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 帮助中心 好文档才是您的得力助手!
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管理文献>
  • 标准材料>
  • 技术资料>
  • 教育专区>
  • 应用文书>
  • 生活休闲>
  • 考试试题>
  • pptx模板>
  • 工商注册>
  • 期刊短文>
  • 图片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72281544       资源大小:31.63KB        全文页数:2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2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2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

    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三年级数学全册教学设计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学设计(精选6篇) 在教学工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三年级数学全册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学设计 篇1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继续教学三年级数学,通过两年半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个别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 二、教学内容: 除法年、月、日平移和旋转乘法观察物体千米和吨轴对称图形认识分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统计认识小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 数与代数: 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或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 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商中间、末尾有0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便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 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 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 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平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吨。知道1千米二1000米,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空间与图形: 能指出由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 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统计与概率: 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 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限结果是整数)。 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 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2数学思考方面。 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学习用数描述、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 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 在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 在简单的物体及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活动中,在研究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形状特征及平面图形的变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在研究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以及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 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 3解决问题方面。 能应用在本册教科书里学到的运算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能在理解面积含义及理解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主动解决一些有关的实际问题。 初步学会根据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到现实生活中收集和整理数据,能解决一些与平均数有关的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数据的重要性,增强统计观念。 增加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体验,能主动与同学共同进行学习活动,积极与同学交流自己在解决问题时的思考与所选用的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经常反思自己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能利用估计,判断解决问题结果的合理性。 4情感与态度方面。 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获得数学知识,初步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通过教科书里“你知道吗”栏目及其他渠道了解更多的有关数学的知识,体会数学是人类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逐渐形成的方法、理论,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体会数学与人类历史的发展息息相关。 