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项目一览表和工程量计算规则.doc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项目一览表和工程量计算规则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项目一览表和工程量计算规则(征求意见稿)广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2017年1月目 录1、检测项目一览表11。1.房屋建筑工程检测项目一览表11。2。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项目一览表52、检测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102.1房屋建筑工程检测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102。1.1地基与基础(含基坑)102.1。2主体结构212.1。3建筑装饰装修252.1.4屋面282。1。5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292。1。6通风与空调342.1。7建筑电气352。1。8智能建筑362。1。9建筑节能402.1。10通用建筑材料442。2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572.2。1市政道路及设施572。2.2市政排水及设施872。2。3市政桥梁1051、检测项目一览表1。1房屋建筑工程检测项目一览表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检测项目地基与基础一般项目原材料进场检验(钢筋、水泥、锚夹具及组合件)材料配合比检验地基地基(平板)载荷试验复合地基载荷试验增强体载荷试验增强体完整性检验基础基桩(竖向抗压、抗拔、水平)载荷试验基桩完整性检验锚杆抗拔承载力混凝土抗压检验钢结构焊缝检验基坑(边坡)支护围护墙(桩)完整性检验锚杆抗拔承载力土钉抗拔承载力混凝土抗压强度土钉墙厚度检测水泥搅拌桩单轴抗压强度基坑监测主体结构一般项目原材料进场检验(钢筋、钢材、铝材、木材、焊条、连接件、锚夹具、水泥、砂、石、防火涂料、防腐涂料、砌体材料等)建筑物变形观测土方回填土密实度地下防水混凝土抗渗强度检验防水材料进场检验混凝土结构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标准养护/同条件养护)钢筋保护层厚度楼(墙)板厚度构件截面尺寸梁高度柱垂直度层高拉结筋锚固力预应力张拉力砌体结构砌筑砂浆配合比砌筑砂浆试块抗压强度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检测项目主体结构钢结构焊缝检测防腐涂层检测防火涂层检测结构变形检测钢管型钢混凝土结构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焊缝铝合金结构焊缝防腐涂层结构变形木结构防腐涂层结构变形建筑装饰装修一般项目原材料进场检验(水泥、砂、石、地面板材、抹灰材料、防水材料、钢材、铝材、木材、墙体材料、墙面石材、界面剂、密封胶、硅酮结构胶、涂料等)砂浆配合比饰面砖粘结力抹灰层粘结力建筑门窗气密性抗风压水密性建筑幕墙气密性抗风压水密性平面内变形后置埋件抗拔强度室内环境屋面一般项目原材料进场检验(保温材料、防水材料、水泥、砂、石、面层铺装材料等)找平层、找坡层、保护层混凝土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建筑给水排水及供暖给排水系统原材料进场检验(管材、阀门等)给水系统水压力住宅建筑水质检验通风与空调风机盘管机组绝热材料风口风量通风与空调系统总风量空调机组水流量空调系统冷热风冷却水总流量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检测项目室内温度建筑电气电线电缆照明节电率灯具公共区照明室内照度照明功率密度功率因素低压配电电源质量线路绝缘电阻防雷装置接地电阻智能建筑一般项目原材料进场检验(对绞电缆、光缆)对绞电缆链路或信道、光纤链路或信道计算机网络连通性传输时延、丢包率容错功能网络管理功能暖通空调监控系统空调、新风机组监测参数传感器功能公共照明监控系统功能检测给排水监控系统功能检测电梯和自动扶梯监测系统功能检测建筑设备监控系统中央管理工作站或操作分站功能检测机房工程供配电系统电能质量防雷与接地接地电阻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信息存储、回放和检索功能,图像质量的稳定性和显示延迟出入口控制系统功能检测停车库(场)管理系统功能检测有线电视系统功能检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检测项目建筑节能一般项目原材料进场检验保温材料性能增强网或网格布性能抗裂砂浆性能界面剂或界面砂浆强度反射隔热涂料幕墙(窗)玻璃等围护设施外墙节能构造取芯墙体传热系数后置锚固件螺栓拉拔板材与基层粘结强度可见光透射比、遮阳系数、传热系数、露点地源热泵系统统制冷能效比等1。