在堵点,生产资本职能转化质量和效率不高进入生产阶段的劳动力在企业内部与生产资料相结合进行生产,生产资本随 之转化为商品资本。目前在生产端存在的供给堵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 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的供给问题造成企业难以招聘到适合的员工,致使生产中科 技研发受阻或生产加工水准降低,高端产品制造受限,出现产能过剩与产能短缺 并存问题,难以适应消费升级时代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生产资料市场供给的 堵点和原材料利用率不高,引起生产阶段出现产能闲置、成本和能耗较高等问题。 例如,我国铜资源需求量很大,但国内铜矿资源短缺,近年来铜矿资源进口不足 使相关企业生产线闲置现象严重,类似的矿产资源供给不足现象在工业生产领域 普遍存在。众所周知,由于美国限制全球半导体产业向华为供货,导致麒麟系列 芯片无法生产,对华为高端手机硬件出货影响巨大。作为关键零部件的芯片短缺 困局对诸多依赖信息技术支撑的新兴产业负面影响很大,高科技产业瓶颈严重制 约着产业结构升级速度。(三)商品市场存在堵点,商品资本职能实现中结构性困难严重在销售阶段,以待售商品形式存在的资本执行着商品资本的职能,商品是为 市场而生产的,需要通过市场销售把商品资本重新转化为货币资本,收回投资和 利润最终完成资本循环。如果商品卖不出去,循环过程就会发生中断,市场流通 的情况限制着资本循环的速度。目前我国商品市场供给和需求错位问题突出。首 先,消费市场规模超量且潜力巨大,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 消费需求层次跨度很大,几乎涵盖所有高中低档商品,为各类企业的销售提供了 市场机会,但客观存在的收入差距会导致消费人群实际购买力失衡进而造成部分 商品销售困难。其次,我国电子商务发展迅速,销售渠道多元化发展且各种销售 创新模式不断涌现,为企业销售商品提供了便捷高效的市场平台,但平台经济垄 断、消费市场内卷的无序状况使部分生产企业获利较低、生存艰难,小微企业更 是不堪重负,恶性市场竞争威胁着产业的良性发展。最后,市场供需结构问题突 出,高端产品依赖进口,低端产品却过剩滞销,既无法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美好生活需求,又造成企业库存积压,投资收回受阻。资本循环三个阶段的堵点 所累积的问题集中体现在销售阶段,解决商品销售难问题成为打通流转瓶颈的切 入点。构建经济双循环的立足点是内循环。斯蒂格利茨研究发现:“现在看来也许 是令人吃惊的,但对本世纪的大部分时间而言,对外贸易水平相对于美国经济的 规模来说都是如此之小,以至于在大多数情况下,研究美国经济的学者们可以忽 略对外贸易。的确,为了简化分析,他们把美国经济看作是一个封闭经济,或者 是一个不进行贸易的经济8虽然到了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美国对外贸易 的重要性不断提高,但美国经济一直主要是由内生动力推动的经济循环系统。美 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演变说明,大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根本动力,外源动 力起辅助作用。当大国经济发展到超大体量并开始进入高质量增长阶段之后,技 术创新和消费拉动只能依靠本国,经济发展要立足于国内经济循环的关联畅通, 外循环只能处于从属地位,为内循环疏通堵点、弥补短板服务。三、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实践路径构建经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存在的堵点,从根本上说是我国经济体制机制改 革缓慢的问题,是要处理好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关系问题。打通堵点需要从资 本循环的前提条件入手改革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循环三个阶段中对资 本配置的引导作用。(一)立足内循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造有利于经济双循环的市场前提资本循环有两个前提条件,一个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要保持在空间上 并存,另一个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要保持在时间上继起。空间上并存要求 资本按照一定比例同时停留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种形式中,保持 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三种循环同时进行。这两个前提条 件既是个别资本循环的规律,也是一国产业循环的物质基础和内在要求。我国新 型举国体制的制度优势,为自觉利用资本循环规律提供了现实条件。首先,精准提高货币资本投入,优化生产要素市场配置。第一,逐步改变人 力市场资源供需不匹配的局面。加大高职教育改革和支持力度,吸引社会优质人 才进入制造业,并利用国有企业的技术体系优势完善一线工人的培育机制,为社 会输送高端技术人员,满足制造业高水平发展的人才需求;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和 高校科研评价体制改革力度,激发高端科技创新人才和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精 准增加基础教育投入,顺应教育教学规律,切实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国 民文明素养和科学素养,把人口资源转化为人才优势。第二,加大资源利用投资 力度和资源利用机制改革力度。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大力发展新能源 新材料技术和循环经济,缓解国内生产资料供给短缺问题,减少资源对外依存度。 第三,集举国科技资源尽快解决高技术“卡脖子”难题。不仅要提高国有企业科技 投入,还应以配套资金引导民营企业加大科研投入,注重提高中小企业的科技创 新竞争力。其次,控制生产资本总量,强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加速推进产业结构升级。 在生产阶段,根据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所带来的内需变化,尽快调整 和升级产业结构。第一,压缩落后产能对生产资本的占用和耗费,扩大高科技和 高端消费产品的生产规模。