在教师的具体指导和组织下,能够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学设计 篇2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例8的教学内容归一解决问题。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连乘、连除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更好的学习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二、教学对象分析 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情境图,画出数量关系,弄清数量间的关系,找到解题办法。因为之前的学习,学生已系统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和两、三位数乘一位数或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为本节内容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一方面可以巩固已学的知识,另一方面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能力。 2.经历用图形表征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能沟通图形与算式的联系,增强画图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3.通过对比辨析初步建立归一问题模型,增强比较归纳能力,感受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和模型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用图形表征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能沟通图形与算式的联系,增强画图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辨析,初步建立归一问题模型,增强比较、归纳能力,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模型的思想。 五、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答疑引导法;数形结合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一个面包4元,我要买8个面包,一共需要多少元? 2.先出示:我有56元钱能买几个水杯? 谁能算出来?为什么不能算出来? 预设:缺少一个条件。 再出示(一个水杯8元) (二)创设情境 1.出示超市图片,引入情境 A:从图上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3个盘子18元,要买8个盘子) B:你能把问题补充完整吗? (买8个这样的盘子需要多少钱?) C:抽学生把题目完整的说一遍。 2.课件出示题目:3个盘子18元,我要买8个这样的盘子,需要多少钱? 3.质疑:要买8个盘子,能直接算出来吗? (三)合作探究 学法指导: 1.独立尝试用画图等方式表示题目中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2.这道题能一步解决吗?如果不能,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写出算式。 3.完成后和小组成员交流你是怎么画图的,怎么列算式的。 预设1:画的实物碗的示意图。 预设2:画圆圈图。 预设3:画线段图。 1.展示圆圈图。 师:你们能看懂他画的是什么意思吗?他的这幅图有没有把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表达完整呢?那你对他的图有没有建议。 师:那你能说一说他的算式是什么意思吗? 2.展示线段图 师:为什么每一段都画的同样长?你能在题中找到对应的话吗? 教师相机提问:18÷3=6(元)求的是什么? 提问:为什么要先求出一个盘子的价格呢? 学生:问题要求8个盘子的价格,所以必须先求出一个盘子的价格。 3.教师相机将学生的意图总结成板书。优化解题思路。 师:结合图示,怎样能表示清楚题目所要求的问题呢? 生:(板书) 18÷3=6(元)一个碗的价钱?着重提问! 6×8=48(元)求多个碗的价钱。 师:我们把一个碗的价钱也叫作“单价”,8个碗叫数量,最后算出的是“总价”。 师:还有没有不同的列式方法? 预设:列综合算式来解答。 18÷3×8 =6×8 =48(元) 师:第一步先算的是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一个碗的价钱。这件事很重要! 师:分步计算和综合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共同总结:分步计算和综合算式虽然形式不一样,但是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4.(反归一)想一想: 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1)学生自主解答。 (2)交流展示。 预设1:先求出一个碗的价格,再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分步列式)。 18÷36(元) 30÷65(个) 预设2:先算出一个碗多少钱,再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列综合算式)。 30÷(18÷3) =30÷6 =5(个) 师:为什么18除以3要加小括号?(要先算一个碗多少钱,也就是先算18÷3,而18÷3在右边,所以要加小括号。) 对比一下这个问题与刚才的问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呢? 学情预设: 生1:相同点,第一步都是用除法求出每个碗的价钱。 生2:不同点,求总价要用乘法,求单位数量就要用除法 (四)拓展延伸 对比 1.课件展示对比两个问题的解法。 讨论提示:4人小组讨论。 A:仔细观察两题的解题方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哪些不同的地方?为什么会不同? B:这两个问题都用了两步来计算,你觉得哪一步最关键? 2.学生汇报。学生边说,边课件出示。(2-3人说清楚即可)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两种问题所用的解决方法的区别) 3.总结:这两个问题都用了两步来计算,你觉得哪一步最关键?(第一步,先算出1份是多少) 课件出示:这样的题关键是要先算出一份是多少。 预设:知道了3个碗是18元,但不知道一个碗的价格,都是要先算出一个碗的价格,才能计算后面的问题,这就是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问题。 