2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检测项目一览表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检测项目市政道路一般项目原材料进场检验砂、石、土工合成材料塑料排水板石灰、粉煤灰水泥钢筋路基土工试验路基路床压实度路肩压实度砂垫层压实度反压护道压实度弯沉值复合地基承载力粉喷桩桩身强度无机结合料基层原材料进场检验(生石灰、消石灰、粉煤灰、钢渣、水泥、稳定土用集料)无机稳定材料配合比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击实级配砂砾及级配砾石击实无机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试件无侧限抗压强度无机稳定材料基层、底基层稳定材料剂量测定基层、底基层压实度基层、底基层弯沉值路面芯样厚度及整体性检测平整度沥青混合料基层原材料检验(道路石油沥青、乳化沥青、粗集料、细集料、矿粉)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沥青混合料抽检沥青混合料基层基层、底基层压实度芯样厚度基层、底基层弯沉值平整度沥青混合料面层原材料进场检验(同沥青混合料基层)面层厚度、面层压实度弯沉值验收平整度抗滑性能路面渗水系数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检测项目市政道路水泥混凝土面层原材料进场检验(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外加剂、钢筋、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抗折强度(标准养护/非标准养护)抗压强度面层厚度面层构造深度面层平整度铺砌式面层预制混凝土砌块强度石材物理性能砂浆配合比砂浆抗压强度广场、停车场、人行道铺筑预制混凝土砌块强度石材物理性能砂浆配合比砂浆抗压强度面层平整度沥青混合料面层厚度沥青原材料检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人行地道铺筑原材料进场检验(水泥、粗集料、细集料、防水材料、钢筋、外加剂)土样试验地基承载力填方地基压实度混凝土配合比砂浆配合比钢筋焊接件抗拉混凝土抗折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人行地道铺筑混凝土实体抗压强度结构厚度砂浆抗压强度挡土墙原材料进场检验(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外加剂、钢筋、砌块、石材)地基承载力土样试验填方地基压实度混凝土配合比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检测项目市政道路挡土墙混凝土抗折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砂浆配合比砂浆抗压强度结构厚度钢筋焊接件抗拉附属物建筑原材料进场检验(水泥、粗集料、细集料、外加剂、钢筋、砌块、路缘石、护栏柱、隔离墩、声屏障材料、电力管材)砂浆配合比砂浆试块抗压强度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实体抗压强度土样试验回填土压实度地基承载力倒虹管闭水试验接地电阻市政排水土石方与地基处理地基承载力简易土工试验石灰粉煤灰垫层压实度胸腔部分压实度管顶以上至路槽底压实度开槽管道主体结构管道基础混凝土抗压强度砂石基础击实试验混凝土排水管水泥砂浆配合比砂浆抗压强度裂缝宽度防腐层厚度市政排水钢管内防腐层外防腐层涂料性能干膜厚度电火花试验漏点数厚度电火花检漏粘结力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检测项目市政排水无压管道闭水试验闭气试验CCTV影像压力管道注水检验CCTV影像现浇钢筋混凝土管渠(廊)原材料进场检验(水泥、砂、岩石、砌块、砖)砂浆配合比砂浆试块抗压强度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市政排水不开槽管道主体结构工作井原材料进场检验(钢筋、水泥、砂、石)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混凝土抗渗强度钢筋焊接抗拉强度顶管管道:钢管内水泥砂浆防腐层水泥水泥砂浆配合比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裂缝宽度防腐层厚度顶管管道:钢管内液体环氧涂料防腐层涂料性能干膜厚度电火花试验漏点数顶管管道:钢管外防腐层厚度电火花检漏粘结力盾构管片:(现场)混凝土预制管件(含现场预制)混凝土抗压强度三环水平拼接检验抗弯强度抗拔性能抗渗试验管片螺栓管片螺母防腐层厚度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检测项目市政排水不开槽管道主体结构盾构管片:钢管片水平拼接检验焊缝涂层厚度浅埋暗挖管道初期衬砌钢筋混凝土抗压强度混凝土抗渗强度钢筋焊接件抗拉结构附属物井室原材料进场检验(水泥、钢筋、砂、石、砖、石材、排水管、井盖、井座)砂浆配合比砂浆试块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雨水口、支管、连管原材料进场检验(水泥、砂、砖、井箅)砂浆配合比砂浆试块抗压强度井框支墩原材料进场检验(水泥、砂、砖)砂浆配合比砂浆试块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市政桥梁地基基础见房屋建筑表A1地基基础 