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穿刺入路课件.ppt
常见关节穿刺入路的比较常见穿刺入路的区别1.膝关节2.肩关节膝关节 我科常用入路:1.膝眼穿刺法:膝眼穿刺法:患者仰卧屈膝,或坐位屈膝,下肢自然下垂,确定髌韧带内,外侧缘凹陷处。很容易进入关节腔,但容易损伤损伤关节软骨和半月板,刺激脂肪垫和滑膜。2.髌髌上上入入路路:患者仰卧屈膝,,以髌骨上缘的水平线与髌骨外缘(或内缘)的垂线的交点为进针点。髌上囊有分隔时药物不能很好的进入关节腔。膝关节西南医院常用入路 髌上改良入路:患者仰卧屈膝,约15-30度髌骨外上缘下方:髌上外侧入路外下约1cm处。我科个别医生也喜欢用这个点位疗效对比 膝关节病变多以软骨退化居多,病变位置多关节腔内,所以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一般都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而各个入路的选择可根据病人情况和医生个人习惯而定。改良髌上入路:1.易抽出积液,2.穿刺后病人站立位,药物由上向下充分侵润关节腔。肩关节常见入路我科常用入路:1.前方入路;2.外侧方入路;3.后方入路肩关节 前方入路 上肢轻度外展外旋,肘关节屈区位。自肱骨小结节与喙突连线的中点,或喙突顶端外下方12cm处垂直进针直至针尖进入关节腔内。针头向前刺入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前部,肩胛下肌,透过关节囊,进去关节腔。易定位,易入关节腔;在病人视线内,容易晕针。肩关节 外侧方入路 患者肩关节外展,使上肢与躯干成90度,在肩关节上由于三角肌外侧部分收缩,形成两个窝,前方的一个位于肩峰与肱骨大结节之间,相当于肩髃穴进针点,定点后,令患者上肢自然下垂.对于需要抽取积液的,不能很好达到效果常规平刺 针头向前刺入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三角肌下滑囊、冈上肌,穿过关节囊,进入关节腔。肩关节 后方入路 患者手臂内旋内收交叉过胸前搭至对侧肩部,可以使肩关节充分打开。针从肩峰后外侧角的下方(12cm)向喙突顶端方向刺入,进针23cm即进入关节腔.针头向前刺入皮肤、皮下组织、三角肌后部,冈下肌,关节囊,进去关节腔。针头前方布有肩胛上神经、动脉。易损伤肩胛上神经、旋肩胛动脉、腋神经及旋肱后动脉西南医院 入路1 1.改良Nevaiser入路 盂肱关节正上方,锁骨尖峰端与肩胛岗上方的夹角,内侧0.5cm,针尖垂直进去。5ml空针,7号针头穿刺。针头向下刺入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肩峰下滑囊,冈上肌,透过关节囊,进入关节腔。盂肱关节最上方距离改良Nevaiser入路的最短距离超声引导下证实改良Nevaiser入路超声引导下证实改良Nevaiser入路2014.7.23.wmv 改良Nevaiser入路 一般针头是不能透过关节囊进去关节腔的,西南医院关节穿刺室常用的改良Nevaiser入路,药物只能进去肩峰下滑囊,而不能进去关节腔。西南医院 关节入路2肩肩峰峰下下滑滑液液囊囊入入路路:(肩肩外外侧侧入入路)路)肩峰下滑液囊就是冈上肌肌腱与肩峰之间的滑液囊,具有帮助腱板滑行的功能,肩峰下滑液囊的大小因人而异,当上肢下垂时约形成1cm的空隙。先触知肩峰外缘与肩峰角并确定与冈上肌肌腱之间的空隙,针以30度仰角从稍后方在肩峰的下面刺入,进针23cm即进入肩峰下滑液囊。改良Nevaiser入路,肩峰下滑液囊入路 一起使用。药物量比为2:1 即:2/3注入改良Nevaiser入路 1/3注入肩峰下滑液囊入路。两种入路同时使用,药物可以充分侵润肩峰下滑囊。个人意见 肩关节病变 腔内/外病变均在,腔外病变居多(肩袖,滑囊,腱鞘等),我科可根据患者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入路,甚至不进去关节腔内。西南医院入路固定,药物只能达到位置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