预设:第一道题是在求“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也就是求8个6是多少?是求“总价”。而第二道题是在求“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也就是在求30里面有几个6?是求“数量”。但不管我们要解决 什么问题,都要先求出一个碗的价钱。 4.买6个碗需要多少钱? 生1:一个碗6元,6个碗36元。 生2:3个碗可以看成“一份”,6个碗就是有这样的2份!所以18+18=36元。 预设:着重点出“1”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一些。 (1)一个碗6元,买9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2)一个碗6元,买10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3)一个碗6元,买20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4)一个碗6元,买100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 预设:无论条件如何改变,只要我们知道了“一个碗多少钱”,我们就可以求出9个、10个、20个、100个甚至更多个碗需要多少钱?(知道了“1”,就能知道更“多”) (买到的碗越多,总价越多,但不变的是什么?单价、一个碗的价钱) (五)检测达标 1.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 小林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 (1)照这样的速度,7天可以读多少页? (2)照这样的速度,全书64页,几天可以读完? 2.分别抽4名学生上台投影汇报自己的做法。其它同学做裁判。 (1)和(2)哪个题最好算?为什么? (六)总结全课 1.通过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 这样的题关键是要先算出一份是多少,接着,如果让我们算几个几是多少就用乘法,如果让我们算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就用除法计算。 2.把一个、一条,一天看做一份,就是先求先求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是多少。像这些问题就是我们数学上常说的归一问题。(板书:归一问题)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学设计 篇3 教学课题: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教材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42-4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的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具体问题。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不同形状的卡片、尺子等测量工具。 教学方法: 教法:遵循“激-导-探-放”的原则创设教学情境,通过课件演示,交流感受、互动合作等方式教学。 学法:“玩中学”、“趣中练”,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贯穿全课,充分应用分组合作,共同探究的学习模式。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引入新课。 在动物王国里,有对有趣的好朋友。它们是小灰兔(显示)和小黄狗(显示)。它们俩都说自己跑得快,这不今天就来比赛来了。小灰兔围着这个花坛跑一圈(动画演示),小黄狗则围着这片宁静的湖面跑一圈(动画演示)。结果小黄狗跑得慢,可是它却不服气,说:“不公平,因为我跑得路远”。小灰兔却说:“不对,不对,我跑得路才远呢!因为长方形还比正方形长呢!”小黄狗说:“我跑的正方形还比长方形宽呢!” 它们吵了起来。 引导:看来,如果没人来帮帮忙,它们可会无休止地吵下去了。同学们,你们来猜一猜,到底谁跑得路多些? 引导:它们俩可不是光凭你们的.猜想就能说服的,我们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验证,让他们心服口服。你觉得他们俩赛跑的路线与我们所学的哪一个数学知识有关? 揭题:你想得真快!老师非常欣赏你对数学的敏感。今天我们就来研究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问题。(揭题出示) 教学意图: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情境,设置悬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使教材“活”起来。 二、合作学习,探索新知。 (一)长方形的周长。 1.提问:什么是周长?周长指的是哪里?举例说明。 你们有什么好办法能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周长? (生可能回答:用绳子绕一圈,量一量绳子的长度;先量出每一步的长度,看看走了多少步,一乘就知道了;量出长.宽各是多少,再计算。) 谈话:你们的办法可真多,接着问:是要量出所有的四条边的长吗?为什么只量长和宽就可以呢? 2.提问:老师采用了你们的办法,量出了长方形的长是 8米(显示),宽是4米(显示),请你们帮它来算一算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完成。 3.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计算。 4.引导:从同学们的脸上,我可以看出你们肯定有成果了,谁愿意来展示一下。 5.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要求说清这样做的道理。 教师利用课件形象直观的演示可能有这三种: (1)8+4+8+4=24(米)这是把长方形的四条边一条一条加起来。依次相加求周长。 (2)8×2=16(米),4×2=8(米),16+8=24(米)。根据长方形对边相等的道理,用2条长的和加2条宽的和 求周长。 (3)8+4=12(米)12×2=24(米)。根据一条长加一条宽的和就是长方形的一半,那么两个(长+宽)的和就是长方形的周长了。 有的学生还想出了第4种,第5种方法 6.比较这几种不同的算法。 接着,我让学生比较这几种算法,哪种方法最简单?通过比较,找出区别,暗示性的让学生注意策略的最优化。 7.举例应用知识:黑板4.1 课桌100.40 打印纸30.20等。 (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已经解决了,那正方形游泳池的周长该怎么算呢?我们来看,当长方形的长与宽相等时,就变成了正方形,(件演示长方形变为正方形)正是小黄狗跑的游泳池的图形。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6米,四条边都相等,那算出他的周长就很容易了。 