主体结构见房屋建筑表A3主体结构结构检测结构几何参数结构线型与变形构件裂缝构件缺损构件耐久性状态混凝土构件实体抗压强度支座与伸缩装置状态结构自振频率荷载试验栏杆水平力桥梁单梁荷载试验桥梁静载试验桥梁动载试验2。 检测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2。1房屋建筑工程检测项目工程量计算规则2。1.1 地基与基础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 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工作内容复合地基承载力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1。加载方式2。最大试验荷载点对复合地基每单位工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3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有1点,3000m2以上工程,每300m2至少应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1仪器设备配重进退场2.设备配重吊装3.检测4.出具报告试坑开挖个依据具体数量确定设备配重吊装吨依据设计图纸确定配重设备总吨位设备配重运输吨·公里依据设计图纸确定配重设备总吨位地基和复合地基承载力单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1.加载方式2.最大试验荷载吨检测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处。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根。1。 仪器设备配重进退场 2。设备配重吊装3检测4.出具报告多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试坑开挖个依据具体数量确定桩头处理个依据具体数量确定设备配重吊装吨依据设计图纸确定配重设备总吨位设备配重运输吨·公里依据设计图纸确定配重设备总吨位 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 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工作内容竖向抗压承载力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1。加载方式2。最大试验荷载吨抽检数量以根计量。检验桩数不应少于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1。 仪器设备配重进退场2.设备配重吊装3检测4.出具报告自平衡法深层平板载荷试验1。加载方式2.最大试验荷载吨抽检数量以根计量。检测数量不应少于在同一条件下不应少于同一条件下桩基分项工程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当总桩数小于50根时,检测数量不应少于2根。高应变最大试验荷载吨抽检数量以根计量。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5,且不得少于5根。试坑开挖个依据具体数量确定桩头处理个依据具体数量确定设备配重吊装吨依据设计图纸确定配重设备总吨位设备配重运输吨·公里依据设计图纸确定配重设备总吨位 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 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工作内容竖向抗拔承载力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1。加载方式2。最大试验荷载吨抽检数量以根计量.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1.仪器设备进退场 2。检测3。出具报告试坑开挖个依据具体数量确定桩头处理个依据具体数量确定设备配重运输吨·公里依据设计图纸确定配重设备总吨位水平承载力单桩水平静载试验1.加载方式2。最大试验荷载吨抽检数量以根计量。检测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1. 仪器设备进退场2。检测3.