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景阳冈》的教学设计.docx
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课文景阳冈的教学设计 课文景阳冈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借助预习,尝试用喜欢的方式概括文本主要内容。 2、聚焦“打虎”,继续学习基于快速浏览的“圈划批注”,感受武松“智勇双全”的特点。 3、凭借链接阅读,认识武松多面化的性格特征,初步了解水浒传塑造人物形象的特点,激发对古典名著水浒传的阅读兴趣。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过程预设 一、导入新课,分享预习之“成果” 1、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读准课题。 2、预习检测 古今异义的词语理解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概括文本主要内容。 交流对武松的印象。 二、聚焦打虎,探究武松之“智勇” 1、判断:最能体现武松智勇双全、武艺高强的是哪部分内容?(打虎) 2、快速浏览,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武松打虎的场面?(8至12) 3、圈画批注:哪些语句给了你这样的感受? 4、阅读成果分享交流 武松的“三闪”(能否换成“躲”)(避其锋芒;机智) 老虎的致命三招扑、掀、剪(凶猛无比;侧面烘托) “武松放了手,去树边找那条打折的哨棒,只怕大虫不死,用棒子又打了一回,眼看那大虫气儿都没了,才丢开哨棒。”(小心谨慎,思考周全,不留后患) 三、自主选择,表现武松之“智勇” 四、比照阅读,再感武松之“智勇” 1、呈现“李逵打虎” 话说这李逵是个孝子,他在梁山落草后,想接母亲去山上住。没想到半路上李逵去找水的功夫,母亲被老虎吃了。李逵怒不可遏,一口气杀了两只小老虎,又伤了母老虎,母老虎负痛逃走。李逵恰待要赶,只见就树边卷起一阵狂风,吹得败叶树木如雨一般打将下来。自古道:“云生从龙,风生从虎。”那一阵风起处,星月光辉之下,大吼了一声,忽地跳出一只吊睛白额虎来。那大虫望李逵势猛一扑。那李逵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那大虫不曾再掀再剪:一者护那疼痛,二者伤着他那气。那大虫退不彀(gòu)五七,只听得响一声,如倒半壁山,登时间死在下。 2、阅读比照:武松打虎和李逵打虎有哪些一样,又有哪些不一样? 3、成果交流。 五、链接阅读,了解名著之“高明” 1、阅读探究:为何要花那么多笔墨写“喝酒”?(其一,为后文作铺垫) 2、链接阅读:明末清初著名的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对武松及水浒传的评价 武松,天人也。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 水浒传写一百零八个人性格,真是一百零八样。若别一部书,任他写一千个人,也只是一样;便只写得两个人,也只是一样。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靮,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 3、生自由谈感受。 4、师小结:人的性格是很复杂的,而水浒传这部小说最了不起的就是写出了人之性格的复杂多样。同学们,课后你们自己去阅读水浒传的时候,可以看看林冲、李逵、鲁智深他们的性格又是怎样的多姿多彩、各不相同。第 4 页 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