学生汇报。说说道理,四边都相等,可以快速的求出6×4=24米,运用 边长×4来求正方形的周长。 (三)小节 通过开始的猜想,然后我们用多种方法验证,最后得出结论,原来,两人走得一样多。 三、知识应用、深入研究。 利用课件出示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 活动一、计算小兔子长方形奖状框的周长。巩固了学生对长方形周长计算的应用能力。 活动二、计算小兔子正方形手帕的周长。巩固了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活动三、求菜地篱笆的长。一块长方形菜地,一面靠墙,三面围篱笆,求篱笆的长。课件出示长方形菜地图。 活动四、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领奖台正面这样一个不过则的图形该怎样求它的周长呢?学生思考交流,让学生注意看,好好想,课件演示图形变化过程。当图形变成长方形的时候,学生们计算图形周长。 四、知识拓展、动手实践。 动手测量.计算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长和宽的长度,那正方形呢?这儿有几个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卡片,现在请你用量一量、算一算的方法先动手量出需要的数据,再计算出它的周长。 (生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卡片、铅笔、记录纸、尺子或三角板等进行操作) 五、总结回顾,评价反思。 谈话:今天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能把你今天的收获与大家一起分享吗? 六、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回家后请选择你喜欢的物体,比如数学课本,测量并计算出它的面的周长。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学设计 篇4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P19估算 学情分析: 学生已具备知识点是二年级已经会求两位数的近似数,已经学了几百几十加减加几百几十。. 教学目标: 1、体会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估算的意识及能力,并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合作、交往的意识,产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1、填空。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021人,约是()人。 (2)小明家到学生有492米,约是()米。 (3)一台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 (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小结:这种猜测大约数量的过程叫估计。 2、教材习题 提问:这里接近200的有几个数?其中最接近200的是哪个数?小结:估计时看实际情况,有时候是需要估到整百,有时候需要估到几百几十。 二、探究新知 1、阅读与理解。 提问:观察教材第15页图文,题中的问题是什么?解决这个需要利用哪些信息?组织学生读题,并思考。 (1)六个年级的学生共约多少人? (2)怎么才能使电影院里坐得下六个年级的学生? 2、分析与解答。 A、求准确数解答问题。 师:怎么解决六个年级的学生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的问题呢? 生:先求出六个年级的总数,然后将总人数与电影院的座位数进行比较,小于座位数时能坐得下。 师:六个年级的总人数是221+239,这是我们没有学过的运算,它等于多少呢? 师明确要向知道总人数是否小于座位数,除了计算出221+239的准确值外,还可以进行估算,然后比较大小。 B、估算解决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估算的方法,然后交流。 生1:221大于200,239也大于200,221+239一定大于400,但还是不确定是否大于441。 生2:这样的估算差距有点的,可以把221看成220,239看成230,221大于220,239大于230,220+230=450,221+239一定大于450,450比441,坐不下。 师:估算时,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这两种方法都是估算,但是第二种方法更加合理。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多观察,然后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C、阅读教材 D、教材投影板书,师生一起进行书写格式的训练。 准确数:221+239=460441估算:221+239441 221+239441 220 240 E、做一做 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196+226441 200 226 196+226441 200 230 小结:和例题比较,例题是尽管把数据难看小点,和还是大于441,所以座位不够。做一做是尽量把数据看大点做比较,结果和还是小于441,所以座位一定有多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6题。 先让学生估算出写在鱼身上的得数,再填一填将鱼分别写在相应的框里,然后在小组中交流。 2、完成“练习三”第8题。 要求学生观察题目,弄清楚题目要求,再按要求进行估算,把结果写在教材上,然后相互交流。、 3、完成“练习三”第13题。根据条件想一想能够提出哪些问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的统计知识进行整理,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体验统计的全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 2. 在学习统计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使学生能从统计的角度提出并解决问题,提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整理统计知识,进一步体验统计的全过程,掌握统计的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的统计意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 空统计表、统计图,实物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 知识梳理 师:说说本学期我们都学习哪些统计知识? 