出具报告试坑开挖个依据具体数量确定桩头处理个依据具体数量确定设备配重运输吨·公里依据设计图纸确定配重设备总吨位 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 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工作内容桩身完整性 低应变根以根计量。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基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工程,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应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应少于10根;对混凝土预制桩及地下水位以上且终孔后经过核验的灌注桩,检验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10根。每个柱子承台下不得少于1根。1.仪器进退场2.检测3.出具报告桩(墙)身完整性声波透射法桩径剖面抽检数量以根计量.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0%。1。仪器进退场2.检测3。出具报告桩(墙)身完整性钻芯法1.桩长2。桩径3.混凝土强度米抽检数量以根计量。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0%。1。 仪器设备进退场2检测3。出具报告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 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工作内容土(岩)地基承载力浅层平板载荷试验浅层地基地基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吨单位工程检测数量为每500m2不应少于1点,且总点数不应少于3点;复杂场地或重要建筑地基应增加检测数量1.仪器设备进退场2。设备配重吊装3。检测4。出具报告深层平板载荷试验深层地基土和大直径桩桩端土承载力和变形参数吨试坑开挖个依据具体数量确定设备配重吊装吨依据设计图纸确定配重设备总吨位设备配重运输吨·公里依据设计图纸确定配重设备总吨位静力触探试验地基承载力;变形参数;评价地基处理效果。单位工程检测数量不应少于10点,检测同一土层的试验有效数据不应少于6个。1. 仪器设备进退场2检测3。出具报告注:1.复合地基包括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 2.地基和复合地基包括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3.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加载方式分为慢速维持荷载法和快速维持荷载法。为设计提供依据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应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施工后的工程桩验收检测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当有成熟的地区经验时,也可采用快速维持荷载法。4。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宜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需要时,也可采用多循环加、卸载方法。5。单桩水平静载试验加载方法宜根据工程桩实际受力特性选用单项多循环加载法或慢速维持荷载法,也可按设计要求采用其他加载方法,需要测量桩身应力或应变的试桩宜采用维持荷载法。6.钻芯法检测桩径小于1.2m的桩钻1孔,桩径为1.2m1.6m的桩钻2孔,桩径大于1。6m的桩钻3孔。7.声测管埋设数量应符合:桩径800mm,2根管,800mm桩径2000mm,不少于3根管,桩径2000mm,不少于4根管;2根管有1个剖面,3根管有3个剖面,4根管有6个剖面;不包括埋管费用。8。各类原材料检验、配合比试验、半成品和成品质量检验详见2.1。10通用建筑材料。基坑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 工程量计算规则工作内容锚杆(索)抗拔承载力锚杆极限抗拔承载力吨抽检数量不应少于锚杆总数的5,且同一土层中的锚杆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根。1。 仪器设备进退场2检测3。出具报告土钉抗拔承载力最大试验荷载吨土钉的检测数量不宜少于土钉总数的1%,且同一土层中的土钉检测数量不应少于3根。1. 仪器设备进退场2检测3。出具报告钻芯法检测桩(墙)身完整性1。桩长2。桩径3。混凝土强度米抽检数量以根计量。抽检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10%。1. 仪器设备进退场2检测3。