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激发央企、国企实现重 大技术突破,打通命脉产业的堵点和瓶颈。第二,完善金融服务和降低税费,改 善企业营商环境。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民营企业盈利能力和投资意愿,鼓励 民间中小资本创业创新,成为个性新型消费品生产的主力军。第三,发展大都市 圈产业集群,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大都市圈经济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可以提高 资本周转速度,有利于研发资金和创新人才的市场化集中,以在高端科技领域和 新产品开发中产生聚变效应。最后,建立现代公平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以扩大内需,改善消费发展落后于 生产发展的现状。长期以来,消费滞后的困局造成我国制造业总体产能过剩,主 要依靠外循环销售商品,外贸企业受制于人、盈利水平低,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变 化导致出口受阻,外贸企业就难以经营下去。扩大内需是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的 着力点和动力源,是实现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统一的根本途径,要推动提高劳动 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促进消费与生产的协调发展。第一,在个人收入分配 体制改革中坚持向工资收入倾斜。通过创造就业和加大社保投入,提高低收入人 群的工资收入和其它收入,并通过大幅度降低税费扩大中等收入人群占比,激励 城乡居民消费。第二,持续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扩大新基建覆盖范围以改善消 费结构;通过立法规范网络平台经济,鼓励针对消费模式多元化创新消费市场。 第三,长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幅提高农村居民收入,鼓励、引导和规范向农 业农村投资;培育地方特色主导产业,以绿色美丽乡村发展吸引城市人群,促进 消费下沉带动社会财富分配流动。第四,继续推进城市化进程,依托一线城市和 新一线城市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充分发挥大城市的商业集聚效应和便捷交通对居 民消费的引导和提升作用,并辐射周边地区实现消费升级。(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借力外循环打通内循环堵点疫情危机之下,在共赢的基础上启动世界经济复苏是众望所归。我国与全球 各个经济体在产业循环的三个阶段互补性都很强,优势在于超大经济规模和全产 业链制造能力,吸引着全球资源和商品融入,具有启动新发展格局的经济实力, 但也存在着原材料和高技术生产要素短缺的劣势。首先,稳定货币资本外循环,缓解生产要素供给短缺。积极推进与“一带一 路”沿线国家的多层次经济合作,稳定资源性商品输入。尽力保持与发达国家间 的经济互动,用稳定的市场环境和不断开放的诚意,争取外资投入以引进高技术 要素产品。持续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与合作,创造条件在资源优势国家 进行投资开发合作,缓解国内要素市场堵点。其次,巩固生产资本外循环,助力过剩产能有效转化。我国的中高端工业品 产能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所需,高端工业品产能是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所 需,与多数国家合作的市场前景广阔。要契合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所需,对标发达 国家经济复苏所需,本着共享共建共赢的理念,积极同各国开展生产合作与技术 合作,提高国内企业的周转速度,抓住供给侧改革的窗口期,尽快完成产业结构 升级。最后,依托自贸区和自贸港的关税互惠平台,提高商品资本实现速度。2019 年底暴发的疫情导致世界各国经济严重下滑、失业率增高,收入急剧下降的情况 普遍存在。然而,在此空前困难的背景下,我国依托自贸区和自贸港的关税互惠 平台,加快商品资本实现速度,无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进出口贸易 都在快速增长,这充分证明我国无论在消费端遢是在生产端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 引擎,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凸显。因此,我们有理由坚信,大 力推动经济双循环必将给世界各国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大国优势和制度优势是布局经济双循环战略的现实基础,资本循环周转理论 是研究经济双循环的科学方法。针对构建经济双循环过程中出现的堵点和瓶颈问 题,要抓住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周期性变化的机遇,自觉利用资本循环周转规 律,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的引导作用和国有企业的主导作用,调动全社会资源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升级。参考文献:1刘鹤.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 格局N.人民日报,2020-11-25 (06).2李震,昌忠泽,等.双循环相互促进:理论逻辑、战略重点与政策取向J. 上海经济研究,2021 (4)3大卫科茨利润率、资本循环与经济危机J.理论经济学,2013 (5)4刘立云,孔祥利.基于资本论视阈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理论阐释与 当代价值J,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21 (9)王晋斌,厉妍彤.“双循环”战略是中国新开放政治经济学的重大成果J.教 学与研究,2021 (4)6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国家统计局,全国超218亿人具有大学文化程度EB/OL,中国教育在线, (2021-05-11).8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