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讨实录.docx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研讨实录广州市第八十七中学 梁慧玲最近,笔者参与了广州市某两个区共同举办的学校信息技术课堂 教学研讨活动,此次活动围绕这节新课程课堂教学课绽开。教学 内容是网页背景的设置及图片的插入与修改。老师在导入新课时, 首先展现两个网页(一个图文并茂,颜色搭协作理,另一个只有 文字,颜色单调),让同学比较分析,激发要修改美化网页的动 机。接着引导同学进行新旧学问对比,将Frontpage和 Powerpoint的操作进行对比,让同学在原有学问的基础上构建 新学问。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没有设置类似制作班级主页的“大” 任务,而是把基本操作渗透到逐步布置的几个小任务中,让同学 在完成每个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学习学问点,老师进行个别辅导或 提示共性问题。课后老师们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 深化的探讨。首先有老师提出问题一:在这节课中,从整体上看,授课老师实 施了任务驱动教学,但教学的实质没有转变,没有充分体现出同 学的主体地位,所以没有完全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导致一部 分同学任务没有很好完成。有个别同学完全被动地接受学习任务, 不清晰怎样做和做什么。大家就针对“应当如何设计任务,充分调动同学的主观能动性” 这个问题进行了争论,大家畅所欲言,纷纷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大致归纳如下:(1)老师设计的任务内容要与同学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不能 脱离同学的实际经受,也不能仅仅拘泥于教材,更不能生硬地把 所教软件的某些功能“拼凑”成为任务,甚至将一些软件基本操 作也设计成任务,使得任务驱动形同虚设。一句话,老师要敏捷 运用教材,同时还要擅长联系同学实际,找准教学的切入点,让 课堂更加丰富多彩。(2)老师要有序地支配教学过程,首先应让同学明白设计任务 的目的,分析并适当提示任务操作的步骤或操作的技巧,或者操 作过程中消失问题的解决方法等。简而言之,整个教学过程条理 要清楚,依次为任务提出任务分析任务规划任务操 作任务评价任务完成。(3)老师设计的任务应能满意不同层次同学的需求。设计的任 务数量要合理,难度要适中。任务一般分为基本任务和综合任务。 要求全部同学都能完成的基本任务,老师要对任务完成状况进行 检查。综合任务内容不宜过深过广,应让同学依据力量自行选择 学习。在同学完成综合任务后,老师还要对同学作品从技术和应 用等多个方面进行检查、展现和点评,决不能仅从技能方面进行 简洁评价。另外有老师提到问题二:这节课上,授课老师一共设计了四个任 务,只对第一个任务操作进行演示,而对其他任务所反映出来的 问题,只通过巡察时进行个别订正,不面对全体评价。当同学把 第三个任务完成时,老师才对同学的作品进行任务完成后的全体 评价,并且在评价同学作品时,只对表现好的进行确定,相反, 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即那些做得一般的或者不好的,老师就简 洁粗略地进行评价。接着老师们就对“应当如何评价任务,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进行研讨,经过仔细细致的争论后,大家都认为:(1)老师在进行评价时,首先要引导正确的评价取向。学校生 已经具备了肯定的审美力量和辨别力量,老师的评价行为会直接 影响同学的评价力量的形成。老师的评价应当先看同学任务的完 成状况,即是否把握完成这个任务的学问或者基本技能;再看作 品的总体效果如何、体现表达的价值观、主题思想等方面,并引 导同学思索作品详细表现好在何处,不足在何处及如何进行改进 等。(2)老师在进行评价时,要引入敏捷多变的评价机制。在整个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体系中,作品评价的比重一般较大,这样的评 价老师简单操作。但也由于这个缘由,使得学困生往往得不到鼓 舞,同学的两极分化现象会趋于严峻。因此,老师可以综合采纳 过程性评价、开发性评价和作品评价,尤其注意采纳过程性评价, 千万不要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全部同学。(3)老师在进行评价时,对于同学作品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 例如文字大小不协调、颜色太刺眼、背景或图片喧宾夺主等方面 的设置问题,即使是全区研讨课,也不要为了掩饰同学的问题而 疏忽或省略,而要给同学分析出错的缘由以及解决的方法。另外, 对于同学作品中的不足之处,老师要“对症下药”,提出详细的 批判性看法,不能单纯以“不错”、“很好”这些空洞的语句代替 评价。(4)老师在进行评价时,要擅长从多方面发掘同学的闪光点, 并准时鼓舞同学。在同学完成一个任务后,老师准时赐予确定或 者评价,有助于保持同学的学习爱好。对于学困生,老师准时赐 予教导,争取让他们也有表现的机会。另外,除了老师评价之外, 还可以充分发挥同学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的作用。还有老师谈到这节课上消失的画面:课堂上,授课老师除了让同 学看投影,就是让同学自主上机完成任务,大多数同学根本没有 翻开过课本。提出的问题三是:“怎样用好教材,让同学养成使用教材的习惯 和力量?”大家经过争论,达成共识:(1)老师要擅长驾驭教材,由于教材以课标为基本依据,为老 师和同学的教学活动供应了直接的指导。老师尽量引导同学阅读 课本,理解教材中所介绍的信息技术学问和思想方法,并有意识 地培育他们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力量。(2)老师不能以教材为主宰,应依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 学问进行有意义的重构,只有源于教材而不过分依靠教材,我们 的课堂才有可能是“鲜活”的、“生动”的,我们的教学才会焕 发无限生气,才有可能为同学制造更宽阔的进展空间。接下来,有位参加研讨的老师谈到了这节课上的某些现象,其中 有一些现象需要引起重视的:授课老师在补充讲解任务操作时, 或者在他布置其他任务时,都没有用电子广播系统掌握同学机, 由于老师本人声音不大,也没有使用麦克风,以至于老师讲自己 的,同学没听见,在玩自己的。另外,在同学完成任务时,老师 在教室里转来转去,嘴里讲个不停,其实同学能够仔细听进去的 不多最终老师们进行集体反思:”由这些教学现象你想到了什么? ” 大家各抒己见,其中一位老师把大家的看法总结如下:(1)老师要不断加强教学基本功。上课要讲究肯定的上课艺术 或策略,语言尽量简练、清楚、规范,有亲和力,切不行过于随 便。老师引入新课富有新意,提出问题富有创意,自身布满激情 与活力,长期潜移默化影响同学,感染同学,同学不爱上信息技 术课也难以办到。(2)老师要合理支配好课堂授课的时间和同学动手上机操作时 间。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许多的问题只能在上机 操作中赐予解决。因此老师要尽量多留时间让同学实际动手,保 证充分的上机操作时间。浅显易懂的学问点可以粗略提及,对于 共性问题,老师重点强调和点拨即可。这节研讨课,使我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熟悉:老 师不仅要使同学把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技能,还要培育同学应用信 息技术的信息素养,因而老师除了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外,还要敏 捷采纳教学策略、教学手段和有效的教学评价方法,在课堂上充 分体现同学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同学的主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