出具报告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监测点布设普通钢筋监测标志或监测专用标志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3个。1。钻孔2。准备监测点材料3。埋设监测标志围护墙(边坡)顶部水平位移监测采用极坐标法、交会法等监测点次监测频率见附表1 1. 测量水平位移2. 出具报告 围护墙(边坡)顶部竖向位移监测点布设普通钢筋监测标志或监测专用标志点水平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宜少于3个.1。钻孔2.准备监测点材料3.埋设监测标志围护墙(边坡)顶部竖向位移监测水准测量点次监测频率见附表11. 测量竖向位移2. 出具报告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 工程量计算规则工作内容深层水平位移监测点布设围护墙、支护桩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管直接绑扎在钢筋笼上,和围护墙施工同步进行,埋设于围护墙混凝土中。)点米水平间距宜为20m5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1个。1. 准备测斜管材料2. 邦扎测斜管在钢筋笼上土体深层水平位移(采用钻机在周边地面钻孔,成孔后测斜管埋设土体中。)1、 钻孔2、 准备测斜管材料3、 埋设测斜管深层水平位移监测采用测斜仪观测点次监测频率见附表11. 测量深层水平位移2. 出具报告立柱竖向位移监测点布设普通钢筋监测标志或监测专用标志点监测点不应少于立柱总根数的5,逆作法施工的基坑不应少于10%,并均不应少于3根。1。钻孔2。准备监测点材料3.埋设监测标志立柱竖向位移监测水准测量点次监测频率见附表1 1. 测量竖向位移2. 出具报告 围护墙内力监测点布设应力计标志个监测点数量和横向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竖直方向监测点应布置在弯矩极值处,竖向间距宜为24m。1。准备应力计材料2。截断主筋3.焊接应力计(需施工方的焊工配合)围护墙内力监测采用配套应力计读数仪点次监测频率见附表11. 测量内力2. 出具报告支撑内力监测点布设内力传感器标志个每层支撑的内力监测点不应少于3个1.准备应力计材料2.截断主筋3.焊接应力计(需施工方的焊工配合)或安装表面应力计支撑内力监测采用配套传感器读数仪点次监测频率见附表11. 测量内力2. 出具报告立柱内力监测点布设应力计标志个立柱的内力监测点宜布置在受力较大的立柱上,位置宜设在坑底以上各层立柱下部的1/3部位。1.准备应力计材料2.截断主筋3.焊接应力计(需施工方的焊工配合)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 工程量计算规则工作内容立柱内力监测采用配套应力计读数仪点次监测频率见附表11. 测量内力2. 出具报告锚杆内力监测点布设锚杆应力计安装后放置锚具并张拉锁定个每层锚杆的内力监测点数量应为该层锚杆总数的1%3%,并不应少于3根。各层监测点位置在竖向上宜保持一致.1. 准备应力计材料2. 锚杆应力计安装(不包括预应力张拉锁定)锚杆内力监测采用配套应力计读数仪点次监测频率见附表11. 测量内力2. 出具报告土钉内力监测点布设应力计标志个监测点数量和间距视具体情况而定,各层监测点位置在竖向上宜保持一致。1. 应力计准备2. 截断土钉杆体3.焊接应力计(需施工方的焊工配合)土钉内力监测采用配套应力计读数仪点次监测频率见附表11. 测量内力2. 出具报告坑底隆起(回弹)监测点布设设置回弹监测标点同一剖面上监测点横向间距宜为1030m,数量不应少于3个。剖面数量不应少于2个。1。钻机成孔2。埋设回弹监测标坑底隆起(回弹)监测水准测量或电磁探头法点次监测频率见附表11. 测量隆起(回弹)2. 出具报告围护墙侧向土压力监测点布设土压力计标志个平面布置上基坑每边不宜少于2个监测点。竖向布置上监测点间距宜为2m5m,下部宜加密。1。钻机成孔2.埋设土压力计围护墙侧向土压力监测采用配套压力读数仪点次监测频率见附表11. 测量土压力2. 出具报告孔隙水压力监测点布设水压力计标志个竖向间距宜为25m,数量不宜少于3个。1。钻机成孔2。埋设水压力计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 工程量计算规则工作内容孔隙水压力监测采用配套压力读数仪点次监测频率见附表11. 测量水压力2. 出具报告地下水位监测点布设水位监测孔标志米水平间距宜为2050m1。钻机成孔2.埋设水位监测管地下水位监测采用水位计测量点次监测频率见附表11. 测量地下水位2. 出具报告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点布设分层沉降标或深层沉降标个各层土的界面上1。钻机成孔2.埋设分层沉降标或深层沉降标土体分层竖向位移监测水准测量/分层沉降仪测量点次监测频率见附表11. 测量沉降标的位移2. 出具报告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监测点布设普通钢筋监测标志或监测专用标志点每个监测剖面不宜少于5个点1.钻孔2.