生:复式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 师:本学期我们学习统计表和统计图,与以前所学的有何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有什么优点? 学生小组交流整理。 师归纳(板书): 复式统计表:可以表示两个事物,便于比较。 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5。 二、 统计知识的应用、内化 1、统计表 师:下面我们就用所学的统计知识来解决身边的一些问题。 师: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你们都打算到哪里度过呢?就让我们来统计一下吧。出示: 海洋公园 市民广场 儿童乐园 男生(人) 女生(人) 合计(人) (动手操作完成表格) 师:你能根据表中的数据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 (教师摘录问题) 师:这些问题你会解决吗?(人) 学生解决问题。 2、统计图 师:请你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统计图。 (要求:独立完成,同桌交流,相互评价并回答问题) 海洋公园 市民广场 儿童乐园 (1)想去( )的人最多,( )的人最少。 (2)如果你是老师,你准备带全班同学去哪里?为什么?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综合应用 独立完成书本P127题15 反馈-交流-评论 三、总结升华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三年级数学全册教学设计 篇6 课题: 数学广角搭配问题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12页例1及练习中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简单搭配现象,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数学活动,提出不同的搭配方案。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符号化思想,以及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自主探究,掌握有序搭配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怎样搭配可以不重复、不遗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金色的秋天即将过去,一只蝴蝶在草原上忙碌,它要干什么呢? 原来它是受了智慧老人的差遣,要去给百变小樱送一封信。小樱会不会让我们看信的内容呢? 噢,是智慧老人邀请她到数学城堡去呀! 二、讨论合作,探究搭配方法 1、尝试猜想。 小樱带了2件上衣,3件下装,如果她每天都想有不同的搭配方法,她可以不重复地穿几天? 2、思考讨论。 (1)引导思考:用2件上衣和3条下装搭配,到底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你可以想一想、画一画、甚至算一算,用最简便的方法把各种穿法快速记录下来。 (2)独立思考,尝试表示。 (3)小组交流:把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参与指导小组活动。 3、展示汇报:现在哪组来汇报?你们是怎么想的?用什么方法记录的?请不同表示方法的学生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说明,其他学生评价。 预设学生的方法可能有:(1)数字表示;(2)文字表示;(3)符号或图形表示:(4)计算。 4、观察比较 (1)刚才我们展示了这么多表示办法,你觉得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小结:经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发现,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有两种思路:一种是先定衣服,再配下装,第一件衣服可以配3天下,第二件衣服又可以配3天下装,一共有6种搭配方法;另一种方法是先定下装,再配衣服,第一条下装可以配2件衣服,第二条下装也可以配2件衣服,同样地第三条下装又可以配2件衣服,一共也是6种搭配方法。可见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课件演示) (2)刚才同学们还想出了这么多记录的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看来有顺序地连一连、排一排能帮助我们不重复、不遗漏地把所有的搭配方法找出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像我们刚才说的穿衣服时不遗漏、不重复、有序就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数学问题搭配问题。 板书:搭配 5、拓展延伸 (1)如果小樱想在数学城堡里待一星期,她能不能做到每天都有不同的穿法?那该怎么办? (2)请你帮她增加一件上衣或者一条下装,想一想有几种不同的搭配方法,用你最喜欢的方法把它们记录下来,然后和同桌交流。 请不同方法的学生汇报,其他学生评价。 如果在前面学生没有想出用算式的方法,在这里教师可适当引导,使有能力的学生初步感知。 6、感知提升 如果带4件衣服,3条下装一共有几种搭配方法?如果5件衣服,4条下装呢?6件衣服,6条下装呢? 三、综合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1、密码门 带好行装,小樱来到了数学城堡,哎呀,数学城堡的门是密码门,她是头一次来,不知道密码,怎么办呢? 这时智慧老人告诉她,密码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是2、4、9中的一个,各位上是3、6、8中的一个,密码可能会是哪些两位数呢?你能帮助小樱把所有的情况都罗列出来吗? 学生独立尝试、汇报评价,教师板书。引导学生得出两种不同的有序思考的方法:先定十位上的数字,再配个位上的数字;先定个位上的数字,再配十位上的数字。 2、选定路线 小樱进了城堡的门,智慧老人要她到数学乐园去找聪聪和明明,她有几种不同的走法呢? 先指导学生看懂图,学生在书上画一画,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讨论交流。指名展示汇报。 3、拍照 小樱到了数学乐园,见到有几个小朋友争着要和聪聪、明明拍合影呢,他们每人都要和聪聪、明明单独拍照,小樱的魔杖能拍10次,够吗? 如果小樱也要和聪聪、明明各拍一张合影呢?第 28 页 共 28 页

    注意事项

    本文(三年级数学全册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33****8)主动上传,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淘文阁 - 版权申诉 - 用户使用规则 - 积分规则 - 联系我们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