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
资源ID:72237234
资源大小:15.83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images/hot.gif)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含反思.docx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树和喜鹊教学设计含反思【教材分析】树和喜鹊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童话故事,向 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后来这里有了 许多树、许多鸟窝、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着。随着画 面的不断丰富,树和喜鹊由单个变成群体,由孤独变成快乐,故事生 动形象地告诉学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友才会快乐!全文共6 个自然段,每两个自然段讲述一个画面,结构相似,条理清晰,语言 简洁。【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习生字和词语,写好“快” 和“乐” 2个字。2 .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初步感知“招呼、邻居”等词 语的意思,积累“从前、几叽叽喳喳、安安静静”等词语。3 .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等方法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 知道有朋友就快乐。【教学重点】在读中巩固识字,写好“快、乐”两个生字。【教学难点】1 .通过前后对比读,知道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很快乐。2 .通过想象画面、体会心理。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妙,知道 有朋友就有快乐。【教学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准备】词卡,教学插图【教学过程】一、识字激趣,整体感知1 .屏出示:人-从-众学生说出这样的汉字。2 .出示课题并齐读课题。3 .复习词语出示:从前喜鹊孤单叽叽喳喳后来 邻居快乐安安静静开火车领读词语。教师评价。4 .整体感知读文,学生手指字,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5 .指名读,回顾1、2自然段。知道了树和喜鹊是孤单的。(板书: 孤单)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呢?让我们继续走进课文。二、读中感悟,变得“快乐”1 .读文,感受树和喜鹊越来越多。(出示:第三、四自然段)(1)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后来发生了什么?引导学生把树 的多读出来。“好多好多”像这样的词语,谁还能说几个,好()好()(2)出示图。一棵树挨着一棵树,树和喜鹊越来越多了,他们 都有了 “邻居”。什么是邻居呢?理解“邻居”和你的邻居打个招呼吧!(3) “招呼”是什么意思?偏旁部首识字法。(4)学生带着开心的心情读一读第3、4自然段。2 .读文,感受树和喜鹊的快乐。(1)师范读第5自然段。(2)理解“叽叽喳喳”,找出“叽叽喳喳”的反义词。3 .积累词语,情境体会扩充AABB的词语,形成积累。孤单一()平安一()快乐一()明白一()开心一()干净一()4 .想象:如果你是只喜鹊,早上起来叽叽喳喳地会说些什么?5 .创设情境:假如我们都是小喜鹊,请几位同学一起到讲台上来 给我们演一演。6 .再次读文感受:树很快乐,喜鹊也很快乐。(板书:快乐)带 着快乐的心情读一读第五、六段。7 .同桌交流。想一想: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会快乐呢?(对比读)指名读第1,2自然段。教师评价请你在心里不出声地读一读5, 6自然段,(学习默读的方法), 想一想:树和喜鹊后来为什么会快乐呢?同桌两人说一说,指名回答。8 .小结:前后对比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四、以文带文,拓展延伸1 .学生读主题阅读这儿真好,想一想:小熊开始孤零零的一 个人住在荒岛上,后来它为什么也变得快乐了?学生拿出阅读纸,右手食指指字,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个故事,找 出小熊变快乐的原因。学生说一说小熊为什么变快乐了?教师评价。学生谈感受。2.朗读儿歌一棵树,一个窝, 许多树,许多窝, 天一亮,一起飞, 天一黑,一起回,一只喜鹊孤单单。互做邻居真快乐。叽叽喳喳打招呼。安安静静回窝睡。五、指导书写,规范美观L观察“快,乐”两个字的结构,重点笔画“点”,如何呼应着书写。2 .师范写,学生举起右手食指书空。3 .强调坐姿和握姿,学生描写。4 .投屏展示,对比评价。5 .出示“星级”评价标准,同桌互评。六、课后尝试:1 .读一读这首小儿歌。2 .说一说你和朋友之间快乐的事情。【板书设计】树和喜鹊孤单邻居快乐【教学反思】树和喜鹊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的一篇童话故事。 这篇童话故事向我们展现了三个画面:一棵树和一只喜鹊孤单地生活; 后来这里有了许多树、许多喜鹊;喜鹊们、树们快乐地生活着。随着 画面的不断丰富,树和喜鹊由单个变成群体,由孤独变成快乐。全文 共6个自然段,通过读课文内容,学生感悟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有朋 友才会快乐的道理,这也是本节课的主要目标。通过读故事理解“孤 单”和“邻居”的含义。根据课程标准要求,第一学段在阅读中积累 词语。所以,最后我抓住“叽叽喳喳、安安静静”这些重叠词词语的 特点积累AABB式词语。以此文带出拓展阅读这儿真好,再次感 受有朋友就有快乐。在执教后,我对教学过程进行了反思:一、联系生活理解词语根据课程标准第一学段阅读教学要求:“结合上下文和生活 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图画阅读”。 在学习第二部分时,我抓住了关键词“邻居”,通过观察图片,感悟 “邻居”的意思,创设情境再次感受“邻居”的友好关系,学生借助 生活经验、结合汉字的偏旁来识记“招呼”。二、朗读突出方法想象画面,体会心情三、课程标准指出第一二学段要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 的乐趣。本课的画面感比较强,学生比较容易想象到画面,树和喜鹊 的心情由孤单到快乐也很贴近儿童的心理,所以在教学时,我抓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朗读,个体读,齐读,自读,教师范读,在多次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快乐”的情感。四、拓展阅读,课内伸向课外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 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要重视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教学中,我通 过前后对比读,让学生感受树和喜鹊变快乐是因为有了 “邻居”。接 着引入类文这儿真好,加深学生阅读技巧的感悟。也拓展了学生 的识字量。一年级孩子的天性活泼好动,课前我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但采 取的措施还不够。导致这节课课堂教学效果很不好。这也给自己上了 一课,设计课时要根据学情。学生的状态不在课堂,教师应该及时采 取措施。课堂在走过程,没有课堂生成。希望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 不断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