埋设监测标志周边地表竖向位移监测水准测量点次监测频率见附表11. 测量竖向位移2. 出具报告周边建筑竖向位移监测点布设普通钢筋监测标志或监测专用标志点建筑四角、沿外墙每10m15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且每侧不少于3个监测点等1。钻孔2.埋设监测标志周边建筑竖向位移监测水准测量点次监测频率见附表1 1. 测量竖向位移2. 出具报告周边建筑倾斜监测点布设刻画线标志点 宜布置在建筑角点、变形缝两侧的承重柱或墙上。应沿主体顶部、底部上下对应布设,上、下监测点应布置在同一竖直线上。刻画标线周边建筑倾斜监测全站仪或经纬仪投点法大角次监测频率见附表11测量建筑倾斜2。 出具报告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 工程量计算规则工作内容周边建筑水平位移监测点布设普通钢筋监测标志或监测专用标志点应布置在建筑外墙墙角、外墙中间部位的墙上或柱上、裂缝两侧以及其它有代表性的部位、一侧墙体不宜少于3点1.钻孔2.埋设监测标志周边建筑水平位移监测采用极坐标法、交会法等监测点次监测频率见附表11. 测量水平位移2. 出具报告周边建筑裂缝监测裂缝测宽仪测量裂缝宽度m2选择有代表性的裂缝进行布置监测点,当原有裂缝增大或出现新的裂缝时,应及时增设监测点。1. 外观状态描述(裂缝位置、宽度等信息)2. 出具报告周边地表裂缝监测裂缝测宽仪测量裂缝宽度m2选择有代表性的裂缝进行布置监测点,当原有裂缝增大或出现新的裂缝时,应及时增设监测点。1. 外观状态描述(裂缝位置、宽度等信息)2. 出具报告周边管线变形监测点布设普通钢筋观测标志(间接监测点)点 监测点平面间距宜为1525m1。钻孔2.埋设监测标志周边管线变形监测水平位移采用极坐标法,竖向位移采用水准测量法点次监测频率见附表11. 测量管线变形2. 出具报告基准点布设深埋式点不少于3点1。钻机成孔2.埋设钢管3.浇注混凝土混凝土标石点不少于3点1.挖基坑2.浇注钢筋混凝土墙水准标志点不少于3点1.在稳定的旧建筑墙体上钻孔2。埋设水准标志工作基点布设混凝土标石点按实际需要布设1。挖基坑2。浇注钢筋混凝土。普通钢筋标志1. 钻孔2. 埋设普通钢筋标志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 工程量计算规则工作内容监测网观测基准点及工作基点联测次半年复测一次水准测量或导线测量注: 1、监测的频率应根据附表1并结合设计要求及前期的监测结果进行动态调整.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基坑监测频率表 3、各类原材料检验、配合比试验、半成品和成品质量检验详见2。1。10通用建筑材料。附表1基坑类别施工进程基坑设计深度(m)5510101515一级开挖深度(m)51次/1d1次/2d1次/2d1次/2d510-1次/1d1次/1d1次/1d10-2次/1d2次/1d底板浇筑后时间(d)71次/1d1次/1d2次/1d2次/1d7141次/3d1次/2d1次/1d1次/1d14281次/5d1次/3d1次/2d1次/1d281次/7d1次/5d1次/3d1次/3d二级开挖深度(m)51次/2d1次/2d-5101次/1d底板浇筑后时间(d)71次/2d1次/2d-7141次/3d1次/3d14281次/7d1次/5d-281次/10d1次/10d-2.1。2 主体结构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 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工作内容混凝土柱、梁构件截面尺寸尺量点柱、梁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1%,且不应少于3个构件1. 现场检测2. 出具报告混凝土柱垂直度量测构件柱应抽取构件数量的1,且不应少于3个构件1.现场检测2.出具报告混凝土墙、板厚度钻孔、尺量点墙、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取1,且不应少于3间1。现场检测2。出具报告混凝土梁高度尺量点梁应抽取构件数量的1%,且不应少于3个构件1。现场检测2.出具报告混凝土结构层高量测点层高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且不应少于3间1。现场检测2。出具报告混凝土构件钢筋保护层非破损或局部破损构件1对悬挑构件之外的梁板类构件,应各抽取构件数量的2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检验.2 对悬挑梁,应抽取构件数量的5且不少于10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梁数量少于10个时,应全数检验.3 对悬挑板,应抽取构件数量的10且不少于20个构件进行检验;当悬挑板数量少于20个时,应全数检验。1。现场检测2。出具报告混凝土强度(回弹法、取芯法、回弹-取芯法)非破损或局部破损回弹法为测区;取芯法为构件同一等级混凝土强度抽检数量总数量最小抽样数量20以下全数20150 20 151280 26 281500 40 5011200 64 12013200 100 钻芯法 3个1.现场检测2。出具报告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 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工作内容墙体拉结筋锚固力拉拔试验根总数量最小抽样数量90以下 5 91150 8 151280 13 281500 20 5011200 32 12013200 501.现场检测2。出具报告外墙饰面砖粘结力拉拔试验组每1000同类墙体饰面砖为一个检验批,不足1000应按1000计,每批应取一组3个试样,每相邻的三个楼层至少取一组试样.1.现场检测2.出具报告抹灰层拉伸粘结强度拉拔试验组相同砂浆品种、强度等级、施工工艺的外墙、顶棚抹灰工程每5000应为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应取一组试件进行检测,不足5000的也应取一组,一组为7个点。1.现场检测2.出具报告主体结构沉降观测水准测量点·次1建筑施工阶段的观测应符合下列规定:1)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荷情况而定。民用高层建筑可每加高15层观测一次.2建筑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率大小而定.除有特殊要求外,可在第一年观测34次,第二年观测23次,第三年后每年观测1次,直至稳定为止;1。现场检测2。出具报告沉降观测基准点布设点每个项目不少于3点1。钻孔2.材料3.埋设沉降观测点布设点建筑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20m处或每隔23根柱基上布设。1。钻孔2。材料3。埋设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工作内容砌体抗压强度原位轴压法点每一检测单元内,不宜少于6个测区。同一墙体上,测点不宜多于1个,且宜选在沿墙体长度的中间部位;多于1个时,其水平净距不得小于2。0m。1.现场检测2。出具报告钢结构焊缝质量 1.内部缺陷2。外观缺陷3.焊缝尺寸射线探伤、超声波探伤、磁粉探伤、渗透探伤米一级焊缝全检,二级焊缝按焊缝处数随机抽检20%;检验采用超声波或射线探伤及规范GB50205第5.2。6、5.2.8、5.2。9条方法1.现场检测2。出具报告钢结构高强度螺栓施工质量 1。终拧扭矩2。梅花头检查3.网架螺栓球节点采用观察和施加扭矩等方法进行检验根按节点数随机抽检10,且不应少于10个节点,检验按规范GB50205第6。3.2、6.3.3点、6.3.8条方法执行1.现场检测2。出具报告钢结构柱脚及网架支座1。锚栓紧固2。垫板、垫块3。二次灌浆采用观察和尺量等方法进行检验。处按柱脚及网架支座随机抽检10,且不应少于3个1。现场检测2.出具报告钢结构主要构件变形 1.钢屋(托)架、架、钢架、吊车梁等垂直度和侧向弯曲2.钢柱垂直度、弯曲矢高3。网架结构挠度4。H型钢截面尺寸全站仪或经纬仪测量点除网架结构外,其他按构件数随机抽检10%,且不应少于3个;检验方法按规范GB50205第10。3.3、11。3.2、11。3。4、12.3.4条执行1.现场检测2。出具报告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 单位工程量计算规则工作内容钢结构主体结构尺寸1.整体垂直度2.整体平面弯曲全站仪或经纬仪测量点对主要立面全部检查。对每个所检查的立面,除两列角柱外,尚应至少选取一列中间柱(见规范GB50205第10.3。4、11.3。5条规定)1。现场检测2.出具报告钢结构防火和防腐涂层厚度检查涂层厚度测定仪处构件数随机抽检10,且不应少于3个;检验方法按规范GB50205第14。2和14.3条及附录F执行1。现场检测2。出具报告注:1。非破损或局部破损检测不包含修复费用。 2。主体结构沉降观测点的设置,设计有规定时,按设计要求布设,设计无规定时,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规定布设。3.主体结构沉降观测水准基点的设置,按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07)的规定布设。4.检测场地与检测机构不在同一个市县的,应另外计算交通费差旅费。2。1.3 建筑装饰装修项目编码项目名称项目特征计量单位 工程量计算规则工作内容土工试验压实度点每500m2应有三个点1、挖坑 2、检测击实试验组每种土样不少于一组1、闷土2、试验水泥通用水泥组按同一生产厂家、同一等级、同一品种、同一批号且连续进场的水泥,袋装不超过200t为一批,散装不超过500t为一批,每批抽样不少于一次。1、安定性检验2、凝结时间检验3、强度检验砂天然砂组同产地、同品种、同规格且连续进场的集料,每400m3或600t为一批,不足400m3或600t按一批计,每批抽检1次1、颗粒级配2、表观密度3、堆积密度(含孔隙率)4、含泥量试验5、泥块含量试验机制砂组1、颗粒级配2、表观密度3、堆积密度(含孔隙率)4、含泥量试验5、泥块含量试验6、压碎指标砂浆配合比设计组见注2粘结强度组陶瓷砖组同一厂家、同一品种、类别、等级为一组.1、吸